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运用
2016-03-10刘万宏
刘万宏
(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万全 076250)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运用
刘万宏
(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针灸科,河北万全076250)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高复发率等特点。将中医治未病应用于中风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对延缓和减少中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风;上工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水平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治疗也日益受到关注。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高复发率等特点。中医学认为,中风发生的内在本质因素是肝肾不足、气虚血弱,再因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致病因素,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上扰清窍,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2]。将中医治未病应用于中风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对延缓和减少中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源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后,《难经》又有一定继承和发展,而经典的治未病理论发展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认为,外感疾病循经而传,内脏疾病按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治疗时应先顾及被传之脏腑,以防传变。如《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三国时期华佗创立了五禽戏,开创了运动养生之法。唐·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清·叶天士的《温热论》标志着治未病理论的成熟,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在治疗上要“逐邪务早,清除病源”“先症用药,截断发展”“详辨体质,阻止传变”,可谓是治未病思想具体应用的典范。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②“欲病早治”,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传变;④“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中风亦称卒中、偏枯,属古代四大顽症之一,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类似,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2位因素,也是在我国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有关中风疾病的健康宣教要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只有提高人们对中风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控制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中风的发生率、复发率、死亡率、致残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中风高危人群筛查是治未病开始最重要的一步。
3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指导作用
3.1未病先防对中风高危人群的预防指导,防治关键在于“调”。
3.1.1实施中医体质辨识,调整患者偏颇体质中风的发生与中医体质关系密切,体质影响疾病的易感性、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及疾病转归与预后。据临床观察发现,发生于55岁以下的中年人中风患者以肥胖痰湿质为主,而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风患者多以肾精亏虚引起的阴虚质和气虚血瘀质多见[4-5]。因此,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环境起居调整、精神调适、饮食调理、药物调养,并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中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3.1.2针对发病机制,进行对因对本防治
3.1.2.1平衡阴阳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基本病机都是阴阳失衡,中风也是如此。在预防方面,中医讲究四时顺养,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入冬和入春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应注意调养,顺应自然,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1.2.1.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勿食过冷、贪凉,以免伤阳气,宜晚睡早起,以养阳气。秋冬勿过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伤阴气,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以养阴气。“冬令进补”,以养阴藏精,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又为来年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服用时间应是冬至开始到立春。
3.1.2.1.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应顺应自然界的这些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春捂秋冻,四季寒热温凉交替变化,应随之而适当增减衣被;调整意志,应春季精神充满朝气,夏季精神外放,秋季精神内守,冬季神气内藏。并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3.1.2.2平肝潜阳以抑风中风又称类中风,指风从内而生而非外中风邪。《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曰:“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脏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而发病。防治原则为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白芍药、枸杞子、首乌藤、郁金等;食疗可服用芹菜汁、萝卜汁、菊花粥、天麻鸦蛋等;饮食清淡之品,多食海带、水果、蔬菜、绿豆、玉米,忌辛辣肥甘、熏炙之品,戒烟酒,少饮浓茶;必要时可结合针刺、放血、按摩等辅助治疗。
3.1.2.3护脾健胃以抑痰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谨防饮食偏嗜,暴饮暴食,嗜食生冷醇酒肥甘厚腻之品,不但造成形体偏胖,而且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肝风挟痰,横窜经络,诱发中风。防治原则为温脾祛痰,方用二陈汤,常用药物:半夏、茯苓、陈皮、白术、苍术、胆南星、干姜之类;食疗可用陈皮粥、薏苡仁粥、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宜食扁豆、红豆、山药、栗子、丝瓜、冬瓜、海哲、白萝卜等,少食肥肉、蛋黄、花生、巧克力、甜食、饮料、甜果汁等;宜进行富有节奏、低强度、比较持久的运动方式调养,如太极拳、广播体操等。
3.1.2.4调理情志以降火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是人的正常情志变化。太过就是过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偏亢而生火毒,是造成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6]。七情之中以怒、忧、思与中风的发病关系密切。暴怒伤肝,可致使气血郁积于头部,发生突然昏厥。忧、思伤脾,可导致血滞留不通而发生中风。据报道,七情诱发中风的发生占总发病率的44.1%左右[7]。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安静,控制不良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刺激,就可预防或减少中风的发生。
3.1.2.5理气活血以祛瘀瘀形成的原因多为气滞血行不畅而瘀;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缓慢而瘀;或血热而致血液壅聚,血液受煎熬浓缩而瘀;或血寒血脉凝滞亦可成瘀。应根据患者体质辨识,并针对不同的致瘀诱因,予以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等祛瘀干预,以防中风的发生。方可用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五味防中汤(银杏、山楂、决明子、葛根、荷叶)等;食疗可用葛根粳米粥、桃红丹参蛋(丹参15 g、红花15 g、桃仁10 g,鸡蛋3个,先煎药30 min,放入鸡蛋,煮熟后打破蛋皮,煮至蛋清变成紫红色即可);运动可选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
3.1.3积极预防与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脉管炎等,并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肥胖。可服用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如决明子、野菊花、山楂、葛根、薏苡仁、天麻、枸杞子、槐花、黑芝麻、莲子、佛手、赤小豆等,既能降血压,又能降血脂,可以长期服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有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3.1.4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养,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2欲病早治干预中风先兆,防治关键在于“治”。中风的发生虽然发病急骤,但其起病也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也就是说要把中风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而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并做好针对性的定期复查。
3.2.1辨证施治中医学认为,中风早期主要病机是以气滞血瘀为主,兼有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痰湿阻滞。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配以平肝潜阳、滋补肝肾、益气行血、豁痰祛湿之法治疗。治疗时间以患者症状消失为止,症状已除者治疗以2周为宜。
3.2.2中成药治疗时可酌情给予香丹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3.2.3针灸治疗包括头针、耳针、穴位注射、埋线、醒脑开窍针刺、五联针刺、灸法等。
3.2.4辅助治疗中药浴足(透骨草、伸筋草、红花、桂枝、苏木)、按摩等。
3.2.5食疗黑木耳,炒、拌、做汤均可。
3.3既病防变预防中风的恶化,减少后遗症、合并症,防治关键在于“防”。中风发生之后,首先应积极抢救,控制病情,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恶化,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轻后遗症,避免继发病、合并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心肌梗死(脑心综合症)、肾功能不全,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还有继发性癫痫、痴呆、抑郁、持续性高热、中枢性呼吸困难、呃逆、二便失禁、尿潴留等。在发病急性期,除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应合理选择中西医一切手段进行抢救治疗。恢复期应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如中药、针灸、按摩及功能锻炼(包括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应早期介入。中药治疗急性期多以化痰为主,补肾活血为辅,恢复期以补气补肾活血为主,化痰为辅。同时对发病急、病情重的患者,由于用药多、用量大、用药时间长,要注意防止药物中毒,并调养五脏,以防加重病情或产生其它不良后果。
3.3.1肺炎喘嗽(继发肺感染)的预防患者肺金不足,木气相对亢盛,灼伤肺阴,或重病或久病之后,耗气伤阴,损伤肺卫,卫外不固,外邪乘机入侵,而致肺炎喘嗽。故对于肝火旺、肺不足的中风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和加强护理的同时,注意补肺填金,滋阴化痰。酌情给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口服养阴清肺丸、龙胆泻肝丸、安宫牛黄丸、阿胶补血膏、十全大补丸。
3.3.2胸痹(继发心肌梗死)的预防患者素体胸阳不振,或心血不足,或气阴两虚,心失温养,加以中风之时,产生痰、瘀,阻滞心脉,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多发生于中风急性期(病后6 h~15 d)和有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等)者,病位在心,本虚标实。防治的原则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通补兼施。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控制脑水肿,限制体液入量(1 000~2 000 mL),注意心电监护,避免用力大便、饱餐、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防止医源性损伤(如大量长时间使用甘露醇,必要时使用白蛋白、速尿)。因本病多发生于急性期,病情危急,加以基础病多,一般用药多、药量大,为减轻心脏负担,可采用多途径给药方式,除静脉滴注外、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肌肉注射(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口服或鼻饲(辨证汤药、膏方)、灌肠(独参汤、参附汤生脉饮、承气汤)、经皮外敷(贴膏)、呼吸道雾化吸入或滴入(小剂量肝素、硝酸甘油)、穴位注射(内关、膻中注射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足三里注注射黄芪注射液)、浴手浴足等。
3.3.3肾劳(合并急性肾衰竭)的预防中风合并肾劳多发生于急性期的危重患者。患者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或素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长期服用药物病史,导致肾功能受损,火、热、湿邪下注,下焦不利,气化不制,而出现小便短赤,或尿少、尿闭。对患者进行监测血钠、血钾、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控制血浆渗透压,合理使用脱水药,可明显降低肾衰竭的发生率[8]。肾阳虚者可予金匮肾气丸,肾阴虚者可予六味地黄丸,或辨证使用汤剂。
3.3.4继发癫痫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急性期除了脑梗死、大脑皮层梗死及少数皮层出血的患者以外,一般较少发生癫痫。一方面因为大多数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都发生在大脑深部,而癫痫的发生多与大脑皮层的病灶刺激有关;另方面则由于急性期中风多属破坏性病变,加上脑水肿效应,不大容易产生癫痫样放电。可是到了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病灶的组织修复形成瘢痕样结构,如果遗留的病灶在皮层和皮层下部位就容易形成刺激性病灶而引起癫痫发作。
中医学认为,患者中风之后,痰、火、瘀的病理因素未能得以清除,若情志失调,为内风触动,致气血逆乱,清窍蒙蔽,神机受累,元神失控就会发为癫痫。临床上应对有颅内压升高、双侧瞳孔散大、剧烈头痛头昏、肢体局部感觉障碍、惊恐、抽动、口角发麻、两目斜视者,重点观察,防止继发癫痫的发生。防治原则为祛痰开窍,平肝泻火,活血化瘀,熄风定痫。预防措施可采取积极抗感染、防感冒、抗癫痫药物早期预防,针刺、穴位注射、耳针等疗程结合,饮食调理注意低盐少水,多食豆类、谷类(如小米、玉米等)及酸性食物(如花生、核桃、鸡蛋黄等),少食果汁、咸菜,忌葱,辣椒、浓茶。
3.3.5继发痴呆中风患者内在本质存在气血不足、肾精亏损,加以中风发生后脑脉痹阻,脑髓失养,神机失用而发为痴呆。多发生于中风3个月后或多次反复发生的“小中风”之后。防治原则是补气血,益肝肾,填精健脑。常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并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必要时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中药浴足,要加强活动或锻炼,尤其是手、足的动作,按摩风池、合谷、天柱。合理调整枕头的高度和硬度或枕药枕(菊花500 g,川芎100 g,天麻45 g,银杏叶30 g,做成药枕),多食补肾健脑之品,如黄花菜、龙眼肉、芝麻、桑椹、天麻等,同时要防止营养过剩。多动脑、多学习、多交流,要积极地防治便秘,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8]。
3.3.6继发郁病患者中风后由于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极易产生情绪不稳定、抑郁,若长期反复刺激,则易发生郁病。防治的关键是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积极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必要时配合药物干预及针刺治疗。还可采用食疗方,如五味鸡汤(柴胡、郁金、黄芪、合欢花、郁李仁、鸡肉)。
3.3.7其他其他并发症如持续高热、中枢性呼吸困难、呃逆、二便失调、尿潴留等往往与中风的发作同时进行,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总之,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必须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即所谓扶正;另一方面,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和条件对疾病的刺激,阻断风、火、痰、瘀的产生是中医防疗中风的关键环节,也是既病防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3.4瘥后防复病后调摄,防其复发,防治关键在于“养”。中风的治未病防治还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中风在早、中期,经过综合治疗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但是仍有30%的复发率[9]。病态心理的恶性刺激,可使中风再次发作的几率明显增加[7]。
3.4.1食物预防疾病康复后,饮食不当,就会引起疾病复发,故应忌辛辣、海产品,尤其鱼、虾、蟹之类。再者象蘑菇、香菇、桃、李子、竹笋、韭菜、菠菜、香椿、鸡蛋、鸭蛋、猪头肉、公鸡肉、鸡爪、鹅肉、羊肉、狗肉、驴肉等也在禁忌之列。
3.4.2药物预防出现中风复发先兆表现的,需服中药强化防治,以防止中风的发生[10]。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所以在病后,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4个方面入手,使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主要是从肾、脾入手,肾为先天之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气血充。此外,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
3.4.3强化意识患者在临床康复后,仍需定期进行中医体质学检查,及时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和条件,运用正确的养生观指导康复后的调理,如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等。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或饮食不慎,或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中风的再次发生。强化意识,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小结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思想突显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注重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的调衡,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健康能力,在整个过程涵盖了病前、病中、病后所有层面,重视扶正祛邪,因而具有全面、系统的优势,更具特色。
参考文献
[1]倪荣,戴国琴,刘新功,等.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3):190-193.
[2]周永富,杨雪梅,王美华.中风病之病因与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65-6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4):282-288.
[4]刘艳骄.肥胖人痰湿体质与脑中风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6,11(3): 13-17.
[5]梁润英.阴虚体质的发病倾向以及早期干预[J].新中医,2004,36(11):70-71.
[6]刘耀东,赵诚,孙丽萍,等.初探“火毒”与中风关系[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9):663-664.
[7]毛利侠.七情中风与预防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1472-1473.
[8]张宝莹,韦爱玲,陈兴洲,等.便秘与老年痴呆关系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35-2937.
[9]黄学才,叶锦平,王保平.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6):809-810.
[10]董佐亭,解青芳,姚贤娥. 中风先兆的辨证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33.
(本文编辑:石康)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5.034
作者简介:刘万宏(1963—),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针灸理疗康复工作。
【中图分类号】R211;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5-0764-05
(收稿日期: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