APP下载

128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2016-03-11熊淑艳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全肺围术肺癌

熊淑艳

128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熊淑艳

目的 对128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以128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不同阶段和患者的个人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为I级的有28例,II级26例,III级10例,对照组为I级的有11例,II级29例,III级2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高达84.4%,而对照组仅为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全肺切除术是肺癌常用的根治术式之一,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为探讨肺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方法与疗效,本研究选取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利用全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肺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3±1.2)岁,均已婚,鳞癌30例,腺癌11例,未分化小细胞癌23例,按TNM分期中有Ⅱ期17例,Ⅲa期27例,Ⅲb期20例。观察组64例,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6.4±2.1)岁,均已婚,鳞癌31例,腺癌13例,未分化小细胞癌20例,按TNM分期中有Ⅱ期18例,Ⅲa期25例,Ⅲb期2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前经检查证实为肺癌患者,且经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进行随机教育。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嘱患者按时吃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观察组在上述传统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干预,专业护理小组一般是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人员组成。通过文献资料,参照国内相关的标准,制订计划[2-4]。具体护理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护理。近年来,开展了肺癌全肺切除手术,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很可能会是患者担心的问题,根据患者不同,产生紧张心理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抓住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的安全性,让患者缓解紧张心理[5]。还要主动介绍医院及科室的一些情况和介绍主治医生的医术水平,让患者知道手术并不可怕,尽可能陪同患者与同类病种术后患者进行交流,尽快解除患者顾虑和恐惧的心理,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好心情,接受手术。(2)术中配合。术中采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责任医师并进行对症处理;手术中不断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有恶心、呕吐、烦燥、呼吸困难等症状,弄清症状出现原因并采取缓解措施。(3)术后护理。当患者手术后,专业护理小组要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对患者的温度、血压、脉搏等基本体征变化情况要认真观察并记录。第1天早上起床后,一定要注意帮患者保暖,医护人员每天口腔护理后协助患者下床进行早期活动。术后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及补液量来减轻心脏的负荷,仔细观察尿量,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重视术后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镇痛剂,避免过度疼痛引发的不良后果。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潮气量,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的患者应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吸痰处理。保持病房的温湿度,定期进行消毒,胸腔闭式引流管应给予持续夹管,经常挤压引流管以保持通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开放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记录引流液量等[6-7]。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VAS(视觉类比量表)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0~3分为I级,4~6为II级,7~10分III级。术后6 h左右,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首先根据VAS(视觉类比量表)计算患者疼痛指数,然后对2组患者的疼痛差异进行比较。

患者满意程度:患者接受的护理关怀,比如护理人员耐心地倾听病人倾诉、护理人员管理医疗设备、患者能得到护士的建议、手术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情况等进行评定,并分别以相应的分数,标注病人对各个项目的满意程度,最后进行综合评定,分数越高,满意度也越高。评分标准为:5=非常满意,4=满意,3=不清楚,2=不满意,1=非常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2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为I级的有28例,II级26例,III级10例,对照组为I级的有11例,II级29例,III级2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9,P<0.05)。

2.2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27例,满意27例,不清楚10例,满意度为84.4%,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0例,不清楚25例,不满意13例,非常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3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8,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应用全肺切除治疗肺癌比较常见,这种手术方式可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但是也有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影响较大、易发生术后并发症等的缺点,这些缺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8]。所以,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由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等组成专业护理小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相对于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护理来说,不但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瑞芳,龚兰娟,秦小友.原发性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舒适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3(10):145-146.

[2] 孙辉.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0):19.

[3] 刘建珍.肺癌根治术12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0):91.

[4] 郝敏.40例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8(5):297,342.

[5] 张影.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心得[J].现代养生,2014, 8(24):202.

[6] 王爱平,乔莉,杨亚萍.中央型肺癌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9(33):4420-4421.

[7] 曹义兵.舒适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 2014(20):3146-3147.

[8] 任从蓉.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5(18):79-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68

吉林 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熊淑艳)

猜你喜欢

全肺围术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