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

2016-03-09杨红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肠溶保护剂消化道

杨红雨

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

杨红雨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后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查阅病历以及门诊与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中因素。结果年龄≥70岁、服药时间≥3个月、服药剂量为300 mg/d、合并消化道史以及未服用胃保护剂是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以高龄、长期服药、有消化道病史以及未服用胃保护剂等最为突出,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考虑到这几方面,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肠溶阿司匹林;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近些年,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治越来越频繁,在药物选用上,常会应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除了是抗炎药外,还是一种抗血栓药物,研究证实,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比较突出,所以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不足之处在于不良反应较明显,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研究通过查阅病历以及门诊与电话随访的方式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了调查,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年龄、服药时间与剂量、疾病史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 诊断符合冠心病的有关标准;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且服用时间≥1周[1]; ③知情同意,且依从性好,能够配合随访。排除标准:①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②消化道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③上消化道出血由其他原因导致。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0.4±5.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0±3.1)年。

1.2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以及门诊与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70岁为高龄);②服药时间(≥3个月为长时间服药); ③服药剂量(分为100 mg/d与300 mg/d);④有无合并上消化道病史(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⑤有无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片、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等);⑥是否吸烟。

1.3上消化道出血标准[2]①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或是大便潜血试验显阳性;②经胃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现象,有点状、线状或弥散性出血或是伴溃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龄≥70岁、服药时间≥3个月、服药剂量为300 mg/d、合并消化道史以及未服用胃保护剂是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100例患者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出血情况比较[n(%)]

3 讨论

从肠溶阿司匹林的“肠溶”特性来说,其一般不会对胃构成损害,然而其对胃的直接刺激恰恰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机制。研究证明,胃、十二指肠的受累是肠溶阿司匹林导致的主要胃肠道不良反应。目前认为,肠溶阿司匹林会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包括:①影响环氧化酶1活性减弱,抑制黏膜前列腺素生成,使胃血流减少,使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胃负荷加重; ②环氧化酶1活性减弱,同时也会阻断花生四烯酸在其途径下的代谢,从而使花生四烯酸只能在脂加氧酶的催化下进行代谢,这样将会大量生成白三烯与自由基,趋化嗜酸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最终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遭受损害,并使胃黏膜细胞因血供障碍而脱落[3];③ 干扰血栓素A2合成,使血小板的凝集受到抑制,从而增加胃黏膜出血的危险;④ 呈弱酸性,可造成胃黏膜内的pH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黏液HCO3-生理屏障的保护作用减弱,故一些侵袭性因子如胃蛋白酶、H+等会对胃黏膜构成损害;同时,肥大细胞会受到反弥散H+的刺激作用而加大对组胺等的释放,从而引起胃黏膜损伤;⑤幽门螺杆菌参与,与上述环节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进一步损伤,使肝脏凝血酶合成出现障碍[4]。

冠心病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服药时间≥3个月、服药剂量为300 mg/d、合并消化道史以及未服用胃保护剂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其中以服药时间与剂量、未服用胃保护剂为可控因素,这提示临床医生在以后的治疗中要把握好阿司匹林的剂量,以及最好让患者同时服用胃保护剂,这样可能会对减少上消化道出血起到帮助。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以高龄、长期服药、有消化道病史以及未服用胃保护剂等最为突出,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考虑到这几方面,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陈慧,张艳,吴小盈,等.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8(22):1277-1281.

[2]周霞.高龄患者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和有效性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11(10):72-73.

[3]张蕾蕾,田双双.冠心病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3(32):243-244.

[4]邵明.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5,14(23):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96

2016-07-26]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肠溶保护剂消化道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猪的消化道营养
消栓肠溶胶囊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低温保护剂热物性分析与冰晶的显微研究
发光菌冻干粉保护剂及贮藏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