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文字,注重方法
2016-09-22叶会彬
叶会彬
摘 要: 《名作细读》是孙绍振先生解读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表作,在这本著作中,孙绍振先生立足于语言文字,紧扣文字展开解读。同时,还原法和比较法的运用,为文本解读提供了视角和方法,达到了文本解读的目的。
关键词: 孙绍振 《名作细读》 文字 方法
作为高校中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知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倾注了大量精力,从炮轰高考,再到选编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都是他为语文教育而身体力行的具体表现。其中,孙绍振先生倾力最多的还是中小学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名作细读》就是专为语文教师而写的文本解读名著。品读此书,不禁为孙绍振先生解读之“细”而拍手称赞。那么《名作细读》究竟“细”在何处?孙绍振先生的解读为何会如此之“细”?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名作细读,细在文字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对文字独具慧眼,解读出文字的趣味。假如教师没有文本解读能力,或者这种能力较弱,即使使出了浑身解数,依旧不能进入文本解读的深处,无法有效分析文本。孙绍振的这本《名作细读》对文本解读非常细致,以单篇或者多篇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微观分析,深入文字内心,挖掘文字味道。
孙绍振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解读文本是他的代表之作。散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品味和情感把握上。总体而言,这篇散文的语言是淡雅的,体现出的情感是一种颓废的情感,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想让学生感悟到这些,前提便是教师对文本有细致的把握。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钱理群先生批评过一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之中——他写出的每一作品必定是充满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这是一种公式化解读,一旦文学作品的解读变成了一种公式般的存在,就难以分析出文章中具体的矛盾,就不能感受到文字的独特力量。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都是这种公式化解读。
孙绍振先生解读这篇散文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紧紧贴着文字进行解读。如解读郁达夫的雅趣时,他写道:“故郁达夫想要欣赏出雅趣来,就得有一份超脱世俗的、恬淡的心情。超脱世俗表现在哪里?‘租人家一椽破屋。欣赏风景,为什么要破屋?漂亮的新屋不是更舒适吗?但是,太舒适了,就只有实用价值,没有多少历史回味了。破屋才有沧桑感。因为这是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而要慢慢体会。郁达夫的个性在于他觉得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或许只有在破旧的民居中才能体悟出来。没有文化趣味的人,是不能胜任这样的欣赏的。为什么要泡一壶浓茶?浓茶是苦的,但是有回味之甘。”一般来说,“破屋”和“浓茶”这两个意象难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这两个意象的品读,可以感悟到他身上的雅趣,“破屋”的沧桑感与新屋的实用价值拉开了距离,造就了一种审美价值。“浓茶”也是如此,虽然苦涩,但是回味起来,却是无比甘甜,这一切都带有作者的雅趣。孙绍振认为,郁达夫这种独特的审美雅趣,不仅有中国传统审美的影子,还有西方唯美主义、以丑为美、以死亡为美等理念的影响。
孙绍振先生站在理论高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郁达夫审美取向的形成做全面说明,指出其来龙去脉。不仅让读者知其然,更让读者知其所以然。探讨文字背后的秘密,使读者解读有理论支撑,这样品读才是有效和细致的。因此,名作“细”读,必须立足于文字,紧扣文字展开解读。
二、名作细读,细在方法
孙绍振先生这本《名作细读》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文本分析学科建设乃至整个汉语文论建构都有重要影响。作为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无疑有着非常深厚的文艺理论知识,更可贵的是他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文章中的矛盾之处,将文章的精彩之处娓娓道来。这样细致的品读,得益于孙绍振先生在该书中使用的多种分析方法。
《名作细读》中的文本分析方法是还原法和比较法。还原,就是把概念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写在经典文本中的内涵是怎样的?二者不一样,才有分析空间。找出矛盾之后再分析为什么出现矛盾,则作品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昭然若揭。还原法主要有想象的还原、人物心灵或情感的还原、历史的还原、语义的还原或关键词的还原等。“还原”是为了回归,通过还原客观真实(生活)回归到主观真实(作家的情感与智性)。还原法对单篇作品的分析是有效的,但对于经典作品来说,其权威性会对读者造成一定蒙蔽,似乎除了这样描写再没有别的可能,要突破这种蒙蔽,一种最有效方法就是将一系列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较法的关键是寻求差异和矛盾,有了差异和矛盾,就有了分析的切入点。
分析《故都的秋》时,如果只用单篇进行分析,那么将难以分析出这篇散文审美的独特之处。孙绍振先生采用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比较法。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分析,如此一来,《故都的秋》的特色立刻呈现在睿智的读者眼前:“秋天的‘静,秋天的‘清,双方都有,但是,郁达夫欣赏的秋天的‘悲凉,在老舍那里是没有的。老舍的秋天从全文来看,给人一种活泼、清新、明静、愉快、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中学生能体会到的,把它作为美表现没什么障碍,因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郁达夫不一样,他把‘悲凉当做美。这是中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如果这种‘悲凉只是一笔带过,可能还不算关键词语,但这‘悲凉在全文中恰恰以一连串语词链加以强调表现,可见这是文章的纲领。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系统欣赏。”两篇课文有很多共同点,但要分析的却是不同之处。文本之间的差异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比较法的使用,读者很顺利地欣赏到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
除此之外,孙绍振先生在小说研究中非常擅长提炼核心概念——错位。首先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错位、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错位、真善美的错位;其次是人物的感知与客观事物的错位(即感觉的变异),人物的内心与外部动作之间的错位、对话和潜对话的错位、表面感觉和纵深感觉的错位。正是这一系列错位,才让我们从完整的形式中分析出小说内在的矛盾,从而顺利完成文本解读。
《名作细读》细在何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解读的经典,《名作细读》值得我反复阅读,并将分析方法运用到中学语文课本文本解读中,才能分析出课文中潜藏的细致之处。语文老师要像孙绍振先生说得那样: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又说不出来,或者一看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