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016-03-10赵兴杰李晓红姚玉璞王志斌
赵兴杰 李晓红 常 青 姚玉璞 王志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北京 100078)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赵兴杰 李晓红 常 青 姚玉璞 王志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北京 100078)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由于饮酒过量导致的疾病。酒精性肝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现代医学并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本研究根据酒精性肝病疾病进展的过程,分别对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或中成药研究等进行综述。中医药治疗对于延缓酒精性肝病的进展,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肝疾病,酒精性;中药疗法;医学,中国传统;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酒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饮酒过量所引发的相关疾病数量也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病临床最常见[1]。酒精性肝病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慢性损害,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多为
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B超或CT检查有脂肪肝、肝纤维化等典型表现。酒精性肝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现代医学并无特效治疗药物,许多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己酮可可碱、秋水仙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兹将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酒精性肝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
对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酒性有毒而复大热……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中医认为酒毒性质有热毒、湿毒、瘀毒、水毒、痰毒等不同,并可兼夹合并,酒毒可直接导致肝胆湿热或肝气郁结,进而损伤肝肾之阴,而脾胃虚弱、肝肾亏虚亦为疾病进展中的重要因素,该病后期主要以正气虚衰、虚实错杂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肾三脏。酒精性肝病按疾病的发展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4型,各型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又各有侧重。
1.1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等,多由B超检查发现。酒精性脂肪肝与长期的酒精摄入有关,高负荷的饮酒可导致多种类型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如肝脏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坏死、肝细胞凋亡、炎症细胞浸润、肝静脉硬化、滑面内质网的增殖及线粒体畸变等。早期中药干预可极大改善肝细胞损伤,延缓甚至逆转肝病发展。
1.1.1 病因病机 赵钊等[1]认为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是长时间饮酒过量,因而引发身体内湿,湿邪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受累脏腑主要是脾、胃、肝、胆。主要病因病机概括为:饮酒过量,湿热毒邪蕴结,伤肝损脾,致使肝的疏泄与脾的运化功能受累,出现肝郁脾虚,气血不和,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肝经胁下,形成积证,素体禀赋不足和脾胃虚弱是发病根本。肝郁脾虚、痰湿内蕴为酒精性脂肪肝最基本的发病机制,根据患者体质、饮食、环境等不同可夹杂气虚、气滞、血瘀、热结等兼夹证候,合而为病,随着痰湿、血瘀、邪热等病理产物进一步聚集,气血耗伤,可促进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
1.1.2 辨证论治 史亚祥[2]通过对1 23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临床证型按构成比高低依次为:脾虚湿痰、湿热内结、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阴虚热结6个证型;认为健脾活血化浊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提出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病机基础,扶脾活血化浊法是治疗本病的要法。李杰等[3]总结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后,认为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分为4期:早期、轻度期、中度期、重度期,酒精性脂肪肝早期主要病机是肝气郁滞;轻度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精浊不清,聚生痰浊,日久化热;中度期痰已生成,肝内痰瘀胶结,终变为痰瘀互致病;重度期肾精亏损,肝失所养,或肾虚水运失调,浊水内生,腹水水肿。庄千友[4]把酒精性脂肪肝辨证分为:①湿热瘀结型,用茵陈蒿汤合导痰汤治疗;②湿热阻滞型,用苍附导痰丸合五苓散加减治疗;③气血瘀滞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④气阴两虚及瘀血阻络型,用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治疗。
1.1.3 专方治疗 贾伟等[5]将80例辨证属于酒毒湿热、痰阻血瘀证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解酒复肝方(药物组成:葛花、枳椇子、垂盆草、黄芩、栀子、炒莱菔子、荷叶、焦山楂、泽泻、车前子、炒薏苡仁、柴胡、郁金、桃仁、丹参等)治疗,对照组40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解酒复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酒毒湿热、痰阻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韩海啸等[6]将146例新马地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3例予当归白术汤加减(药物组成:白术20 g,泽泻10 g,茯苓15 g,丹参15 g,郁金12 g,当归10 g,黄芩15 g,连翘15 g,茵陈15 g,半夏10 g,枳实10 g,山楂15 g,甘草6 g)治疗,对照组73例予养肝丸治疗,2组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8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临床症状和脂肪肝影像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当归白术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1.4 中成药治疗 张钦祥等[7]将27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0例予滋阴护肝口服液治疗,对照组90例予非诺贝特分散片、硫普罗宁肠溶片、水飞蓟素胶囊、多种维生素糖丸治疗,2组疗程12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滋阴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异常有良好的疗效。吴军伟[8]将12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强肝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2组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2 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在长期大量饮酒后逐渐发展至以黄疸甚至肝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肝大和压痛等,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迅速出现黄疸,其他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腹水、近端肌肉松弛等,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现代学者认为,酒精性肝炎相当于中医伤酒、酒病、饮酒中毒、胁痛、酒癖、酒疸等疾病范畴。
1.2.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酒为大热有毒之品,过饮必伤及肝、胆、脾、胃而引发疾病,过量饮酒,湿热之邪蕴于体内,损伤肝脾,肝脏疏泄功能失调,导致气机瘀滞不通,脾失运化则气血生化乏源,化生痰浊之邪,痰瘀之邪结于胁下,形成积块。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湿热内蕴等,治疗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为法。
1.2.2 中医治疗 刘铁军等[9]应用肝脂溶冲剂(药物组成:决明子、枳椇子、泽泻、丹参、山楂、大黄、黄芪等)治疗酒精性肝炎6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显示基本治愈48例(80.00%),显效5例(8.33%),有效3例(5.00%),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93.33%。该研究发现肝脂溶冲剂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降低肝内脂肪酸合成,抑制TG在肝内聚集。田德录等[10]应用复方慢肝消(药物组成:柴胡、黄芪、丹参等)治疗酒精性肝损伤64例。结果:总有效率93.8%,说明复方慢肝消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风险、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卢永福[11]将58例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予葡醛内酯片、维生素C、维生素E、支链氨基酸、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及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死亡率3.3%;对照组分别为64.1%、14.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急性酒精性肝炎,同时降低急性期死亡率。
1.3 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前奏,因此重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治疗,对于减少或延缓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具有决定性作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因过量饮酒,酒热湿毒之邪蕴结中焦,致脾土壅木郁,肝脾同病或肝胃同病。故《景岳全书》曰“凡饮酒致伤者,以酒湿伤脾,致生痰逆呕吐,胸隔痞满,饮食减少”,因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出现痰湿中阻,气机郁滞。肝气不疏,则两胁胀痛,肝气乘脾则脘腹胀满或痛,纳差吞酸。又肝失条达,气血不畅,气、血、痰互结,病邪在于腹部,可见脘腹胀满或胀痛。
1.3.1 病因病机 李丰衣等[12]通过分析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经验,认为现代医学中的酒精性肝纤维化属中医学酒癖范畴,病因是纵酒日久,湿热为患,痰湿蕴结,而患者体质从化是酒癖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脾胃虚弱的基础贯穿于酒癖病程始终;而肝郁脾虚,气、痰、瘀互结则是酒癖病机关键,因此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与酒精的湿热毒性及身体禀赋有密切关系。丁霞等[13]研究认为,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产生是由于过量饮酒所伤,以湿热毒邪为因,脾胃气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为标, 终至邪气影响气血运行,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互结于胁肋而成此病。脾胃气虚和肝气郁滞在本病的病机演变中贯穿始终,而毒、内火、内湿、气滞、血瘀、痰的生成、演化及正气与邪气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决定因素。
1.3.2 证候学研究 师宁等[14]通过对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中医证候学信息,应用因子分析、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临床常见证候包括:肝郁脾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阳虚6个基本证型,临床涵盖率90%以上。
1.3.3 辨证论治 李丰衣等[15]认为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首先是鼓舞正气阻止病机演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调理肝脾基础上加用解除酒毒之品。孙劲晖等[16]通过梳理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演变的相关文献,认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初期为酒湿困脾,继而为湿热困脾,肝郁脾虚,气阴两伤,终至肝、脾、肾不调,气血痰瘀胶结为患,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提出治疗该病应以养阴柔肝、健脾祛湿为主,兼益气活血、通络消癥之法的中医治则。
1.3.4 专方治疗 丁霞等[17]应用调肝理脾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芪、丹参、虎杖、鳖甲、枳椇子等)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血瘀痰阻证30例,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体征总有效率89.03%;治疗前后血清学检测、肝功能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故认为调肝理脾方有明显的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来丽群等[18]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蒲汤(药物组成:黄芪30 g,薏苡仁30 g,白术15 g,茯苓15 g,蒲公英15 g,丹参15 g,白芍药15 g,柴胡9 g)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38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2组治疗后TBiL、ALT、AST及球蛋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2.1%,对照组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芪蒲汤有保护肝细胞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1.4 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经过长期发展可逐步由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发展为酒精性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酒精性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内的慢性炎症及进行性肝组织纤维化,是长期酗酒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按照中医理论辨病辨证的特点,该病属中医学胁痛、黄疸、积聚及鼓胀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
1.4.1 病因病机 来要良[19]认为,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因包括内外两方面:外因是过量饮酒,内因是素体虚弱,酒邪易伤。本病病机可概括为:脾胃素虚,大量饮酒,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失于运化,痰湿邪久停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由此气滞、痰湿、瘀血阻滞于胁下,形成积块;日久出现肝、脾、肾三脏俱损,气、血、水互结而成鼓胀。
1.4.2 证候学研究 韩海啸等[20]通过调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全国6家医院10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研究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分类及分布规律。结果:酒精性肝硬化主要证候包括腹胀、腰膝痠软、水肿、黄疸、肝大、面色晦黯、胁肋胀痛等,同时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证候以虚实夹杂多见,邪实包括气滞、血瘀、湿热,正虚包括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病位在肝胆脾胃;同时Child-pugh分级与酒精性肝硬化的病机演化一致。
1.4.3 体质学研究 王睿林等[21]通过收集110例酒精性肝硬化及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体质量表得分情况,比较两者体质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酒精性肝硬化出现高频的体质为湿热体质及血瘀体质,与之不同的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出现高频的体质为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及气虚体质,而两者体质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酒精性肝硬化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酒精性肝硬化主要体质特征是湿热、血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主要体质特征是痰湿、气郁、气虚。
1.4.4 辨证论治 沈龙柱等[22]将4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6型辨证施治:气滞湿阻型用柴胡疏肝汤合胃苓汤化裁;寒湿困脾型用实脾饮化裁;湿热蕴结型用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化裁;肝脾血瘀型用调营饮化裁;脾肾阳虚型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及济生肾气丸化裁;肝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化裁。疗程3~6个月。结果:治愈14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4.6%。姚泽民等[23]将早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4型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胆湿热型用茵陈蒿汤加减;肝脾两虚型用逍遥丸加减;肝肾阴虚型用一贯煎加减。将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5型辨证施治:脾肾亏虚、水湿内停型用缓消汤(药物组成:红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黄芪10 g,猪苓6 g,巴戟天6 g,山茱萸6 g,当归6 g,槟榔6 g,水蛭3 g,枸杞子6 g,穿山甲3 g,炙甘草3 g);肝肾阴虚、水湿内停型用滋肝消胀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猪苓10 g,阿胶10 g,龟胶10 g,灵芝10 g,赤小豆10 g,茵陈6 g,虎杖6 g,水蛭5 g,穿山甲5 g,丹参5 g);肝肾精虚、湿浊蒙心型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肝肾精亏、湿浊内闭型用真武汤加减;肝肾精亏、肝不藏血型用养肝止血汤[药物组成:西洋参6 g,白术6 g,当归6 g,枸杞子6 g,女贞子6 g,柴胡6 g,泽泻6 g,茜草6 g,三七(打粉)3 g,阿胶10 g]。
1.4.5 专方治疗 薛宝生等[24]以鼓胀复原汤[药物组成:柴胡10 g,茵陈10 g,黄芪40 g,丹参30 g,炒白术20 g,党参15 g,茯苓30 g,猪苓20 g,泽泻20 g,大腹皮20 g,郁金15 g,当归10 g,醋鳖甲20 g,炒山药20 g,砂仁6 g,三七(打粉)5 g]为基本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30例。结果:临床治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马作峰等[25]应用解毒活血法治疗酒精性肝硬化308例,基本方药物组成:赤芍药30 g,八月札10 g,丹参30 g,红花10 g,灵芝10 g,连翘10 g,藤梨根10 g,黄芪15 g,枸杞子15 g。黄疸者加茵陈10 g;胁痛者加郁金10 g;腹胀者加大腹皮10 g;脾大甚者加鳖甲l00 g。并与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101例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45%,对照组3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4.6 中成药治疗 孟伟民等[26]在保肝、利尿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藏红花散(药物组成:藏红花10 g,鳖甲10 g,穿山甲10 g,炒莪术10 g,红参10 g,焦白术10 g,生麦芽10 g,炒牵牛子10 g)治疗酒精性肝硬化51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大黄土鳖虫丸、逍遥丸治疗52例对照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0%,对照组66.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王邦才等[27]应用清化瘀毒方(药物组成:桃仁10 g,制大黄10 g,土鳖虫10 g,炙鳖甲20 g,赤小豆30 g,生栀子15 g,生地黄20 g)治疗酒精性肝硬化30例,并与对照组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在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恢复肝功能的同时,还能有效抗肝组织纤维化,促进肝细胞修复,总有效率93.3%,疗效优于对照组。
1.4.7 中医外治法治疗 陈帅[28]取“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的理论,将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分为气滞湿阻型(药物组成:青皮、厚朴、砂仁、丁香)、寒湿困脾型(药物组成:附子、干姜、厚朴、砂仁、桃仁,藿香正气水)、湿热蕴结型(药物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冰片、厚朴)、脾肾阳虚型(药物组成:附子、肉桂、干姜、苍术、食醋、麦麸),在辨证基础上联合敷脐治疗,疗效颇佳。黄华[29]应用行气逐水中药甘遂10 g、明矾20 g共研细末,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神阙穴,明矾末与热米饭和匀贴于两侧足底涌泉穴,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每3日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9%。
2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中医药领域对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疗效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临床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较少,所能检索到的文献多集中在个人经验,不具有客观性,临床指导意义不大;同时在以量表打分方式进行的研究中,较关注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没有涉及生活质量的评估,不能全面反应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疗效。②实验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文献报道多停留在临床观察总结阶段,同时研究重复性较高,对于机制研究方面,多研究在更换施用药物,而机制和模式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从广度、深度来看,缺乏对照及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同时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缺乏客观性评价标准,有待建立统一的酒精性肝病的证候、体征及症状等客观化量表,以更好地评价中医药疗效。
[1] 赵钊,陈道云.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治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2,27(1):191-193.
[2] 史亚祥.扶脾活血化浊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学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65-67.
[3] 李杰,杨海金.分期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2):25,39.
[4] 庄千友.辨证论治酒精性脂肪肝187例[J].陕西中医,1999,20(4):155-156.
[5] 贾伟,王海涛,张红,等.解酒复肝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29-30.
[6] 韩海啸,江一墩,王志斌,等.当归白术汤加减治疗新马地区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2):435-437.
[7] 张钦祥,李国良,黄幼香.滋阴护肝口服液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8):697-698.
[8] 吴军伟.强肝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898-2900.
[9] 刘铁军,杨世忠,杨玉洁,等.肝脂溶冲剂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461-463.
[10] 田德录,叶永安,杨惠民,等.中药慢肝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华人消化杂志,1998,6(11):945-947.
[11] 卢永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9):50-51.
[12] 李丰衣,孙劲晖,田德禄.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经验浅探[J].吉林中医药,2006,26(8):10-11.
[13] 丁霞,杨晋翔,王婧,等.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素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2):136-137.
[14] 师宁,苏泽琦,李培彩,等.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分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119-2122.
[15] 李丰衣,叶永安,孙劲晖,等.199例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资料分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50-1253.
[16] 孙劲晖,孙岸弢,赵鲲鹏.关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再思考[J].中医药学报,2013,41(5):1-2.
[17] 丁霞,田德录,焉小丽,等.调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58-61.
[18] 来丽群,叶彬.芪蒲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3):164-165.
[19] 来要良.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硬化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1):139-142.
[20] 韩海啸,李军祥,杨晋翔.酒精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2:417.
[21] 王睿林,王立福,王仲霞,等.酒精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体质的差异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5):263-264,279.
[22] 沈龙柱,高虹,吴兆洪.辨病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47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73-474.
[23] 姚泽民,杨必金.肝硬化的辨证施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2):37.
[24] 薛宝生,马雄飞,慕东旭.臌胀复原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9):676.
[25] 马作峰,姜瑞雪.解毒活血扶正法治疗肝硬化308例[J].山西中医,2002,18(2):13-15.
[26] 孟伟民,李宏斌.藏红花散治疗肝硬化51例[J].陕西中医,2005,26(1):12-13.
[27] 王邦才,朱奇雄,王杰,等.清化瘀毒方治疗湿热瘀毒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746-2748.
[28] 陈帅.辨证分型用中药敷脐治肝硬化腹水[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4):28-29.
[29] 黄华.药物外敷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2):99.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6.10.038
赵兴杰(1985—),男,医师,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工作。
R242;R575;R575.05;R-05
A
1002-2619(2016)10-1591-06
2016-03-22)
△ 通讯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北京 1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