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罗马字表记的历史演变考论

2016-03-08洪仁善姜言胜

关键词:传教士基督教

洪仁善,姜言胜

(1.青岛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日语罗马字表记的历史演变考论

洪仁善1,姜言胜2

(1.青岛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近代以降,日本国内掀起了否定汉字、汉文化的风潮,罗马字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罗马字论出炉之后,就因表记方式产生了分歧,表记方式的派系主要有两个。两派间的争论从明治时期一直持续到战后,现今两种表记方式依然共存。

[关键词]罗马字;文字改革;基督教;传教士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都掀起了文字改革运动,这无疑是“西学东渐”下的历史产物。日本的罗马字历史应追溯到室町末期。1549年7月22日,西班牙的传教士弗朗西斯·泽维尔携基督教登上了鹿儿岛。日本的罗马字正是起源于基督教的传入,后来由于江户幕府采取了锁国政策,罗马字并没有给日语表记带来显著的影响,但是随着与荷兰的交易频繁,荷兰式罗马字被创制,学者间也曾使用。

中国也是由传教士带入了罗马字。利玛窦于1605年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用罗马字对汉字进行了注音,但这并非是利用罗马字表记汉语。罗马字国字论在中日两国的登场都是19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在日本最早提出罗马字论的是为罗马字事业献出一生的南部义筹,他于1869年5月在大学头山内容堂提出了《修国语论》。他认为,若想把日本的国语从中国化和西化中拯救出来,就应使国语独立,爱护国语的方法就是制定教授国语的策略,借用罗马字学习国语[1]15。南部义筹的罗马字论是受了江户时代后期的兰学家大庭雪斋的书籍《译和兰文语》的启发。但是不难看出,南部义筹的采用罗马字论与防止西化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比罗马字论更激进的主张还有森有礼的“英语国字论”。他后来成为日本的文部大臣,因此其言论备受关注。1872年他作为日本驻美公使时,提出了“英语国语论”,对此耶鲁大学的语言学教授郝伊特尼建议,改变语言不如采用罗马字表记日语。首先,森有礼的建议代表着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部分日本文人倍感迷茫的意识形态。其次,他的建议代表着当时留学欧美,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部分人的心声。显然郝伊特尼的建议比他更理性和可行,森有礼和郝伊特尼的关于日本国语国字问题的争论,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罗马字运动。后来,罗马字论由西周、外山正一、矢田部良吉等学者相继提出。这些学者都曾留学美国、荷兰等地,明治以来的“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对他们的文字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罗马字论者的代表人物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是语言学家。

1884年,社会学家外山正一在《东洋学艺杂志》上,相继发表了《写给罗马字论者》、《组建罗马字会的趣旨》等文章,在这些文章的影响下,1885年1月成立了“罗马字会”,当时此会约有7 000人左右的会员,其中上流社会人士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积极参与了普及运动。该组织以废除现行文字、改用罗马字表记为宗旨,并推出了机关刊物《罗马字杂志》。

为制定罗马字的表记方式,罗马字会选出了40名委员,外山正一当选为会长。该会在40名委员中又选定了起草委员,组建了起草委员会。此会在国字的立场上,依据一直以来日本文字的表记方式,又参照了外人的意见,并在1885年2月举行的总会上推出了黑本式表记方式。当时板仓银之助等部分人士对这一表记方式持反对意见。罗马字标记问题上的分歧,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黑本式是指根据日语的实际发音,用英语式表记方式表记子音,用意大利语式表记方式表记母音的表记方式。此会的成立对黑本式表记方式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罗马字在日本有多种表记方式,起初有葡萄牙语式、荷兰语式,幕末时还出现了德语式和法语式等表记方式,但是广泛使用的是根据英语的音标,用罗马字置换假名的黑本式。

同年8月,物理学家田中馆爱桔发表了《用罗马字发行本会杂志的主张及其关于罗马字用法的意见》,在这篇论文中,田中馆爱桔提倡推行日本式罗马字,这成为了普及“罗马字表记论”新的里程碑。田中馆爱桔也是“罗马字会”的会员。1886年1月,他在“罗马字会”的大会上提出了日本式罗马字表记方案,但是他的意见因一票之差被否决[2]81-85。后来田中馆爱桔脱离了“罗马字会”,并在同年5月成立了“罗马字新誌社”。从此日本式表记论者和黑本式表记论者开始背道而驰。

日本式表记论者认为,黑本式适合欧美人的语言习惯,并不适合于日本,因此他们主张使用以日本人为本位的表记方式。日本式是指根据50音图,把母音和子音机械地组合在一起的表记方式。日本式表记论者标榜,这一表记方式符合日语的音韵。日本不管采用哪种表记方式,在脱离汉字问题上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不管是哪一派,当时的罗马字论者的罗马字文,文体上使用的还是汉文训读体。其实,两者之间也没有非常大的差异,就50音图来说,只是“sa”行和“ta”行、“ha”行的部分假名的表记方式不同而已,若两派能够相互妥协,罗马国字论的命运也许会是另一种局面。

但是后来,因受到日本保守派的反对,罗马字论者的境遇并不顺利,以至于到了1890年罗马字论者的一切活动都处于休止状态,这与假名论者的境遇是相同的。持反对意见的日本保守派主要认为,更改天皇使用的文字是大逆不道的,这一点也正是罗马字论者非常畏惧的。对于当时的罗马字论者的境况,语言学家上田万年[3]158在演讲时说到,罗马字会虽然一时辉煌,但是如今不再发行刊物,不再召开集会,一句话概括就是罗马字会解散了。1892年,当时拥有2万人左右会员的罗马字会卷入反动思想的漩涡,在保存国粹和排斥西洋的激浪中一时销声匿迹。

罗马字论者的窘境,随着1894年的甲午战争的爆发有了转机,打了胜仗的日本国内的部分人士认为,战胜国不应该使用战败国的文字,国字问题又成为学界议论的焦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部省对罗马字问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1900年设置了罗马字撰写调查委员会,这个调查会决定的“罗马字表记方法的调查报告”发表于同年11月5日的《官报》。因为这一表记方法与黑本式相近,因此受到不少批评,最终这一方案未能实施而半途夭折了。

1902年3月24日,文部省重新公布了国语调查委员会的管制。该会以“采用音韵文字,调查假名和罗马字等表记方式的优缺点”[4]108为审议内容,废除汉字成为日本国语政策的审议方向。此后,这一机构便开始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废除汉字是明治以来日本的部分知识分子提出的主张,他们认为汉字降低了日本国民的识字率,同时阻碍了日本文明的进程。新国字论在这一理论下有了生存空间。

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日本信心倍增,罗马字运动再次掀起。1905年“推广罗马字会”取代了“罗马字会”,此会的目的是团结所有罗马字论者。这一时期的“推广罗马字会”的会员不仅来自上流社会,一般民众也积极地参与到罗马字运动当中。该会在1908年把黑本式表记方式定为标准,并对其进行了修订,称之为“标准式”。所以后来主张日本式表记方式的人遂从该会中分离出来,此会的初衷也未能实现,力量也逐渐衰退,渐渐地不再举行团体行动了。与此相反,日本式罗马字论者脱离“推广罗马字会”后,在1921年成立了“日本罗马字会”,并迅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当时日本国内的情况是,陆地测量部、水路部、中央气象台等部门使用日本式;铁道省、商工省地质调查所使用标准式;银行、公司、商店里不仅两种表记方式并存,还存在其他表记方式。

在两种表记的对峙愈演愈烈之时,国际社会也要求日本政府统一罗马字表记方式。1927年10月,国际地理学会议的中央局常致地名委员会建议,日本地名的两种表记方式非常不便,希望统一政府刊物的罗马字表记。此外,1928年7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地理学会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除此之外,1928年土耳其的国字罗马字化的事情,引起了国际上对罗马字问题的关注。

鉴于这样的社会背景,1930年1月29日,文部大臣田中隆三,就统一罗马字表记设置罗马字调查会一事,与上田万年、田中馆爱桔、保科孝一等人交换了意见,并在同年11月26日设置了临时罗马字调查会。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对国语问题的重视程度。

国字问题也引起了昭和天皇的注意。1931年6月,昭和天皇邀请保科孝一做了一个关于国字问题的演讲,其间他问保科孝一诏书难不难,对此保科孝一回答道:“如果诏书再简单一点,国民将会更加感激。”[5]235这一消息登载在当时的《朝日新闻》。后来,罗马字论者以此作为挡箭牌,用以反驳反对罗马字论者的人士所主张的使用罗马字表记是对天皇用字不敬的观点。

6年之后的1937年9月21日,临时调查会把审议结果以内阁训令的方式公布于众。因以训令形式公布,所以称之为“训令式”。日本政府虽然对罗马字标记进行了审议,但是并没有把日本国字改为罗马字的意向。训令式表记方式接近于日本式,因此对于这一表记方式有不少争议。倾向于日本式表记方式的作法,不乏政府的一种政治导向。

在军国主义和国粹主义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式罗马字论逐渐占了上风。1933年4月,海军少佐福永恭助出版了《击退黑本式罗马字论》,这是根据福永恭助的谈话印成的小册子。福永恭助认为,以英语为基础表记日语,意味着想把日本沦落为英美的殖民地[6]43。日本式罗马字论者的“言文一致”的口号,也赢得了日本共产主义者的支持。南部义筹认为,如果采用日本式表记方式,旧罗马字会不会解散。但是在军国主义思想蔓延的时局下,就连用简体字表记天皇所使用的汉字都被视为不敬,因此推行罗马字的最终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1945年战败后不久,应占领军司令部之邀来日的第一批美国教育使节团在报告书中表明,比起假名文字,罗马字的优点多,并且罗马字将对日本人获得民主社会公民的资格以及国际上的理解非常有益。为了普及罗马字,美国曾向读卖报知报社提出罗马字表记占据该报纸20%的版面的请求,但遭到报纸方面的拒绝。

1950年8月,第二批美国教育使节团访日,并在同年9月22日提出了报告书。报告书的一条就是要求日本政府在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中加入罗马字教育。日本政府当时把罗马字教育的权利交于小学校长。据当时的“读写能力调查委员会”的野元菊雄委员证言,CIE的大部分美国将校为了实现罗马字化紧逼日本政府,但是其中也有反对罗马字化的知日派。事实上,日本方面在有关罗马字问题的决策上也受益于少数知日派。2006年4月7日,时任使节团事务局长的保尔兹接受采访时说到:“我当时反对日本文字的罗马字化,在小学阶段学习罗马字固然重要,但是我反对全部用罗马字表记,日本人是否使用罗马字,应让日本人自己去决定,这是关于日本的文化、文明、历史的问题。”[7]从中可知,美国教育使节团中也不乏维护战败国文化的知识分子。即便有部分反对罗马字化的人士,罗马字问题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日本人的读写能力调查。

美国占领军为了找到在日本推行罗马字的依据,也协助参与了这次调查。美国想得到的结论就是日本国民的读写能力低下,其原因在于汉字。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完全文盲为1.7%,不完全文盲为0.4%,总计占国民总数的2.1%。这个数字表明,明治以来汉字导致日本识字率过低的说法,便很难站住脚了。这个结果对试图劝告日本政府采用罗马字的美国而言,犹如当头一棒。参加此次调查的罗马字论者柴田武证言,当时住在新桥第一宾馆的佩泽尔曾把他叫到房间让他修改调查结果[8]22。从中不难看出这个调查结果,对提议进行这一调查的佩泽尔和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1950年10月,读写能力调查委员会发布了《日本人的读写能力》报告书。麦克阿瑟看到这个报告书后认为,实现日本文字的罗马字化的目标过于宏大,仅适作今后的方针,并约定不强制推行日本文字的罗马字化。美国人对罗马字的推进由此告一段落。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GHQ终结了对日本的占领。日本政府虽然拒绝了美国的游说,但是日本国内的罗马字论者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由于罗马字论者在国语审议会的势力可观,其后逐步推进了日本文字的罗马字化进程。

曾任国语审议会第1期至第5期会长的土岐善麿,就是一个罗马字论者。1947年,为指导罗马字的正确写法而出版了《罗马字的书写方法》一书。内中,与美国占领军的建议遥相呼应,大力倡导日本文字的罗马字化。这一派的势力中,在国语审议会内部除了土岐善麿以外,还有有光次郎、仓石武四郎等狂热的罗马字论者。

因此,罗马字问题一直是国语审议会的审议议题之一。为了推广罗马字,该会甚至提议过报纸应附加罗马字配文,但是遭到了报纸方面的冷遇。对报纸而言,附加罗马字,至少是一种纸张上的浪费。

从1947年开始,罗马字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加以实施,其中规定,在训令式、日本式、标准式这3种表记方式中自由选择。日本政府再次面临了统一罗马字表记的问题。由于罗马字没有统一的标准,罗马字教育中出现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完善罗马字问题,1948年10月,文部省设置了罗马字调查会。1949年6月,国语审议会重组之后,继承了罗马字调查会的审议内容,并设立了罗马字调查分科审议会。

通过长时间的审议,在1954年12月9日,日本政府以内阁告示第1号·同训令第1号公布了《罗马字表记方法》。其中把“训令式”列为第一表,第二表中列举了“黑本式”。其中规定,原则上使用第1表,但是在国际关系复杂、惯例难以立时加以改变的情况下,允许使用第2表。训令式继1937年后再次成为罗马字表记方式的标准。对于训令式屡屡获胜的结果,佐野利器[9]156-165分科审议会会长强调,这纯属偶然,没有任何操作嫌疑。对此,“罗马字推广会”的常任理事奥中孝三证言道,当初的罗马字调查分科审议中支持训令式的人员占据多数。当时对这种事态不满的东京外国语大学的千叶勉和东大的服部四郎二人退出了审议会。从这些资料中不难判断,当初的罗马字分科审议会把训令式定为标准的表记方式为既定方向。事与愿违,后来的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与这个内阁告示不符,黑本式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内阁告示未能起到统一罗马字表记方式的作用。

即便罗马字论者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罗马字的普及并不理想。对于日本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罗马字的结果,于1957年11月15日召开的第36次国语审议会的总会上表明,实行罗马字教育的学校在全国小学中占据90%左右[10]34-39,罗马字虽然对国语教育的实施和提高社会生活的效率有帮助,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用罗马字书写日语的习惯未能普及到国民当中[11]5。罗马字表记的不统一和罗马字文不完善注定了罗马字教育的失败。

罗马字论者面临的困难除了罗马字表记的不统一这一问题之外,还有用罗马字表记日语时,如何添加空格的问题。因为日本人长期以来都使用汉字假名混用文,汉字使文章的句子成分非常清晰,没有必要加空格,但是罗马字文与此不同。在什么词性后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加空格成了罗马字审议会的审议对象。1937年公布训令式表记时,日本政府没有审议这些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打算把训令式作为日本的国字。此外,1947年公布的规则又过于简单,因此第5期审议会在详加讨论之后提出了一套较为详尽的方案。这些审议内容都表明了当时的国语审议会在国字问题上的倾向性。

日本罗马字论者在推进本国的罗马字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中国的罗马字发展。1958年中国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罗马字成为汉语的拼音字母。对此仓石武四郎说到:“中国已经开启了罗马字进程。弄不好使用汉字的国家就剩下日本了。”[12]7-34他把拼音文字理解为中国文字的罗马字化,因此主张日本国字也应早一日实现罗马字化。

就在罗马字论者在国语审议会努力推进罗马字之时,发生了一个扭转历史的事件。

1961年3月17日召开的国语审议会会议上,对于审议会内部的表音化倾向不满的五位委员退出了会场,这一事件对国语审议重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日本国语政策的方向也开始变得透明化,国语审议会内部的罗马字论者也从此销声匿迹了。1961年废除了从1948年到1960年间使用的罗马字教育的专用教科书,罗马字内容纳入到了国语教科书中。这一事件发生后不久,日本政府明确了国语政策的走向。1966年文部大臣明确了国语审议会是以“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为前提进行审议。这为近代以来罗马字论者的喋喋不休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罗马字表记的历史与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近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的彷徨和纠结。这一期间出现了不少极端的主张,例如森有礼的“英语国语论”和志贺直哉的“法语国语论”。近代以来,日本为了摆脱汉字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汉字和汉文化对日本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罗马字表记论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又在GHQ占领下获得了新生,但是两种表记方式的不统一问题,直接影响了罗马字论的命运。

虽然日本政府把训令式定为第一表,但是1970年的护照法规则中却又决定用黑本式表记人名。随着英语的普及,黑本式在日本的使用率也不断提高,其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据立正大学的高桥太郎抽样调查,90年代后半期的罗马字站名全部为标准式[13]184-187。

2002年4月1日开始,日本政府对义务教育中的罗马字表记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在小学的第四学年,能够掌握日常使用的简单的单词的罗马字表记就可以了。《指导要领》中没有规定使用黑本式或训令式表记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指导罗马字的时间为4个小时,黑本式和训令式各自安排了2个小时。从这个规定中,可以发现学校教育中的罗马字教育的要求降低了许多,但是关于表记方式的不统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进入网络社会之后,随着电脑的普及,罗马字的使用率提高,虽然罗马字未能作为日本的国字登场,但是在国际社会中,罗马字的作用不可小觑。2002年11月1日起,日本允许在登记公司的商号时使用罗马字,罗马字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但是政府机构间的表记上的不统一,对日本国民乃至外国的学习日语者都非常不便。自罗马字的传入至罗马字国字论的推出,再至现今的罗马字表记方式的不统一,又从另一侧面呈现了日本人探索本国文字的历史进程。

[参 考 文 献]

[1] 井口有一,等.国字问题论集[C].东京:冨山房,1950.

[2] 樱井豪人.为什么日本有两种罗马字表记[J].国文学解释与教材研究,2006(5).

[3] 上田万年.新国字论[A].国字问题论集[C].东京:富士房出版社,1950.

[4] 保科孝一.关于国语调查委员会决议事项[J].语言学杂志,1902(7).

[5] 鬼头礼藏.国定罗马字文章读本[M].东京:罗马字社,1936.

[6] 福永恭助.击退黑本式罗马字论[M].东京:罗马字社,1933.

[7] 保阪正康.追溯昭和史[N]『サンデー毎日』,2011-12-11(2).

[8] 柴田武,等.语言解放时代的精神史[M].东京:筑摩书房,1985.

[9] 武市一成.从罗马字表记的争论中看到的“国际性”和“国家意识”问题[A].日本国际文化学会论文集[C].佐贺:佐贺大学出版社,2011.

[10] 青山正治.成为必修科的罗马字教育[J].言语生活,1959(1).

[11] 国语审议会.第36次总会会议记录[C].文部省,1957(11).

[12] 倉石武四郎.关于语言政策的座谈会[J].言語生活,1958(11).

[13] 高桥太郎.站名的罗马字表记与0段长音表记的国际化[J].国文学,1997(1).

[责任编辑:张树武]

The Evol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rking System of Japanese Roman Alphabets

HONG Ren-shan1,JIANG Yan-sheng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A campaign designed to negat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ulture was launched after Japan entered into the modern era. It is in this background that the proposal on the use of Roman alphabets was set forth. Along with this proposal,came the battle between the two divergent views over the marking system of Roman alphabets. This debate lasted from the Meiji Period to the Postwar Period. Even today,both of the two marking systems are still in us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cause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marking systems,make an account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e on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Japanese Roman Alphabets;Character Reform;Christianity;Missionary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2-0050-05

[作者简介]洪仁善(1978-),女,吉林蛟河人,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姜言胜(1977- ),男,吉林松原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YY069);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JI3WD11)。

[收稿日期]2015-12-12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2.008

猜你喜欢

传教士基督教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澜沧基督教调适及发展的认识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