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作机理研究——基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与新服务开发理论

2016-03-10敏,于

水利经济 2016年1期

徐 敏,于 霞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3.河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00)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作机理研究
——基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与新服务开发理论

徐敏1,2,3,于霞1,2,3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211100; 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11100;

3.河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江苏 南京211100)

摘要:以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为视角,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研究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基于这两个视角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参考借鉴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服务开发理论;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耦合关系

1987年6月,我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诞生,并于1988年8月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此后,孵化器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据报道,截止到2014 年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突破1 600家,其中,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企业超过8万家,就业人数达175万人。同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有1 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 500亿元[1-2]。

在区域内大力发展孵化器,能够满足区域科技创业需求和创新创业的需求,有利于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领军人才,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至2014年1月,广东省已建成各类孵化器约 200 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5家,省级孵化器28家,孵化面积超过1 200万m3,在孵企业接近2万家[3]。武汉市现已拥有孵化面积360万m3,国家级孵化器12家,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14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12家[4]。

然而,尽管我国孵化器的发展进程比较迅速,且数量增长较快,但是在孵化器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孵化器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孵化器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孵化器服务创新的各项功能,不断提高孵化器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有关学者对孵化器进行了研究。①服务方面,根据服务表现的物质形态、功能和是否增值将孵化服务分为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5];基础性服务、管理支持、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6];一般服务和增值服务[7]。②孵化器发展的构成要素方面,认为网络视角下的孵化器是一个由大学、政府、新创企业、专业支持、主要企业和其他支持系统6个要素组成的创业网络[8]。③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孵化器内部条件包括孵化场地、孵化资金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主要有技术源、人才源、资本市场、政策法制、中介服务等[9];支撑环境主要由基础服务、中介服务、制度、文化社会价值四类支撑环境构成[10]。

由此可见,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关注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和运行所需要的要素方面,很少研究孵化器服务开发过程、共生网络以及运行机理,而将服务开发和共生网络纳入一个框架进行孵化器运行机理研究则更为少见。基于此,本文以服务开发理论和共生网络为视角,探索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构成及功能

1.1区域孵化器(regional incubator)

科技部将孵化器定位为一种服务性的组织,其定义为:“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最主流、最成熟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孵化器的创新模式满足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创战略的要求。

1.2新服务开发功能(new service development)

随着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到来,服务业成为提高经济效率及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服务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服务创新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服务开发功能作为服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并成为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新服务开发是指服务企业根据顾客和市场需求,在创新战略的指导下,或在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可行的研发阶段,向顾客企业提供包含从风格变化到全新服务产品等各种新颖度服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服务开发活动,形成现有服务或新服务的价值增值[11]。在新服务开发过程中,会涉及个人、基础设施、外部环境、组织和群体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并形成网络,而新服务开发中形成的资源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创新性资源和信息。当孵化器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并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指服务个体或组织为取得预期的服务结果而进行获取资源和资源配置的能力)时,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服务绩效(服务绩效指在使用服务资源、利用服务能力后,所获得的服务对象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规模的成长、项目的成功等成效[12-16])。本文借鉴林德昌[16]的观点,从服务资源、服务能力、服务绩效三个维度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新服务开发功能进行分析。

1.3共生网络(symbiosis network)

共生网络最早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指由于生存的需要,生物种群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地生活在一起,从而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网络。近年来共生网络的概念渐渐被引入经济学领域。生物学上的共生包含三大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表现为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某种共生模式才能形成共生关系[17]。现有研究对产学研共生的关注较多,认为产学研主体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且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是其中的重点[18-19]。产学研共生网络就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各种共生模式所形成的共生界面,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共生活动而形成的网络形式的系统或联合机构[20]。共生网络的结构主要有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运行模式[21-22]。本文基于该四种共生网络运行模式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进行研究。

2“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作机理

“世界水谷”是以水为核心元素,通过研发集聚、教育集聚、资本集聚、创业集聚、产业集聚以及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汇聚世界顶级水科研机构、知名的水利教育单位、全球高端治水英才、高端水产业集群和金融实体,形成国家级世界性开放式的集教育、人才、研发为一体的高端水事活动中心与水产业谷地,即融教育、科研创新、技术开发、产业、国际合作、公众教育和居住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水利科教城[23]。“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作为“世界水谷”实现发展目标的推动力,是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共生网络的支持下,通过服务开发,为在孵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促进水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的运行模式为“世界水谷”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孵化器的全程孵化链条,为水行业的创业者提供全程服务,降低创业成本,培育高端治水人才,最终逐渐形成水行业产业集群。

2.1“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服务开发分析

在新服务开发理论中,服务资源可以通过两种路径影响服务绩效:①直接作用,服务资源直接作用于服务绩效。通过服务资源中的政策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直接改善在孵企业技术、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成长,提高服务绩效。②间接作用,服务资源通过服务能力间接作用于服务绩效。当服务资源被孵化器用来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进行服务创新时,孵化器自身的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包括获得资源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如组织能力增强、增加专家技能、获得管理技能等,同时还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现有服务的绩效和新服务开发的成功率。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创业者提供初期的服务,而孵化器所具有的或所集聚的服务资源和其本身所发挥的服务能力,对最终的服务绩效,包括成长性绩效和效率性绩效,即企业毕业率的高低、孵化项目的成功率、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规模增加等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实现新服务开发的目的。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依靠孵化器自身的资源,还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如孵化器所获得的政策资源,包括政府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孵化器自身所具有的硬件资源,如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由孵化器联络外部机构获得的社会资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孵化器通过这些服务资源,可以提高服务能力,给在孵企业提供帮助,实现服务绩效;或直接对在孵企业产生影响,实现服务目的,从而最终促进“世界水谷”水行业的持续创新发展。“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新服务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新服务开发过程

2.2“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分析

关于“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借鉴张雷勇等[20]的研究,将其定义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共生单元通过各种共生模式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实现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传递交流,从而在合作研发以及水行业产业化等共生活动中形成的网络形式的系统,如图2所示。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对相关技术的孵化过程,都会通过预孵化—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孵化过程逐步实现。但在孵化器的不同建设运行阶段,其共生网络会呈现不同的结构模式,从而孵化器在孵化过程中所利用的资源也会随着共生网络结构的不同而不断动态演化。

2.2.1依托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

依托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组织形式。由于存在一家或几家同类大型核心共生单元,导致许多中小型共生单元围绕核心共生单元进行运作,从而形成的共生网络。“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在建设发展初期,其核心共生单元是政府,表现为政府主导型共生网络。由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资源流向,从而帮助孵化器资源网络的形成。其简易运作模式见图3(a)。

图2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一般形式

图3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

2.2.2平等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

平等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是指各共生单元间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传递以及共生活动而形成的共生网络。在这种共生网络中,共生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依托的关系,在合作中处于大体同等的地位。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成长期,不再依附于政府的活动引导,各共生单元以利益为导向,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共生单元会同时进行共生活动,实现价值的增值,推动区域孵化器的发展。当两个共生单元间的价值交换不能够再为任何一方带来利益的时候,共生关系就会结束。其运作模式见图3(b)。

2.2.3嵌套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

嵌套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是一种介于依托型和平等型之间的形式,兼具两种共生网络的长处,由多个大型共生单元及其依附共生单元通过共生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发展成熟期,孵化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多,孵化毕业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投资价值不断提升,各种投资闻风而来,此时政府的作用不断淡化。由于孵化器自身的技术价值,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资本资源以及其他创业者和中小企业不断聚集,逐渐形成由多家技术先进、产值高的水行业企业引领着孵化器向前不断发展。其简易运作模式见图3(c)。

2.2.4虚拟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

虚拟型区域孵化器共生网络是一种现代组织结构,打破了地理上的局限,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于信息共享机制,创建开放式的动态产业联盟。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快速发展阶段,孵化器的产业集聚特征明显,而孵化器可以突破地理和实体的限制,发展虚拟形式的孵化器,不断增强“世界水谷”的影响力。根据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参与协作的各方经过各自主要能力的组合,冲破了资源的约束,整个虚拟孵化器仍然以政产学研金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优势。

3“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竞争优势的形成

3.1“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新服务开发与共生网络之间的耦合关系

“世界水谷”孵化器作为实现“世界水谷”研发集聚、教育集聚、资本集聚、创业集聚、产业集聚目标的一种区域性的服务机构,其在水行业的新服务开发能力和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其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提供的服务资源网络的影响。在区域孵化器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会表现出不同的运行模式,但不论是哪种结构的共生网络,都能为水行业的新服务开发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从而实现水行业新服务开发的目的,不断融入水科技、水教育、水产业、水文化等水元素,使“世界水谷”成为世界顶级的涉水教育、研发、创业、资本和产业的集聚地。

孵化器在水行业新服务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搜集各方的资源,即具有获取资源的能力,而这种资源的搜集汇聚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成本,且单一线性的服务资源不利于孵化器发挥利用资源的能力,导致服务效率较低,影响孵化器新服务开发的持续进行。因此,在孵化器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为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在水行业的新服务开发提供网络资源,实现非线性资源供给,进而对其服务能力或者服务绩效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新服务开发与共生网络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耦合。

从服务开发与共生网络的互动过程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有:①协同效应。即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内,通过水行业服务开发与共生网络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撑,为“世界水谷”的发展目标共同努力、协同运作,实现“1+1>2”的协同效应。②互补效应。水行业服务开发过程需要网络资源的支持,该过程的顺利进行,能够实现“世界水谷”的价值增值,进一步增强“世界水谷”的资源集聚力,实现创新的优势互补效应。③优化效应。水行业服务开发的不断进行,共生网络的不断优化,可以不断突破资源界限,优化资源的来源,更好地进行水服务开发。④整合效应。将各零散的创新要素通过网络化的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产生非线性的网络叠加整合效应,最终通过非线性的网络形式向外提供创新资源,进行服务创新。

3.2“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竞争优势的形成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是水行业新服务开发的资源基础。当共生网络形成以后,一定区域内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将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稳定的关系,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增加单个行为主体能够支配与使用的新服务开发资源。

在孵化器处于发展初期,“世界水谷”都还在建设初期,资源的整合、共生网络的形成,都要依附于政府的作用,服务开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效率等都有待提高,处于一个被动的适应阶段。孵化器可以利用政府的作用形成初期依托型共生网络,引入世界顶级水利大学、高端水科学研发机构和著名水科学研究教育大师、水科学国家实验室、水科技园区,以及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外合作研发中心等,来提高其新服务开发能力,进而影响最终的服务绩效,或直接对服务绩效产生效应,即建成中国第一、国际顶尖、全球知名的水科学研究和水事活动交流中心。随着孵化器的持续发展,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的创新价值慢慢展现,网络结构也开始重新构建和优化,服务开发所能运用的资源也可以不断打破界限,政府的作用逐渐淡化,孵化器开始积极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随着共生网络的动态演化不断优化,从而开始逐渐体现区域的竞争优势,具体包括水学科优势、水科技优势、水人才优势、水综合优势、水文化优势。到孵化器的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的发展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孵化器的发展要求,需要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快速传递,在大范围内及时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创新创业问题,有效减少时间消耗和成本耗费,扩大发展区域,快速开拓新服务和新技术市场,增强“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影响力,最终在孵化器新服务开发和共生网络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实现区域的产业集群,成为集水科教、水产业、水生态、水文化于一体,颇具特色且错位发展的城市(镇)综合体,城市发展的经济新增长极,国际现代水文化胜地。综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能够不断推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见图4)。

图4 新服务开发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耦合

4结论

本文基于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建设的政策建议。

4.1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引导孵化器的发展

政府在孵化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孵化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构建有效的孵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建设初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财政补贴、制度安排、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孵化器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各方资源主体向区域孵化器集聚。随着孵化器的发展,共生网络初具规模,政府应该淡化自身的作用,从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扶持,着力进行完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和网络化资源等方面的活动,还可利用其拥有庞大的社会联系,向创业者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低成本信息或建议,从而为孵化器打造良好的创新空间,提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平台。

4.2完善“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服务体系,搭建政产学研金网络平台

孵化器的服务创新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密不可分,是一个动态耦合的过程。完善服务体系和搭建网络平台是同步进行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网络平台,就无从提供服务,而服务的不完善,则不利于网络资源的集聚,进一步不利于网络平台的建设。因此,“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建设,要积极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利用这些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帮助在孵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孵化效率,降低孵化的失败率,即产生较高的服务绩效。而服务输出的高效率,会不断增强孵化器的自身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资源的吸附力,形成良性循环。

4.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大“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影响力

在“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通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孵化器的发展不应该只局限于固定区域内的孵化服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孵化器网站,通过网站链接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在孵企业提供服务,发展虚拟形式的孵化器。借助这种形式,在孵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网站的最新信息,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上传至网站,得到孵化器或者其他资源主体的解答。与此同时,区域孵化器通过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对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推广,提高孵化器知名度,促进新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孙亮全,李云路. 新常态下新亮点,昭示发展新机遇[N]. 新华每日电讯,2015-02-16(6).

[2] 邱玥. 扶持“创客空间”,呵护“众创文化”[N]. 光明日报,2015-06-18(8).

[3] 林亚茗. 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粤重要创新载体[N]. 南方日报,2014-01-20(8).

[4] 肖娟,康鹏. 创业创新的春天来了[N]. 长江日报,2015-03-16(7).

[5] ABDUH M,D’SOUZA C,QUAZI A,et al. Investigating and classifying clients’ satisfaction with business incubator services[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17(1):74-91.

[6] BERGEK A,NORRMAN C. Incubator best practice:a framework[J]. Technovation,2008,28(1):20-28.

[7] SCHWARTZ M,HORNYCH C. Specialization as strategy for business incubators:an assessment of the central german multimedia center[J]. Technovation,2008,28(7):436-449.

[8] SMILOR R W. Commercializing technology through new business incubators[J]. Research Management,1987,30(5):36-41.

[9] 吴寿仁,李湛. 世界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沿革,现状与趋势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12):24-30.

[10] 李刚,张玉臣,陈德棉. 孵化器支撑环境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6):23-25.

[11] 蔺雷,吴贵生. 新服务开发的内容和过程[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2):14-19.

[12] STEVENS E,DIMITRIADIS S. Managing the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process:towards a systemic model [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39(1/2):175-198.

[13] 刘兰剑,司春林. 创新网络 17 年研究文献述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4):68-77.

[14] LAI K. Servic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4,40(5):385-399.

[15] MENOR L J,ROTH A V.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competence in retail banking:construct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validation[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4):825-846.

[16] 林德昌. 基于资源网络理论的新服务开发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7] 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8] FENG F,ZHANG L,DU Y,et al.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bil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symbiosis phenomenon:based on the logistic model[J]. Journal of Emerging Trend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2012,3(1):116.

[19] 司尚奇,曹振全,冯锋. 研究机构和企业共生机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与框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6):15-19.

[20] 张雷勇,冯锋,肖相泽,等. 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2):37-44.

[21] 王兆华,尹建华. 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2):80-85.

[22] 张萌,姜振寰,胡军. 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6):77-85.

[23] 郑大俊,张阳,章恒全,等. 关于建设世界水谷的战略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3):49-52,91.

(收稿日期:2015-09-30编辑:胡新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511(2016)01-0068-06

DOI:10.3880/j.issn.1003-9511.2016.01.018

作者简介:徐敏(1975—),女,江苏扬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低碳经济研究。E-mail:larkxumin@126.com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1GLC01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68);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GDW2015320013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度开放课题(SK20140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