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TCD、CTA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

2016-03-08王志刚张志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符合率脑血管

王志刚 张志鹏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TCD、CTA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

王志刚 张志鹏

目的对比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术(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TCD、CTA与DSA检测结果。结果以DSA作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83.33%、92.09%和90.20%),均高于TCD诊断(69.44%、85.71%和82.2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方面,DSA是诊断金标准,CTA诊断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可以作为诊断重要参考,而TCD诊断结果相对较差可以作为诊断辅助参考。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又称脑缺血性疾病,是一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DSA是目前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DSA检查费用较高,诊断对患者创伤较高,所以其不可能作为常规诊断方法[1]。相对而言,TCD、CTA诊断方便、便宜、便捷,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方法[2]。本文即对比研究TCD、CTA与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2.36±10.24)岁。脑叶梗死、脑干梗死、小脑梗死、基地核梗死以及短暂性和缺血性发作患者分别为4、6、2、34和4例。本次研究的患者全部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且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在由本次研究人员向其详细告知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确认书后方开展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动脉瘤、颅内动脉瘤以及其他脑部肿瘤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脑血管畸形或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TCD、CTA及DSA检查;TCD检查:彩色多普勒彩色诊断仪为意大利Esaotes公司生产的 Au-4型,设定探头频率为2.0MHz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测;CTA检查:使用GE公司64层螺旋CT机,扫描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350mA,扫描范围第1颈椎至颅顶,旋转速度0.4s,螺距0.528,矩阵512×512,层厚5mm,以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注射流率为4.0ml/s,注射80ml,获取头颅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采用AW4.2工作站对图像重建,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等三维重建;DSA检查:使用西门子1200mA数字减影X光机,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椎动脉造影。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 本次研究以DSA对颅动脉狭窄诊断作为金标准,以诊断出脑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阻塞作为诊断阳性,以诊断出脑血管正常为诊断阴性,共检查血管500条。CTA诊断的血管狭窄或者阻塞的敏感性为83.33%(90/108),诊断的特异性为92.09%(361/392),诊断的符合率为90.20%(451/500)。见表1.

表1 CTA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条)

2.2 TCD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 本次研究以DSA对颅动脉狭窄诊断作为金标准,以诊断出脑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阻塞作为诊断阳性,以诊断出脑血管正常为诊断阴性,共检查血管500条。TCD诊断的血管狭窄或者阻塞的敏感性为69.44%(75/108),诊断的特异性为85.71%(336/392),诊断的符合率为82.20%(411/500)。见表2。

表2 TCD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结果(条)

2.3 CTA与TCD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比较 以DSA作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动脉狭窄的金标准,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83.33%、92.09%和90.20%),均高于TCD诊断(69.44%、85.71%和82.2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A与TCD检测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比较(%)

3 讨论

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临床研究表明,DSA诊断脑血管可以将脑血管影像清晰的显示出现,不仅将正常血管、病变血管以及狭窄、阻塞血管区分,而且还可以诊断出脑血管的病变程度、类型以及提供各种血流动力数据。但是由于DSA诊断需要对诊断血管注入造影剂,所以此项诊断对患者创伤较大,并且诊断费用较高,所以DSA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常规项目。

CTA是将CT增强技术与薄层、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关系有重要价值[3]。本文以DSA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发现,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颅内动脉狭窄或者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3.33%、92.09%和90.20%。结合林丽红等[4]的研究(CT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9%、91.4%)可以表明,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颅内动脉狭窄或者阻塞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TCD是借助脉冲多普勒技术和2MHz发射频率,使超声声束得以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以获取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反映脑血管功能状态[5-7]。虽然TCD这种诊断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和无创等多项优势,但是其检查时受到诸如临床检查医生的经验、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其检测结果准确性需要进一步证实。本文研究发现,以DSA诊断脑血管颅动脉狭窄的标准,TCD诊断的血管狭窄或者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69.44%、85.71%和82.20%。

综上所述,从检测缺血性脑血管颅内动脉狭窄结果来看,以DSA作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CD诊断(P<0.05)。但是从诊断结果、诊断费用、诊断过程等综合考虑,TCD诊断最为简便、快捷、对患者创伤最小,CTA次之,二者均可以作为常规诊断手段,而DSA由于高昂的诊断费用以及诊断对患者创伤较大都造成其不能作为常规诊断项目。所以,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方面,DSA是诊断金标准,CTA诊断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可以作为诊断重要参考,而TCD诊断结果相对较差可以作为诊断辅助参考。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0):112-113.

[2]张国夫,朱双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探讨.中国伤残医学,2014,23(24):56-57.

[3]杨斌,吴最新,俞一歆,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颈动脉CTA评价.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33-1037.

[4]林丽红,段凯,胡毅,等.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河北医学,2014,20(9):1485-1488.

[5]李林娟.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TCD技术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医药前沿,2015,13(20):13-14.

[6]周晓云,唐海妹.颈动脉超声与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健康之路,2015,22(12):98.

[7]江志静,李兵,胡世颉,等.经颅多普勒在颅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监测作用.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5):434-4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22

2016-08-25]

110101沈阳市第二中医院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符合率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