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从源头治理村社干部腐败

2016-03-09邱庆丰

廉政瞭望 2016年2期
关键词:议事会村务监事会

邱庆丰

近 年来,村(社区)干部腐败形式呈现多样化,数量成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机制运行不畅,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上级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针对这些状况,我们应该完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依法自治,完善民主监督体制。

依法选举,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把关,如果村(社区)干部候选人一开始就为了追名逐利而来,很难想象他能够成为廉洁自律的当家人。因而要严格审查资格、认真执行选举程序,在选举前各乡镇要对候选人进行培训教育;对出现拉票贿选等违规行为的要坚决取消参选资格,并严肃处理;对得不到村民公认的选举结果,要果断组织重选。

重点突出,加强选派。按照中央要求,重点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反腐倡廉、促进农村发展、有效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保障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要认真落实“三务”和“三资”等重大事项管理的公开方式,严肃问责敷衍公开、假公开或不公开的行为。同时要公开建立健全村干部权力(包括隐性权力)清单制度,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用好村民议事会制度。引导培养和激发村民积极参与讨论村集体公益事业、管理村级重大事务的内在动力。对于那些该上会研究而未上会的,该提前告知却未告知的,该由大家讨论决定却由书记直接拍板的情况要进行严肃处理。

用“实”村务监事会。畅通监督渠道,调动和保护村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打通村民对村干部的罢免渠道,让村民真正树立起行使监督权的信心。

同时,要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事会和村务监事会成员正常的退出体制,对那些不敢说公道话,怕得罪人的议事会、监事会成员和村民代表要及时更换,防止出现“聋子的耳朵——摆设”的情况,探索建立村务监事会成员与村民议事会成员定期轮换机制,预防“灯下黑”。

科学立制,创新村级反腐机制。

监督的目的不在惩处,而是为了关心、保护、帮助村干部更好地用权谋事。那种因为害怕有腐败风险,就把村干部的权力——管人、管钱、管账,甚至管公章的权力直接上收到乡镇的思路,或许可以立竿见影,但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村干部谋事、想事、干事的治村积极性。为此,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推进村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纪委和组织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制《村(社区)干部权力运行操作手册》,对每个风险点,都明确对应着规范而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然后搭配正反案例,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让村官在工作中逐步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理念。

落实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强化并落实村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村务监事会的监督责任,把村干部的廉洁从政情况列入目标考核,并将其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业绩评定、报酬待遇、选拔任用挂钩。

建立健全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区(县)纪委建立与组织、信访、审计、司法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线索移交、督查督办、回访等制度;不定期组成巡察组,按照一次一授权的原则,增强对村(社区)巡察的实效。

制定明确的查处办法。目前关于村干部的查处依据分散、标准不一,甚至存在监督盲区,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制定出目标清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标准统一的具体可操作的查处办法,对于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要与问责处分、刑事处罚等相对应,既要严格区分,又要相互衔接,实现查处内容与处理方式的一一对应。

猜你喜欢

议事会村务监事会
家门口的“议事会”美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学会监事会召开2018年度监事会会议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公共资源利用中议事会制度的探索
浦江镇村居代表议事会制度研究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村务监督
——以永定县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现状及改进措施
改革监事会工作体制 提高国企监督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