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27蛋白在腺性膀胱炎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

2016-03-09杨安卿黄滔张朝晖楚晨龙赵晨辉马斌斌忻志祥周文龙沈周俊

贵州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膀胱癌

杨安卿 黄滔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辉 马斌斌 忻志祥 周文龙 沈周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20)



P27蛋白在腺性膀胱炎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

杨安卿 黄滔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辉 马斌斌 忻志祥 周文龙 沈周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20)

目的 分析P27蛋白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膀胱组织、43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及25例膀胱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程度,分别其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结果 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组织及膀胱癌组织中分别为80%,48.84%和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患者中,P27蛋白阳性者与P27蛋白阴性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2.5%和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7蛋白表达的下降或缺失,更容易诱发腺性膀胱炎及膀胱肿瘤的发生,增加膀胱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P27蛋白; 腺性膀胱炎; 膀胱癌; 蛋白表达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黏液腺体异常增殖、化生性病变。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与膀胱癌关系密切。P27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广泛抑制多种细胞周期蛋白和激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G1期的调控,使细胞停滞在G1期,从而抑制了细胞增值。P27异常表达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并对临床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本研究通过检测腺性膀胱炎、膀胱癌及正常膀胱组织的P27基因蛋白,探讨P27蛋白与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发展、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评估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关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诊断证实的患者,其中腺性膀胱炎组织43例,女33例,男10例,年龄42~75岁,平均54岁;膀胱肿瘤组织25例,女9例,男16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8岁。另选取20例正常膀胱组织取自癌旁正常组织或前列腺增生TUVP手术病人,分别评估其与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术后复发率的关系。

1.2 试剂及方法 P27鼠McAb即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及EnVision试剂(HRP) 选自丹麦DAKO公司,使用4 μm石蜡切片,染色方法采用链霉菌康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S-P法)。判断标准:以染色呈棕黄色为阳性反应细胞,采用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每张切片检测5个视野,每个视野200个细胞,计算阳性细胞所占总细胞的百分比,以高倍视野阳性着色细胞数>50%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及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27蛋白在正常膀胱、腺性膀胱炎、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 P27阳性染色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在全部检测的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有16例P27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0%。43例腺性膀胱炎标本中,P27蛋白阳性表达21例,阳性率48.84%,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25例膀胱癌标本中,P27蛋白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32%,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但与腺性膀胱炎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

2.2 腺性膀胱炎组织中P27阳性率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观察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共有8例患者术后腺性膀胱炎复发,总复发率为18.60%。术前检查P27蛋白表达阳性21例,其中3例患者术后腺性膀胱炎复发,18例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在P27蛋白阳性表达者中,腺性膀胱炎的复发率为14.29%。而术前检查P27蛋白表达阴性患者22例,其中5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腺性膀胱炎复发,17例患者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复发率为22.73%。虽然P2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高于P27蛋白阳性表达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

2.3 膀胱癌组织中P27蛋白阳性率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25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共有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48%。术前检查P27蛋白表达阳性8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膀胱癌复发,7例患者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在P27阳性表达者中,膀胱癌的复发率为25%。而术前检查P27蛋白表达阴性17例,其中11例患者术后膀胱癌复发,其余6例患者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复发率为64.71%,显著高于P27蛋白表达阳性组(P<0.05)。

2.4 P27蛋白阳性表达与腺性膀胱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在全部的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临床归纳患者主要不适症状为尿频尿急、排尿不适、下腹疼痛以及血尿,分别以第一不适主诉,对应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21例,B组8例,C组5例,D组9例。本实验共检测出P27蛋白阳性表达21例,其中A组10例,B组3例,C组3例,D组5例,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A组47.62%,B组37.5%,C组60%,D组55.55%,经χ2检验,各组间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即P27蛋白阳性表达与腺性膀胱炎患者症状程度无明显关联。

3 讨 论

腺性膀胱炎是否为膀胱癌的癌前病变,目前仍存在争议[1]。P27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2P13,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基因,其基因产物P27蛋白为一种分子量为27KD的热稳定性蛋白,与P21、P57具有同源性,参与抑制Cyclin-CDKs复合物的活性,抑制细胞周期的过度增殖,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化、介导细胞间粘附及诱导凋亡等功能[2-3]。P27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出现缺失、突变或重排的事件是非常罕见的[4],但研究证实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P27蛋白水平确实有明显降低[5],而P27 mRNA水平不一定有改变,它的表达异常主要是转录水平后的改变。P27蛋白水平的下降或缺失,减低了它对CDK或cyclin-CDK复合物活性的抑制效应,导致CDK的活化效应递增,使细胞能够完成细胞周期G ~S期的重要转换,驱动细胞周期的运行,而使细胞增殖、分裂过快、过多,乃至肿瘤形成[6]。目前研究[7-8]表明,P27蛋白低表达与胃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肝癌、鼻咽癌、卵巢癌等密切相关。P27水平越低,预示肿瘤预后越差。P27蛋白低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肌层浸润、早起复发、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

本研究显示,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组织及膀胱癌组织中分别为80%、48.84%及32%,其中后两者显著低于前者,表明P27蛋白的减弱或缺失,与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的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P27蛋白阳性者与P27蛋白阴性者术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4.29%与22.73%,虽P27蛋白阴性者术后复发率高于P27蛋白阳性者,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P27蛋白表达的改变与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无明显关联,而这可能原因为术后随访时间过短,本研究的25例膀胱癌患者中,P27蛋白阳性者与P27蛋白阴性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2.5%与64.7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提示P27蛋白的降低或缺失,更容易诱发膀胱癌的复发。本研究统计了腺性膀胱炎的几个主要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不适、下腹疼痛及肉眼或镜下血尿,其中各症状组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37.5%、60%及55.55%,经统计检验,各症状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P27蛋白表达的高低与腺性膀胱炎的主诉症状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联。

[1] Chen Z,Ye Z,Zeng W.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cystitis glandularis[J].Hua zhong Univ Sci TechnologMed Sci,2004,2(43):303-304.

[2] Kastan MB,Zambetti GP.Pareing p53 in the cytoplasm[J].ceu,2003,112(1):29-40.

[3] Li O,Antonio MF,Steve O,et al.Incomplete folding upon binging mediates Cdk4/CyclinD complex activation by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inhibitor P27 protein[J].J Biol Chem,2011,286(26):30142-30151.

[4] Lindberg D,Akerstr m G,Westin G,et al.Mutational analysis of p27(CDKN1B) and p18 (CDKN2C) in sporadic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 argues against tumor-suppressor function[J].Neoplasia,2007,9(7):533-535.

[5] Ana BQ,Gustavo F,Cristine D,et al.Expression of p27, p21(WAF/Cip1),and p16(INK4a) in normal oral epithelium,oral squamous papilloma,an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2010,30(7):2799-2803.

[6] Zhu CQ,Shih W,Ling CH,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of progno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review and proposal for a multiphase approach to marker evaluation.[J].J.Clin.Pathol.2006,59(8),790-800.

[7] Vervoorts J,Luscher B.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27KIP1[J].Cell Mol Life Sci,2008,65(20):3255-3264.

[8] Kim DH.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cyclin B1,p34cdc2,p27(Kip1) and p53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Yonsei Med J,2007,48(4):694-700.

R694+.3

B

1000-744X(2016)07-0705-02

2016-01-12)

猜你喜欢

腺性膀胱炎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膀胱炎的日常保养及治疗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腺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