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员的主体性与“超语言”因素
——体育赛事随同口译案例分析

2016-03-09耿良凤

关键词:口译员译员兴奋剂

岳 峰,耿良凤

(1.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7)



译员的主体性与“超语言”因素
——体育赛事随同口译案例分析

岳 峰1,耿良凤2

(1.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7)

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口译员是交际的参与者,是话语意义的积极构建者,其主体性的发挥会对译语和交际氛围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译员要在确保交际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采取增译、减译、改译、省译、误译、释义等相关应变策略。交际是口译的本质,口译员为了促进交际,可能在口译实践中调整自己的立场,发挥主导作用来促进交流沟通,提高口译活动的审美度。“立场准则”与“交际调控”这两个“超语言”层面可用于分析口译案例。本文从这两个层面分析作者之一耿良凤的口译实践,力图为体育口译领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案例。

随同口译;主体性;交际;对话理论

一、引言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弘扬体育精神和展示新中国的面貌,中国举办了许多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运动员、教练、裁判员、组委会成员、医护人员、媒体人员、观众、公务员和赞助商代表。[1]而只有在口译员的帮助下,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才能实现无障碍交流。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体育口译领域。

本文作者之一耿良凤曾于2013年11月13日至18日担任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日本兴奋剂检查官(Doping Control Officer)的英语随同口译员。兴奋剂检查官的工作是提取运动员的尿样或血样,再将样本送至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由实验人员分析样本,进而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了禁用物质。[2]兴奋剂检查工作关系到体育赛事的公平公正、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体育事业的欣欣向荣,作用举足轻重。兴奋剂检查官作为这项工作的执行者,更是肩负神圣的重任。口译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与反兴奋剂小组成员、各国运动员、中国志愿者顺利交流,共同完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兴奋剂检查工作。

前苏联理论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提出了著名的对话理论,其中,有“话语”“语境”和“对话”三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话语”在交际中产生,是具体的、个人的,能够体现说话者的思想、意志、人格,因而关系到说话者是非善恶的伦理立场,与其价值观息息相关;“语境”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是话语产生的基础。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体现出话语的真实意义和真正价值;“对话”则是对话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际各方的话语交换形式。对话是话语的本质。对话性指话语的意义是由交际各方的语词和话语意图产生,离不开特定的语境。[3]随同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中文又称“联络陪同口译”“陪同口译”“随行口译”“随从口译”,英文又称“Liaison-escort Interpreting”“Escort Interpreting”,是口译员以一人或少于四人的小团体为服务对象,以口译为其与外界建立联络的口译工作。[4]随同口译的工作包括联络、接待、陪同、参观等,在体育口译领域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随同口译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口译员在交际中,与说话人、听话人分别形成了对话关系,说话人和听话人则通过译员这座“桥梁”产生对话关系,因而交际三方相互制约、彼此依赖;口译员作为交际一方参与了整个交际过程,也就参与了“话语”的意义建构,因而译员不是“隐形”的,而是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倾向,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忠实”和“中立”。

需要强调的是,译员的主体性是指译员在传递源语信息意义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交际目的,综合运用其认知情感、价值标准等主体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5]一名合格的随同口译员有两个任务:一是传递源语的实际意义;二是适时临场发挥,使用得体的语言营造和谐愉快的口译氛围。[6]可见,口译员的角色已经不是机械的“传声筒”,而是口译交际中的参与者,具有主体性。

二、体育赛事随同口译实例

(一)案例概述

本次随同口译任务持续时间三天,工作时段为上午八点至下午四点;工作地点不固定,根据赛事行程包括福州名城豪生大酒店、永泰香米拉温泉大酒店、永泰动车站附近和永泰云顶景区;工作内容包括接待日本兴奋剂检查官,负责其衣食住行和日程安排;为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与中国兴奋剂检查官、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就兴奋剂检查工作做口译;陪同反兴奋剂小组成员午餐;陪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参观永泰。口译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医药和体育赛事两大领域,并具有隐秘性。口译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事先对外界透露相关工作细节。

工作对象的语言均以口头语为主。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主要用英文发言,英文发音带有浓重的日文口音,语速慢,词汇简单,偶尔有英文语法错误,并且有时说日文;中国兴奋剂检查官主要用中文发言,有时说英文,中文和英文发音都带有浓重的东北口音;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用中文发言。

(二)个案分析

1.立场准则

在巴赫金看来,词以三种方式存在:字典里的词、他人话语里的词和自己话语里的词。[7]96只有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词才具有意义。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都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都无法摆脱自身的价值观、感情等种种主观影响。对口译员来说,如果“忠实”地对说话人的话语亦步亦趋,而不采用翻译策略对其话语进行“操纵”,结合语境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话语,那么口译员相当于照搬字典里毫无感情色彩和实际意义的词。为了构建话语意义,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口译员还要考虑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接受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话语进行调整,因此难以保持中立立场。口译员并非忠实于源语的语言意义,而是忠实于雇佣口译员一方的立场和观点。[8]口译员不仅仅是当事人的“传声筒”,而是交际参与者,能够积极地建构话语意义。

例1 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于11月14日抵达福州名城豪生大酒店,由口译员接待。而两名中国兴奋剂检查官则于11月15日到达。15日上午,口译员参加了反兴奋剂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一开始,日本兴奋剂检查官热情地介绍道:“I have been working with them for a long time. They are doctors and they are really nice.”口译员很吃惊,因为口译员在译前准备时了解到,两位中国兴奋剂检查官的教育背景分别是数学博士和行政管理硕士,于是说道:“Wow, doctors. That is impressive.”一位中国兴奋剂检查官尴尬地一笑,说:“其实我们不是医生。我们只是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官员。兴奋剂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要陪同和监督运动员到洗手间排尿。排尿时,运动员从胸部到膝盖这部分要裸露,手腕到肘部也要裸露。根据中国规定,体育官员可以看运动员的裸体,但是国际规定只有医生才有权这么做,所以我们只好一直瞒着日本人。你可不能把这翻译给他听。”紧接着,日本兴奋剂检查官问口译员:“What does he mean?”口译员回答:“Well, he told me that his hometown i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he worked very hard when he was a kid in senior high school, so that he got a place at a key university in Beijing……”

弗米尔(Hans J. Vermeer)的目的论提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员的翻译目的分为三种:谋生目的、交际目的和相关翻译策略的使用带来的目的。目的论和交际情景、文化背景密切相关。[9]我们认为,谋生目的是口译员最基本、最实在的目的。口译员为了达到谋生目的,在口译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就是服从翻译委托人或发起人的要求,并以此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而译员主体性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为了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故意不翻译,而用其他信息替代说话人的话,即有意误译。

本例涉及到由于中国体育赛事标准和国际体育赛事标准不同,中国体育官员有没有资质来担任兴奋剂检查官这一问题。本例的口译员受雇于中方,因此,当中国当事人希望口译员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行事,并明确要求不要翻译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谋生目的,口译员的立场自然向中方倾斜,采取改译的翻译策略。况且,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如果口译员不顾中国当事人的要求坚持直译,无疑会引发中国当事人和日本当事人以及中国当事人和口译员之间的交际冲突和误解,不利于会议的顺利进行。因此,出于口译员立场和交际效果的双重考虑,口译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采取有意误译的翻译方法。

实践中,随同口译员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翻译目的,优先考虑翻译委托人或发起人的要求,正确判断交际语境,发挥主体性,有意识地对源语采取增译、减译、改译、省译、误译、释意等翻译方法。在面对突发状况时,随同口译员要把促进当事人双方的顺利交流作为首要目标,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努力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

例2 反兴奋剂小组规定,自行车赛每一项目的第一名运动员一定要参加兴奋剂检测,其余的运动员则由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以抽签的形式来确定。被抽检的运动员名单在比赛结束前半小时张贴在终点线附近。运动员看到名单后,要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到兴奋剂检查站。在兴奋剂检查站,运动员可以先去休息室休息,饮用饮料,等到有排尿的感觉后告知兴奋剂检查官,而后接受检查。小组会议的时候,日本兴奋剂检查官特别强调:“As members of anti-doping team, we must not offer the designated rider food or drinks. Or the rider may accuse us of offering him food or drinks containing dope. ”口译员:“反兴奋剂小组成员不可以向被抽测的运动员提供食物或饮料。否则运动员可能指控反兴奋剂小组成员为他提供了含有兴奋剂的食物或饮料。”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一次比赛后,某国冠军向口译员要水喝,口译员从宾馆房间的小柜子里找到了一袋雀巢速溶咖啡,并为其泡了咖啡。这时,日本兴奋剂检查官生气地问道: “Didn’t I tell you guys at the meeting? As a member of anti-doping team, you must not offer the rider coffee! You should have said no to him. Did you forget?”口译员答道:“I do remember that. But I thought I am a interpreter, so I am not a member of the team. I thought you were talking to the anti-doping officers.”日本兴奋剂检查官说:“Of course you are a member of the team. Our team is a family of eight.”

对话关系是指交际各方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具体的话语,表达各自的感受、想法,交流信息,体现了交际各方之间认同、驳斥、回避等态度。[3]此例有两种对话关系:在第一种关系中,口译员作为中间人,与听话人形成了关系;第二种关系中,口译员没有“翻译”,而是直接展开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对话。译员在与说话人的对话关系中,生成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显然,口译员作为交际活动的一方,发挥了主体性,参与了话语意义的建构。但从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口译员的主体性受到其雇佣机构以及口译活动当事人的双重制约,不可以任意行事。口译员的身份不仅仅是翻译,也是团队成员。因此,口译员在口译前和口译时要注意,当事人对口译员是否有其他的行为限定或要求。此例中,日本当事人已经明确强调,在反兴奋剂检查站,小组成员不可以向运动员提供食物或饮料。但由于口译员对源语的误解,导致在工作时违反了小组规定,擅自给运动员提供咖啡,给当事人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可见,口译员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译员兼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工作中要避免不恰当的举止。如果对工作制度不了解,应该多询问相关负责人。

2.交际调控

余光中先生指出,译员是巫师,原作者是神人,而读者则是凡人。巫师的任务就是将神人的话传达给凡人。巫师位于神人和凡人之间,上通天意,下达人话,左右“巫”难。[10]54由此可见译员工作的艰辛,地位的尴尬。从理论上来说,口译员在工作时应该保持中立,力图使得译语客观、完整、准确,不因为任何原因偏袒任何当事人。然而从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实际工作中,口译员对交际形势的判断会受到当事人文化背景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双重影响。[11]36-38口译员是“显形”的,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方,因此在口译中难免会体现个体的价值观和立场,表现出其所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和规范,难以保持完全“中立”。在保证源语有效信息正确传递的前提下,口译员可以充当信息的“把关人”,对当事人“威胁面子”的言语进行调整,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7]163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应掌握各种语体的风格和语用功能,并学会使用委婉语。同时,口译员要了解交际礼仪和礼貌套语,在口译活动中体现外交家的风度。[8]可见,为了对交际进行调控,口译员要具备社交礼仪常识,调整源语中不利于交际的内容,并学会运用委婉语。

例3 协助反兴奋剂小组工作的还有四名大学生志愿者。比赛结束后,由志愿者负责陪伴被抽检的运动员从比赛终点线到反兴奋剂检查站,志愿者还要签署相关文件。初次见面寒暄后,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了解到志愿者们是闽江学院的学子,说:“Well, I don’t know about that university. To be honest, I am astonished at the backward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Only Xiamen University and Huaqiao University could be counted as good universities.” 口译员译道:“对此大学我知之不详,但我相信那是一所很棒的大学。福建省的高等教育还有待发展。在日本人看来,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很出色。”

此例中,如果口译员直译的话,便是“我对闽江学院一无所知。说实在的,福建省的高等教育很落后,这让我震惊。这里只有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才是好大学”。当事人的话过于直接,不够妥当,其会话含义是闽江学院不是一所好大学,而这会威胁到对话三方的面子:闽江学院的学子们会尴尬不已,可能觉得自己受歧视,面子被威胁;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大实话”造成交际障碍,威胁到他人的面子,他的面子也会受到潜在的威胁;口译员在对话中被学子们视为日本兴奋剂检查官的代言人,学子们可能认为口译员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当事人的观点,对译语要承担间接责任,因此面子也会受到威胁。

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口译员对当事人的表达方式作了调整。具体说来,口译员对话语信息进行了一定的过滤,对源语中缺乏足够事实依据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当事人的语气。比如使用模糊词语“不太”;对I am astonished at the backwardness……进行了语义弱化,用“有待发展”这一中性语表述;省译only;改译Xiamen University and Huaqiao University could be counted as good universities为“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很出色”;“在日本人看来”一词的补入使得译语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增译“但我相信那是一所很棒的大学”避免了当事人威胁面子的话语。整体而言,译文使得当事人的形象变得克制谦虚,口吻亲切有礼。

口译员作为交际活动的参与人,要充分运用其良好的话语交际能力,发挥主体性,与双方当事人共同建构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当当事人说出对交际不利的话语时,口译员要随机应变,运用模糊词语、委婉语和礼貌用语,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如省译、改译、增译,对源语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例4 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工作培训时说道:“You should notify me any action or behavior out of the ordinary that the rider may have done when you escort him. Besides, you should practice with discretion.” 口译员译道:“在陪同运动员时,如果你发现他有任何异常的举动,请告诉我。此外,请谨慎行事。”其中一名志愿者答道:“好的。”口译员译道:“No problem, sir.”当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开始讲解下一条规则时,另一名志愿者压低声音对口译员提出疑问:“什么叫做谨慎行事?”口译员解释道:“就是你不可以向运动员索要签名,或者要求合影。”

此例需要从口译受众、口译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术语的口译三方面来探讨:

首先,口译受众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受众、专业受众和特殊受众(领导嘉宾和双语受众)三类。口译员要根据受众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来对源语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解释。[12]此例中,大学生志愿者属于普通受众,对体育赛事的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因此兴奋剂检查中的专业词汇——practice with discretion造成了交际障碍。口译员处理专业词汇时显得比较被动,没有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对词汇做解释,而仅仅采取直译的方式,使缺乏专业素养的普通受众无法理解。

其次,对话理论指出,译员是交际活动中话语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口译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交际的成功。在交际中,口译员不仅仅要实现双语的转化,还要充当交际过程“协调人”的角色,通过对话轮的传递、创造、打断、接受、持有和终止等话语策略来维持调整交际过程。[7]193根据对话理论,中国当事人没有把口译员视为“传声筒”,而是把口译员当成交际的一方,在言语层面和口译员产生了对话关系。口译员考虑到日本当事人已经开始讲解下一条规则,贸然打断他的讲话可能引起不快,同时中国当事人压低声音询问,也表明他不愿打断日本当事人的讲话,因此口译员接受话轮,自己对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日本当事人还在发言,口译员也要注意听他说的话,做到“一心多用”。最后,口译员体现了一定的话语交际能力,礼貌用语“请”和尊称sir的使用,缓和了双方的语气,建立了双方的礼貌形象,展现了译员的主体性和风度,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再次,如果当事人在表述中用到某些专业术语,口译员可以采用“直译+释义”的方法,用简单的词汇或者生动具体的例子来传达专业术语的意思,缩小双方因为专业知识产生的交际鸿沟。如果口译员没有采用“直译+释义”的方法,而当事人无法理解信息,向口译员直接寻求帮助,口译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策略: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由另一方来解释,或者口译员接受话轮,自己解释。

例5 口译员第一次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四名大学生志愿者共进午餐时,一番客套后,可能由于大家彼此还不熟悉,都只顾着吃东西,一时鸦雀无声。口译员想要打破尴尬局面,主动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聊起了餐桌上的一道甜食——芋泥。芋泥貌似冷盘,其实很烫。日本兴奋剂检查官果然对这道独具特色的闽菜很感兴趣,就此询问芋泥的主料和烹饪方法。正当口译员解释芋泥的烹饪方法时,一位志愿者插话:“你们是在说芋泥吗?”此时,口译员才意识到自己喧宾夺主,冷落了四位志愿者——四名志愿者都是福州本地人,对福州特色菜一定有所了解,于是马上对日本兴奋剂检查官说道:“Well,she is a native of Fuzhou, and she may explain more about this dish to you.”顺利地把话题交给这位志愿者。这名志愿者高兴地接过话题,兴致勃勃地向日本兴奋剂检查官介绍了芋泥和林则徐的故事。其他三位同学也不时地对他的介绍做补充。

口译的中心话题大多是事先确定的,但作为交际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口译过程中结合语境,制造新话题,引入新信息。口译员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制造话轮,并合理分配话轮,以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7]195而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是宴会上众人都喜欢的话题。

本例中,日本当事人和译员先形成了对话关系,而后,译员和中国当事人形成了对话关系,最后译员发挥主动性,制造话轮,帮助双方当事人形成了新的对话关系。口译员注意到交流过程中的沉默现象,适时制造话轮,引入关于福州特色菜肴的话题,引起了交流一方的兴趣。然而,口译员在化解交际障碍的同时,也制造了交际障碍,因为口译员不知道如何适时地分配话轮,让交流的另一方有发挥的空间。直到交流的另一方提出异议“你们是在说芋泥吗?”口译员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客为主。

要避免这种尴尬,口译员在参加宴会前,可以通过酒店管理者对当天的菜肴做一番了解,掌握特色菜肴的主料、烹饪方法和历史传说,并且建立相应的术语库。[13]这样,在双方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口译员可以用美食这个话题来开启新的话轮。此外,口译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时段是否包括了午餐时间。如果包括,口译员就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工作职责,要牢记自己口译目的是促进双方交流,切忌喧宾夺主。开启新的话轮后,要注意及时把话轮分配给交际的另一方,避免冷落另一方。

例6 本次赛事的兴奋剂检查官们为同一国际机构服务,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双语能力。刚开始做口译时,常常被中国兴奋剂检查官打断“我听得懂他的话”。随后双方完全撇开口译,直接用英文交流。这让口译误以为中国兴奋剂检查官们的英文很好,因此其交流时,有时会放松走神。直到有一次中国兴奋剂检查官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话讲到一半时,忽然停下来询问道:“刚刚他说的啥意思?”不巧的是,口译恰好好没有注意听他们的讲话,只好请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复述一遍:“If I couldn’t find a volunteer here, you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 chaperon and escort the designated rider to anti-doping station.”口译员译道:“如果我找不到志愿者的话,你能否陪同被抽检的运动员到反兴奋剂检查站呢?”后来注意到,中国兴奋剂检查官们和日本兴奋剂检查官在交流时喜欢频频点头,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理解了日本兴奋剂检查官的话。即使没有听懂,他们也会点头。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没有听懂,因此很少用明确的言语向口译员求助。

对话关系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对话双方直接发生言语互动,另一种是双方通过肢体语言等非言语形式表现出来。口译过程中,受众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对译语进行解读,进而理解源语的意义,达到口译传达语言意义的目的。因此,口译员要关注受众的教育背景、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根据受众对译文作出调整。[12]此外,在口译实践时,一名优秀的口译员可以根据受众的眼神、肢体动作、语气、表情、言语停顿和现场气氛来判断受众的意图。[8]

造成本例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口译员对受众的语言水平缺乏了解,并且在工作时走神。刚开始时,口译员尊重中国当事人的选择,在当事人双方直接交流时不介入,是正确的。然而不介入并不表示当事人双方已经不需要口译员,口译员放松走神的工作状态是完全错误的。此外,此例中源语have to表示命令,体现了日本当事人在交际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为了使日本当事人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口译员用“你能否……”这一情态句,在传达源语基本信息的同时,弱化了其权威的语气,积极地构建了话语交际意义,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译前准备时,口译员可以通过查询资料、电话交谈、邮件传真等方式来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或者利用接待迎宾、进餐、休息的机会与当事人面对面地交流,并估计当事人语言能力的真实水平。[14]翻译过程中,面对双语当事人,口译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选择来判定自己是否要介入交流。但无论如何,口译员都要集中注意旁听对话,以防当事人突然因为语言障碍无法交流。而且,在口译现场,口译员还要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接过话头来翻译,比如当事人皱眉、将头侧向口译员、瞪大眼睛直视口译员的时候,表明当事人需要口译员的帮助。还有,随同口译员要灵活应变,在没有听清时,应及时请当事人复述话语。

三、结语

大型体育赛事只有在口译员的协作下,才能确保赛事组织、联络接待、餐饮服务、新闻媒体、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体育赛事随同口译工作实例,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从“立场准则”和“交际调控”两个“超语言”层面举例,说明口译员是口译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主体性的发挥会对译语和交际氛围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变策略。交际是口译的本质,口译员在交际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来实现交流沟通和口译审美。鉴于随同口译是面对面的交流,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口译员有较大的主体性发挥空间。

[1] 梁汉平.中国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4):34.

[2] 温洪涛.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和队医如何配合兴奋剂检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2):45.

[3] 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162-164.

[4] 陈科芳.英语随同口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

[5] 葛衍珍、黄建凤.从译员的主体性发挥与创造性叛逆论口译中立原则[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20-121.

[6] 陆国芬.英语口译的临场发挥[J].中国科技翻译,1995(2):41.

[7] 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 杨玮斌.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J].上海翻译,2012(2):51-54.

[9] 张美芳.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3-84.

[10] 金圣华.桥畔译谈新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0.

[11] 任文.试论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中立性”问题[J].中国翻译,2011(6):36-40.

[12] 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67-70.

[13] 刘萍.中式菜肴名称的口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3):18.

[14] 张吉良.论译员的口译准备工作[J].中国科技翻译,2003(3):16.

(责任编辑 钟昭会)

2016-04-23

United Board课题 “ Project Administration &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翻译专业高年级翻译创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课程“翻译课: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涉外经济与笔译’”。

岳 峰(1966—),男,福建泉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耿良凤(1990—),女,江苏灌云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059

文章编号:1000-5099(2016)05-0137-06

10.15958/j.cnki.gdxbshb.2016.05.021

猜你喜欢

口译员译员兴奋剂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