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烟草内审工作化解基层系统风险
2016-03-07黄秀莲
黄秀莲
我国的内审机构,大致经历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风控审计等四个阶段。当前,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基层内部审计将大有可为。以下是笔者针对基层烟草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原因分析、建议与举措等,表达个人的浅见。
一、基层烟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制度执行不严。
烟草行业自从实行预算管理以来,从国家局到地方制定了很多制度、文件,一再强调无预算坚决不得开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跨期报账。对于当年超预算支出和费用,将发票积压到次年年初报账,列入次年的预算;二是年终突击追加预算。对于当年超预算支出和费用,年底通过人情关系再向上级申请追加,调整预算;三是无预算开支。对于当年无预算安排的一些固定资产或办公用品,不经报批直接采购。
(二)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烟草行业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所有货款不得赊销,必须做到日清日结;在销售烟用物资时,各烟站工作人员不得从烟农手上直接收取现金,以确保资金安全。笔者在2014年烟用物资的内审专项审计中,发现还有不少烟站有收取现金的情况,并且有些工作人员在收到现金后,没有及时存入公司指定账户。
(三)专卖打假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烟草专卖打假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在外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必须要有2个以上的经办人签字才能报销。从我们最近对5个县级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中发现,绝大部分案件费用在报销时,只有1个经办人签字。
(四)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公司《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单位领导调离时,必须向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人事劳资部门必须在接到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移交证明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然而,很多领导在调离原单位时,对由单位出资购买的一些方便携带的资产(如:字画、电脑、家电、高档家具等)不主动向资产管理部门移交而带走自用。事后,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碍于情面,不过问不追究,最终只能人为将其做财产损失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五)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严。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地方政府给优秀纳税企业的奖励款,应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2011年开始,我市局公司也规定此奖励款应作为公司的营业外收入,且不得用于个人发放福利。但是,有些县级基层单位不但没有纳入营业外收入核算,还直接作为福利发放给了员工。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预算的编制不科学、不合理,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缺乏刚性。
一是预算编制者没有遵守“事权决定财权”的原则,而是做简单的加减法。目前很多单位的预算只是在上年金额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没有进行科学测算细化分析,预算不能做到环环相扣一一对应。二是缺乏科学的预算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进行考核时,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考核制度。预算结余,没有奖励;预算超支,没有惩罚。预算看起来只是个摆设,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
(二)报账审核监管不到位。
县级烟草公司在实行报账制后,票据由县级报账人员收集并制单,之后提请市局财务科相关人员审核。一方面由于县级单位报账人员大部分不是科班出身,以前没有财务知识背景,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市局审核人员对事情的真实性并不了解,加上县级单位报账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已经在报销单上签字确认,碍于情面,也出于侥幸心理,在审核原始凭证时难免出现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
(三)领导法制意识不强。
有些领导法制意识不强,对别人严格,对自己宽容。认为公司制度是用来约束手下员工的。自己是制度的制定者和裁决者,可以凌驾于之上。
(四)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目前,市级烟草公司内审机构人员配置少,产烟地市审计事项繁多,内部审计力量捉襟见肘,对县级烟草公司的内审工作开展不够。
三、建议与举措
(一)加强对预算的审计。
1.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审计。
从预算执行审计的结果,逆向延伸到预算编制环节,分析研究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审查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完整性;二是审查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合法;三是审查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是否存在未能把预算计划和本单位业务发展的中、短期事业目标统筹考虑;四是审查预算编制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以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计划,按照零基预算方法编制,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五是审查预算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围绕中心工作;六是直接参与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预算的审核,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审计。
检查是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公司制度的情况。
(二)加强对县级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
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检查有没有未经国家局和省局、市局文件批复即投资建设项目或调整建设规模、超概算投资等问题;二是检查是否有违反文件规定超预算列支费用问题,特别是有无违反八项规定的情况。
审计的方式可采取:一是进行交叉审计。由市局牵头,从县级公司抽调财务骨干组成审计组,对各县级烟草公司进行内部审计;二是向第三方购买审计服务。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业务素质比较高,各种专业人才比较齐全,有超脱的身份,聘请他们进行审计,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
一是参与公司制度的制定过程。在制度正式出台前,就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审计,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是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前提;二是对重要的政策、制度执行要进行跟踪审计,让制度审计成为常态。
(四)强化审计整改力度。
加强审计整改力度,重点落实好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建立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审计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制度,将审计整改结果作为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及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三是建立审计整改销号制度;四是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制度;五是形成问题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制度落实不到位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对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追究其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烟草公司抚州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