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让每一朵花绚烂绽放
2016-03-08丁围围
丁围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让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认知需求的满足,最终促进学生内在潜能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小班化配置下,语文教学应该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体系,从而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能得到充分绽放。
一、“生长目标”分层,让“百花怒放满园”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纲领和最终归属,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遴选、策略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价值。小班化班额数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能力层次方面体现得较为鲜明,教师可以将全部的学生按照家庭环境、原有基础、思维能力等维度将他们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将原本统一的目标体系依照学生不同的层次或提升要求,或降低难度,以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教学吴伯箫散文《早》的第一课时,教师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梳理表达顺序,概括课文内容”。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完全拘泥于这一整体性的目标,而是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将这一目标进行了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根据游记的体裁特点,梳理出课文“移步换景”的表达顺序,知道作者通过“门外、屋内、后园”写出了“清香、陈设、外形”等内容;而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将掌握“通过联想推动游览顺序”的写作策略作为教学的目标,从而感受游记内在线索的表达效果。
小班化教学中分层目标并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在统一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就紧扣“表达顺序”将明线、暗线作为目标分层的标准,让全体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的支撑下,达成“统一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二、“培育方式”分层,让 “百花自然生长”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个别学生要想达到掌握的水平,应该给予他们不同类型的指导。”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分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给予不同的指导,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辅导学习等方法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最终收获“殊途同归”的教学效益。
例如《少年王冕》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关于“雨后荷花”的描写。如何引领学生对这一语段进行分层学习呢?首先,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紧扣课文写作顺序、紧扣色彩的写作方法引导其感受景色之美;而对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洞察小说体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最终得出这一段景色描写既是情节发展的推手,也是人生经历的暗示,更是人物个性的烛照。
小班化配置的特殊性和优势为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分层实施提供了沃土。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班额数较少的优势,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指导,在不同的教学路径中让学生历经了不同的思维历程,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
三、“欣赏视角”分层,让“百花亮出美丽”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将教学关注的重点放置在教学过程上,还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质态以及最终的成果作出积极、正面和引导性的评价,尤其要发挥小班化班额数少的优势,将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的初读感知环节时,教师通过指名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利用小班化天然的优势,将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一个能力一般的学生将“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中一个“的”字读漏了。考虑到这个学生的朗读已经表现出极大的进步,于是在评价时教师并没有死揪住学生的问题,而是说:“嫩叶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要舒展开来,结果把一个字忙丢了,这次咱们慢慢展开。”在教师的带领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开始悄然发生着转变,很多学生都能做到根据同学自身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且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描写彩塑的语段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中“先描写事物种类,再特写典型事物”的写法,对节假日汽车站候车厅等待的人群进行合作描写。在交流之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价,有的认为同伴从图片中寻找到的人物比较典型,有的认为同伴描写的人物神态非常生动,还有的认为同伴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人物,还站在人物的角度进行了联想……
正是由于小班化教学,学生自身的相互评价落实到了每个学生身上,而学生形成的评价意识也对学生综合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考量,在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强化了分层意识,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总而言之,小班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天然优势,阅读教学就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充分整合这些资源,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展开教学,从而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能充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