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才子佳人小说中神怪及佛道现象试探

2016-03-09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佛道

徐 林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才子佳人小说中神怪及佛道现象试探

徐林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才子佳人小说是描写才子与佳人恋爱的婚姻故事小说,更多地涉及现实社会生活,与神怪佛道关系不大,然而反观其作品发现:相当一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作品涉及到神怪和佛道现象,它们在小说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作用也各异,但无疑是才子佳人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分析神怪及佛道现象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进而探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神怪;佛道;原因

明末清初涌现出众多的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是描写才子与佳人恋爱婚姻故事的小说,更多地涉及现实社会生活,与神怪佛道关系不大,然而仔细反观作品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作品内容涉及到神怪和佛道现象,它们在小说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作用也各异,但无疑是才子佳人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才子佳人小说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笔者通过细读作品发现:才子佳人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涉及神怪和佛道现象,如《生花梦》、《金云翘传》、《白圭志》、《归莲梦》、《麟儿报》等(才子佳人小说中涉及非自然现象的作品,有《人间乐》、《金云翘传》、《麟儿报》、《玉娇梨》、《平山冷燕》、《画图缘》、《女开科传》、《醒风流传奇》、《炎凉岸》、《惊梦啼》、《赛红丝》、《归莲梦》、《醒名花》、《世无匹传奇》、《金兰筏》、《引凤箫》、《凤凰池》、《快心编》、《飞花艳想》、《情梦柝》、《赛花铃》、《合浦珠传》、《孤山再梦》、《定情人》、《章台柳》、《铁花仙史》、《英云梦》、《幻中真》、《白圭志》等,共计30部),尽管这些作品中对神怪及佛道现象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又不可或缺,起着联结情节、支撑结构、塑造人物形象、影响人物性格发展、人物命运或象征预示结局的作用。文章分析神怪及佛道现象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进而探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揭示其对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及后来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神怪及佛道现象的具体表现与作用

才子佳人小说涉及到少量的修道修仙及鬼神显灵现象,其作用在于交代人物归宿和烘托气氛,作品对神怪及佛道现象的描写较简单,只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和抽象的象征,所占篇幅较少,但却使作品结构更为严密。如《章台柳》中的李王孙,就是一个概念化人物,是小说结构的一部分。他在发现柳姬和好友韩翊互生情愫时,极力撮合二人,并慷慨的将万贯家财赠与柳姬和韩翊,自己却逍遥的学道修仙去了。李王孙这种视功名富贵为等闲,追求自在逍遥的人生态度与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暗合,显示出道家思想对乱世文人世子的深远影响。在这里,修道学仙只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只是出于对小说中人物最终归宿的交代,对人物的道家思想没有过多的着墨。此外,柳姬的侍女轻娥在经过离乱与主子失散后,也选择上华山建庵修道,这一行为显然深受李王孙事迹的影响,也有对当下战乱的现实社会的失望,一心修道,这是一个婢女在封建社会动荡的环境中无奈而又主动的选择。这也说明学道修仙不仅在文人士大夫中间广为流行,同时也深刻波及到下层民众。此外,《平山冷燕》中对两位才女出生时的异象与其天赋异禀、超乎寻常的行为大肆渲染,烘托才女之才、色、识、情,使小说笼罩着天定神秘的色彩。山黛因其父母“梦瑶光星堕于庭,臣妻罗氏迎而吞之”而降生,且“既生之后,三岁尚不能言;即能言之后亦不多言,间出一言,必颖慧过人。臣教之读书,过目即成诵。七岁便解作文。至今十岁,每日口不停吟,手不停披。想其禀性之奇,诚有如圣谕。”[1]冷绛雪出生是其父“梦见下了一庭红雪,她就自取名叫做绛雪”,且“生得如花似玉,眉画远山,肌凝白雪标致异常”“禀性聪明,赋情敏慧。见了书史笔墨,便如性命。自三四岁抱她到村学堂中玩耍,听见读书,便一一默记在心,到六七岁都能成诵。”“到了八九岁,竟下笔成文出口成诗。”[2]这些带有神异色彩的描写无疑给女主人公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作为一种象征来解释她们的天赋异秉、卓越才智和不寻常的行为举止。

此外作者为使才子佳人顺利结合,常借用神怪和佛道的力量,其作用在于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这时神怪及佛道现象出现频率较多,占篇幅加大。如《定情人》中双星的书童青云,在受了神灵梦中点化后,派船夫打捞搜救江蕊珠,并成功使跳水自尽的江蕊珠获救。只有借助神灵的力量,才能保证才子佳人最终团圆进而不负众望的完婚。这一情节虽简单,但作用却非常巨大,它保证了才子和佳人能在现实的社会中结合,虽然这种结合建立在神怪虚幻力量的相助之下。在这里,神灵以梦的形式出现,若隐若现、虚无缥缈但又不可或缺,和才子金榜高中一样,成为才子和佳人结合的前提条件,在整部作品结构联结上起了关键作用。在《赛红丝》中也是如此。宋石被皮象诬陷通盗入狱,皮象又在知县换任时买通狱卒杀害宋石,就在宋石快要被杀死的关键时刻,新任武城知县梦见皋陶显灵,进而怀疑狱中有弊,深夜点监,救下宋石。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神灵的启示,宋石冤死狱中,那也就不会有后续宋石进裴府当西席,更不会有结亲裴家、科举及第和做显官的情节。这里神灵的出现在整部作品中功能极大,是联结整个故事的关键,更有利的推动情节发展。

《画图缘》开篇就有才子花天荷奇遇天台老人,并受老人赠秘册,秘册中有两幅图,一为能助才子取得功名的两广图,一为才子良配佳人所在的花园图。花天荷因秘册在平定两广峒贼时屡次建功,后来受到朝廷重用,并因此封侯;花天荷因秘册得知自己美满姻缘在柳府,于是帮助柳家并取得柳烟芳心议定婚约。天台山的白发老人是整个故事的策划者,是小说中提纲挈领的人物,他授的秘册是花天荷仕途显达婚姻美满的关键,花天荷的两件人生大事都有赖秘册得以圆满完成。这秘册是广大文人士子对显达事业和美满婚姻执着追求的产物,也正因此,这一神迹在作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事情开始的起因(花天荷得图后赴两广平乱,后又得遇柳家小姐定下婚约),也是故事发展的催化剂(柳烟据秘册二图施计代花天荷平定乱贼),更是形成美满结局的关键(战乱扫平皇帝加官进爵,二人奉旨成婚)。《合浦珠》中白瑶枝死而回魂的情节,有《牡丹亭》和《离魂记》的影子,白瑶枝的回魂使小说的结局更加完满,使男主归娶四妇、尽享齐人之福,是锦上添花,同时也是作者对理想婚姻的一种向往。但回魂这一神异现象却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使作品落入鬼神护佑的俗套。

《金云翘传》中的神怪及佛道现象较多并且前后照应,成为整部作品一条暗藏的复线,对人物命运有预示作用,并且也潜在的影响人物性格发展和结局,使翠翘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起初,翠翘与弟、妹春游时经过刘淡仙墓,翠翘受刘淡仙鬼魂暗示,认为自己是断肠册中人,进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悲剧命运,并在父亲和弟弟出事后更加深刻的感到命运的悲哀和无奈,可以说是她主动选择卖身救父弟的,她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的悲剧命运,鬼魂的暗示转变了翠翘的思想,使她最终下定决心牺牲自己保全家人。之后,翠翘经历许多痛苦和磨难,走投无路之际,在尼姑缘觉的帮助下栖身招隐庵,佛教庵院成了她世俗中唯一的容身之地。后来万念俱灰的翠翘选择自杀于钱塘江,这也暗合断肠教主的预言。也恰在此时,缘觉受观世音点化在钱塘江边建云水庵救助翠翘,翠翘最终也得在此与金重相遇。神怪及佛教贯穿其中,既在结构上(现象的预示作用)连接全部情节,又与翠翘性格发展思想变化(从深信自己在断肠册上的悲剧命运到受佛度化重拾生活信心)密切联系。此时的神怪和佛教现象已成为影响作品中人物性格、思想和命运的重要元素,与作品紧密结合,支撑着整部作品的结构。《幻中真》中吉扶云出狱随藏密和尚出游,于深山遇一猿,并在猿的指引下在一石洞中得神力、读天书,学会布阵用兵、符咒神法,贼寇强大梁任命九尾狐狸精为圣母军师等,这些极富神怪色彩的描写在作品中越加频繁,所占篇幅也加大,且在推动情节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神怪佛的现象在小说中有连接情节发展的结构作用,揭示人物命运发展的预示作用,改变人物思想和性格的教育作用。《人间乐》中许汝器和居掌珠通过法界寺壁上的题诗相识,进而有后续故事,法界寺是二人传情的媒介,虽不如诗歌直接和重要,但却是一个现实的定情地。在佛教寺院的背景下开始美好的爱情。既是佛教禁欲和自然情欲的鲜明对比,又何尝不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表现呢?庄严的佛寺墙壁上可以题上思求佳偶的诗作,这不正体现着人们相对解放的思想吗?此外,佛寺相遇的情节,更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佛教的普遍认同,佛教在无形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与社会琐事互相融和。《惊梦啼》中春桃与和尚无相私通后,夜梦无相的钱财来路不正,自己终被无相抛弃,于是春桃转将无相告上公堂,最后改过归正。金人寺和尚无相狡诈阴险贪婪,与正统出家人截然不同,揭示出社会上某些寺院和尚卑劣的品格。此外春桃的梦是对未来境况的预示,春桃由惊梦而觉醒,最终使自己免于获罪,梦既改变人物命运又使其性格和思想发生变化。

佛道寺院庵院成为才子或佳人的避难所,使其暂时栖身免于祸患,同时也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生动,团圆结局更为合理。《飞花艳想》中佳人梅如玉遭陷害被选为宫女,梅忠于爱情不愿入宫,于是就削发为尼避祸佛教庵院;这一情节同样在《醒风流传奇》中出现,只不过佳人变为才子,梅干在父亲被奸臣谋害后投奔万寿庵缘觉和尚,在庵内发现一坛白银,又因白银而被奸党发现再次逃亡;《引凤箫》中白引同样是避家难逃至道教牧云庵栖身;《世无匹》中干白虹妻子被逼奔逃时也栖身破庙;《炎凉岸》中冯小姐走投无路入永福庵为尼。《快心编》中凌驾山与李丽娟相遇大报恩寺,寺院是才子佳人的相遇之地。《铁花仙史》中蔡若兰被逼婚而出逃,因迷路栖身古寺,却于寺中遇贵人而获救。《凤凰池》中云剑在栖云庵旁开书画店,进而得与小姐相爱。《英云梦》中神仙清风上人救下被劫的吴梦云,后将其送到姑苏护云庵。《女开科传》中弱芳走投无路拜入佛门,后与梁文昭重遇完婚。寺院既是才子佳人们的避难所和获救地,也是离散中人们的精神归宿。《孤山再梦》中小青因观世音托梦遂得以还魂,使才子和佳人的结合更为顺理成章。

此外,神怪佛道力量并不都有助于才子佳人的结合,寺院及和尚尼姑并不总是给主人公帮助,也会使主人公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如《炎凉岸》中谢氏在逃亡中投宿小庵院,却遇到一伙强盗和尚,谢氏被抢劫陷入困境。《情梦柝》中沈若素与母亲到海神庙烧香时,被刑部侍郎子库公子看中、逼婚,进而开始逃亡。《女开科传》中奸和尚茁三恐吓青楼鸨母,逼迫三才女乘船逃难致落水。对这些情节的描写,从反面表现出当时社会上佛教的阴暗面,尼姑和尚的丑陋行为,对生活的反映面更广泛深刻。《赛花铃》中的牡丹花神与红文畹有私情,后在红文畹被害入狱时救其出狱,牡丹花神是红文畹的保护神,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此外,还有助红文畹大破黑天王的乞丐庄人伟看破红尘入道,红文畹也归隐自称保玄居士,二人出世的选择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

才子佳人小说中还融入了佛教的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说,佛道墨杂糅,使作品充满礼义、出世、豪侠色彩。《归莲梦》中白双山夫妻向泰山神乞子,后夜梦金甲神人送一支莲花,生一女。白女到泰山修行,拜真如法师为师,法号莲岸,后得白猿天仙授天书,习得阴阳变幻之法和用兵之术,后来创建白莲教声势浩大,最后莲岸为爱主动受死,行刑前服下师父给的红丸后醒悟出家。作品中穿插大量神怪描写,白莲岸的神奇际遇与佛道二教有密切的关联,莲花在佛教中是一种象征物,莲花在道教中亦有出世的寓意。佛道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较为明显,贯穿人物一生的命运和遭际。《麟儿报》中贯穿了更多的道家色彩,有极富道教气息的葛仙翁,更有充满善恶报应的故事情节。作品中出现的葛仙翁是道教中人物,他乐于助人、有恩必报。因乡民廉野在他化装行乞时主动救助,他显神通使廉家在大雪中一室温暖,后来得知廉野无地葬母,指引廉野得一吉地,以致后来得生贵子廉清,廉清聪颖异常考中状元得娶佳人,使得廉家得享富贵后俱得善终。这种依赖道家神仙帮助获得荣华富贵的描写是作者愿望的反映,也是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道家神仙相助思想的表现。葛仙翁在作品中既是道家的象征,也是情节的推动者。“皆因廉小村行善,葛仙翁赐地报他,生出廉清。故书名曰《麟儿报》。”[3]《金兰筏》中市井痞子仇人九和翟有志联合道士,怂恿田生请道士炼丹,骗取钱财。作品中道士炼丹的情节与道教炼丹术和修仙飞升思想密不可分,可见道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普及。此外《金云翘传》中的宦氏形象值得注意,她妒忌翠翘对其百般凌虐,却因翠翘恳求抄写佛经而暂时放过她。在宦氏的意识中,有对佛的信奉和敬畏,这也反映出佛教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白圭志》带有浓厚的因果报应和宿命论色彩。菊英在前阳山夜宿“故考张公盈川妣李氏之墓”,后又因张昆山梦父托梦“明日辰刻,有杨巡抚小姐以难奔逃,路过我家。可请入内以礼相留”[4]而得救。福建巡抚刘忠在朱子垱内歇宿时,夜晚梦“‘福建王'从袖中取出一白圭,付刘忠曰:‘此即为政之道,足下不可轻之。'刘忠见白圭一块,长尺许,上有刻文,横列三字曰:衡才编。读其略曰:余姓张名博,衡才即号也。世居吉水,今上三十八年秋九月丙寅日,与族弟张宏自苏返,舟宿垱内。宏起狼心,以药绝我命。凡三年困守冥中,上帝以忠厚见怜,敕为星子城隍。又三年,升南康城隍。今升福建城隍矣。凡十有五年,含冤未申。今宏数已终,明日辰刻,将泛失舵之舟,旋泊江心。祈即获之,以消余恨。”[5]刘忠梦白圭显灵,揭示张宏曾谋杀张博的罪行,最终严惩奸人。张博借白圭托梦报得冤仇,是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体现,张博救助张宏,张宏却以怨报德杀害张博,虽时隔多年亦遭受惩罚。张宏为人奸诈,其子张美玉也上梁不正下梁歪,最终死于非命,这是宿命论思想的体现,因张宏做了恶事,其子也命运不济。

二、神怪及佛道现象产生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众多才子佳人小说都涉及到神怪和佛道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不是毫无根据的,与小说自身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与科举制度、作者身份和创作心态的影响,此外,还与读者接受心理及印刷出版业的繁荣相关。这种种因素使得才子佳人小说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神怪及佛道现象,并且由一开始的概念化叙述到后来渗入作品内部,在支撑整个作品结构、影响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这是小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一诞生于魏晋的文学文体从初始的“粗陈梗概”到受唐朝佛教虚幻世界的影响后想象力的加强,再到受宋朝理学和市民意识的影响后喻事寓意,又经过元代的沉淀和发酵,在明清时期博采诗词戏曲之众长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小说出于神怪,历经时代的变迁有所增益和发展,其中的神怪色彩始终存在。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大量涌现,是对前代小说的继承和创新,而其中神怪及佛道现象的涉及,更是小说发展到明清时期的一种必然趋势。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虚构,而才子佳人小说正是中下层文人在现实社会中碰壁后的理想化写作,必然带有虚构的成分,在遇到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然借助神怪及佛道之力达成圆满,回归到最初的神怪传统中去。此外,小说理论在明末清初逐渐成熟,小说创作也呈现繁荣态势,尤其是通俗小说,其题材涉及面广,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教化的功能,小说的独创性和功能性加强。才子佳人小说也具有这些特点,尤其是在结构固化以后,为出新求奇有所突破,常加入神怪及佛道现象,既增添作品的趣味,又彰显道德教化的功能,既是作者的创新也是小说发展的必然道路。

其次,这是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明代官方统治思想为程朱理学,明代的科举制度就是这种意识形态下的制度文化,“本来是批评性相当深刻的程朱理学,一方面深入社会生活,成了一般思想世界普遍接受的知识和原则,另一方面渐渐失去了站在政治体制外的超越和自由立场,成了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的诠释文本。”[6]因此,封建的文人士子在思想的禁锢中探寻出路,随之出现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这是王阳明在佛道思想影响下的“顿悟”,这一学说“随着城市、商业、交通以及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达”[7],通过“书院讲学”[8]的形式迅速传播开来。“明代王学实际上是宋代理学的延续”[9]。“心学”的基础是“致良知”,王畿“把良知这种本体极端地放大”,“给心灵的自由放纵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10],后又形成“王学左派”在晚明思想界产生极大影响。才子佳人小说正于此时出现,作者思想受到严格束缚,但心灵又向往自由解放,佛道的想象力在作品中时时呈现。加之明清易代,政局趋于稳定。清统治者严苛的文化专制,使文士赖以晋升的科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愈加固化,再加上考官贪污考生贿赂,整个科场乌烟瘴气,科举制度弊大于利,许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无法通过科举实现人生理想,他们屡试不中,“故时命不伦……计无所之,不得已而借乌有先生以发泄其黄粱事业。”[11]现实的打击使他们寄希望于虚幻的神怪佛道,建功立业与美满姻缘的理想也因社会太黑暗,不得不求助神怪及佛道高人。

最后,这是读者接受的催化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他们在物质生活丰足时也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明清时期小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书坊印刷业的发达使大量的小说得以刊印,普通市民得以阅读。许多商人大量藏书,市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文化程度的下移使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欣赏较为通俗的才子佳人小说,从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这也使作者在创作中雅俗结合,引雅入俗以迎合读者口味。加之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由关注历史到关注当下现实人情,审美趣味也由雅趋俗。才子佳人小说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尤其关注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则对神怪和佛道事物较感兴趣,作者将其掺入其中,神怪现象使小说可读性加强,佛道现象则使小说与市民生活更加贴近。另外,得力于作家的业余精神。才子佳人小说作家多为社会中下层文人,他们创作小说主要为消遣娱乐,消解沉郁下僚的烦闷,夹杂虚幻的想象,因此常在小说中加入较多的神怪及佛道现象。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神怪及佛道现象是这一类型小说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学特征,在小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为之后的才子佳人小说所吸收,从少量涉及到大量运用,从概念化书写到融合人物命运性格,都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整体风貌产生了影响。另外,也为后来的小说所借鉴,如《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和一僧一道,无疑是对才子佳人小说中神怪及佛道现象的继承,但又赋予其更加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使《红楼梦》的思想意蕴更为深厚。

注释:

① 才子佳人小说中涉及非自然现象的作品,有《人间乐》、《金云翘传》、《麟儿报》、《玉娇梨》、《平山冷燕》、《画图缘》、《女开科传》、《醒风流传奇》、《炎凉岸》、《惊梦啼》、《赛红丝》、《归莲梦》、《醒名花》、《世无匹传奇》、《金兰筏》、《引凤箫》、《凤凰池》、《快心编》、《飞花艳想》、《情梦柝》、《赛花铃》、《合浦珠传》、《孤山再梦》、《定情人》、《生花梦》、《章台柳》、《铁花仙史》、《英云梦》、《幻中真》、《白圭志》等(共计30部).

参考文献:

[1][2]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9,58-59.

[3]清·佚名.麟儿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06.

[4][5]清·博陵崔象川辑.白圭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9-30,53.

[6][7][8][9][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59,266,266,268,278.

[11]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45.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6)03-0078-05

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徐林,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佛道
敦煌佛道医方刍考❋
这个秋天
朱熹理学评价与实学内涵的变迁
窦圌山绝顶飞渡表演(外一首)
唐诗中的终南山
佛道回流,还是经学势然?
兼容儒道佛,千古唯东坡
南岳名胜楹联的内容研究
南岳名胜楹联的内容研究
Chinese Idi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