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03例
2016-03-08郑德育何冰
郑德育,何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耳鼻喉科,陕西 宝鸡 721004)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03例
郑德育,何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耳鼻喉科,陕西 宝鸡 721004)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出血部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找到出血点并射频止血,1次找到出血点并治愈为94例(91.3%),2次找到出血点并治愈为9例(8.7%),总治愈率为100%;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上穹隆63例(61.2%),嗅裂鼻中隔部21例(20.4%),中鼻道后上穹隆16例(15.5%),鼻中隔中后端偏曲凹陷处3例(2.9%)。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好,治疗的关键是寻找到出血点。
鼻出血;鼻内镜;射频治疗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其中难治性鼻出血治疗仍较棘手,其原因是不能准确找到出血点。我科对2009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3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取得满意效果,并对其治疗方法、出血部位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3例,入选标准:常规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的鼻腔填塞(前鼻孔或前后鼻孔)仍未能控制的鼻出血。其中男性75例,女性28例;年龄23~86岁,平均45.8岁,高血压病史者35例,糖尿病史者8例。均为单侧鼻腔出血,均接受过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所有病例经血常规、血凝四项、肝肾功能、鼻内镜检查排除外伤性、鼻腔鼻窦鼻咽肿瘤、血液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局部麻醉,有鼻腔填塞物者先取出填塞物,鼻内镜下先用吸引器吸除血液及分泌物,初步判断出血部位后予加有少许0.1%肾上腺素的1%丁卡因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无鼻腔填塞物者先行喷雾麻醉,再予棉片麻醉。充分麻醉后依次取出棉片。如处于出血活动期,可在吸引下寻找出血点;若处于出血间歇期,可根据棉片血染情况、残留血迹的部位初步判别鼻腔出血部位,或采取自下而上、自前向后依次检查鼻腔、鼻咽,包括重点部位,如下鼻道、中鼻道、嗅裂。检查时可将中、下鼻甲骨折移位,以充分暴露中、下鼻道及嗅裂区。找到出血点后使用西安万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出产的康普XVC-Ⅱ型射频治疗仪进行凝固止血,功率采用5~6档,时间不超过2 s。为防止嗅裂区粘连,部分嗅裂区出血患者射频止血后予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3个月内出血侧鼻腔未再出血视为治愈。
2 结 果
103例患者,均找到出血点,其中1次找到出血点并射频止血者为94例(91.3%),2次找到出血点并射频止血者为9例(8.7%),其中2例第1次检查时因出血位于嗅裂鼻中隔顶端且出血较剧,予油纱条局部填塞3 d后抽除,再次鼻内镜检查并射频止血。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上穹隆63例(61.2%),嗅裂鼻中隔部21例(20.4%),中鼻道后上穹隆16例(15.5%),鼻中隔中后端凹陷处3例(2.9%)。所有患者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3个月无复发,治愈率为100%。
3 讨 论
难治性鼻出血系因出血部位隐蔽,行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无效而反复出血,又称顽固性鼻出血[1]。传统观念仍认为中、老年者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段Woodruff鼻-鼻咽静脉丛出血[2]。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在此部位,且均为动脉性出血,与杨大章等[3]报道一致。Woodruff鼻-鼻咽静脉丛出血实际上临床很少见,这是因为动脉压明显高于静脉压,加上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其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静脉;鼻腔后部的静脉丛所受机械刺激较少,不像鼻腔前部的Kiesselbach静脉丛那样容易损伤出血。传统认为此处易出血,可能与此静脉外观上较怒张有关。本组10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三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上穹隆、嗅裂鼻中隔部、中鼻道后上穹隆。中、下鼻道的血供来源于蝶腭动脉的分支鼻后外侧动脉,嗅裂鼻中隔部主要来源于眼动脉的分支筛前、筛后动脉。这些区域易发生出血,可能与局部结构有关,这些区域的血管多在曲折部位,血管曲度较大,部分血管壁承受的血流冲击力较大。
找到出血点是鼻内镜下止血的关键[4]。而良好的技巧又是成功找到出血点的关键。操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器械对鼻腔黏膜的损伤,以免影响原发出血点的判断。可选用较细的、柄端带侧孔的吸引管,可手控吸引管,减少黏膜损伤。检查时有鼻腔填塞物时,应逐步抽除纱条,边抽除边观察出血;无填塞物时,鼻道较宽者,进行喷雾麻醉时,可先不用鼻腔收缩剂,以尽可能减少对寻找出血点的影响。寻找出血点,可分出血间歇和活动期两种情况。如处于出血活动期,出血点相对容易寻找,可边吸引边寻找。对于流向后鼻孔部位的出血,应注意有可能来自下鼻道、中鼻道,甚至嗅裂。这是因为嗅裂区出血时,若中鼻甲和中隔接触不紧密,出血多沿鼻中隔流下,而中鼻甲和中隔接触紧密时,血流则多直接经嗅裂流向后鼻孔。当出血处于间歇时,应根据棉片血染情况、鼻腔中残留血迹的部位进行重点寻找。间歇期出血点黏膜多呈点状、丘状或火山口样隆起,用吸引器轻触可诱发明显出血,表现为泉涌状或喷射状出血。若棉片无明显血染,可循自下而上、自前向后的顺序依次检查鼻腔、鼻咽部,重点是下鼻道、中鼻道及嗅裂,勿遗留死角,常用0°镜,必要时使用30°或70°镜。为充分暴露中、下鼻道及嗅裂,可用剥离子将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待止血后再将其复位。对于鼻中隔明显偏曲影响视野及操作者,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或将偏曲的鼻中隔骨折。需注意鉴别鼻腔填塞或器械二次损伤所致的继发出血与原发出血。一般来说继发出血多位于总鼻道的鼻中隔前中部或鼻甲表面,一般出血量少且很快自凝,黏膜虽有破损但无明显隆起,麻醉棉片收缩后再用吸引器轻触一般很少引起明显出血,反之,原发出血点可引起明显出血。第1次鼻内镜检查若未能找到明显出血点,不应盲目凝固,以免造成新的创伤,应严密观察,一般短期内会再次出血,立即行鼻内镜检查,可找到出血点。原发出血点一般为1个,很少有2个或以上,本组病例明确出血点均为1个。如检查过程中发现明确出血点,可不在其余狭窄部位寻找,以减少创伤。
出血凶猛时,可予含有肾上腺素的麻醉棉片收缩出血处黏膜,待其出血明显减少甚至停止后再予射频止血。如收缩后仍出血较凶猛,射频止血困难,可予油纱条等填塞物行局部填塞,3 d后抽除鼻腔填塞物,再行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因鼻腔填塞止血不确实,不予凝固止血,后期可能会再次出血,本组2例即采用此法。对于接近鼻中隔顶部的出血点,注意勿凝固过深,范围勿过大,以免损伤筛骨水平板。射频止血,可采用直接凝固或间接凝固。对于较细血管的出血,可予射频直接凝固,大多数患者可采用直接凝固,对于较粗血管的出血点,直接凝固可能引起出血增多,可采用间接凝固,即先于出血点周边多点凝固,以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流,然后再凝固血管断端。
鼻腔填塞作为鼻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痛苦大,可能引起心脑血管意外,且止血不确实,复发率较高,而且造成的损伤可能影响鼻内镜下出血点的判断,所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对于前鼻镜检查不能窥见出血点的患者,不应盲目填塞,应尽可能急诊行鼻内镜下止血。鼻内镜下止血可采用激光、微波、射频、电凝、低温等离子等多种方法。刘刚等[5]认为电凝止血优于微波、激光。射频是利用电磁波作用于组织后产生的内生热效应,使蛋白质热凝固,导致血管闭塞,不仅疗效确实,且设备较便宜,具有粗细、长短不同的探头,且可根据需要弯曲角度,方便使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1]田永泉.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7-70.
[2]田永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70-73.
[3]杨大章,程靖宇,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360-362.
[4]刘志标,刘收厚,汤晨,等.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窥镜治疗[J].海南医学,2013,24(5):723-724.
[5]刘刚,邓雅玲,杨海刚,等.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 21(1):34-36.
R765.23
B
1003—6350(2016)06—100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6.053
2015-09-27)
郑德育。E-mail:zhengdeyubaoj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