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对降低孕产妇抽血晕针的效果探讨

2016-03-10万英秀黄小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服务措施检验科孕产妇

梁 渊,万英秀,黄小虎

(海南省儋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检验科;2.妇产科 571700;3.海南省海口市职业病防治所检验科 570102)



·经验交流·

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对降低孕产妇抽血晕针的效果探讨

梁渊1,万英秀2,黄小虎3△

(海南省儋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检验科;2.妇产科571700;3.海南省海口市职业病防治所检验科570102)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抽血晕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抽血晕针的措施。方法2012~2013年对孕产妇采用常规抽血,2014~2015年采用新措施(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采血,对发生抽血晕针的128例孕产妇抽血晕针主要诱发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晕针主要与心理因素、疼痛刺激、环境刺激因素、采血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密切相关。结论采用良好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措施对降低孕产妇抽血晕针的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孕产妇;抽血晕针;个性化语言交流

晕针是指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排除其他晕厥因素后,由于心理恐惧或体质因素引起的瞬间失去知觉和行为能力的现象,轻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恶心欲吐、头晕目眩、冒冷汗等,重者出现意识恍惚、脉搏细弱、心率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抽搐、晕倒及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及意外[1-2]。孕产妇由于特殊的孕期生理及心理因素,其晕针大多是由心理紧张及外在刺激因素造成的,晕针可引起宫内胎儿窘迫症或重度孕期反应,也会引起先兆流产(见红)、胎膜早破(流羊水)等现象的发生。孕产妇是特殊的被照顾对象,如发生晕针会引起家属的恐慌和猜疑,甚至愤怒,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儋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以下简称本科)抽血室从2014年1月开始,对孕产妇抽血均采用良好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措施来进行抽血干预,预防晕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2013年,本科常规抽血孕产妇5 712人次,其中年龄17~40岁,孕周18~40周;2014~2015年,本科采用新措施(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采血的孕产妇6 052人次,其中年龄18~38周岁,孕周18~40+3周。经统计,2012~2015年总抽血孕产妇人数为11 764人次(包括常规孕检、孕妇保健、产检),2012~2013年孕产妇晕针例数为116例;2014~2015年孕产妇晕针例数为12例。2012~2015年共有128例孕产妇抽血发生晕针。

1.2方法在本科抽血室里,选取2012~2015年128例抽血晕针的孕产妇进行调查,研究其抽血晕针的主要诱发因素。

1.2.1良好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对孕产妇用热情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与之交流,不断拉近与她们的沟通距离。问到有晕针史的孕产妇,运用支持鼓励、激励的语言[3]。对有疑虑恐惧心理的多与其交谈,聊一些她们感兴趣的医学知识。医学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恰到好处。既要庄重、严谨,又要热情幽默[4]。采血前后掌握适当时机,如利用扎止血带、找血管等,合理运用个性化语言与她们进行灵活的语言交流,消除其紧张心理,分散其注意力,可达到安全抽血的目的。

1.2.2优良的服务措施本科对抽血室环境进行升级改造,给孕产妇营造温馨、安静、卫生舒适的环境。本科抽血人员穿刺技术都进行过强化训练,技术过硬,可以娴熟地抽血,把疼痛减少到最低程度[5]。对有晕针史的孕产妇特别重点关注,尽量采取避让的姿势,避免让患者观察到采血的过程。采血平时多以坐姿为主,此时可换卧姿[6]。孕产妇抽血后,嘱其不要立即站起来,可歇一会,以免突然改变体位而发生眩晕。抽血后,帮助或嘱其在旁边椅子休息10 min,可让其亲友陪伴,关怀安慰患者。并注意观察其情况,预防少见的迟发型抽血反应。

2 结  果

2.1孕产妇晕针情况2012~2015年128例孕产妇抽血晕针的主要诱发因素中,心理因素、虚弱体质、言行及操作不当、环境刺激等因素对孕产妇抽血晕针产生较大的影响,分别占41.41%(53/128)、20.31%(26/128)、14.84%(19/128)、10.16%(13/128),其余依次为晕针先兆(3.91%)、疲劳饥饿(3.91%)、进针拔针痛(3.13%)、胎动宫缩疼痛(2.34%)。

2.2预防晕针措施的结果从资料统计得出,2012~2013年,孕产妇抽血晕针率为2.03%;2014~2015年,孕产妇抽血晕针率为0.20%。说明采用灵活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措施采血,孕产妇抽血晕针率明显降低。

3 讨  论

晕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空腹、体质不好等[7],孕产妇晕针主要原因是孕期心理因素造成的。美国学院妇产科医师协会自2004年起大力推荐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常规心理筛查[8]。2006年,美国国家卫生保健研究所发布指南,提出对孕妇整个孕期及分娩后进行全程干预,不同孕期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9]。国内调查显示,孕妇在孕期心理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孕期妇女心理干预方法及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10]。晕针是心理反应到生理反应的一个过程[3],在这个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晕针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病痛,效果满意[11]。本科对孕产妇在孕检抽血这个环节采取干预性心理指导,采用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这种心理干预方法,降低其晕针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较常规采血,通过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采血,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晕针发生率。究其原因,探讨如下:(1)一些孕产妇首次或对抽血的心理适应性较差、情绪紧张,造成抽血晕针时有发生。通过在抽血前后个性化语言,热情、温和地与之交流沟通,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分散其注意力,有效地降低了晕针的发生;体质虚弱的孕产妇,在饥饿或疲劳状态下,如机体处于应激阶段,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对于此类体质虚弱者、有晕针史者,多采用个性化语言交流来支持鼓励她,并采取平卧位抽血,也起到降低晕针发生的效果。(2)中晚期的孕产妇往往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抽血后突然站起来、改变体位,则容易发生眩晕,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联。有资料显示,当受检人员处于坐位时,其下肢的肌肉以及静脉张力降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供血,可能发生晕针[12]。所以采血人员对中晚孕期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产妇,应尽量提供平卧位抽血服务。(3)有的采血人员因疲劳或是穿刺的状态欠佳,责任心不强,反复多次穿刺,造成采血部位疼痛加剧,加重孕产妇的不良情绪,促使晕针现象的发生。所以,控制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速度,操作娴熟,动作轻稳是穿刺成功与无痛的关键。本科严格执行高水平的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抽血晕针发生率。(4)抽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晕针的发生,采血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孕产妇服务态度不周、措施生硬、语言生冷,使孕妇情绪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抽血晕针。本科营造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抽血服务环境,减少了外因刺激源,使孕产妇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效地减少了晕针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科采用良好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及服务措施采血,对降低孕产妇抽血晕针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孕产妇的人身安全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也提高了采血人员的综合服务素质和意识,同时也整体提升和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形象和医疗质量。

[1]张如玲.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晕针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2,40(1):128-129.

[2]成昌盛,龚秀琴,黄美,等.门诊患者采血晕针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12):57-58.

[3]沈小燕,陈梅,李素娥.心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3):223-224.

[4]王田慧,刘生翔.体检者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的心理预防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203-4204.

[5]赵皊.论献血反应时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因素[J].医学信息,2009,22(11):174.

[6]闫艳芳.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晕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46-247.

[7]徐云芳,李宁.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6716-6717.

[8]Beddoe A,Lee K.Mind-Body interventions during preg-nancy[J].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8,37(2):165-175.

[9]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Excellence C.Routine postnatal care of women and their babies[M].London:NICE,2006.

[10]俞飞,于敏,陈维忠,等.妊娠期妇女心理状况及保健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48-249.

[11]帅淑华,江翠娥.健康体检抽血时晕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导报,2004,10(16):214.

[12]彭惠香,林禅,陈昕.3种不同体位采血发生晕针的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4(1):76-77.

,E-mail:hkhxh128@163.com。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7.061

B

1673-4130(2016)17-2492-02

2016-03-21

2016-05-27)

猜你喜欢

服务措施检验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浅析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及服务措施
基层图书馆农村留守儿童、孤困儿童服务措施探索
医院规范门诊收费服务的探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浅谈社区图书室的发展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