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50例

2016-03-10胡洪平林俊佛山健翔医院528000广东佛山市季华七路华龙路10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头针后遗症脏腑

胡洪平 林俊佛 山健翔医院528000广东佛山市季华七路华龙路10号

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50例

胡洪平 林俊佛 山健翔医院528000广东佛山市季华七路华龙路10号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并跟踪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29例(58%);好转17例(34%);未愈4例(8%),总有效率为92%。结论: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疗效肯定。

头针;耳穴压丸;脑卒中;便秘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是我国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约75%~80%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1]。部分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需要长期卧床,会诱发诸多并发症,便秘是其常见并发症[2],主要表现为排便量减少、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等。在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休息,腰背肌和腹肌收缩运动减少,且神经系统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出现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毒素的吸收,甚至会出现病情加重或诱发二次脑卒中等[3]。因此,对于中风患者来说,保持大便通畅,不仅可以稳定其内科基础病、情绪,甚至可以预防二次脑卒中[4]。笔者运用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0例观察病例均来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 8月31日佛山健翔医院康复病区住院的脑卒中后遗症期便秘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4~76岁,平均61岁;其中脑梗塞38例,脑出血12例。

1.2 纳入标准①所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2006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拟定的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颅脑MRI或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②病情相对稳定,符合以下条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再恶化;无需要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新发病灶。③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3~10天不等,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便秘脾虚气弱证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大便干结如栗,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④全部病例均排除肠道器质性阻塞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头针治疗取穴:①顶旁1线,顶中线旁开1.5寸,膀胱经通天穴至络却穴的连线(长1.5寸);②顶旁2线,顶中线旁开2.25寸,胆经正营穴至承灵穴的连线(长1.5寸);③顶颞后斜线:在头侧部,从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操作方法[6]:患者选卧位或坐位,选用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尖与头皮呈15°~30°快速刺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指下阻力减小时,沿穴线平刺0.5~1.5寸,并继续依次透刺3~4针(接力刺法),行捻转手法,捻转角度为180°~360°,频率约200次/分钟,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20~3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

2.2 耳穴疗法取穴:选取三焦、肺、脾、胃、大肠、皮质下、神门、心、交感。操作方法:局部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小方块胶布上,贴敷于耳穴并按压使之发热、胀痛。每次贴6~8穴/侧,保留2天后换贴对侧耳穴。并嘱患者或陪护人员按压王不留行籽贴4~6次/天,每次每穴按压约10~20 s。连续治疗10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治愈29例(58%);好转17例(34%);未愈4例(8%),总有效率为92%。随访3个月,6例有效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又出现便秘,复发率为13.0%。

4 讨论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张景岳注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头部是调整脏腑功能的重要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头部在经络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头为诸经气血汇聚之所[5]。西方医学认为,人体的排便功能受大脑皮层和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的调节,脑卒中后,大脑皮层旁中央小叶随着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发生缺血,局部功能受损,失去了对该部分功能的调节,便秘便随之发生。由于头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脑为髓海、元神之府,为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这便是头针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6]。通过刺激顶旁1线、顶旁2线及顶颞后斜线,使头皮下感受器结构受到刺激,发出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及低级中枢传导至大脑皮层感觉区下1/3部分,引起该部兴奋并在皮层内扩散,从而调整皮层功能,皮层又经低级中枢及周围神经调整相应部位的活动。

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中风病多与肝、心、脾三脏有关,便秘的发生与肺、脾等有密切关系,其病位在大肠,所以五脏六腑的病变均可以通过耳穴贴压来治疗[7]。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刺激肺、大肠在耳部的敏感区来促进肺主治节和大肠传导糟粕功能的恢复;通过刺激交感、神门、皮质下等功能区来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8]。现代医学认为,耳部有丰富的神经分布从而对各种刺激非常敏感,耳穴及敏感区是人体信息的反应点和控制点。当人体内脏或体表发生病变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有压痛、形态色泽改变或电阻改变。刺激此区域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的敏感性,建立正常的生理调节机制[9-10]。

综上所述,头针结合耳穴压丸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无副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但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1]王茂斌.卒中后走起来:脑卒中的康复及家庭护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年完全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6):55-57.

[3]海和平,吴桂荣,王素琴.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效果及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4,6(2):108-109.

[4]曹向民,曹向红,侯林娣.耳穴压豆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3):555-55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7-18.

[6]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9-133.

[7]尹慧,秦黎虹.耳穴贴压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04-505.

[8]刘启明,罗统富,董黎强,等.热敏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便秘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2):30-31.

[9]姜玥,宁文帅,李刚.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A):839-840.

[10]王俊灵,付晓红,耳穴压丸法预防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中):1512-1513.

(2016-04-02收稿/编辑熊瑜)

R256.35

B

1003-0719(2016)04-0035-02

猜你喜欢

头针后遗症脏腑
春天的“后遗症”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