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思维在政府行政中的运用
2016-03-09孙凤
孙凤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的办事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法治思维在政府行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央领导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行政中加强法治思维非常重要。
[关键词]法治思维;政府行政应用;依法治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提倡建设法治社会,但是,想要将法治思维在政府的行政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就要在平时处理政府行政事件的时候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法治思维主要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反映出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需要对法治思维在政府行政中的运用进行充分研究。
一、法治思维的特性
法治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认识一件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理智的判断、思维以及决策可以做出理性的决定,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提到了法治思维的治国理念。由此可见,法治思维多么重要,在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行政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方法来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法治思维是一种新理念
法治思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法治思维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利,为人民群众谋取福利,近年来,我国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情况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政治方面的进一步建设,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仗着自己的权利以权利压制法律、违法行政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国大力推行依法治国政策,呼吁建设法治国家让政府官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采用法治思维思考事情。法治思维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以及正确的用法,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转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并且,保障人民所拥有的权利和自由。
(二)法治思维是一种方法论
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主要是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法治思维可以要求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够,采用法治思维判断事情、辨别是非以及处理问题,除此之外,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并且,采用法治思维的思考方式进行决策。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还要将个别案件的处理和法律的处理方法相结合,主要强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模式,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更新了传统的处理案件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死板,更加简单快捷。
(三)法治思维是一种价值观
法治思维是一种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法治思维的主题,每一个时期法治思维的价值观念也不同,无论哪一个时期,在面临治国问题时都会面临一些困难,法治思维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难题。需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政治问题,法治思维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分析和解决些政治问题时,不仅要把合法性作为处理问题最主要的一方面,还要对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益和关系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从而正确地作出决策。
(四)法治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法治思维最主要强调的是要遵循法律的逻辑进行思考,通过理性的思考、判断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法律知识、法律法规、法治理念以及道德理念综合思考然后进行决策。法治思维的运用非常有逻辑性,并且,在法治思维的运用过程中,不仅可以理性地进行思考、判断、决策,还可以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变得非常有调理,在问题的处理上更能体现公平和公正性。
二、法治思维在法治运行中的表现形态
(一)法治思维运行的评判标准
在政府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时候,处理的合法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在政府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时候主要是将自己的权利通过正能量的方式来传达给人民群众,要想判断一件事情在处理上是否合理,就要将法律知识、法治精神运用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上,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决策。因此,想要正确的处理问题,就要具备一些法律知识基础,才能保证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法治思维的首要特点是注重程序规范
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是我国进入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法治思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要注重处理事情程序的规范性,程序规范是做好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处理事情上的程序是人民群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果在处理过程规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政府和人民的矛盾。程序规范的价值在于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程序规范的重点在于尊重人民群众的尊严、自由和权利,对人民的负责就相当于对国家管理的成功。
(三)法治思维的功能
法治思维的功能主要是对国家和社会在治理过程中,运用政治思维、经济思维的思维方式的补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是运用政治思维来治理国家、解决问题,但是,通过采用政治思维来处理问题的大量实践,问题不断出现,在问题的决策上出现了政策高于法律的问题。随着不断地探索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了主要的任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主要采用一种经济思维,但是,以经济为主导处理问题时以经济为主容易忽视了人民的需求,到现在我国倡导采用法治思维方式,呼吁建设法治社会,不仅不影响我国政治、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可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四)法治思维的最终目标
法治思维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我国法制化的程度,呼吁大家尊重法律,善于采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加快政府转型,使得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法治思维是一个新的名词,法治思维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加强法律建设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除此之外,法治思维不只是法律知识的积累,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运用的一种执行方式,法治思维不仅是处理问题者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推动社会法制化进步前进,从而树立法律的权威。
三、法制思维在运用中的措施
(一)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
要想促进法治思维在处理问题时的应用,就应该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领导干部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依法治国建设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应该树立法治理念形成运用法治的思维定势,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采用法治思维来处理事情,对待问题要做到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缓解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矛盾。运用法治的思维定势主要是在遇到问题时要形成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定势,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起来建设法治国家。
(二)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教育,充实干部队伍法治思维知识储备
要想促进法治思维在处理问题时的应用,就应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教育,充实干部队伍法治思维知识储备,领导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领导干部应该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应该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的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元化和有效性,平时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加强知识储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专业。
(三)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法律思维运用能力,丰富法治思维实践途径
要想促进法治思维在处理问题时的应用,就应该倡导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法律思维运用能力,丰富法治思维实践途径养成法治思维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还要注重领导干部的培训,丰富法治思维实践途径增强他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依法思考、依法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四、结语
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法治思维主要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人对事物进行理性认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笔者对法治思维在政府行政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法治思维在运用中的措施主要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教育,充实干部队伍法治思维知识储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法律思维运用能力,丰富法治思维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