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生物学参数对近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6-03-09杜萍瑞吴西西孟宪实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3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眼轴屈光度屈光

杜萍瑞,吴西西,雷  蕙,孟宪实(.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

眼生物学参数对近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杜萍瑞1,吴西西2,雷蕙1,孟宪实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近视;屈光参数;研究进展

近视眼是全国范围内最广泛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而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亿近视眼患者,青少年中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60%,居世界第二[1],了解近视发生机制进而控制近视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近视形成的光学机制已经明确,而单纯强调调节的影响也不足以全面阐释近视的成因,因而近视的多重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研究表明[2]近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眼球正视化过程中过度发育的表现,眼部内部各结构的正常发育与协调平衡是保证视功能正常的重要前提,而大多数的屈光不正正是由于各生物学组分的比例失调,而非单独的异常光学参数所致[3]。本文将对与近视发生相关的眼部生物学参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眼轴

眼轴是一个与近视形成具有极强关联的结构参数,伴随人体生长发育眼轴不断增长,进而形成眼部正视化乃至近视化过程的基础。从出生后到3岁为眼轴增长的快相时期,一般3岁儿童眼轴可达21~23mm。3岁以后至15岁左右为眼轴增长的慢相时期,仅增加1mm,平均增至24mm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24mm的眼轴长度恰好位于模型眼后焦点处,则眼球达到正视化。陈露[4]对上海6~14岁儿童研究发现其眼轴均值为23.92±0.01mm,符合上述眼轴生长发育规律,其在对儿童追踪两年后发现眼轴平均年增长值仅为0.307± 0.003mm,表明进入学龄期后眼轴增长缓慢。林琳等[5]研究表明轻度或初发的近视眼组的平均眼轴长度与高度近视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以往的研究[6]一样,提示了眼轴过度增长是近视的主要发病机制。相关动物实验提示,眼轴的异常增长主要由眼内局部结构分子水平的改变所致[7]。张芳等[8]根据眼轴长度与近视屈光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得出结论为1mm眼轴的增加可以引起-1.72D的屈光度的改变,这与传统观点1mm眼轴增长带来3D屈光度改变略有出入。赵丹妮等[9]对5~13岁儿童横断面的调查研究表明右眼眼轴较左眼眼轴长,该研究结果与石一宁等[10]实验结果相一致。但石一宁等认为右眼眼轴较长原因在于右眼为主导眼者人数较多,而在用眼过程中不自觉优先使用主导眼因而造成其睫状肌痉挛及调节紧张,长时间无法放松进而导致眼轴增长。但在杨俊芳等[11]调查研究显示主导眼与屈光度高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右眼眼轴较长与主导眼的影响无关。

2  角膜屈光力

角膜屈光力约占人眼总屈光力的70%,故其是眼重要的屈光因子之一,然而角膜屈光力与屈光不正的关系各研究结论不一。Manaviat等[12]认为随近视程度增加,角膜曲率值变小。而王万鹏等[13]研究结果显示,屈光度与水平角膜曲率及垂直角膜曲率之间相关性较弱,仅高度近视组提示有低度相关性,但不同程度近视组角膜曲率平均值仍有一定差别,并且无论是水平角膜曲率、垂直角膜曲率及平均角膜曲率都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而增大。同时李娟等[14]研究表明,不仅远视眼的形成与角膜形态密切相关,在近视眼中角膜曲率和眼球的形态参数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发育呈负相关关系,但二者关系却处在动态匹配中时刻变化,若超过一定阈值二者会向正相关关系转化,会造成角膜曲率与眼轴参数不匹配进而导致近视的发生,因此角膜屈光力必须与眼轴长度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正视化的顺利进行,而眼轴与角膜曲率的比值也可作为监控近视进展的敏感指标。此外,角膜屈光力不同是散光形成的前提。王万鹏等[13]发现角膜最大曲率与最小曲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近视程度加深二者间差值逐渐加大,从而导致角膜无法自我代偿减少散光及像差,进而造成近视发展。此外Mutti等[15]在研究中进一步证实存在周边部视网膜远视性离焦的学龄儿童近视风险较高,且在其近视前1年左右已有明显改变,提示周边部角膜曲率对近视发展意义重大。虽然目前已经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存在一定匹配及近视代偿关系,但其具体影响因素、二者之间比率的近视阈值及角膜曲率对近视影响机制尚待进一步考量。

3  前房深度

前房深度的生长发育呈抛物线形,在婴幼儿时期开始加深至青年期最深,到达一定极限后从壮年期开始逐渐变浅,到老年期更加明显。而早期研究还发现前房深度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加深。但张芳等[8]研究发现低度近视前房深度无明显改变,而中高度近视前房深度大于正视者,考虑中高度近视的形成为多个屈光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前房深度却有改变可能是眼轴增长所致,也有可能晶体厚度改变所致,目前尚无定论,仍待进一步深究。王万鹏等[13]研究结果显示,5~12岁学龄儿童中央前房深度为3.50±0.29mm,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央前房深度不断加深。这一结果与部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可能是研究群体不同所致,Rufer等[16]的研究选择成人群体,屈光状态较稳定,因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其厚度随年龄增加而变厚,因而中央前房深度变浅。而王万鹏等研究则选择学龄儿童,其眼球仍处于发育甚至近视化过程中,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被牵拉变扁,导致前房深度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另一方面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当代研究多采用IOL-Master测量中央前房深度,而既往多采用A超测量,因而可相对避免角膜及房水屈光系数影响所产生的误差。此外,在控制年龄因素前提下,虞林丽等[17]研究显示前房深度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近视屈光度的加深其中央前房深度亦增加,且不同程度屈光组之间中央前房深度的数值存在差异性,随屈光度的降低相关性逐渐降低,提示前房深度与屈光状态相互影响,但仍需进一步明确晶状体调节能力的影响、位置改变抑或眼轴增长是造成前房深度及屈光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4  晶状体厚度

晶状体的调节学说在近视的发病机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人眼发育期间,晶状体通过屈光性能的改变来平衡与协调整个眼的屈光状态。在学龄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增长,前房加深,而晶状体厚度则逐渐变薄来保证正视化进程的顺利进行[18]。彭正武等[19]的研究显示,在7~15岁近视儿童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比值降低,亦提示了在异常屈光状态下晶体厚度与眼轴的协调平衡,虽然已经为近视状态但晶体仍在变薄进而减少部分因眼轴增长带来的近视加深程度。Garner等[20]在对6~18岁的青少年进行观察中发现,在未形成近视之前,晶状体最初是厚的、凸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中低近视组较非近视组晶状体变得更薄、更平。晶状体这种形态变化导致晶状体屈光力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近视化发展,而高度近视组晶状体厚度的代偿功能消失,考虑其原因可能为眼球赤道面延伸的限制,阻碍了晶状体进一步变薄,从而以玻璃体腔增长为主进而导致轴性近视发展。而霍豫星等[21]在对近视眼晶状体厚度测量分析中发现高度近视患者,其晶状体厚度显著增厚,表明调节痉挛对高度近视的影响不明显,此时晶状体屈光力的增加为主要因素。而晶状体厚度对于屈光状态的影响又是双重性的,其在空间上的延展既可以是向前导致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又可以是向后致使玻璃体腔深度增加[22]。由此可见晶状体厚度在近视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近视眼而言,晶状体作为代偿近视化的调节因子其调节作用极为有限,而晶状体厚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与屈光不正的变化具有一致性[21]。

5  玻璃体腔深度

张芳等[8]研究结果提示玻璃体腔深度在屈光不正人群中最具不稳定性,是导致眼球总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关系异常的主要因素。刘海军[23]研究表明近视眼的玻璃体腔长度较正常人长,玻璃体腔深度的增加与屈光度的增长呈正相关,即屈光度值越大,玻璃体腔长度越长。且不同屈光度组间玻璃体腔深度均存在差异,但各组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玻璃体腔深度。张芳等[8]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深度与低度近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在近视早期发展过程中对玻璃体腔深度影响不大,而随着近视发展玻璃体腔显著增长。而相关研究表明高度近视眼的形成主要是眼球后1/3[24],而这种增长考虑与眼压相关,当眼压与巩膜弹力失衡,眼球顺应性增强则眼轴迅速增长,一方面因眼球后部的异常机械扩张造成脉络膜退行性改变及眼底病变,另一方面形成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玻璃体腔深度与屈光度、眼轴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

6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既往研究[25]表明随近视屈光度增加,眼轴增长,则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均值及脉络膜厚度会相应变薄,但分区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与近视程度的相关关系尚无定论。Rauscher等[26]在研究中发现在眼轴延长过程中,巩膜及视网膜随之向后极部延伸拉长,使单位面积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布更为稀疏,导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但在其神经节细胞重新分配过程中,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鼻侧厚。杨青华[27]在对高度近视者研究中得出高度近视者分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布规律与对照组相一致,符合上下方网膜厚度最薄、颞侧最厚的观点。但与不同年龄段视网膜各分区变薄程度不相一致,表现为上下方网膜最薄,而鼻侧最厚。许银娥等[28]实验结果表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且主要在超高度及高度近视组患者视网膜上方120°范围存在主要差异,而视盘周围厚度变化不大。此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受年龄因素影响,在50岁之前其厚度会以每年0.2μm速度递减,而在50岁之后其变薄速度会增至2倍。故在分析外层视网膜厚度与近视相关关系时应将年龄因素考虑在内以进一步减少误差。且对于中低度近视患者也应关注其眼底病变的可能,其虽无肉眼可见视网膜异常,但因感光细胞多有丢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已然减少。对于不同分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其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7 结语

以上介绍了目前影响近视发生的眼部各生物学参数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在很多方面尚未得到共识,但眼部各结构参数作为眼视光学的基础势必是探讨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一个基本着力点,各项生物学参数的数据采集和监测可为探索近视病因提供线索,从而也为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1]郑荣领,瞿黎东,樊舒非.我国青少年近视的现状与防治[J].医药产业资讯,2006,46(1):51-57.

[2]王金堂.我国学生视力低下防治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1-472.

[3]李军,汪方润,吉红云,等.玻璃体腔径对原发性屈光不正的作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1):59-60.

[4]陈露.上海市少年儿童屈光发育现状及进展的纵向调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22-23.

[5]林琳,宋宗明,游逸安.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73-174.

[6]石一宁,孙烨.儿童青少年正视化过程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11):1166-1170.

[7]陈静.近视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4):376-379.

[8]张芳,吕帆.近视眼生物学参数的改变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9):900-903.

[9]赵丹妮.5~13岁儿童屈光不正状态和屈光要素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

[10]石一宁,冯丹,杜晓琨,等.西安市2004年度7-9岁初小学生动态眼屈光状况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60-1463.

[11]杨俊芳,陶利娟,漆争艳,等.近视儿童主导眼相关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3):504-505.

[12]Manaviat M R,Besharati M R,Kheirandish M,et al. Corneal topography and hyperopia[J].Int J Ophthalmol 2009,9(3):417-419.

[13]王万鹏,周然,张婧,等.兰州市5~12岁学龄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 (11):2299-2302.

[14]李娟,曾锦,崔颖,等.青少年屈光不正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相关性[J].新医学,2015,46(10):668-670.

[15]Mutti D O,Hayes JR,Mitchell G L.et al.Refractive error,axial length,and relativve peripheral refractive error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myopia[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7,48(6):2510.

[16]Rufer F,SchrSder A,Klettner A,et al.Anterior chamberdepth and iridocorneal angle in healthy White subjects:effects of age,gender and refraction[J].Acta ophthalmologica,2010,88(8):885-890.

[17]虞林丽,赵刚平,廖珊,等.应用Lenstar 900测量不同程度轴性近视生物参数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 (7):1281-1283.

[18]王燕,陈雪艺.正视眼屈光要素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7,9(3):213-216.

[19]彭正武,武正清,邝国平,等.学龄期儿童近视眼玻璃体腔长度及其他相关参数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7,7 (6):1727-1728.

[20]Garner L F,Stewart AW,Owens H,et al.The Nepal Longitudinal Study: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eyes[J].Optom Vis Sci,2006,83(5):274-280.

[21]霍豫星,丁华.近视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测量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6,26(9):696-697.

[22]刘洋.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相关因素分析[D].湖南:南华大学,2011.

[23]刘海军.近视眼屈光度及屈光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09.

[24]吴淑凤,李海波,刘晓坤,等.学龄前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 (4):457-459.

[25]Budenz D L,Anderson D R,Varma R,et al.Determinants of normal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measured by Stratus OCT[J].Ophthalmology 2007,114(6):1046-1052.

[26]Rauscher F M,Sekhon N,Feuer W J,et al.Myopia affects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measurements as determin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J Glaucoma 2009,18 (7):501-505.

[27]杨青华.高度近视眼眼球结构参数的演变及其生物测量的准确性研究[D].北京:北京解放军总医院,2014.

[28]许银娥,吴小影,刘双珍,等.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6,6(1):116-118.

(编辑弓艳玲)

R778.11

A

2095-4441(2016)02-0104-04

2015-12-10

杜萍瑞(1990-),女,河北保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童眼病与视光学研究

吴西西,E-mail:wuxixi@126.com

猜你喜欢

眼轴屈光度屈光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