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工诗人许强与许立志之比较

2016-03-11韩奋衍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6

名作欣赏 2016年21期
关键词:立志蒙古族草原

⊙韩奋衍[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036]

⊙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 010020]

打工诗人许强与许立志之比较

⊙韩奋衍[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110036]

许强、许立志是当代打工诗人当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抒发着打工一族的精神诉求、美好愿望。但其二人无论是从年龄层面、社会阅历,还是人生感悟、写作风格上都有较大的不同之处。许强的作品大气磅礴,悲天悯人,在悲壮的基调下抒发着时代的呐喊。而许立志的诗作则是悲痛压抑、迷茫彷徨,在梦想和现实中独自徘徊。

许强许立志打工诗人比较

当代打工诗歌处于一个蓬勃上升和发展的阶段,诗歌的竞争依然激烈,不断地融合和促进,并涌现出许多风格独特、个性鲜明而又具有包容精神的优秀诗人。而许强和许立志就是其中之一。

一、寻梦者的情思与打工者的体验打工诗人大多出自较为偏僻的地域,家境贫寒。如许强是四川渠县人,在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后,跑到南方的城市去寻梦。许立志是广东揭阳人,在高中毕业后便去到深圳打工。得益于教育的普及,他们都能够理解学习文学经典,得到诗歌的启蒙,并且还遇上了改革开放这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1994年11月底,大学刚刚毕业的许强怀揣着梦想第一次来到华灯初上的深圳,当时兜里只有36块钱,但年轻稚嫩的他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这座“一夜崛起之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现实的残酷直接将他打击得不知所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每个人都自顾不暇。出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因为两块钱的水电费而斤斤计较,丝毫没有感受到乡邻之间的互帮互助。工作没有着落的他甚至面临着被收容的危险。他千辛万苦才能得到一处容身之地,生活条件却又是奇差无比,这不禁让他迷茫。

许立志在高中毕业后没有接着念书,而是选择了到深圳去打工,他是一个命运很坎坷的人,在他的日记中我们也能知道,他的亲人一个是在他半岁的时候把他从路边抱回家收留的阿婆,另一个就是一条叫阿黄的狗。阿婆在2009年就去世了,是他亲手埋葬的,而当时穷到连棺材都没有。也许现实的残酷让他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悲观和凄凉。在2011年的时候,他的作品还是很积极向上的,比如《梦想》,但在富士康这个严苛的生产线上工作使得这个年轻人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情绪。他是热爱诗歌、热衷于文学的,现在却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了无生趣、毫无意义的生产线上,心中的不甘和愤懑油然而生。他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梦想的年轻诗人,心中有许多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需要抒发。

许强和许立志在深圳这座发展飞快的城市里生活,自然也接触到了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和世人功利无情的世态炎凉。生活和工作不断地磨砺锻炼着诗人那颗敏感脆弱的心,让他们学会沉淀痛苦,坚强内心。两人的经历有所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对于现实的不满。这些经历让他们心中积攒着许多情感需要发泄。许强和许立志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和回忆成长路上的坎坷。当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产生了质变以后,也就开始了自发的文学创作。

他们会主动地去思考,对于细微或者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外部条件的刺激或是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的勃发,或许是让他们越走越远的一个动因。而且当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被激发后,个人的才华和天赋被充分发挥出来,自然也就会创造出一些令人惊叹的文学作品,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主流诗歌界的认可。

二、打工诗歌的引领者和打工文学的接班人1994年11月,许强第一次来到深圳这座梦想中的城市。这座城市寄托了他的梦想,他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时的他和许多来打工的人一样,身上带着为数不多的盘缠,急切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但不同的是他是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生。正是如此,他怀揣着一份希望,一份期待,正式踏上了深圳的土地。

与他相比,许立志就普通了许多,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位真正的来自“底层”的打工者。他喜欢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他写诗更多的是源于热爱,发自内心的喜欢。许立志不同于其他的“90后”,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尤其热爱诗歌,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诗人。但是他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成长经历,也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让他拥有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生感悟,并以此创造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许强在深圳打工,艰难度日。许多南方城市需要的是普通工人,所以工作并没有倾向于他,连一日三餐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现实的残酷打击让他心中涌起悲凉的情绪,对未来感到了迷茫和彷徨。但他在面对苦难之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迎难而上。也正是那时,他创作出了许多有斗志、有力量的诗歌。

在许强的那个年代,打工诗歌虽然出现,但是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语言也平白稚嫩,不够“艺术”,偶尔有几篇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也因为分散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鉴于此,他在2001年与诗友自费创办了《打工诗人报》,策划编辑并出版了厚达五百多页的《中国打工诗歌精选》,使打工诗歌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强和诗友在创刊号的宣言中也明确地提出:“打工诗歌:与命运抗争的一面旗帜。”许强也扛过打工诗派的大旗,引领着打工诗派走向辉煌。这也使得他后来的创作有着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

许立志的创作是在打工文学开始出现式微的状态下出现的,打工文学青黄不接,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但许立志的诗歌中却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情真意切,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自2010年以来,他一共创作了195首诗,大多数是在富士康的生产线上完成的。很难想象在富士康那种高强度的生产线上,还能创作这么多诗篇的人,他是多么热爱写诗。

许立志的成长很坎坷,他是被一位老人在路边捡回来并收留下来的,从小被小伙伴们欺负,老人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去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生活的悲惨经历自然也让他的诗作变得悲观。但他又是特别热爱文学,尤其喜爱诗歌。许立志曾经说过:“我羡慕所有在书城里上班的人们,他们可以在书海里畅游,时常能见到来书城做活动的著名作家,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他的作品很阴郁和悲观,这与他的成长经历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但他的诗作在同龄诗作、打工诗作中都属于很优秀的存在,而且他又是那么的年轻,所以他也被誉为“打工文学的接班人”。

许强和许立志同属打工诗人阵营,所不同的是许强如今已经转型成为打工诗人的领导者,属于作家领袖,而不是站在一线创作的诗人。而许立志则是一个及其具有创作天赋的诗人,在现实和梦想的徘徊中结束了自己,将他短暂的人生奉献给了永恒的诗歌,虽然让人惋惜,但这又何尝不是他的一种归宿呢!

三、城市流浪的悲凉与青春流逝的惋惜许强在1994年来到深圳打工,那时年轻的他并不知道原来想要在大城市生活下去是那么不容易。在南方的城市,更需要的是女工或者是普通工人,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许强所擅长的金融经济领域的工作,由于接近年关,许多公司都不再招人。于是,他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他没有工作,所以很容易被治安抓,面临着被收容所收容的危险。一天只能吃两顿稀饭度日,能吃上五毛钱一碗的馄钝就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平时就住在当初表姐给他找的那个阴冷潮湿、简陋不堪的木板楼里,每个月还得交30块钱的房租。每天顶着高温出去找工作,靠刚刚进厂里工作的表姐和老乡们的救济,常常东借点,西借点,艰难度日。这流浪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十五天。

1994年的春节是他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个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别人家杀鸡宰鱼、喜迎新春、欢声笑语的时候,他却因为囊中羞涩、食不果腹而忧伤,透过小巷仰望天空,心中却是无比凄凉。迷茫和未知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在外面漫无目的地游荡时,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他乞讨,更是引发他内心的悲哀,因为他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诗作《流浪是一块永不愈合的伤疤》就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流浪在外的辛酸与无奈:“我像游魂一样四处飘荡/走在深圳的土地上/我感到四肢无力/我看见对面一只无家可归的狗正嗅着/命运的骨头/我拖着疲惫的影子/测量流浪的旅途究竟有多远//在子夜里没有流过泪的人/不是真正的打工者。”

许立志大概是在2010年到深圳打工的,那时候的他还有着梦想,并没有那么厌世。但慢慢地、日复一日地在富士康的生产线上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时,他开始感到彷徨和无奈。如许立志最初写的几首发表在《打工诗人》上的诗。在《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里,许立志如此地描述当时的生存状态:“流水线旁,万千打工者一字排开/快,再快/站立其中,我听到线长急切的催促。”他感到“既已来到车间/选择的只能是服从”,更感到青春无情的流逝,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

这深深地表达了他对无情流逝的青春的惋惜和在车间里空耗时光的不甘,他的青春应该是留给最美的诗歌、最美的风景,而非在车间里打磨、冲压、抛光。他对青春的留念甚至超越了生命,在2014年的10月1日,他选择了自尽,他的青春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那一刻。

[1]许强.流浪是一块永不愈合的伤疤[OL].许强新浪博客.

[2]许立志.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OL].许立志新浪博客.

[3]杨涛.流浪的青春·打工诗人:许强[OL].杨涛新浪博客.

[4]许强.草根性:当代诗歌上升的动力[OL].许强新浪博客.

[5]许强.打工文学——发出心灵的声音[OL].许强个人网站.

[6]富士康打工诗人许立志遗著《新的一天》将众筹出版[OL].网易新闻.

[7]采访打工诗人许强·为打工者代言是我的使命[OL].顾彦龙新浪博客.

作者:韩奋衍,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在读本科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苏俄文学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以肖洛霍夫和玛拉沁夫作品为例

⊙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学开始走向世界。同时,外国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苏俄文学对蒙古族文学影响尤大。蒙古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开掘的同时,也重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阅读,从而吸收了众多国家的文学精华,丰富了蒙古族的文学创作内容,扩展了本民族的创作视野,产生了许多异彩纷呈的文学创作,促进了本民族文学的不断发展。本论文主要以苏俄文学的代表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和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作品为例,探究苏俄文学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文学苏俄文学影响

外国文学在蒙古族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对蒙古族作家和蒙古族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蒙古族中拥有广大读者群的苏俄文学,更是对蒙古族作家影响巨大。在此,我们通过研究肖洛霍夫和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来进一步说明。相似的人生经历与同样深厚的草原情怀,使玛拉沁夫对肖洛霍夫产生了异乎寻常的亲近感。《茫茫的草原》就是他借鉴肖洛霍夫创作艺术的成功范例。

一、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两位作家都选择了富有英雄主义精神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在蒙古族文学中,人们普遍崇拜英雄、歌颂英雄。在《茫茫的草原》中,玛拉沁夫遵循这一文学传统,创造出了具有英雄气质的主人公,并以典型的环境为依托,通过描绘草原人民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将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铁木尔是个勤劳、勇敢、正直的青年牧民,从小过着苦难的生活,后被抓去当壮丁,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经过一番磨炼,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这种勇敢与智慧的统一,是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中英雄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玛拉沁夫巧妙地通过人物塑造把这种民族精神写得饱满鲜活,那种萌生和散发在游牧民族身上的炽烈的生命之火和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一出场,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情真诚、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桀骜不驯、勤劳善良、刚强正直而又富有爱心,具有一切哥萨克人所具有的美好品质。作品中尤其突出地表现了他对爱情和爱人的态度,他和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使作者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作者一方面表现出葛利高里在探索自己人生道路的过程中,牢牢地保持着哥萨克的光荣,对维护苏维埃政权表现出积极的热情,一得到机会就表现出忘我和反抗的精神。同时也写到葛利高里一生在白军和红军中摇摆不定,充分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复杂性。

二、叙事风格

《茫茫的草原》作为一部史诗性的著作,它的叙事风格特点是辽阔、壮美与宏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民谣风格与史诗叙事的结合,二是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的交错,两点相映生辉。这种民谣风格和史诗叙事风格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茫茫的草原》通俗易懂,恢弘崇高。小说将两者有机结合,既讲求史诗的壮阔性和时代性,又保持了语言的通俗性和抒情性,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如此浑然天成的结合在叙事文学的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

玛拉沁夫在《茫茫的草原》等一系列草原小说中展示了蒙古族小说辽阔恢弘的叙事风格,他笔下的察哈尔草原显示了玛拉沁夫创作的恢弘气势与史诗品格,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气魄。如《茫茫的草原》(上部)的开篇:“1946年春天,察哈尔草原的人民生活在多雾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浓雾湮没了山野河川和道路;清静而凉爽的空气,变得就像马群踏过的泉水一样,又浑浊又肮脏!人们困惑地焦急地等待着明朗的夏天!”同样,在《茫茫的草原》(下部),亦有着这类壮阔的史诗般描写:“在这冰雪的世界上、特古日克村西边,那眼白音布拉格清泉,一直顽强地向察哈尔大地倾泻着暖流。泉眼是在山坡上,来到它的近旁,犹如走近了火山,那里一片气雾,腾腾升起,在晨光中,闪现出五颜六色的光辉。”虽然这些只是细节性描写,展现出的却是无比辽阔恢弘的民族风情长卷,显示出了作为蒙古族小说领军人物的玛拉沁夫的广阔情怀。玛拉沁夫的草原系列小说创作曾被老舍先生赞为“山河丽彩云”,茅盾先生亦称赞其风格“自在而清丽”。

《静静的顿河》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构思严密、场面恢弘、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更重要的是采用现实主义叙事方法。该作品作为一部长篇叙事史诗,既全面地概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期间风云变幻的政治历史事件,也描绘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厮杀,同时还书写了哥萨克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爱情和劳动生活。气势雄浑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在运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时,肖洛霍夫敢于面对现实。他始终坚持直面人生、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作品内容情节真实。在创作《静静的顿河》时,他曾到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国内战争资料,也曾深入到哥萨克中,走访了大量暴动亲历者。他尊重历史的真实,勇敢地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1919年顿河暴动的起因。同时指出暴乱是由于苏维埃政权的中农政策的失当和红军中某些人的过火行为导致的。他不加任何渲染地描写了暴动之前的严酷现实,并且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忠实地再现了时代的真实。

三、环境描写

由于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草原情怀,使得玛拉沁夫和肖洛霍夫对草原有着一种浓厚的感情。他们在作品中用极其多的笔墨去勾勒和描绘美丽的草原风光。当然,这种对草原环境的描写,不只是一种衬托的景观性质,也不单单是为了展现一种独特民族风情而刻意为之的文化场景,这种草原风景的描写已然成为了深入他们内心与叙事本质的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苍凉、壮阔和恢弘的气势。在环境描写方面,《静静的顿河》和《茫茫的草原》更多展现和弘扬的是草原文化的自然意识、惜生心态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玛拉沁夫敏锐地意识到草原就是牧民的一切,几千年来人们对草原的珍爱与敬虔已熔铸在民族的血液里,这就是具有原发性的自然意识。他所描绘的草原融入了一种极为浓烈的自我情感,同时把真实血肉浇铸的雄劲风貌展示给了读者。在《茫茫的草原》中,作者这样写道:“啊!壮阔、无边的草原,你那千万条凸凹不平的山岭、沟坡,是伟大的力的源流。即使在严寒的冰雪天,它们也穿过冻裂的地层,向这里的人吐放滚滚的热烈。是它,滋养着这里的人民;是它,陶冶着这里的人民。自古而今,我们的人民,草原的儿女,曾经蒙受过多少灾难,然而他们依然生存下来了。”从中,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强烈的自然意识的流露。这个民族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大自然的一切馈赠,无论是辽阔、博大,还是残酷或灾难。总之,这个民族永远对自然心存感恩,永远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在对城市的疏离中展现着深刻的自然意识。远离城市,回归乡土,使人与自然的契合、人与自我的和谐成为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葛利高里在革命、暴力、战争面前,在精神漂泊的征途中,“始终战战兢兢地紧抓住土地”。同时,小说中表现的对于人类战争的控诉和自然的膜拜,有时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表达,有时则是作者本人情感的直接表达。如第六卷第六章的上半篇是一大段草原的描写:“羽茅花、野花,天空的星星直到无拘无束的马群……”突然作品由第三人称叙述转向了第一人称抒情:“亲爱的草原!到处蜿蜒着漫长的浅谷、干涸的溪涧和荒芜的红土深沟、残留着已被杂草遮没的马蹄痕迹的广袤的大草原,珍藏着哥萨克的光荣的古垒在神秘地沉默着……哥萨克永不褪色的鲜血灌溉的顿河大草原啊,我要像儿子一样,恭恭敬敬地向你弯腰致敬,我要亲吻你那淡而无味的土地!”这些都是作者崇尚自然的观念的体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肖洛霍夫和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苏俄文学作品中具有悲壮风格、英雄情结、崇尚自然、结构明晰、连贯性强的长篇小说更加受到蒙古族的喜爱与欢迎。同时,蒙古族文学也在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方面对苏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借鉴。通过研究苏俄文学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蒙古族文学以及促进蒙古族文学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跃进.湖南20世纪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超越[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巴·苏和.论蒙古族文学中的外来文学影响[J].民族文学研究,1996(3).

[3]吴团英.草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基本精神[N].内蒙古日报,2006.10.

[4]佟斯琴.论蒙古民族文化心理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李慧.论《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D].长沙:中南大学,2007.

[6]王芳,任燕如等.外国名诗在中国的排行榜[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辽宁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关注特殊群体——打工诗人的诗作与当代打工者,项目编号x20151014008

猜你喜欢

立志蒙古族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