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体会

2016-03-10胥丽霞

环球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柴胡汤和解围绝经期综合征

胥丽霞

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



·临床经验·

小柴胡汤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体会

胥丽霞

100091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

【摘要】经方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现代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和解少阳之经典方剂,该方组方精妙、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上随症加减,以其为基础方加减变裁,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仲景有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应用中出现小柴胡汤症候,病机特点为少阳枢机不利者,均可考虑用小柴胡汤,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本文结合具体临床实践,简要介绍了用小柴胡汤治疗经行头痛、盆腔炎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的临床体会,从组方、病因病机加以分析,从而做到知方知病,百用皆效。

【关键词】小柴胡汤;和解;经行头痛;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经典方剂,具有和解少阳之良效,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仲景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已预示了该方临床应用广泛。临床杂病中,如出现柴胡汤证候,符合少阳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都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1]。在跟随老师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本人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治疗各种妇科杂病,如经行感冒、经行头痛、慢性盆腔炎、产褥期感染、术后发热、痛经等,每获良效,现以几个典型病案为例,做一简要介绍。

1经行头痛病案

患者,女,37岁。2013年10月24日初诊。经行头痛3年,月经量少1年,头痛以双侧太阳穴处胀痛为主,时伴恶心呕吐。月经2~3天/28~30天,量少,色黯红,有血块,时有痛经,量较1年前减少1/2。末次月经:2013年10月2日。工具避孕,否认当月妊娠可能。患者曾间断服用加味逍遥丸,显效不佳。平素工作压力大,心烦易怒,纳可,眠欠安,多梦,小便调 ,大便稀,经前乳房胀痛,经后可缓解。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既往史:2009年7月足月顺产一女婴,末次人流2012年8月。诊断:经行头痛(肝郁血瘀证),治法:疏肝行气,活血通经。方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减:柴胡10 g、川芎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2 g、白术10 g、当归10 g、赤白芍各15 g、熟地黄10 g、夏枯草12 g、郁金10 g、淡豆豉6 g、合欢皮20 g,7剂,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温服。

2013年11月7日复诊:末次月经:11月1日,经行太阳穴处胀痛较前缓解,月经量稍有增多,血块减少,经前乳胀减轻,心烦减轻,仍有眠差,多梦易醒,二便调。舌淡红、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夏枯草,川芎减为6 g,加首乌藤15 g、莲子心3 g以清热除烦,养心安神,7剂。嘱患者经前7~10天复诊。11月24日三诊,患者自诉乳房有胀感,睡眠、心烦状况均有改善,上方加丹参20 g、茺蔚子10 g,去郁金、淡豆豉,经期继服。经后复诊,经行头痛明显缓解,经量增加,色红,眠安,二便调。守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行头痛症状完全缓解。

按经行头痛一月一作的往复循环之特点,类似于少阳证之“往来寒热”。 经行以气血通畅为顺,气血不和,瘀血内停,阻塞清窍,则每逢经行瘀随血动,欲行不得,故头痛剧烈[2]。取小柴胡汤和解之意,以疏理气机,调和阴阳荣卫为治疗大法。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工作压力大,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失调,瘀阻胞宫,致月经量少色黯,郁结于胸,不通则痛,则见乳房胀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冲气挟肝气上逆而扰清窍,少阳枢机不利,少阳循行之处即太阳穴疼痛为主,肝木乘土,脾胃失和,则恶心呕吐,根据舌脉主证等辨证为肝郁血瘀之证。《医碥·头痛》云“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藏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须分内外虚实”[3]。本治疗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减和解少阳,行气止痛,活血通经。柴胡和川芎为主药,疏邪透表以驱少阳之邪气,活血理气以散少阳之瘀滞,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如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半夏、党参、白术燥湿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当归、赤芍、夏枯草养血活血,行血中之瘀滞,气行络通,通则不痛;熟地黄、白芍补肝肾之阴,养血柔肝;郁金、淡豆豉、合欢皮疏肝理气,解郁除烦,全方合用既可散邪外出,又可疏肝理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在偏头痛的病机中有重要作用,而小柴胡汤加减的疏解少阳中药组可能对5-HT能神经元有激活作用,从而提高实验小鼠脑内5-HT含量[4],发挥镇痛作用。

2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案

患者,女,50岁,体态瘦小。2014年7月21日初诊,自诉烘热出汗,心烦失眠4月余。末次月经:2014年7月10日,量少,无痛经。患者平素月经欠规律,行经4~6天,周期30天~3个月不定,量多少不定。汗出后恶寒,情志抑郁,时而脾气急躁,气短乏力,两胁胀痛,多梦,入睡难,大便正常,纳可,舌淡红、尖红,少苔,脉沉细。既往史:上环20年,妊娠两次,生育1次,流产1次。性激素检查:FSH:40.2 mIU/ mL,LH:12.5 mIU/ mL,E2:56 pmol/L。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肾虚肝郁证),治法:疏肝益肾,养心安神。方用小柴胡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6 g、黄芩10 g、太子参10 g、生姜6 g、大枣5枚、桂枝1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下30 g、白芍15 g、山茱萸10 g、生黄芪10 g、白梅花6 g、百合10 g、女贞子12 g、旱莲草12 g,14剂,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温服。二诊:2014年8月15日,烘热出汗等诸症均明显缓解。继服原方14剂。

按妇女七七肾气衰,天癸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生殖功能逐渐减退,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失调,常见烘热与恶寒交替,心烦易怒,夜寐失眠等症,《千金要方·胆腑脉论第一》中有言:“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号将军,决曹吏。……能怒能喜,能刚能柔。”[5]故少阳胆腑有调节人喜怒、性格刚柔之作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情志调节障碍,是邪犯少阳、少阳枢机不利所致阴阳失和而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症状。故治疗上应以调节少阳枢机为基本出发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调畅气机,交通阴阳,水火既济,心肾交通,情志可畅达,睡眠乃正常。桂枝龙骨牡蛎汤中桂枝汤调营卫而和气血,龙牡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二方合用加减,可调和阴阳,枢转少阳,宁心安神。方中酌加补肾滋阴之品,共奏疏肝益肾、养心安神之功。

3盆腔炎病案

患者,女,30 岁。2012 年8月5 日因少腹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个月就诊。末次月经:2012年7月20日,周期规律,行经4~5天,周期30天左右,量尚可,色黯红,有血块,痛经。患者近1年反复少腹胀痛,经期和同房后加重,故畏惧同房,经前抑郁,喜叹息,伴两胁胀痛,纳差,易呃逆,眠欠安,白带量多,舌淡红,体胖,苔薄白微腻,边齿痕,脉弦细。既往史:2011年1月和2012年6月两次稽留流产清宫术。妇科B型超声显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查体:子宫体轻压痛,双侧附件区增厚。诊断:妇人腹痛(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治以疏肝解郁, 健脾利湿,活血止痛,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太子参15 g、白芍30 g、炙甘草6 g、赤芍12 g、茯苓15 g、泽泻10 g、白术10 g、川芎10 g、马鞭草10 g、当归10 g、川楝子10 g、红藤15 g,14剂,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温服。

2012年8月26日复诊,服药后小腹胀痛明显缓解。末次月经:2012年8月21日,痛经缓解,经血色红,量正常。效不更方,原方加砂仁后下6 g,以理气化湿,继服14剂,嘱患者治疗期间避孕,自测基础体温和排卵试纸监测排卵情况,爱人查精液分析,为下次妊娠做准备。治疗1个月后腹痛症状基本缓解。

按患者两次清宫史,术后血室空虚,外邪乘虚而入,蕴瘀于胞宫,互结于余血,少腹为肝经循行,连少阳,血室之邪从少阳升降出入,结于血室作痛而致本病。“女子以血为基本”,“治女从肝”,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互为表里,同司疏泄,肝失调达,气滞血瘀,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则见少腹疼痛;肝脉不舒,则抑郁喜叹息,胁肋胀痛;肝气郁滞,相火内郁,横逆犯脾胃,木土同病,则见脾虚湿盛之象。该患者心理负担重,对妊娠产生畏惧心理,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让患者正确认识稽留流产,查清病因,做到下次妊娠有备无患。治疗中选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旨在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气行则血畅,当归芍药散中茯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湿,全方可使肝气得疏,脾土得旺,酌加清热解毒之品,可消腹痛之患。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解热、抗病原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6],这与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盆腔痛抗炎止痛、增强免疫力的原则不谋而合,因妇人腹痛者为“正虚邪之所凑”,治疗中驱邪太猛则伤正,扶正太过则恋邪,故不宜强攻,小柴胡汤和解之法为治疗上策。

4小结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尤其对于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不良情志因素会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少阳病病因为正虚邪实,“外邪”是形成小柴胡汤证的必要条件,“血弱气尽”是小柴胡汤证的内在基础,正气不足,病邪方能深入而与正气搏结于胁下,进而导致小柴胡汤证的诸多临床表现[7]。小柴胡汤组方精妙,辛开、苦降、甘补并行,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应用广泛,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8],临床中可随症加减治疗多种妇科杂症,疗效满意,实为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王娅丽,冯玉,邢双双.胡晓华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妇科病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5):83-84.

[2]姚慧芳.运用小柴胡汤辨治经期病变体会[J].光明中医,2010,25(3):509.

[3]清·何梦瑶.医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9.

[4]旺建伟,李冀,肖洪彬.疏解少阳、祛风止痛法对小鼠大脑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4,32(1):53.

[5]唐·孙思邈.孙真人千金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7.

[6]姜雪,李佳.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81.

[7]汪正於. 对小柴胡汤方证的认识[J].环球中医药,2012,5(6):436-437.

[8]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77.

(本文编辑: 韩虹娟)

(收稿日期:2015-06-04)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31

作者简介:胥丽霞(1980- ),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和炎性疾病。E-mail:xulixia-beijing@139.com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和解围绝经期综合征
浅析小柴胡汤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呼啸山庄》悲剧冲突的实质与和解
浅析破产程序中担保物权的行使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企业诉他人专利侵权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短期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
安神助眠贴与阿普唑仑辅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失眠症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