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深源自细读中

2016-03-11汪珍

关键词:文本细读段落阅读教学

汪珍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本形式,穿越文本内容,抵达文本核心,而“文本细读”就是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文本细读”,就是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品味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教师要在教学中以“还原”法为核心开展文本细读:细品语言,还原情趣;前后勾连,还原情感;以情入文,还原背景;合理想象,还原场景。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段落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是一个各种教学模式、风尚、潮流盛行的时代,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常常会被迷惑、被牵绊而模糊甚至丢失了语文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需要把目光收回、集中到文本这一根本上来,透过文本形式,穿越文本内容,抵达文本核心,而“文本细读”就是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所谓“文本细读”,就是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品味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才有了较强的专业性,语文教学才拥有了不可替代性。

故而,语文教师首先是个读者,一个致力于多读多思的读者。鉴于此,笔者试图以一些文本的段落为例,努力以“还原”法为核心,尝试文本细读,现将若干实践和体验简陈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细品语言,还原情趣

语言是我们接触、欣赏文本的开始。朱自清说过:“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豪放‘婉约‘温柔敦厚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就算数的;得从词汇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此话实在精辟而深刻。

每一篇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语言的背后其实是作者的审美趣味,细读就需要我们发掘文本中独特的、个性化的字、词、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咀嚼体味,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愉悦。

以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第4段为例,作者与读者聊起了闽粤的冬天,说起其和暖的特点,文中用了这样的表述:“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不得不”“更还”“杂七杂八”“至多”“一件”“绝对”“只能”这些副词、数量词、形容词的运用传达出对闽粤冬天的较强烈的否定性情绪,与上文描写北国的冬天传达的怀恋完全不同。用语通俗而又家常,其情感表达含蓄而又强烈,极富感染力。而此段中“和暖原极和暖”一句却别有情趣,雅致细腻,又增添了一种古典的韵味:一来“原”“极”需解释为“本来”和“非常”,这是以文言传意;二来该句在朗读时必须注意停顿——“和暖/原/极/和暖”,且语调和缓延长,重音放在“极”字上。这样品读之后,便能感受到作者是以一种看似啰嗦“重复”传达对闽粤的冬天太过和暖、缺乏“冬景”特色的一种委婉否定,在音韵与情感的表现上可谓藏巧于拙,韵味无穷。此段雅俗之言的巧妙结合,让读者既新鲜又亲切,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前后勾连,还原情感

在赏析段落时,我们不能只“瞄准”于语段而丢失了文章整体。事实上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赏析时需要前后勾连,多方面联系,才能还原作者隐藏的情感,从而更准确地感受和领悟文本内涵。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最后一段为例,首先是行文结构上前后呼应,共同构成一种圆形结构。“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在时间上与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相呼应;“轻轻地推门进去”与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两处的呼应更为紧密,“出去”与“进去”表明行踪回到起点,“悄悄”与“轻轻”表明心情也同样回到“原点”。

其次是情感上的呼应与勾连,前一段中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不拘礼法地相互表露爱情,而此段引用《西洲曲》——这南朝民歌中写单相思的名篇,表现一个美丽女子外表含蓄而内心浓烈如火的思恋,两者共同构成一个自由的充满情趣的“江南”。江南的风景如画,才子佳人,风流繁华,孕育出自由而又热情的性灵,成为中国诗性精神的一个基调,这恰恰是作者曾经的和向往的光明美好的精神家园。然而,上文这样的情感流露——“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将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与求而不得的苦闷现实只化作淡淡的一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而这“到底”二字含有原本不愿去想却又不得不去想的意味,曲折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难以言说的无奈与痛苦,可谓淡语表深情。“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依旧是淡淡然的表述,潜藏的情感含蓄而不外露,沉静而不张狂,深深地侵袭着读者。细读当力求“还原”这番情感。

三、以情入文,还原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文本的情感意蕴和思想深度往往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我们需要知其人、论其世。但知人论世不只是简单的背景介绍,而是要还原作者写作时的当下,并以情入文,在字里行间细读深味,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让我们来细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第一段。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开篇似乎平淡无奇,不过是简单的交代而已,然其间蕴藏的幽怨又几人可知?唯有以情入文,还原当时的背景,方能读懂一切。“僇人”,罪人也(可何罪之有),贬谪之人也(又因何贬谪),总之,是被朝廷抛弃之人。“是州”,这个州,这个永州,这个“极南穷陋之区”(宋人汪藻语)的永州,是柳宗元不愿提及的陌生的排斥的“这个州”。“惴栗”,忧惧不安,是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恐惧,是那场“永贞革新”给生存带来的雾霾般阴影,“二王”一被赐死(王叔文),一遭贬病死(王伾),当时最有奇才的八人皆被贬为司马,其时凌准、韦执谊已相继死在贬所。作者不知道下一个死去的将是谁,也不知道朝堂之上那些掌权者又会加诸怎样的罪名与攻击。这样的“惴栗”是起码的个人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的巨大悲哀啊!而这悲哀又是如此之久,“自”为僇人,便“恒”惴栗,“恒”是常常,是自获罪以来便长久地经受忧惧的折磨,这一“恒”至少已有四年。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我们看到了“施施”“漫漫”两个重叠的形容词,于是看到了柳宗元漫不经心的身影,看到了他寂寞愁苦、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却鲜少关注“其隙”二字的沉郁。“隙”,公务之暇,“其”,复指,那些,言其多。“其隙”之多在下文紧接着成为“日与其徒”之“日”,即每天。作者在有意无意地暗示我们,“隙(闲暇)”已延长和连接成一天又一天,那么“公务”何在?若无“公务”又何来闲暇?柳宗元由京官贬为司马,众人避而远之,在永州这蛮荒之地,又该如何作为呢?“司马”这一闲职不过是时刻提醒着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人生中的失落罢了。有“暇日”却无“闲心”,于是有了终日只踏寻幽深奇怪之景却漫无目的,无意山水、只求排遣忧愤却终复压抑的“异态”山水之游。于是才有了此段“之前游”之于“西山游”的鲜明反衬,文章也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深挚的情味。

四、合理想象,还原场景

经典文学文本的语言往往极其简练,平实如话,又多有省略常留“空白”,既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带来解读的疑惑与障碍,同时又给了读者“有创意阅读”的巨大想象空间。文本细读时就需要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场景,以自己的合理想象去加以填充,读出其内在意蕴和特点。拟以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最后一段为例展开一点阐释。原文非常简洁: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凭借烛之武高明的论辩技巧,终令秦伯改弦更张,中途退兵,且与郑人结盟,此结局着实有损于“秦晋之好”。事态的转变使得晋军措手不及,更令晋国失了颜面,故而子犯的贸然请战实属情理之中的必然之举。这不仅是一人之行为,更代表了整个晋军军心的躁动与不稳。在这种情形之下,晋文公的态度与决定必将直接影响军心和整个战争形势。

“不可。”简洁干脆,表意明确,语气坚决,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含糊。既是临危不乱的冷静与处事果决的气度,也是给子犯等将领明确的命令,断然阻止了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鲁莽行为。紧接着晓之以理、以理服人,陈述“不可”的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三点理由包括了“仁”“知”“武”三个方面,自然是严谨周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且三个理由的顺序必是“仁”在最先,而“武”在最后。且看其中的妙处——

秦伯退兵之举实为不义,晋军上下对此不齿与愤恨非常正常。然而他不义我却不能不仁,晋文公彰显了自己的仁义之心和感恩之情。他感激秦伯当年相助之恩——“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故即便他人负我我也不能负他——“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此言极显晋文公之重情重义与宽容大度,既是以仁义为名的冠冕借口,又在将士们面前树立了仁君的形象,真可谓一箭双雕。“仁”之后是“知”,胸襟与谋略兼备,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武”为末节,不是不重要,实为不必要,亦是隐忍不发、随机应变。

三点理由之后,晋文公再次明确军令——“还”,却非君王独断专营的命令语气,而是“吾其还也”。此处的“其”词为商量语气,“吾”即“我们”。这是晋文公与众人之商议——“我们还是回去吧”。退兵理由如此充分,处事果决的晋文公又何须如此呢?这正是其高妙之处。子犯的请战实为冒失之举,本该斥责,然晋文公却能体恤属下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便降低身份,主动与之商量,子犯必然既感动又佩服,岂能固执己见呢?

至此,一个处变不惊、洞观形势更能善察人心、胸怀大略、成熟老练、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的国君形象便跃然纸上。故而,“亦去之”成为必然结果,而晋军将士们对国君的崇敬与忠心丝毫未减,反多了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报国决心。这也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吧。

总之,文本之深意源自细读中,唯有细读深思才能引导我们真正深入文本,寻找作品潜在的含义,自己品析出作品的真实意蕴,并通过自己的解读而使文本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而文本细读的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和阅读中,踏实探索,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段落阅读教学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