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藤田胜久的中国史研究
——以《〈史记〉战国史料研究》为中心

2016-03-11徐立俊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21期
关键词:战国世家司马迁

⊙徐立俊[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藤田胜久的中国史研究
——以《〈史记〉战国史料研究》为中心

⊙徐立俊[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藤田胜久通过我国已出土的文物资料对《史记》中有关战国的史料进行研究,对于证实《史记》的史料来源、还原《史记》之前各种资料的本来面目、把握《史记》编纂过程中对原始资料的取舍以及提高《史记》记载的可信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促进了《史记》的研究。

藤田胜久文物资料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

由于《史记》的史学地位,我国历代史家和治史者对它都非常重视和推崇,由于本身的文化渊源和学术交流,近代以及现当代的日本学者对《史记》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从古至今对《史记》所做的研究非常多。

就我国古代来说,《史记》三家注、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等无疑是《史记》研究的重要成果。近代及现当代以来国内外对《史记》的研究可谓是全方位的,即对《史记》的构成部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都有研究,甚至对《史记》三家注及司马迁本人都有研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我国对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陈直《史记新征》、白寿彝《〈史记〉新论》、张大可《史记研究》、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中科院研究所编《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杨燕起、俞樟华编《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徐兴海主编《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论著专题索引》等,总之,我国对《史记》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日本对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宫崎市定《谈谈〈史记〉》《表演与文学——关于〈史记〉形成的考察》《〈史记〉货值列传物价考证》《读〈史记·李斯列传〉》;伊藤德男《〈史记〉十表所见司马迁的历史观》;佐藤武敏《司马迁之研究》《司马迁的旅行》;冈崎文夫《司马迁》;大岛利一《司马迁和〈史记〉的形成》;池田四郎次郎、池田英雄《〈史记〉研究书目解题稿本》;池田英雄《史记学五十年——日中〈史记〉研究的动向》;间濑收芳编《〈史记〉〈汉书〉的再探及古代地域性研究》等,当然,日本有关《史记》研究的成果绝不止这些。中日对《史记》的这些研究无疑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据前述可知,研究《史记》的日本学者很多,藤田胜久是其中之一,他对《史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构成《史记》的史料和编撰过程的考察。他对《史记》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史记·韩世家〉的编辑过程》《〈史记〉与楚文化》《〈史记·秦本纪〉的史料特性》《〈史记〉中纪年资料的利用——司马迁的历史思想》《始皇帝和秦王朝的兴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观》《司马迁的取材与秦国人物》《司马迁的取材与〈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迁的生年与二十南游》《简帛发现与〈史记〉研究》《日本对〈史记〉的传承与研究》《日本〈史记〉研究文献目录索引》《司马迁与太史令——〈史记〉的素材与出土资料》等,这些文章都收录在我国有关司马迁和《史记》以及秦汉史的论文集中,当然,藤田胜久的中国史方面(主要是秦汉史)的研究成果不止这些,上述所列只是直接关于《史记》和司马迁的研究成果。综上可知,藤田胜久在《史记》相关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其对学术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笔者认为其《〈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才是他关于《史记》研究的集大成。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一书主要分为两编,在第一编之前还有序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战国史研究的史料、关于构成《史记》之史料的研究、文献研究与出土书籍,并介绍了本书的结构与目的。第一编为基础研究,重点在于弄清《史记》战国史料所取材的各种资料的特征,考察与战国时代相关之文献及出土书籍的特征,此编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根据我国出土的资料,探讨与战国纪年、世系、战国故事、传说等有关的资料及其史料特性;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与战国有密切关系的《史记》三家注所见《竹书纪年》佚文及其史料特性;第三章主要考察了战国的纪年及其史料来源、特征以及《史记》六国年表的编纂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战国时代的纪年、世系资料及《史记》世系资料的利用;第五章主要研究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结构、特征及史料价值;第六章主要以战国故事与传说资料为线索对《战国策》的特征和结构进行分析。

第二编具体讨论《史记》的《秦本纪》和战国世家的结构及特征,在此编中以六章的篇幅分别对《秦本纪》《赵世家》《韩世家》《魏世家》《楚世家》《燕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的史料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六章是全书的重点。第一章:首先概括历来的“秦记”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秦本纪》分为战国时代以前及战国时代以后两个部分,讨论其结构上的特征;最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秦本纪》的编纂过程及史料性质,讨论《秦本纪》和战国时代秦史的关系。第二章:以《赵世家》迁都邯郸的敬侯时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对《赵世家》的结构加以分析,并重点讨论战国时代赵纪年的特征,同时考察《赵世家》的编纂过程及史料特征;最后,在阐明这些史料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战国时代赵国的形势。第三章:首先对《韩世家》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编纂方法和史料特征,同时试图论证《史记》在撰写战国世家时,有一定的编纂规律,考察这种编纂规律和司马迁编纂意图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韩世家》的史料特征,对战国时代韩国的地域特色做一概观。第四章:首先分析《史记·魏世家》的结构,探讨其史料特征;然后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编纂意图,考察司马迁选取、排列各种资料时采用的历史观;最后确认与魏国相关的战国形势,从史料学观点出发论述魏的地域特色。第五章:本章主要讨论《楚世家》的结构及其史料特征,首先是分析《楚世家》的机构,看它是组合了哪些材料编纂起来的,同时确定《楚世家》的史料特征,看其可信度有多少;然后以这种史料学的研究为基础,整理战国时代楚国的形势和地域特色。第六章:首先分析《燕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两个世家的史料特征及司马迁的编纂意图;最后,阐述战国时代燕、齐两国的局势。最后是终章:《从史料学来看战国七国的地域特色》,在前面各章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司马迁所取材战国史料的特征,考察《史记》战国史料的可信度及其界限,并且通过利用出土资料超越史料的限制,了解战国时代列国的动态。从这本书的结构看,全书以《史记》的战国史料为研究对象,以秦本纪和六世家史料为讨论主体,对于全方位的《史记》研究来说,虽然研究范围缩小了,但这种研究在层次上显得更深,而且纵观全书,藤田胜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史记》战国史料的分析,弄清史料的来源及特征,为战国史重建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这也正是他对《史记》研究及战国史研究的贡献。

《太史公自序》中说:“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按司马迁的说法,《史记》是一部司马迁本人的历史观,对先期资料加以取舍编纂而成的史书,即他是利用朝廷的图书来撰写《史记》的,那么他很可能把先前的资料和书籍收入了《史记》之中,但具体收入了哪些资料和书籍,司马迁本人没交代清楚,那么考察这些资料的来源和可信度就非常有必要了。因此,藤田胜久指出他这本书的一个目的在于,“看看能否利用传世文献及简牍、帛书,推测出当时书籍的形态和内容,论证出《史记》的编纂过程”,这就是王国维提出的利用纸上史料(文献)和地下资料(出土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由于近三、四十年来很多地下文物资料不断出土,如马王堆汉墓的简牍、帛书和银雀山汉墓竹简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史记》的相关记载得到印证,另一方面可以对《史记》的资料来源和司马迁对先期资料的筛选情况有一个大体的把握。总之,近些年来出土的一些资料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缺。

根据藤田胜久的研究,他认为《史记》的《秦本纪》和战国世家是将纪年、世系资料、记事资料(战国故事、传说等)组合起来编纂而成的,《史记》的写作主要以先期资料为基础,而司马迁旅行中获取的材料并非《史记》直接的、主要的资料来源。从《太史公自序》和现实情况来看藤田的论断是合理的,笔者认为司马迁旅行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证实他所掌握资料的相关记载的原委,顺便获取一些新的信息,而不是为了收集资料。藤田胜久通过研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即司马迁的见闻限于“太史公曰”的论赞部分,《史记》本文中关于实地的描述极少,就《史记》的战国史料而言,离长安近的地方信息多,而较偏僻或远的地方,虽然司马迁旅行过,但其信息却很少,表明《史记》的素材和司马迁通过旅行得到的资料是不一致的。

三、结语

藤田胜久通过我国已出土的文物资料对《史记》中有关战国的史料进行研究,对于证实《史记》的史料来源、还原《史记》之前各种资料的本来面目、把握《史记》编纂过程中对原始资料的取舍以及提高《史记》记载的可信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促进了《史记》的研究。然而,出土的资料毕竟还很有限,《史记》中很多史料的来源,无论是关于战国时代的史料还是关于秦汉的、战国以前的,都有待于更多的出土材料来加以证实。

[1][日]藤田胜久.《史记》战国史料研究[M].曹峰,广濑薰雄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作者:徐立俊,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战国世家司马迁
《金粉世家》:现代版“红楼梦”的乱世悲歌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孟母教子
萧相国世家1
皮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