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

2016-03-10任俊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译者译文

任俊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论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

任俊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翻译;文化转向;文化等值;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翻译是女性运动和翻译相结合的产物,是女性主义者把政治引入到翻译的研究。女性主义译者创造性地将性别作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的出发点,确立译者主体性,以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颠覆父权话语,重塑女性主体。

1 女性主义

《圣经》开篇记载,世界上先有男人后有女人,女人(夏娃)是上帝取男人(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中,女性被称之为“第二性”,是“他者”,在政治、文化、家庭等各个领域,女性被置于次等地位,是隶属于男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实现两性权利的平等,女性开始对父权主义赋予她们的身份和角色发出挑战,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大体上,女性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女性主义运动诞生于以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为背景的启蒙运动时期。新生的资产级妇女深受“天赋人权”、“自由、博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和鼓舞,为争取女性自由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掀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她们强调两性的平等,要求得到选举权、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等,这个时期被常称为“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第二阶段大致为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贝蒂·弗里丹所著的《女性的奥秘》和法国西蒙娜·德·波伏瓦出版的《第二性》对本阶段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女权主义者主要诉求集中在“社会性别”:女性要摆脱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的依附地位,树立基于两性社会性别差异的女性意识;主张男女同工同酬。同时,女权主义者也对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意识和男权话语发出了挑战,呼吁女性的话语权。女性主义作家通过创造新的词语、新的语法结构等凸显女性性别身份和特征。联合国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年,这个时期,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出现了多种女性主义流派,其中,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就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运动第三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思想主要是结合了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1],更加强调作为个体的女性主体意识和身份意识的构建,关注的是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理和自治,追求在承认男女差异的基础上女性在家庭领域、社会领域等的独立发展[2]。

2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谢莉·西蒙(Sherry Simon),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路易斯·冯·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和芭芭拉·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等。

在翻译活动中,译本是在原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依据传统翻译理论,译本之于原作就像女性之于男性,译本要忠实于原作;译者是作者的仆人,是一个传话筒,因此,要求译者在译文中隐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屈从的“女性”和派生的“译本”都处在话语的低等地位。有人用女性描述翻译,法国翻译家梅纳日(Gilles Manage)称翻译为“Les belles infidelles”(不忠的美人)[3]。

女性主义翻译是女性运动和翻译相结合的产物,是女性主义者把政治引入到翻译的研究,实质上是女性对于父权意识形态所构筑的父权语言体系的反抗[4]。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通过翻译重塑女性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来改变女性弱势文化,对翻译女性化和翻译边缘化进行革命,因为女性如果要想争得与男性的平等权就必须改变父权话语的支配性结构,赢得自己的话语权,从而能够用女性的语言来描述和反映女性思想、意识和活动。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创造性地将性别作为翻译批评和实践的出发点,确立了译者主体身份,认为翻译不是机械的语码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实践。同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吸收了文化学派的翻译思想,认为翻译不仅需要传递文本的语言表层信息,还要传递深层的文化信息,达到“动态对等”,文化等值[5]。

3.1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译者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属性不可避免地会在译作中有所反应和体现,因此,译作中既会出现原文作者的影子,又会出现译者的影子。但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应当惟作者是从,要消除自身在语言及文化转换方面的操作痕迹,不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在译作中做到隐身、透明,让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本时看不见译者的踪迹,就如美国学者诺曼·夏皮罗(Norman Shapiro)描述:“译文应力求透明,以致看起来不像译文。好的翻译就像一块玻璃,……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6]。”

随着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女性主义将翻译作为女性呐喊的工具,强调翻译的目的性,突显译者主观能动性。女性主义翻译虽然承认原文和译文的相对差异,但打破译文和原文对立从属关系,强调译者主体性,并认为翻译不是机械、被动的语言符号解码的过程,而是译者对原文进行的理解、改写、再创作的过程。受后结构主义影响,女性主义认为,语言文本一旦形成,其意义随着读者的文本体验而游离变化,一个文本包含了可用多种视角进行解读的内容[7]。

虽然译文要依托于原文,但是译者特征如思维方式、文化结构等一定会渗透到译文中,再现译者对原作的诠释,实现译文和原文的统一。加拿大翻译理论家弗洛图在《翻译和性别:“女性时代”的翻译》一书中提出女性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从女性视角入手,用具有女性特征的词语、结构和风格来翻译,并在译文中凸显独立的女性思想,常用到三种翻译策略:“补充”、“加写前言或角注”、“劫持”。女性翻译者可以从女性的视角对原作进行解读,打破父权社会权威,摒弃传统的男性表达方式,创作具有女性特征的新词语、新结构和新意象,为女性搭起新的话语空间,为女性赢得话语平等权,宣扬女性政治诉求。正如北美女性翻译家西蒙(Simon)所说,“使女性语言得以显现,让世人看见和听见女性[8]。”

3.2 文化转向 20世纪是一个翻译研究呈多元化的时代,自六七十年代起,翻译研究开始突破纯语言层面而发展为文化层面的反思,出现了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研究[9]。1990年,英国著名的女性主义翻译家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在其编著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前言中提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概念[10]。

苏姗·巴斯奈特将文化比作人的身体,语言比作心脏,医生做心脏手术时,不能无视其周围的机体,因此译者对语言文本进行翻译时也不能将文本孤立于文化之外[9]。文化学派跳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以信息或语义为翻译目标的“语言转换”模式,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转换,因为语言本身是带有一定社会文化特征的,翻译活动本身就涉及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和互动关系。“文化转向”为传统的语言翻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翻译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和视角。然而,一些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全盘否定翻译的语言学派,过度夸大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过分强调文本外的因素,把语言文本研究全部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导致翻译失去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体性特征。

3.3 文化等值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翻译对等理论:在译语中再现最接近源语文本的对等信息,首先是意义等值,其次是风格等值。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又提出了“动态对等”原则: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原作信息和译作信息的静态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动态关系,即译文读者读译文所得的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之所得基本一致[11]。1986年,奈达又用“功能对等”概念替代了“动态对等”。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撇开语言差异,把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品优劣的标准。翻译需要传递的信息既包含词汇、句法和文体等语言表层信息,更含有深层的文化信息,有时,语言形式会遮蔽源语的文化意义并在翻译中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因此,翻译的任务就是在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上用目标语言准确地传达出源语文本的信息,既包括了语言层面的通顺流畅,又包括了文化层面的忠实对等[12]。

语言源于文化,又反映文化。翻译不仅是源语语言和目标语语言之间形式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沟通的桥梁和工具。不同的民族文化既有共核又有各自的特性,某个文化个性反映到其语言中,便会在另一种语言中出现“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的现象[13],特别是一些隐喻表达。翻译中文化内涵是最难准确传递的信息,也最容易出现文化亏损,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翻译中,怎样达到文化等值对于译者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诚然,和其他理论体系一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存在着弊端和局限性。比如,有的女性主义译者过分突出翻译的政治目的性,对女性经验过分张扬,使用一些过激性词汇,有种矫枉过正的倾向;一些女性主义译者过度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曲解原文,劫持原义,过度干预和操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歪曲了翻译活动的本质,有悖于译者的职业道德。但瑕不掩瑜,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将性别纳入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倡导发挥译者主体性,以其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解构翻译研究中的主流话语,重塑女性话语权。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为反思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以及翻译的伦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1]聂洲.浅析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发展史[J].时代金融(中旬),2013, (2):151-153.

[2]侯博君.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对我国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3):112-113.

[3]王新杰.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解读"不忠的美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113-116.

[4]刘薇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报, 2015,35(5):39-40.

[5]张舍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建构之诠释[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70-73.

[6]金敬红,周茗宇.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452-454.

[7]翁慧玲.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54-55.

[8]郭芳.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的再创造——以朱虹译《并非梦幻》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1):96-100.

[9]曾文雄.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语研究,2006,(3): 45-47.

[10]陈甜.论翻译研究的文化新视角--探寻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质[J].湖南社会科学,2015,(1):206-209.

[11]李雪梅.等值翻译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制约因素[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43-246.

[12]姜艳.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J].上海翻译, 2006,(3):12-14.

[13]陆刚.巴斯奈特理论与翻译中文化等值的不确定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4):122-127.

H059

A

1008-4118(2016)03-0086-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6.03.031

2016-07-25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13WD30。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