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

2016-03-11周红阳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周红阳

【摘 要】精准阅读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阅读内容的指向性、阅读对象的具体性、阅读理解的确切性、阅读分析的细密性、阅读概括的简明性、阅读鉴赏的审美性、阅读评价的提要性、阅读探究的合理性、阅读发现的创意性等。“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的关系是:细读是过程,精准是目标;细读是基础,精准是提升;细读是能力,精准是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精准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新常态的构建,“精准”逐渐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热词,从顶层决策到底层服务,都力求体现和落实“精准”。当然,拙文讨论“精准”与细读的关系,并非附庸风雅,而是出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并更多地关注阅读教学的未来走向。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可谓红红火火,如日中天,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在笔者看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过程,唯有起点,没有终点。切不可浅尝辄止,徘徊不前,甚或孤芳自赏,故步自封。

迄今为止,或许还很少有人在理论层面上明确探讨和全面阐发过“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的关系,但这不等于不存在相应的阅读教学实践。干瘪的理论往往滞后于鲜活的实践。纵观风生水起千姿百态的语文阅读教学,“精准阅读”不仅“早已有之”,而且一些勇于开拓的领跑者还取得了累累硕果。只是目前这种“精准阅读”实践大多还缺乏理性自觉,尚处于踽踽独行零敲碎打的初始阶段。但无论怎样,在文本细读流行之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跟“精准阅读”悄悄地攀亲结缘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何谓精准阅读?遗憾的是似乎暂时还找不到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诠释。在笔者看来,精准阅读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阅读内容的指向性、阅读对象的具体性、阅读理解的确切性、阅读分析的细密性、阅读概括的简明性、阅读鉴赏的审美性、阅读评价的提要性、阅读探究的合理性、阅读发现的创意性等。尽管是否精准着重表现为各种阅读结果,但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结果从来都不可能呼之即来唾手可得,更不会从天而降横空出世,必须凭借阅读的“开始”和“过程”。如何“开始”,“过程”怎样,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阅读结果的精准性。一般而言,阅读结果通常又跟阅读定位、阅读过程、阅读能力等存在正相关。换言之,倘要取得阅读(结果)的精准,必须妥善把握定位,恰当掌控过程,有效增强能力等,否则难以如愿。

如是观之,“文本细读”与“精准阅读”的关系并非两语三言可以说清道明的。笔者以为两者至少存在过程与目标、基础与提升、定向与定性、手段与效果、能力与智慧等多种关系。基于篇幅和重点的考虑,拙文暂且简述以下三组关系,祈教于诸方家。

一、细读是过程,精准是目标

顾名思义,细读的基本特征在于“读得细”,即细化阅读过程;而精准的重要标志则是“准而精”,即旨在取得“零偏差”阅读结果。诚然,在人文学科领域,百分之百的精准也许并不存在,精准只是相对的,即佳中选优,优里求精。这里分割“过程”与“目标”主要是出于阐述的方便,其实“细读”不可能没有“目标”,而“精准”也不可能没有“过程”的。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没有文本细读这一过程,也就难以实现精准阅读目标。其中的道理不怎么复杂——唯有“读得细”,才能揣摩、领悟、品味、发掘文本蕴含之要义、深邃和美妙;也只有“读得细”,才能对文本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正确理解和恰当把握,从而切实做到阅读的“精准”。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类有意识的高级认知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不同于茶余饭后或寂寞难耐时的消遣性文本“消费”。质言之,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一个个既定“目标”而接触与“进入”文本的,因而获得精准的阅读结果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理想预期,不是被“巨奖”砸中的喜出望外。通常来说,细读过程越是扎实和得当,就越容易接近与落实精准目标。

以201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1题“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为例,考试规则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就是阅读目标,而最终形成的答案究竟精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读“过程”进行得怎样。根据“概括……形象特点”这一考查要求,则必须“细读”第三段对“捡烂纸”老人的有关描写——“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着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等,这些是外貌描写,其特点是“衣着破烂”“脸色浅黄”“年老貌丑”等;“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碗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等,这些属于言行描写,其要点则是“总啃烧饼”“不讲卫生”“自言自语”“言行老套”等。有了这些细读的“过程”,才可能获得相应的阅读结果。而能否实现精准读的“目标”,则更多地取决于细读“过程”的是否切实有效。譬如“歪着脑袋努力地啃”“烧饼”这个情节,如果不注意“捡烂纸”老人牙齿“七长八短,残缺不全”等细节交代,就很难跟行为“怪异”联系起来。细读“过程”就应当在细微之处“细”出精准。

需要重申的是,在具体阅读实践中,细读的“过程”与精准的“目标”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彼此交融相辅相成的——恰当的细读过程就是精准阅读的一种体现,而精准目标也理当成为细读过程的必然结果。因而要妥善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既重视细读“过程”,又追求精准“目标”,防止出现将两者截然对立的偏误,以免导致精准阅读走火入魔。

二、细读是基础,精准是提升

尽管文本阅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但根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细读”则比其他阅读方式更值得重视和推崇。或许可以这样说,没有“细读”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文本细读”理念和实践已经全覆盖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今天,实实在在地从文本“细读”做起,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应该是优化阅读教学质效的必然选择。

如前所述,在整个阅读活动中,细读不是阅读“终端”,而是实现精准目标的必要过程。由阅读规律可知,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奠定了精准阅读的基础,名副其实的精准(结果)正是在此细读基础之上的一种提升。缺失了细读的基础,便无法提升到精准的高度;反之,如果提升不到精准的高度,细读这一基础的重要性也就难以凸显。

还是以201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为例,试卷第12题“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此考题要求回答某个情节产生的“效果”,那么细读的“基础”性着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虚拟的旁观者”的“评说”内容,二是仔细揣摩、认真分析“评说”的具体“效果”。这段文字较长,而“评说”的内容只是其中小部分(几句话),且跟叙述者都是“第三人称”的视角,很容易彼此混淆的。这从有考生的答案“……将老头多疑、古怪、意气用事描写得淋漓尽致……”得以证实,因为其中的“多疑”显然直接来自“他多了心:‘你说谁哪?”等,而这个情节并非“评说”内容。只有“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才是“旁观者”的“评说”。

当然,细读“基础”的加固,还需要针对内容阅读(包括重要的标点符号等)进行揣摩和分析。如“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后面用的都是“?”,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前一个问号跟独词句组合,表示出乎人们意料(惊讶),有“他竟然也有这么大的脾气,想跟小伙子干一架”;后一个问号则显然是怀疑“糟老头子”能真打架。而再接下去的“评说”,既是对“糟老头子”惊讶、怀疑的注释,也是对他这个人的鄙夷。其实,这些还不是“评说”的“效果”,只能算是“评说”的作用或者意图。任何“效果”都应该是发生于对象(受事者)层面的。可惜的是,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等,也未能关注“作用”与“效果”的区别,还是不够精准的。笔者认为,解答须扣住“效果”,变换角度,立足“基础”作进一步“提升”,精准的表述可以是“①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等情感态度被明朗化,暴露出人性的弱点。②让读者进入情境,仿佛成为(‘叫阵)现场的旁观者,感受更加真切”等。因为这里的“……被明朗化,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成为……旁观者,感受更加真切”等都是文本输出的对象化反映,即文本信息作用于对象所产生的反馈(效果),符合作品意图转化为读者感受的审美发生规律。点到即止,恕不展开。

三、细读是能力,精准是智慧

概言之,文本细读的确一点也不复杂不玄乎,就是“细细读”文本。但触碰具体文本展开阅读时,似乎又明显感觉到并非如此简单。为何“细读”、何处“细读”、如何“细读”等问题接踵而至,可见“细读”也不是只要认得几个字便能得心应手的。其实“细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阅读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细读”能力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细读”的恰当定位,即解决“何处”细读;二是“细读”的实际运作,即落实如何“细读”。无论什么文本都没有必要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处处“细读”,阅读重点的定位很关键。究竟哪些应当“细读”,自然不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的,而细读“部位(对象)”的确定并非轻而易举,而需要足够的阅读能力。当然,更见功力的则是如何“细读”。词语揣摩、语句(情节)理解、结构(思路)分析、段意归纳、手法(艺术)鉴赏、观点(思想、情感、态度)评价、主题(旨)探究、发现等,均系细读的“日常工作”,件件都是真刀实枪以能力见长的“技术活”,靠噱头和糊弄终究是无济于事的。

但具备了细读能力,不等于精准阅读便可以水到渠成。跟外显的能力不同,精准更多的还需要内在的智慧,即策略、运思、图式、经验、联想、甄别、推断等综合性思维。在阅读实践中,精准阅读的实现,各种基本的阅读能力固然重要,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则是阅读智慧。何以言之?精准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即使某种单一的阅读能力(如理解、分析等)较强,也未必能够瓮中捉鳖手到擒来。语文阅读课堂上司空见惯的答非所问或明显偏差,也许不是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存在严重缺陷,而是一些学生的能力错位,方法失当,这就是阅读策略、运思等问题,属于阅读智慧范畴的典型案例。

如201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5题“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探究,能力层级为F。虽然出现了“你认为”等字样,但并不意味“你”就有“个性化解读”的足够空间,精准阅读还得扣住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所体现的人文情怀。这么一个人们不知道姓名、不清楚年龄、不了解底细的“糟老头”,生活在社会底层,形单影只,言行怪异,遭人轻视,却为了一句话不自量力地嚷嚷要“打架”,还攒下“一沓一沓,用麻绳捆得很整齐”的“八千多块钱”等,精准阅读就是借助这些要素才得以实现。阅读常识告诉我们,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用意”通常会是两大维度——形象的文学(审美)价值和形象的社会(思想)意义,如何将上述要素与人物形象“无缝对接”,即发掘价值,揭示意义,便是阅读策略,也就是阅读智慧了。从“审美价值”看,重在让读者认识到如此轻微的“小人物”也有自尊和不为人知的心灵世界;从“思想意义”看,旨在唤起读者对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予以关注、同情、理解和尊重。于是阅读智慧便以精准答案(结果)的形式生成而呈现出来了。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