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文化概念的心理学解读

2016-03-09杨韶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人类文化

杨韶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 510420)

道德文化概念的心理学解读

杨韶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 510420)

道德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的问题,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其实质内涵却有很大的内在一致性。道德是从人类这种“类存在”的特性出发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意义上的一种理解。在中国,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由最初的道路延伸为规律、规范;“德”则由最初的正直之心演化为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做人。文与化最初也是两个概念。“文”最初指颜色相交的纹理或象征符号,而后演化为人文修养,具有了道德善的意蕴。“化”的原意是改易、生成、造化,后演化为教化、德化、感化等意。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看,道德文化的本质是发展或提升个体和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个过程是通过社会文化实践而做到的。

道德; 文化; 规律; 规范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文化及其相关心理现象进行过大量研究(唐君毅,2005),但从心理学视域探讨道德与文化关联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流和研究的增多,一些从事不同文化研究的心理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尝试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道德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观点(Eckensberg,2003:71),给这个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某些思想启示。本文尝试从跨文化心理学视角对道德文化的基本概念进行解读。

一、道与德之源考

什么是道德?这是一个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的问题,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都提出过不同观点。时至今日,虽然表面看来,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学者对道德概念的界定有很大分歧,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发现其实质内涵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概括地说,道德是从人类这种“类存在”(高清海,1998)的特性出发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意义上的一种理解。

从字面的意义来剖析,“道”的本意是行走的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道”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也逐渐演变为客观真理、自然演化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的生命变化发展的规律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钱理群、王得后,2009:65)。谁要是不遵循这条规律之路前行,就有可能走入歧途。所以,“路”一旦变成了“道”,变成了规律,就会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甚至支配作用。由此可见,只要人类社会遵从“道”的规律来求发展,社会的发展就会是健康和良性的,人的身心发展也会是和谐幸福的,自然界就会和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和干旱肆虐,气候异常,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所有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和人类不遵循自然之“道”,盲目发展有关。一百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对自然环境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开发,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某种程度上从事着这种违背“道”之规律的经济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有良心的学者们的深刻反思。

从宏观角度讲,“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法则,也是我们这个地球存在的自然法则,它有其自然发生发展的规律与秩序。从人类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人从母体中脱胎而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便按照一定的生物规则来运作,这个规则便是“道”。道并不是由人类的主观意志来设计的,而是自然界客观发展的规律。只要顺其自然,人类社会就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反之,违背自然规律地掠夺式资源开发,毫无节制地污染物排放,必然会对自然的“道”产生消极影响,最终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则。若能做到这样,人就是在“行道”,人与自然便能和谐相处。

从“德”这个字的演变来看,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我国古代典籍《说文解字》认为,“德”字从彳(chì),惪(dé)声。“彳”这个偏旁表示人行走道路和方向;而惪则表示用眼睛直视。因此“德”最初具有眼睛看着前方的道路徒步直线前行的意思,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按照正直的待人处事准则去做事。另一种解释认为“彳”表示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此时就必然有“德”的要求存在。这个字右边的“十”下面是个“四”,若旋转90度,就变成了“直”,其下面是个“心”字,这样“德”字就可以解释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身要站直,心要放正。这样才符合人际交往之“道”(规律)。

随着文字的演化,人们逐渐把“道”和“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所谓“道德”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1998:44),这清楚地展示了德的本意就是追随“道”,服从于“道”。人在与大自然交往中要遵循“天道”,在与他人交往时要遵循“人道”,这才是有“德”之人。宇宙自然有其天道,人类社会有其人道。我们在和大自然交往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否则就会发生生态危机,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甚至出现“人祸”而导致的“天灾”。我们在和人交往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人际交往的“道”之规律,学会说“人话”,否则,就可能由于言语或待人处事不符合“道”之规律,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

二、文与化之辨析

什么是文化?对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有很多不同的界定。由于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要想给它下一个能被人们普遍公认的定义确非易事。近百年来,很多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从各自学科的视角提出过他们对文化的界定,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且,很多界定是比较笼统的阐释,或者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所做的阐释,很难把文化所能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罗列出来。在这里,我引用语言学家斯特恩(H.H.Stern)的观点,把文化一词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从广义来讲,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Stern,1992:208)。

我们不妨先从我国传统的语言体系中寻找“文”与“化”概念的本质内涵。“文”的本意是指各种颜色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纹理。《周易注疏·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意思是说,万物相互交杂,所以会产生纹理。根据纹理存在的恰当与否,所以才会产生吉凶。在《礼记·乐记》中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意思是说,各种色彩聚集在一起,有条不紊而不显杂乱。这里强调的是由颜色而组成的文。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叉。”意思是说,文字的笔画像交错的花纹一样,有交叉的特点。一些古代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阐发,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是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符号象征,可以具体化为经史子集、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孔安国在《尚书·序》上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阮元,2011:235)。按照这种说法,我国早在5000-10000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有了以八卦代文字的肇始。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宏观的伦理学角度出发,把文视为彩画、装饰和人文修养、德行美善,从而具有了和“质”、“实”相对之意。孔子《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有点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有点虚浮,只有文和质比较匀称,才是个君子。这里已具有把文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的意思。另外,所谓“文质彬彬”也要有“度”,这个“度”究竟怎样把握,才是最恰当的君子之德行,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与“乐”结合就能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文化。孔子在《礼记·乐记》中阐明了这种辩证关系。他说:“故乐也者,动於内者也;礼也者,动於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阮元,2011:3347)。这段话说明,礼和乐是有内外之别的,礼的减损性导致进,而进则产生文。乐的盈益性则导致反,反也同样会产生文。乐与礼之间、进与减之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可以导致文的产生。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文”更具有美、善、德行之义。他在对孔子的《礼记·乐记》注疏时说,“文,犹美也,善也”,从而把文与美、善等道德含义联系起来。在《尚书》中对上古帝王尧、舜、禹的评价就有“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虽然中国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后来的学者对这些古文的解释也有分歧,但很多学者认为,这段文字主要是对这些帝王的“文”作出的评价。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评价,他们就不足以成为古老华夏文明的帝王。换句话说,“文”至少是他们统领中国的合法性之一。

“化”的本意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古字为“匕”。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表示变化。庄子的《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鹏就是由鲲“化”鸟而来。在年代更早的《易经·系辞下》中所谓“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强调的就是“化”这个概念的原初意义,也是指变化、转化的含义。《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是从中医的角度对“化”的科学理解。《国语·晋语》中说:“胜败若化”。指的就是转化无常的意思。总之,“化”的本意是指事物的形态或性质变化,随着后来的发展演进,又有了“教化”、“德化”、“感化”等意。《周礼·大宗伯》中说:“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强调的是礼乐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古文中的“化光”指的是德化光大之意;“化向”指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则表示德化传布之意。显然,“化”和“德”早在古代社会就已有密切联系了。

“文”和“化”合为一词使用,最早见于《易经·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这就是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类社会也要有人伦社会的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组成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这就是人文,是文化。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文,也就是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变化;又必须观察人文,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由此而推及天下。此处“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已凸显出“以文教化”的思想痕迹。

直到西汉以后,“文”和“化”才成为真正的双字词。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说,古时圣人先用文,以德治天下,然后才用武力。之所以运用武力,是因为有的人不服教化。圣人是先用文德进行教化,只是因为改变不过来,然后才使用武力的。这里既说明了文化的局限性,也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本质是武力的前奏。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束皙在《文选·补之诗》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对国内人民要经过文治教化,使社会安定;对外部敌人就要通过武力,使他们伏首帖耳,使国威远震。显然,此时的文化开始表现出与自然相对,与质朴和野蛮相对之意。

人是社会性的类存在。这种类存在创造了其独特的“文”与“化”。所以,文德教化是人的类存在的价值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所说:“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张岱年、程宜山,2006:3)。

随着后世学者对文化研究的深入,现在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但总起来讲,文化是人类的类存在之价值体现,它与人类本身的起源和发展密不可分,与人类道德的起源和发展同样古老。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植立之兽”发展成为今天具有自觉意识来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现代人,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演化同样密切关联。人类在与自然和其他社会文化相处过程中,常常自大地把自己称为主体,把自然和他人称为客体,甚至傲慢地要求客体为主体服务,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对外族文化予以蔑视乃至必予灭之而后快。这样的文化不是我们人类社会应倡导之道德文化。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70多亿人口,而且还在不断人口膨胀的地球上,人类若再不倡行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与国际化时代的人类共生的道德文化,人类的自我毁灭将为时不远,这绝非危言耸听。

三、道德文化之心理解读

何谓道德文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认为,道德文化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产物,也是制约人类道德生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道德文化不仅包括有确定形态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而且包括由此转化形成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舆论……(罗国杰,1993:124)。但这个界定是从静态的视角对道德文化所做的阐释。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道德文化的本质应为发展或提升个体和社会的道德水平,必须通过社会文化实践才能做到。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视角提出了与道德文化有关的心理学思想,阐发了很多闪耀着心理学思想光辉的道德文化心理学观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中国道德文化之源的心理反思

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底蕴深厚的中国道德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发展史。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道德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因为中国社会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道德特色。前已述及,早在远古时期,一直到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中国的古代文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体系,而只有一些学者在其论著中只言片语的道德阐释,因而只能说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最初萌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才导致了中国道德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黄志华,2013:52)。意思是说,道生成了万物,赋予万物以各自不同的形体,但是,万物必须要靠德去蓄养,才能成就万物。所以,“道”和“德”就是万物的父母,万物都必须要尊崇“道”而且要珍贵“德”。这是因为“道”生成万物,导引而又不干涉万物,没有把万物据为己有。“德”蓄养万物、保护和协助万物而不会去主宰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和成长。这就是奥妙无穷,玄远无为的伟大德性,这就是道家学说中“道”与“德”的辩证关系。

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需要在遵循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说,今天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重任已随时代的发展而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人肩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和不同文化都在努力争取在全球化的公共空间里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地位。对于正在致力于复兴中华之伟业的中华民族来说,这里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共存。作为一个有着悠久人类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逐渐迈向全球化的今天,既要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更要励精图治,为21世纪的人类道德文化和谐共生开先河,而不仅仅局限于民族文化的桎梏之中,更要避免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窠臼。

当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配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旋律,这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道德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道德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这已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的发展中得到历史见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但其中有很多都是世界不同民族和文化所共同认可和提倡的。例如,我国儒家传统非常尊崇的“诚敬之道”,在西方社会是以“honesty”(诚实)和“respect”(尊敬、敬重)等美德(virtue)的概念形式而存在着,并已成为其核心价值观之一部分(杨韶刚,2004)。由于西方文化注重实证分析,它们对这些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中外儿童青少年对道德概念之判断和推理的实验研究(Helwig,2011),值得我们进行跨文化道德发展的深思。

(二)西方道德文化之心理解读

在西方社会,“道德文化”这个概念与人类文明和文化概念有关。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化的东西在古希腊被称为“教养、培养”(upbringing)。虽然字面意义不同,但都与文明和文化教养有关。在当时,诸如“civis”(公民——citizen),civitas(社会——society),civilis(市民的——civic)等概念表达的都是市民生活的特征,主要指当时社会所认可的美德和优点、习俗、文化规范和复杂行为特点等。从西方词源学来看,“文化”(culture)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最初的意思是耕耘土地和生长植物,英文的“农业”(agriculture)一词就起源于“cultus agri”或“cultura agri”。后来人们又把这个词比喻为系统的培养或教育过程、德、智、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个体的完善和自我完善过程、人的天才禀赋、态度和能力、特征和属性等含义,在古罗马时代,经过著名哲学家西塞罗(Cicero)的进一步阐发,文化概念便具有了人类本性的理性、意志和道德特征,成为一种“精神和道德文化”,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含义,指通过形成某些心理能力、理智特性和美德而发展人的精神。显然,这个概念关注的是人类生活的崇高和纯净。到中世纪,文化这个概念被表达为“cultura mentis”而得到广泛流传,意思是心理和精神文化。

从道德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这个概念和“文明”是同义词,因为其内容都包含着道德。这种观点是泰勒(E.Taylor)首先表述的。在他看来,文化源自被社会所采纳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和习惯等。他说:“所谓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志的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连树生,2005:1)。因此,在法国文学作品中人们普遍使用“文明”这个术语,而在日耳曼(德国)和盎格鲁-撒克逊(英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则使用“文化”这个术语,它们的意义是相通的。由此可见,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不仅与文明有关,也和文化有关。按照这种理解,道德和文化就是人类以其活动、交往和行为而表现其生活方式的主要条件和形式。他们之间在发生学上的相关是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早期作为道德现象而出现的,是人类文化的基本成分。

总之,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逐渐成为一种积极、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人们发现,善的法则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和良心的法则时,道德便发展起来。作为一种文化,道德主要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积极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道德文化创造了人,因为道德文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和共同体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它是人的精神力量的精髓,最典型地表现在慈善和同情之中。但是,道德又是一种复杂的价值观,具有很多复杂的方面,表明道德的实际功能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文化现象。

一方面,其主要形式是个体的道德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的道德文化。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会在逻辑上导致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动力学问题,以及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政治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革新,而且包含着社会中人格的道德革新。在社会道德文化面临危机的情境中,个体和社会都要努力寻求使道德和文化在新的情境中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技术领域的超常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都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的道德文化问题。

黄志华.2013.行走老子众妙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清海.1998.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12.

罗国杰.1993.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老子.1998.道德经(中英文对照)[M].Arthur Waley,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钱理群,王得后.2009.鲁迅小说[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泰勒.2005.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君毅.2005.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阮元.2011.十三经注疏(一):尚书正义序[M].北京:中华书局.

阮元.2011.十三经注疏(三):礼记正义·乐记[M].北京:中华书局.

张岱年,程宜山.2006.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韶刚.2004.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1):32-37.

ECKENSBERG L H.2003.Wanted: A Contextualized Psychology.A Plea for Cultural Psychology Based on Action Psychology[C]∥SARASWATHI T S(eds.).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Delhi, India: Sage.

HELWIG C C, YANG S, TAN D, et al.2011.Urban and Rural Chinese Adolescents’ Judgments and Reasoning about Personal and Group Jurisdiction[J].Child Development (2):701-716.

STERN H H.1992.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许莲华]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Morality and Culture

YANG Shaogang

(SchoolofMarxism,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420,China)

Morality is an issue that people has been pursu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Many different ideas have been advocated by the scholars from philosophy, ethics, politics, sociology, pedagogy and psychology, but there seems to be some consensus in its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Morality started from the special essence that human beings are the “classified existence” and i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norms among the human relationship.In ancient China, Dao and De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which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former was road that was extended into the regulations and norms; while that of the latter was the integrity that was extended into the conform to the objective regulations to deal with people and affairs.Wen and Hua were also two concepts from the beginning.Wen originally refers to the alternate color texture or symbol, and later it evolved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e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morally goodness.The original meaning of Hua refers to alteration, generation and creation and later evolved into cultural enlighten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moral culture is to develop or enhance the moral levels of people or societies, the process of which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ocial culture.

morality; culture; regulations; norms

2016-07-16

杨韶刚(1955-),男,山东济南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心理学、中外道德文化比较研究等。

G02

A

1672-0962(2016)06-0098-06

猜你喜欢

道德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