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可汗与他的可汗学院
2016-03-08戴妍雨
□ 戴妍雨
萨尔曼·可汗与他的可汗学院
□ 戴妍雨
说萨尔曼·可汗用一根网线颠覆了美国教育,一点也不夸张。
在美国,如今有2万多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已经不再讲课,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老师只负责答疑。而这些视频全都来自一个叫做“可汗学院”的网站,创办人是萨尔曼·可汗。
“屌丝”移民
“屌丝”出身,家里很穷,是孟加拉国到美国的移民,却是个天才。这是对于萨尔曼·可汗其人成为数学教父之前的定义。
可汗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很小父母便已离婚,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只留下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然而,命运却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中学毕业时还曾作为学生代表上台致辞,顺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更是一口气拿下了数学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学士学位,后来还拿了哈佛大学一个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可汗进入一家基金公司工作。
后来看似与“美国教育”已经毫无关系的可汗,却在一次偶然中走上了教育这条路。
2004年,可汗28岁,他的小侄女纳迪亚正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家里人要求可汗给她做辅导。可是两人不在同一个城市,可汗只能想办法通过互联网给纳迪亚讲解数学。
对于大学专业强项就是数学的可汗来说,这样的讲课十分轻松。为了让小侄女能够在非常规面对面教学里迅速抓住要领,可汗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在可汗的讲解中很可能成为现实中随处可遇的事例。
很快,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明显提升,对数学的兴趣也更大。
这个消息在大家庭里立马就传开了。于是,每天下班后,可汗几乎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10到15个亲戚朋友的孩子辅导数学。
然而这样的辅导效率实在太低,对于还要工作养家的可汗来说,耗时就是一大致命伤。思考再三,可汗决定把要讲解的内容录成视频,把一个数学概念控制在10分钟内,发给这些孩子自行观看。他把自己关在衣帽间录制视频,前后耗时一年,从小学数学,到高中微积分,再到大学高等数学。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视频很快在网络一发不可收拾,点击率迅速破亿。
可汗学院
数以千计的数学教学视频,最终全部安扎在“可汗学院”这个家庭里。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用视频讲解数学的不同阶段内容。而可汗学院这个名字几乎就是个文字游戏,可汗自嘲说想让它听起来像个什么权威机构,但其实不过是个传输他教学视频的网站。
可汗学院的网络视频传播让很多风投者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找到可汗寻求合作,希望注资成立公司,将视频收费,并许诺可汗可以立马成为坐拥10亿美元的富豪。
对于一个最初没有任何外界注入资金的非营利性网站而言,可汗学院其实一直举步维艰,接收到的最早的一份资助也不过1万美元——2010年春,可汗从在线支付平台发来的邮件得知,有人给他的账户注入了1万美元,捐款人是安·杜尔。
然而,这样的“一夜暴富”诱惑并没有打动可汗。
让世界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免费的、高质量的教育,是可汗创办可汗学院的初衷。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经历,让可汗感慨很多。不止一个场合里,他多次向大众宣称自己宁愿做一个中产阶级,他的可汗学院只接受别人的捐助,但绝不向学习者收费。
“我就是要做免费教育,一旦收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不就看不起了吗?我想象不到我的生命中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比我现在活得更有意义。”
粉丝盖茨
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很多美国家长,比尔·盖茨就是可汗最狂热的粉丝之一。
盖茨说自己曾经花费很多时间教3个孩子数学和科学的基本概念,可孩子们仍然还是不甚理解。直到2010年年初,有人向他推荐了“可汗学院”。他发现自己怎么也解释不清的知识点,可汗仅仅用短短12分钟的视频,就让孩子迅速地融会贯通了。
比尔·盖茨震惊之余,立马邀请可汗到微软公司面谈,并通过基金会向可汗捐赠了150万美元,以帮助这位有着免费教育创业梦想的年轻人。
此后,比尔·盖茨在多个场合如是评价可汗学院:“这是一场革命的开始。”
“可能改变世界”是2010年9月谷歌发起的“十项目”竞赛,它们会为5个这样的组织提供总额1000万美元的奖励。可汗学院最终胜出,赢得200万美元注资。
2012年,凭借其数学教育新模式的创业成功经验,可汗成功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在《福布斯》发布的评论里,可汗学院被称为“一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当今红遍全球的苹果公司市值为7000亿美元。
此时,可汗学院早已超越了可汗最初创办的期想。从最初的一个人关在衣帽间录制数学教学视频,到可汗从盖茨基金会和谷歌那里得到第一笔真正的资金,而后租到办公室、雇佣40多名员工,可汗学院已经什么都教,从数学、物理、化学,到理财人生。
诚如可汗自己对于网站取名“可汗学院”的“权威性”调侃,而今,可汗学院在美国数学教育界已然拥有了不可或缺的话语权。
(摘自《文史博览》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