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16-03-10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230038合肥市梅山路103号
孙 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230038合肥市梅山路103号
陈幸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30061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孙 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230038合肥市梅山路103号
陈幸生*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30061
针刺;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是指病变发生在脑桥或脑桥以上,致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上位神经支配而发生中枢性瘫痪,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为主的一组病症[1]。其中,吞咽障碍使得患者无法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且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已经成为影响该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中医针刺对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头体针疗法
雷秋慧[3]选取63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头针选取检测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体穴选取上廉泉、内大迎、翳风、内关、人中、印堂、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金津、玉液采用点刺法,不留针,人中用雀啄泻法。对照组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体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头体针治疗该病疗效优于体针治疗。刘世超[4]对38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头针:运动区中下1/3,伴情感障碍者取头针情感区,伴中枢性排尿障碍者取头针足运感区、肾阳、会阳。体针:风池、供血、翳明、廉泉、吞咽、颈夹脊、足三里、涌泉等穴,舌体运动不足、挛缩者加外金津、玉液、舌中;口唇麻痹者加地仓、承浆、迎香,咀嚼不能者加下关、颧骨。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2.1%,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周震等[5]对60例本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观察,针刺组头针取额中线、顶颞后斜线下2/5(双),体针取风池(双)、翳风(双)、廉泉,金津、玉液刺血。康复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面颊、唇、舌肌功能训练,声带闭合训练等。治疗后3月,治疗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康复组的66.7%,两组疗效比较,头体针治疗效果较明显(P<0.05)。
2 颈项针疗法
彭冬艳[6]将4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两组均按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应用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和基础针刺治疗,取穴: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承山、太冲。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颈项部穴位针刺:廉泉、旁廉泉、崇骨、风池、翳风、风府、水沟、三阴交、内关。B组(康复训练组)主要按LogemannJA训练法作适当变动,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B组的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孙辉[7]将80例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根据神经内科规范治疗和护理等方法常规对症处置,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项针治疗,主穴:风池、翳明、廉泉、治呛穴、供血穴、舌蒂穴、吞咽穴、发音穴,配穴:丰隆、三阴交、合谷、太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舌咽针疗法
李俊[8]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和伴发病进行中西医常规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常规针刺治疗,其中常规针刺治疗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丘墟、三阴交、太冲。治疗组取穴:廉泉、金津和玉液,廉泉采用“合谷刺”刺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不留针。对照组取穴:廉泉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能更好的改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情况。王焱平等[9]将128例患者分为舌三针治疗组64例和康复治疗组64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舌三针治疗组取穴“舌三针”,接通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治疗。康复治疗组选择促通训练法:舌体按摩、吞咽动作训练、呼吸控制训练等。结果:舌三针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康复治疗组有效率为87.5%,舌三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康复治疗组(P<0.01)。卫建华[10]用舌咽针法治疗本病,在廉泉、金津和玉液的基础上加用了夹廉泉,廉泉采用“合谷刺”刺法。普通针刺组取穴:廉泉、通里、照海、三阴交,各穴刺法无特殊。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3%,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的63.3%。
4 电针疗法
常娥等[11]选取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和针刺组32例。电针组主穴取金津、玉液,配穴按中风病常规取穴,头部取双侧运动区、足运感区,项部取双侧风池,上肢取患侧肩髃、肩髎、曲池等,下肢取患侧髀关、梁丘、血海等穴。金津、玉液接电针仪,连续波刺激。针刺组取主穴:金津、玉液,配穴同电针组。治疗4个疗程后电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邢青霞[12]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取穴:人中、内关、三阴交、翳风、风池、足三里、丰隆、廉泉,同侧足三里、丰隆为1组,同侧翳风、风池为1组,左右4组,接通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对照组取穴:廉泉、外金津、外玉液、风池、风府、内关、通里。治疗20天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佘瑞平等[13]通过电针“颈枕八穴”治疗本病,四穴一组,共两组,配合电针仪交叉针通刺,经穴组取穴廉泉、扶突、通里、合谷、丰隆、三阴交,各穴按常规角度与深度刺入,得气后接通电针仪,两组均治疗4周后,电针“颈枕八穴”治疗本病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经穴组的80.6%,电针“颈枕八穴”的疗效优于普通经穴组(P<0.05)。
5 特殊针刺疗法
程红亮等[14]将60例该病患者分为芒针透刺组30例,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芒针透刺组取穴:天突、足三里透三阴交,共治2个疗程(每天1次,每周6次)。康复训练组采用感觉刺激、空吞咽、舌运动促通、唇运动体操、咳嗽训练、摄食训练等,每日2次,疗程同芒针透刺组。结果芒针透刺组显效率为93.33%,康复训练组显效率为73.33%,芒针透刺组有更好的疗效(P<0.05)。龚晓强等[15]选取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及空白组20例。治疗组以董氏针法中倒马针法为主,主要为健侧灵骨、大白二穴,辅以针刺人迎、三阴交、风池及合谷,配合辨证取穴金津、玉液、海泉、上星、通里、丰隆等;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进行治疗。主穴取人迎、三阴交,辅穴取风池、合谷,辨证取穴同治疗组。空白组按常规对症用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空白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栾晓康等[16]将60例脑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根据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用双侧风池、翳风、完骨穴,针尖均朝向喉结,以喉部有麻胀感为度,共治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同样以中风病常规针刺为基础,再加用廉泉、夹廉泉,针刺朝向舌根方面,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与对照组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P<0.05)。刘峻等[17]用眼针疗法治疗本病30例,取双侧上焦区、心区、肾区、脾区,横刺且不施手法,总有效率为83.3%。
6 综合疗法
冯小娥等[18]将216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针刺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风病内科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取翳风、完骨、风池、哑门、廉泉、夹廉泉、天突和双侧内关穴;观察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再加口服解语汤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89%,针刺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针刺组(P<0.01)。张欣等[19]随机选取68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中风病内科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冰棒刺激治疗,针刺取穴:双侧风池、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针刺得气后,给予冰棒反复刺激前腭弓、软腭、咽喉壁、舌面及舌体两侧,期间令患者尝试做吞咽动作,共治2个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9.41%,对照组愈显率为20.59%,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P<0.01)。白鹤[20]选取80例本病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观察,观察组在使用吞咽治疗仪的基础上加用针刺,针刺取穴:风池、翳风、内关、外金津、外玉液、廉泉、人迎、合谷,治疗4个疗程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100%,其疗效明显优于仅使用吞咽治疗仪的对照组(87.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 结语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在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且中医针刺疗法对治疗该病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其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刺疗法在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用于临床观察所选取的样本容量普遍偏小,部分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远期疗效观察,故影响临床观察结果的可靠性;②关于本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基本空白,缺乏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③关于本病的针刺临床治疗方面,临床研究较多,其作用机制研究尚少。鉴于此,临床上应多开展一些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并积极探索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法。
[1]曹洪欣,王永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针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Han T R,Paik H J,Park J W.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A functi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nuoroscopicstudies[J].Arch PhysMedRehabil,2001,82(5):677-682.
[3]雷秋慧.头、体针配合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6):139-140.
[4]刘世超.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76-77.
[5]周震,张玉莲,袁河,等.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临床观察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160-2162.
[6]彭冬艳.颈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2):16-17.
[7]孙辉.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13-14.
[8]李俊.舌咽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2):55-56.
[9]王焱平,张钦昌,鲁娟.舌三针治疗卒中性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9):83-84.
[10]卫建华.舌咽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1):95-96.
[11]常娥,金泽,王玉琳.电针金津玉液穴为主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14-715.
[12]邢青霞.电针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54-755.
[13]佘瑞平,葛春晖.电针颈枕八穴治疗脑干梗死后延髓麻痹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6):539-542.
[14]程红亮,崔乐乐,张闻东.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45-48.
[15]龚晓强,任毅,李振,等.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构音障碍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11(28):1766-1767.
[16]栾晓康,倪光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7(24):61-62.
[17]刘峻,王良辰.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13):219-220.
[18]冯小娥,葛毅力,高承峰,等.针刺联合解语汤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38(5):1103-1106.
[19]张欣,朱旭,张博.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28-130.
[20]白鹤.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障碍的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1):102-103.
(2016-05-08收稿/编辑弓艳玲)
R255.2
A
1003-0719(2016)04-0001-03
*通信作者,E-mail:9077645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