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地膜污染处理现状与法律对策研究
2016-03-09樊军王永强强海富黎文丽何燕韩海
樊军 王永强 强海富 黎文丽 何燕 韩海
[摘要]根据《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减少农村白色污染,自1995年开始,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制定了与各自地区现实情况相适应的法规和规章,大力治理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地膜污染,颁布相应的清洁生产标准,但是,由于现实的困难,这些政策在地方很难实行下去,地方政府也因为自身或现实问题很难有所作为,看似清洁生产法规完备,但事实上很难实行,其配套措施严重缺失;河西地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与商品粮种基地,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地膜的大量使用对这一地区粮食产量和粮种提高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这一地区地膜污染治理难度更大,只有将法律和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根治地膜污染。
[关键词]河西地区;地膜污染;法律对策
一、河西地区地膜污染现状
地膜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地膜一方面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好处,不仅提高了农业总产值,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据农业部门专项调查,由于地膜的自然风化变质、人为的踩踏、地膜较薄、强度较弱等因素致使秋后田间会残留一定量的碎膜,而且这些碎膜很难回收。每年残存在田野、土壤、沟河中的塑料薄膜至少占供应总量的10%。塑料地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易产生对土质的破坏。土壤中的水分因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这不仅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还使土壤板结,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土壤中的残膜妨碍作物根系对水、肥、气、热的吸收作用,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到制作物减产;另外,农膜的残膜碎片还农作物的秸秆和饲料进入农家,牛羊等家畜误食后,阻碍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从汉唐以来,河西走廊地区不仅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而且作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其历史地位及战略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河西走廊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粮仓”及主要旅游区域,其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近些年来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则可以说是该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人为因素。如此一来,及时有效地处理因农用地膜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则是现在最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据调查表明,河西走廊地区农用地膜需求量大,作为主要调查地的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四地,75%的农户平均一亩地一年使用地膜1-2卷(5公斤/卷),25%的农户亩地年使用地膜量甚至超过5卷。如此庞大的地膜使用量所反映出的不仅是粮食需求量的与日俱增,还有国家惠农政策的推广,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地膜使用,我们一方面在为国家生产力的逐步增强而沾沾自喜时,更应该看到的是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农用地膜厚度只有0.006-0.008mm(GB13735规定的最小厚度为0.008mm),远低于国外的0.02mm,这样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地膜的抗拉强度,为后期的机械化回收带来了难度。现行的废旧地膜回收以人工捡拾为主,废旧农膜机械化回收率不到15%,且有70%以上的废旧地膜被就地焚烧或是集中焚烧,而剩下的部分则被就地掩埋。如此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论是对社会环境还是对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现阶段,我国处理废旧地膜的技术主要有两种是将回收来的残膜通过晾晒、粉碎、漂洗、甩干、挤出、切粒,加工成其他塑料制品的原料。二是将回收来的残膜通过晾晒、漂洗后通过高温催化裂解等技术处理,从中获取汽油、柴油等可用燃料。但有的地区由于当地财政的短缺和匮乏并没有采取先进技术,只是靠传统方法对废弃地膜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据调查,河西地区大部分农户没有认识到地膜污染的重要性,从废弃地膜处理的现状就可体现,目前河西地区农用残膜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扔掉、焚烧、长时间堆积,群众将废旧地膜在庄前屋后、田间地头乱堆乱放,甚至就地焚烧或直接就地掩埋,这种情况随处可见,这样虽然节约了处理费用,但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河西地区地膜污染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经济等因素导致处理农用地膜的新兴技术推广困难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虽然与甘肃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经济较为发达。但在全国范围内看,它仍然属于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农用地膜回收时,人工捡拾的成本高,运输的成本也不低,地膜本身材质过薄,易破损,企业不愿回收农用地膜,这些种种原因导致其农用地膜回收率低,污染严重。可见,处理地膜的新兴技术的广泛推广,将会对农用地膜处理的问题解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经济因素仍然成为处理农用地膜的新兴技术推广的阻碍。
(二)河西走廊地区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法律调整的空白
在我们对河西走廊农用地膜典型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时,当我们问及是否了解地膜污染会违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20%的当地农户说不会违反,80%的说不知道会不会。对于这一现状可见,我国关于农用地膜污染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法律调整的空白也是地膜处理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三)河西地区地膜处理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应对地膜污染
在我们的数据调查分析中,不难发现河西走廊地区的废旧地膜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就地焚烧和集中焚烧。然而就这种污染极其严重的处理方式,河西走廊地区并未完善相应的政策制止这一行为的大量出现,例如成立专门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机构。面临农用地膜污染日益加剧的状况,河西走廊地区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四)当地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率低
所有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政府的态度也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农用地膜污染现状,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宣传措施,警示人们这一问题将会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用地膜引起的污染,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是河西走廊地区政府对于这些政策执行率低,没有贯彻到实处。当然,政策落实不到每家每户,农户们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例如65%的农户没有听过农业保护政策,35%的只是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可见,农户们自身对这一现状的接受度不高,自然对那些新兴技术不是很了解。对于降解地膜这一概念,即使听说过的农户也因成本太高,不用考虑。可见,政府注重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对于这现状解决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河西地区地膜污染处理的法律对策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用地膜标准低、使用量大、回收率低、处理技术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需要的不仅是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与此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
1.制定详细的奖励惩罚措施,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奖励合理科学处理废旧地膜的农户和相关负责人员,调动民间积极性,惩罚乱堆乱放行为,加大地膜污染的惩罚力度,制定详细的奖励级别与惩罚级别,减小地方实施难度,双管齐下,严格控制地膜污染。
2.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程序,严格审定回收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奖惩措施有效实施,增强农户的信心,为减少地膜污染保驾护航,使此项举措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惠农”。
3.设立专门的面源污染或者固体废弃物污染管理部门,专人负责,专项负责,责任到人,加大相关部门的重视力度,并将其作为检验工作的项指标,努力做到权责统。
4.将废旧地膜处理机构设置为国家农业生产公共设施的部分,由国家保证相关盈利,减轻农民的农业生产负担,保护农民的生产效益,减少处理不当的二次污染。
5.明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努力避免因权力交叉引起的责任推诿,“踢皮球”等现象。
6.建立完善的实时监测制度,地方政府应对在每种需使用地膜进行农事生产的作物的收割时节之后进行及时的监测(监测时间必须在作物收割后30天内),此举旨在防止因时间过长而导致地膜分化,对后期的回收增大难度,以此督促那些对地膜污染持放任态度的农民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