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新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2016-03-09周露茜黎晓莹关力理郭炳鹏伍伟良周子青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新生医学生

周露茜 黎晓莹 关力理 郭炳鹏 伍伟良 周子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20)

·医学教育·

浅谈医学新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周露茜*黎晓莹 关力理 郭炳鹏 伍伟良 周子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20)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要求,医学教育应注重对医学新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从纠正学生认识着手,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在鼓励交流中训练他们的科研思维,培养其良好的科研习惯,并适当地为他们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为医学新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学新生;科研思维;医学教育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病原体的进化和疾病谱的转变,新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当今社会对医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与之对应的,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亦是时势炼英雄[1]。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不再局限于夯实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医学生只有同时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2]。兼职班主任是医学新生踏入校园的第一个导师,在五年医学教育的伊始便开始注重对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改变医学教育现状,纠正学生的不当认识

极强的专业性是医生这个职业有别于其他大多数职业的关键,对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孜孜追求使得大多数医学院校“无暇”兼顾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普遍没有对医学生正规科研思维的培养引起重视[3, 4];传统课程更多地传授课本上可能已经不合时宜的知识,对国际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更新教育还做得不够,传统教学模式下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少,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授课老师并未意识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重要性,总抱有“为时尚早”的观念[5];医学新生在如此“大小环境”的影响下缺乏对新医学现象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对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6],大多数新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并非“我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家”的层面。

因此,培养医学新生的科研思维,首要的是要紧密结合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通过举自身科研之路或身边科研工作优秀典型的例子,纠正学生们的认识,激发医学生学习科研思维和基本技术的热情,认识到科研在他们自身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这是科研思维培养的第一步。

2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为人师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相比于“言传”,“上师”应更精于“身教”。在日常接触中,教师对科研工作热忱而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能对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首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7]。另一方面,教师亦要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自身科研思维的强化可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可更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身科研成果的增加可为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带教阶段,笔者会结合学生课程时间安排,给他们安排简单且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8],例如指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组织小组探讨,或者让感兴趣的学生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见习,一方面减轻了自身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帮助他们尽早地实现从对科研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3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新生,由于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搭建起科研交流平台,例如微信群与QQ群,在激发学生兴趣中取得了很好效果[9]。教师不定期地在群上发布与医学生日常生活或临床病例相关的科研问题[10],例如:“参与社团活动对培养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有没有帮助?”、“感冒时,吃感冒药与不吃感冒药谁好得快?”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让兴趣做最好的老师。对发表了言之有理的见解的同学,给予赞扬和鼓励,一次次积极正向的反馈激发了不少学生钻研科研的兴趣。

4 注重交流,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

科研是整理和学习前人经验,不断进行修正,创造新的知识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性,而创新的灵感来源则是前人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应尽早鼓励学生们学会检索文献、浏览文献、精读文献再而归纳文献。刚开始读文献,建议最好从权威的、影响因子高的外文期刊开始,例如Nature、lancet等杂志的综述[10]。同时,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在交流中整理思路、归纳要点、相互学习。

除了在同学群体中相互学习外,互联网亦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科研交流网站,例如丁香园、医脉通、小木虫等,让他们有与一线科研工作者交流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会在文献阅读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质疑精神和实证意识则在与同学、前辈以及一线科研工作者的交流中得到培养,科研思维雏形形成并逐渐得以训练强化。

5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对于21天是否为养成好习惯的时间节点,我们无从考究,但尽早养成一个好习惯肯定是学生未来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日常交流时,应时刻对学生强调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科研好习惯往往体现在资料整理能力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文献资料时应注重标记重点和自身领悟的批注,资料下载与整理应根据重要程度和相关领域进行分类,利用Endnote、NoteExpress、医学文献王等文献整理工具进行归纳,亦可通过建立不同的文件夹进行收藏,同时做好标记。在带教过程中,笔者会注重经常性地与学生交流、分享文献,一方面交流体会、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则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6 适当安排学生的假期实践

“纸上谈兵无用”,合理运用本科生课余和暑假时间,制定适当的实践计划和内容,结合我院科研优势,为学生营造见习、观摩、参与科研的机会,尽早使他们在本科阶段便开始接触科研、理解科研、实践科研。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有效地帮助大部分医学新生建立起了科研思维的雏形,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以及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过去一年,班里约二分一的同学提交了学生科研项目申报书,其中13名同学申报的项目获得了立项,并获得了合计约一万四千元的科研经费。与此同时,学生们的功课成绩不但没有因参与科研占用时间下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参加科研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能透彻地理解医学。

医学生教育目标早已不仅仅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是贯穿于医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代理班主任则肩负着其中首要的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医学教育早已告别“填鸭式”教育的年代,应从纠正认识开始,逐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建立及训练科研思维,由浅入深,并使其潜移默化式地贯穿于五年医学本科教育当中[11]。

当然,科研思维的培养及实践并非一蹴而就,兼职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就像一个领路人,一开始将学生领上轨,以后的路便需要学生们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1] 卢泓成, 黄华兴, 王 水, 等. 本科阶段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及创新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7:45-46.

[2] 汪进国. 教学科研化对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13,31(14):13-14.

[3] 董 靖, 卢旻鹏, 李志勇, 等. 五年制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及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8:117-118.

[4] 李 霞, 刘 芬, 郭秀花.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医学统计学第二课堂带教为例[J]. 西北医学教育, 2012,20(2):329-332.

[5] 孔晓霞, 龚永生. 医学科研设计教学的几点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2010,1(34):62-63.

[6] 傅冷西. 医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2):52-55.

[7] 赵丹玉, 柳 春, 王艳杰, 等. 论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32-34.

[8] 周晓红, 陈晓光, 彭鸿娟, 等. 以课外科研工作为基础拓展医学生创新综合素质教育空间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 2006,14(3):235-236.

[9] 张丰菊, 宋彦铮, 孙明甡. 注重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J]. 眼科, 2014,6:424-426.

[10] 陈嵘祎, 冯霭群.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31(5):625-627.

[11] 陆斌杰, 张美娇, 黄 钢. 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34(2):187-189.

(本文编辑:董 莉)

10.3969/j.issn.2095-9664.2016.06.017

R-05

A

2095-9664(2016)06-0059-02

2016-08-15)

*通讯作者:Email:zhlx09@163.com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新生医学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新生娃萌萌哒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