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2016-03-09陆沛烨余慧娟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普及率积极性农民

陆沛烨 余慧娟

案例中华中师大专题调研的结果,可以体现当前农民培训的两大病症:第一,农业职业教育的普及率不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强;第二,培训内容脱节,培训方法不当,培训前和培训后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变化。

针对这两大症结,首先,就教学内容而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凸显职业性和培训性。职业学校在授课时,应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真正了解农民的学习需求和期望,并充分结合区域性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培训的内容。其次,就教学形式而言,要具有针对性,体现实效性。教学用语上,应通俗易懂,避免专精的术语,使用农民能听懂、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教学模式上,采用“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和“面对面授课”,利用面授课程的优势,积极互动,农民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解答,而受过一定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则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学徒制等形式。第三,就师资而言,须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才能胜任。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吸引农业技术人才投身于农业职业教育,一方面直接传授农民农业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为职校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让其了解农村的真问题和农民在实践中的真困惑。职业学校应从以上三点来提高自身的培训质量,匹配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使农民在经济上获益,并改善其劳作效率和生活方式,提高其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仅职业学校个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的立法和引导必不可少。当务之急是健全我国农民的职业资格制度,将农民相对单一的内在需求扩展到外在的制度要求,同时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加大补贴力度,使农民不仅能从职业教育中获得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和收益,也能获得更多直接的经济补贴,双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的参训积极性和普及率。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猜你喜欢

普及率积极性农民
耕牛和农民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排行榜
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
农民
我国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超90%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