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货车列检作业的管理
2016-03-11赵坤
赵坤
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
浅谈货车列检作业的管理
赵坤
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
铁路运输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脉,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人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资源运输的主要方式,货车运输是当前大规模资源运输选择的主要交通方式,如何实现货车的安全运输就成为当前时代下,运输行业比较关系的问题。通过严谨、仔细的列检是当前确保列车安全运输的主要方式,但当前货车的列检作业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货车列检作业新老模式进行比较,从货车列检作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同时对货物列车管理模式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未来货物列车列检作业的管理方向进行探讨,对未来列检作业模式提出了建议。
货车列检作业;管理;模式改革
前言
货车车辆是当前铁路运输的主要交通方式,但货物列车车辆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损伤,这都会成为货车在未来行驶途中的安全隐患,如何保证货物列车的车辆状态,保证列车在运行的路上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货物列车运行的最重要的问题,列车列检是当前保证安全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列检全称列车技术检查,是列车编组完毕、开车之前,或列车到达后、尚未解体之前,在车站上对整列车进行的技术检查。然而列检作业的管理目前来说还存在着部分问题,在保证列车状态完好的情况下,同时解决列检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货车列检作业新老模式的比较
根据近年来货车提速战略的开展,货车的列检作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根据提速前后货车列检作业模式的改变我们不难总结,在提速后货车列检作业模式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货车列检作业的作业对象只有货车本身,而新模式下的作业对象还增加了对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与短交路货物列车两种;旧模式下的列检方式仅在于停车作业,而新模式下的列检作业已经实现动态监测与人机结合检查这两种新型的列检方式;同时列检作业主体也从列检所这一项增加了爱车点进行列检作业。新模式下的列检作业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列检主体与客体的大幅变化,列检作业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尽管新模式下的列检工作更加全面,但这种新模式的列检作业也为列检作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列检作业管理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2.新模式货车列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新模式作业下工作问题的概括
在经过货车提速后,货车列检作业的更新变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列检作业模式与运输组织进行有机结合效果显著,但问题也往往出自运输组织之中,车流、车次的改变、中途挂解与中途停运的发生都会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同时行车调度、车务、机务、列检四个主要方面总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意识,在列车是否需要作业这一项工作上产生分歧,进而对列车的其他行车方面产生了影响,容易造成行车秩序的混乱、列车行驶的安全问题也无法得到保证,这都是列检作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2.2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不确定性
货车列检作业新模式下对作业的客体范围增加了长交路直通货列这一内容,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是指在装车地、编组站或区段站编组,实行机车长交路,通过1个及1个以上区段站且达500 km及以上不进行改编的列车。这种类车存在三个主要特点:运行路长需达到500km以上、机车不换挂、运行中不解编。但这些都是理论上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运行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会因为有些状况,例如:改变车次、机车换挂等情况的发生,导致货车运行不满500km时就发生中途换挂、解挂等状况,这样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主要运行特点就无法实现,在没有达到预期的运行状况的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运行效率低下,长期以往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概念就变得模糊不清,对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确定就变得越来越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主要分为五种: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改开短交路列车、短交路列车改开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改换车次、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中途解挂、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因故停运。
2.3爱车点与始发列车存在安全问题
爱车点是在货车提速后,列检作业新模式下增设的作业主体,爱车点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净化干线车辆技术状态的任务,对进入干线的编组始发车进行技术作业。尽管爱车点的作业任务不轻松,但爱车点的工作条件相比较于列检所来说很差,同时爱车点内部工作人员较少,技术作业的装备也没有列检点齐全,所应用的技术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爱车点作业的列车质量较低,始发列车如果从中间站发出,那就说明该列车也没有经过列检作业,列车的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说爱车点假如与中间站始发车辆相遇,必然会出现安全上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货车列检作业的对应措施
3.1货车列检作业的指导思想
列车列检的全过程要严格遵守《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列检作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尤其是规程中的第23条,要做到从该条出发进行全面的检修工作,对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判定要根据车流定性与车次识别,只有这种方法才能确定出一个准确的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但一旦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变作短交路列车时,列检作业就不用多设作业步骤,就对列车按照短交路列车的标准进行作业;然而如果短交路列车改开为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列检工作就需要严格注意,以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的标准进行列检作业。列车加挂问题也可以进行区别区分,如果列车有车辆加挂时,列检作业的标准自然要随之改变,列检作业是应该按照有调中转列车的标准进行检测;如果列车只解无挂,对货车的列检作业就不用另加列检标准,直接按照货车的原标准执行列检工作。还存在一种情况,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在行驶的途中一旦出现突发的状况,换挂机车载回时,视作未列检工作进行处理。对货车进行列检工作时要遵循指导思想,对待不同的货车运行情况采取不同的列检标准。
3.2货车列检工作的规定
图定列检不作业的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在变换为其他车次的货车时,列检的原则规定与原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相同,皆是列检不作业。如果图定的短交路列车在改开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后,列检的标准要以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为基准进行,列检工作要严格按照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进行作业。《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也是当前列检工作需要遵从的重要规程之一,无论是运休车流还是开出车流列检时一律要根据这本规定第23条进行标准作业,所以说实现货车列检工作还需要严格按照颁布的规章制度进行。图定列检不作业的列车也要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分析,如果列检补作业列车在行驶的途中有车辆加挂,那么对该列车的列检就不能够按照列车的性质重新制定标准,一律按照有调中转列车的标准进行工作;但是如果在行驶的途中,列车只解无挂,那么列检作业标准还是与原车相同,对待不同情况的列车进行列检时,要分析其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列检标准,在列检前要针对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关于爱车点与中间站始发的列车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要根据《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的规程标准进行列检,所有中间站始发的列车到达列检站的第一时间要根据规程进行标准的列检作业,以此来尽量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保留列车的列检标准与中间站始发的列车相似,不管该列车的特性如何都要按照《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上的第23条标准进行列检作业。总而言之对货车列检工作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规程进行,要在分类明确的基础上进行严格标准的把控。
3.3货车行车调度的相关规定
行车车次的改变也存在一个过程,一般的会因为换流与排点而改变行车车次,而车次的作业不仅仅是对一列列车的编号工作,同时车次还能够表现出列车的长短交路性质,在列检工作进行时对待不同性质的列车进行列检时,就可以根据车次来辨别列车的长短交路性质,从而选择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性质的货车进行列检工作,这种车次体现性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戴帽”的方法实现,一般情况下“戴帽”是指套用车次的方法,同时也存在增加图外车次的方法实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车次的改变,对待不同车次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货车的性质。这种行车调度的规定相对比较灵活,改开方向的列车可以根据这种调度规定明确的看出行车的路线与方向。
3.4对待货车车站的相关规定
车站的列检工作需要根据货车的性质与形成方式进行分别列检,在选取不同的列检标准时要根据不同的车站标准进行列检,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在改用做其他车次行车后可以不用做列检作业,但在短交路列车改开为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时,就需要通知车站做列检工作,通知做列检准备时要以长交路直通货物列车为标准进行,一旦货车改换车流行车时,就必要通知到列检站进行列检工作,同时还要将货车列车的发车次与车流方向进行详细的上报,对进行仔细校对。同样的,列车在行驶的途中只解不挂时没有必要通知列检工作,一点列车在运行的途中加挂其他车辆,需要第一时间上报给列检站进行列检作业,同时在列车加挂的地点做出明显标记,并在上报的第一时间也将挂车的位置上报给列检站。因为爱车站与始发车辆、保留车辆之间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一旦到达列检站,必须通知列检站做列检作业,不管上述车辆存在哪种性质可以列检不作业,都必须进行列检工作。
4.货车列检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4.1优化列检作业,减少列检作业次数
停车技术作业的安全保证距离,由之前的200km扩展到500km,或者向更远处进行改革,随着提速铁路货车的大量应用,使大跨度、远距离的路程运输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列车行驶的驾驶途中尽量的撤销部分作业不大的列检站,将资源聚集到某一个列检站,保证该列检站的高效率、大范围工作。优化列检作业方式,对管内装车始发、且终到站为管内的货物的列车在出发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作业,这样大大的节省了资源,也节约了时间。无论是裁撤列检站还是减少列车运输过程中的列检次数都做到了资源节省,不仅仅降低了劳动力的使用同时还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列检次数可以有效的解决重复作业这一问题,冗杂的作业重复检测都是当前列检工作的一大缺陷,列车运营时间耽搁在检测这一步骤。减少作业次数能更好的提升列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铁路货物运输的竞争能力。
4.2优化列检方式,采用动态检查作业方式实现
根据货物列车技术检查标准,我们可以将对货物列车的技术检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机检与人检,这类两种检测的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室内检车员与后者的室外检车员是分开进行工作的。动态车检员主要是利用TFDS系统对货物列车的多方面进行检测工作,将列车的可以看见的部分进行系统的检测,在列车车身上发展故障后再报告给现场车检员;现场车检员的工作与前者有着本质区别,两者的工作内容既无重叠也没有覆盖,唯一有联系的部分就是对动态车检员的车间报告进行复核,再采用特种车型对货车进行全面的检修,同时现场车检员的工作比较复杂也最重要,可以将现场车检员进行混合划组,机动灵活的调剂劳动力提高了车检效率,同时如果遇到编组辆数较多、大载重列车时就需要合组检测,也不排除检测设备的意外失效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人工进行检测,足够的人数是保证检测按时、高效完成的关键步骤。
4.3列车列检作业过程的改革
当前时代下货车车辆的质量与运行的技术状态不断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低,始发车辆的中间停检工作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再加之站编始发列车的车辆在到达解体时已进行了技术检查。所以说始发列车的列检作业可以适当的进行精简工作,除了软管连接、转向架状态检查等几项重点工作无法简略,其他能够省略的步骤也就可以就此精简,其他车辆状态都有列检人员亲自负责,这样不仅仅避免了始发、终点的重复检查,更能够避免列检人员因重复工作所产生的依赖性,要使列检人员养成认真负责,全责承担的心理状态,所以说减少重复作业能够更大效率的提高作业的速度与效率。
结语
铁路交通运输事业作为一个国家命脉,容不得各种问题。通过货物列车列检作业来保障货物列车的状态良好,从而保障列车能够提供安全的运行,对于列检工作管理而言要做到科学合理,尤其是车检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于未来的列检工作还存在很多的可能性,但未来的列检工作一定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方式,不仅要减少列检的次数,提升列检工作的质量,实现在追求列检作业简单化的同时高质量的完成车检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列车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货物列车的经济收益,提高整个铁路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1]王义军,赵贞.压缩到达列车等待列检时间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29(9):5-6.
[2]朱晓立,李夏苗.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118-121.
[3]薛峰,王慈光,罗建,等.编组站列车解体方案与编组方案的协调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14,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