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思考

2016-03-10黄颖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学史中医学病因

黄颖(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关于《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思考

黄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中国医学史;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

《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这是一门中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旁涉文献学、考古学、人类学、哲学、宗教学、地理学及天文气象学等诸多学科,兼具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及围绕教学理念展开的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因此,明确其教学理念优化其教材内容,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明确教学理念

《中国医学史》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一般安排在大一或大二时讲授,作为新进入中医药院校的“入门课”“启蒙课”,起到衔接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作用。诚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强化他们的专业思想,为学习其他中医课程打下坚实、广泛的专业基础。但是,如果这门课程只被当作是中医学的启蒙课程,那就大大弱化了这门课程的地位及其重要意义。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中国医学史》的显著特征是其跨学科的综合属性。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代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文学、哲学、易学、道学、儒学、佛学等人文科学的成果,构成了中医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跨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2]。因此,《中国医学史》既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又是培养医学生中医学思维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在中医学的课程体系中,这门课程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医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医学史上一切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状况、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尤其与当时的哲学思想、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将中医学的发展置于广泛的时代背景中研究,要从更广阔的时空来审视医学的发展,要立足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医学发展与其他学科领域成果的相关性,惟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因此,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历史的视角观察医学发展的方法,我们应该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除此之外,这门课程还可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思维。讲授医学史当然要建立在讲授医学人物、医学事件、医学书籍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但其目的并非是要学生背诵这些医学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围绕这些医学事件和医学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思考,把各个历史时期医学人物、医学事件等细节、片段加以连接,探求其内在联系,认识中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探索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知的精神。学生们唯有认清中医学过往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现状,并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

2 优化教材内容

目前的《中国医学史》教材着重于按历史朝代的顺序铺叙重要医学事件及医学人物的成就、学术思想等,而对时代背景影响中医学发展的探讨不够深入,对医学事件、医学人物之间的关联也着墨不多。在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理念后,围绕着教学理念可对教材作以下优化。

2.1加强医学发展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现在的《中国医学史》教材的内容局限于医学自身系统发展的封闭状态之中,没有深入探究医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社会文化背景,限制了本课程的教学视野,无法深入揭示医学发展规律,使教学水平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3]。然而,如前所述,医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状况、哲学思想以及科技、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教材中的宋金元时期“学派争鸣与各家学说”部分为例,教材中介绍了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和王好古6位医家,叙述的重点是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其生平介绍只以一段文字叙述简略带过。事实上,每个医家学术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其个人成长背景紧密相联,也与其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金元时期医学争鸣的出现,与当时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哲学流派的论争,宋政府对医学的重视,医学书籍的大量刊行,战争频繁等原因导致的疾病广泛流行等社会历史背景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每个医家而言,其生活地域、生活年份、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临床实践、观察视角各不相同,所以形成了各自的学术思想。教材内容如能增强这一部分的叙述和分析,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辨和分析总结出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医学发展规律。而现在的教材着墨最多的是6位医家的学术思想,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初入中医院校对中医了解甚少的学生来说有点难于理解,而且这部分的内容和《中医各家学说》有所重复,可以留待日后学生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时重点学习掌握,在医学史的课程大略了解即可,毕竟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目的不是传授临床治疗技术,而是启发学生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2.2加强教材中的医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中医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复杂的多元因素和线索交叉作用的历史进程,医学事件、典籍与人物之间有前后相关性,这点在现在的教材中也叙述得不够充分和深入。中医的教育、医事制度的建设、脉学的形成发展、中药学的形成发展、临床各科的形成发展等各医学知识点之间都有延续性和相关性。以主流本草文献为例,教材中从《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纲目》,重点介绍了5部主流本草典籍,这些本草具有继承性的特点,虽然在卷数、药物数量、注释、分项解说等方面在前世本草基础上都有发展和增加,但均围绕分类及体例、药物及功用主治、药物理论等三方面加以总结规范[4]。而每部主流本草典籍又都有其各自的成书背景,如《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修的本草著作;《证类本草》原为唐慎微个人编撰的本草著作,但在编成之后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多次被政府修订后颁行全国。这些学术典籍的纵向发展,与其时代背景的横向联系,如能汇聚在一起叙述,前后贯通,则有助于学生在了解中医学术发展源流的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细致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中医学的发展规律。

再以中医病因观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最初人们认为疾病的原因是天神所降、祖先作祟,或蛊惑为害,因此采用驱鬼、祈祷等手段作为治病的方法。之后,随着人们医学经验的积累,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逐步摆脱超自然的鬼神致病说,开始对致病原因有了直接的观察,如甲骨文中“龋”字的记载表明人们认识到牙齿窟窿是因虫蛀引起的。但碍于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无法观察并认识到所有的实证病因,所以在当时的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转而用经验归纳和思辨推理的方法来解释疾病的原因,如《左传·昭公元年》中秦医和所阐述的“六气致病说”则显示了病因的泛化论。这段病因观的演化在教材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中有所叙述,并分析了从实物病因到泛化病因的线索。之后中医病因观沿着泛化病因这条主线不断丰富和发展,直到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才定型了中医的病因观。但在此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医家都如此认识病因,如隋代巢元方等人编辑的《诸病源候论》中,描述了蛔虫、蛲虫、寸白虫等肠道寄生虫;认识到疥虫是疥疮的病因,而不是皮肤“受风”“湿邪”所致;认为某些传染病是因“人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而不是气候的“突然变异”。这些病因的认识就突破了泛化病因的主线,而闪现着实证病因的亮点。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再一次科学地预见了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戾气”这一物质性的东西,脱离了前人“六气致病说”的旧窠。但是这些实证病因的探索都没能改变已定型的中医泛化病因观,因其不相容于建构在元气本体论基础上的中医学理论。这些关于中医病因观的曲折发展过程没有在教材叙述《诸病源候论》和《温疫论》时对其有更详细的分析,教材中如能将其与第二章中病因观的叙述前后相连并加以对比分析,则有助于学生理解何以中医和西医有着完全不同的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何以西医是实证医学而中医是整体功能医学。这对于初入中医之门的大一新生来说尤为重要,有助于其认识中医的精髓,分辨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3 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多媒体手段的丰富和普及,单纯的讲课已经逐步被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用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像、动作融于一体,将枯燥的时间、人物、事件等医学元素变得形象生动。同时,教师们也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中开展PBL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角色互换等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这些改革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一时难于从中学阶段所受的接受性教育转变到自主学习式的启发性教育,所以在进行PBL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角色互换时如何引导学生作这样的转变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在进行讨论式教学的时候,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与发言,那这些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而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人文素养、中医思维等这些教学目的。所以在开展讨论式教学时,如何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是首要的关键步骤。这个问题应具有讨论和思辨的价值,难度适中,可由师生共同设计。设计好问题后,学生们在课前分组准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内部讨论等形式分析问题,准备好发言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参与每一组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形成中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课上各组学生选举代表发言或者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启发引导,进行答疑解惑。在学生们充分的发言和讨论后,教师进行点评解析,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同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得到了加强,学生在思考、争议、辨析的过程中对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了清楚、深刻的理解,这正是《中国医学史》这门课程想达到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在解决问题时横向思考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虽然医学史课程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临床技术,但经过医学史的熏陶,却能帮助学生增强医学人文精神的意识,增强对中医学的总体把握能力,从而掌握中医学发展的规律,探索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4 结 语

《中国医学史》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因此中国医学史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其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2]陈丽云,吴鸿洲,杨奕望,等.《中国医学史》课程人文内涵的挖掘与教育实施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37-41.

[3]甄雪燕.《中国医学史》层次递进教学法初探[J].河北中医,2009,31(2):313-315.

[4]罗琼.本草文献药物规范的历史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编辑汤敏华)

R2-09

B

2095-4441(2016)03-0105-03

2016-05-20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JGY1518)

猜你喜欢

医学史中医学病因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30年前我赴英研究医学史
电视的病因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