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之路探索
2016-03-10莫兵
莫兵
【摘 要】分析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对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借鉴北美办学机构先进的办学理念,从培养体系、人员组织、教学理念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确保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关键词】职业教育 外向型人才 对外合作办学 培养体系 教学理念 国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11-03
一、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进一步扩大与提升,各方对跨区域、国际化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据估算,未来几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约需各类人才168万左右。为尽快缓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广西早在几年前启动了北部湾国际人才新高地建设工程,包括实施“北部湾英才”培养计划、外向型人才培训计划、泛北部湾文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计划。国内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更应该认清当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把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即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从国内教育资源的现状出发,结合自身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情况,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选择以融合式为主的多元化模式,以此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人”。
秉承“立足自身,洋为中用”的思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t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BCIT)于2007年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这几年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较好地解决了合作办学过程中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存问题及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
问题一:BCIT课程设置与当地行业岗位技术要求存在偏差。
起因分析:BCIT课程设置因条件所限,很难做到根据当地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为本地服务的,由此产生的矛盾在办学初期不可避免。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能适应行业要求,教师难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思考:如何做到培养的学生既能达到BCIT的教学要求,又能很快地适应本地工作岗位上的要求?
问题二:BCIT课程设置与国内院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搭配存在缝隙。
起因分析:不仅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BCIT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BCIT在课程设置方面很难平衡国内各方要求。教育资源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设备、课程、行业等。国内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与BCIT比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高职院校与BCIT教育资源差异比较
资源名 BCIT 国内院校 比照结果
学生 学生平均年龄27岁,社会阅历较丰富,60%有工作经验,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具备了基本的关于自身专业的知识 学生平均年龄20岁,社会阅历很少,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家庭。在入学前缺乏基本的关于自身专业的知识 差异很大
教师 具有很高理论知识,至少有五年的本专业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水平较高 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平均三年的关于本专业的从业经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整体水平一般 有一定差异
教学设备 教学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和办学规模 教学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勉强能满足办学规模 差异不大
课程 根据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制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完全由BCIT提供,另外加入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课程 总课时高于BCIT
行业 与BCIT联系紧密,热衷参与学校各方面的建设 企业与学校的全方位合作意识在唤醒之中 有一定差距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周课时总量大;招生面窄生源不足或质量不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思考:如何在教育资源上缩短与BCIT的差距,进而让BCIT的课程设置的初衷得以充分体现?
问题三:BCIT课程设置与国内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距离。
起因分析:分析BCIT课程设置,可以看出BCIT在抓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非常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亦是如此,文化背景使然。而国内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一些不良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形成习惯。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学生有不良的学习方法;英语非母语。
思考: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帮助中加班新生渡过不适应期?
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目标
总的目标:借鉴BCIT成功的教育模式,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以拉近因BCIT课程设置所造成的各个方面的距离,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一年比一年办得好。
改革集中体现在英语秀和项目教学,着重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将基本的职业素质和国际化综合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满足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人才竞争要求。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从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性三方面的训练入手,为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