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2016-03-08杨时瀚陈松波吴华红蔡锦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风团甘草酸荨麻疹

杨时瀚 陈松波 吴华红 蔡锦楠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杨时瀚 陈松波 吴华红 蔡锦楠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治疗过程中,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荨麻疹;复方甘草酸苷;地氯雷他定;临床效果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指各种原因导致皮肤、黏膜、血管出现暂时性炎性充血、组织内水肿,病程≥6周可称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发病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与饮食、药物、感染、物理、生物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皮疹、食欲降低、头痛、发热等,部分患者发热可达40℃,血压降低引起晕厥或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慢性荨麻疹病程长、反复发作,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本文收集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资料,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男41例,女55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8.81±7.88)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27±1.36)年。入组标准[2]:表现为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的风团症状,病程≥6周,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无药物过敏史;近2周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排除心脑肝肾脏器严重疾病、低血钾症、醛固酮症、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征求患者同意,签署同意书。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5mg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信敏汀,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92)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商品名:美能,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80]治疗,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根据风团大小、数目、瘙痒程度分为4级(0~3分),0分:风团大小0,风团数目0,无瘙痒;1分:风团直径<0.5cm,数目1~6个,轻微瘙痒;2分:风团直径0.5~2.5cm,数目7~12个,中度瘙痒;3分:风团直径>2.5cm,数目≥12个,重度瘙痒,难以忍受。积分下降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积分下降率为100.00%;显效:皮损基本消退,积分下降率≥70%;好转:积分下降率≥30%;无效:积分下降率<3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3]。②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起效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 482.01±0.34a12.80±3.23a对照组 482.89±0.8817.59±5.71t 6.38835.05866P <0.05<0.05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口干,1例乏力,1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心慌,2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6,P>0.05)。不良反应症状轻微,未影响临床治疗。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为常见皮肤疾病,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少部分为Ⅱ、Ⅲ型变态反应,其病理基础为机体自身免疫产生抗体,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及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形成风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皮肤血管上H1和H2组胺受体和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关,H1受体与风团数目、大小、瘙痒程度有关,H2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参与皮肤红潮反应过程。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以药物为主,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为常见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

地氯雷他定是第三代抗组胺药物[4],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选择性拮抗外周H1受体,有效缓解荨麻疹临床症状;同时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过程进行抑制,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地氯雷他定常规用量为氯雷他定的50%,抗组胺效果更强,不良反应少。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成分为甘草酸苷、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5],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进行有效阻滞,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作用,充分发挥出抗炎效果。甘草次酸为甘草酸衍生物,对11β-HSD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提高血浆中氢化可的松水平,达到抗炎、抗过敏、解毒的效果。郝蕾[6]研究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09%,高于对照组的86.08%,不良反应轻微,未影响继续治疗,说明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地氯雷他定联合疗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的70.83%显著提高(P<0.05),说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观察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地氯雷他定单独给药,可加快症状消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综上所述,在慢性荨麻疹治疗过程中,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瞿艳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4):80.

[2]王海燕.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184-185.

[3]李国邦,薛强东,唐祁平,等.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150-153.

[4]刘磊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临床观察.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2,29(3):143-145.

[5]杨雪松,付彧,王艳东,等.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4(18):2708-2710.

[6]郝蕾.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9-1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01

2016-08-17]

515000汕头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猜你喜欢

风团甘草酸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