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高职公共英语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初探
2016-03-07王祥兵祁静卫
王祥兵 刘 珍 祁静卫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建构主义下高职公共英语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初探
王祥兵刘珍祁静卫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在诸多方面是不谋而合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提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式讲解中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代高职学生的人文情怀。
建构主义;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1]。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对高职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是学习人文知识、增强人文素养的场所之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恰好与人文素质教育在诸多方面不谋而合。本文着重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以来,已为众多的教育者、研究者和教育机构所运用。根据2006年12月颁布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一新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高职公共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高职英语教学所期待的,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研究所需要的。可能跟本科生相比,高职生无法在英语水平上和他们相提并论,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社会公民还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职生都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是: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及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同样要坚持全面提高素质均衡发展[3]。因此,首先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要转变,应倡导文理渗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保障上,要逐渐改变“重理轻文”的倾向,使教学更趋合理[4]。简而言之,要多途径多层面协调与配合,使学生既有较强的科技素质,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美国某些高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实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双轨制,就是规定学生在学习完内容广泛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分“数理工程轨”和“人文公共事务轨”继续研修其余的核心和选修课程,分轨后的核心课程大同小异,文理并重,旨在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5]。
目前我国很多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不够或太少。这样的专业设置情况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总体上知识面单一、狭窄,知识互补性差,缺乏独特个性与特点。基于条件限制,我们可以大胆做出尝试,在高职英语的课堂上,传递中西方文化,弥补学生文化缺失,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三、公共英语教学中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教师不是一桶水,也不是自来水,教师是一个“支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学生踏着老师提供的支架,主动学习,建构知识体系。
实际上,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是传达文化的媒介。学生对文化的有很高的渴望,但由于语言基础差,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认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功底为核心,提高人文素养,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西方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过来,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对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可以说,该理论非常适合指导学生对文化的学习。
结合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尤其是针对我校高职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文化程度,我们努力把抽象的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实践教学中去,在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养。
(一)先中文后英文,学生自编对话
以《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AreYoua freshman?(你是新生吗?)为例,指导学生自主对话。学生都是刚从中学上来的新生,这篇对话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先帮助他们扫清障碍,了解关键词的表述。首先是大学里的有关词汇,如:大一新生,freshman;大二学生,sophomore;大三学生,junior;大四学生,senior;大学校园,campus;大学课程,course;导师,tutor;。其次是重温中学学过的打招呼的方式,并比较与中文的不同:hi,hello;Nice tomeet you;How are you。再次是熟悉常见的问题的回答:What's your name?Where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先请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忆一下当初刚进中学的情形,并请一名学生充当老师,另外一名学生担任新生,进行他们在课堂里初次见面的对话,重温中学生活,中文对话。这对于学生来说驾轻就熟。这边中文结束了,英文表达我们也回顾了,可以请上英语基础好的两名学生来示范,把刚才的中文对话,以自己的方式来一段对话,英文对话。有中学经历打底,有中文对话铺垫,这段英文小对话就很顺畅,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趁着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涨,给他们播放一小段美国电影《大一新生》,帮助学生了解一下大洋彼岸的同龄人的大一生活是什么样的,既开阔了眼界,也传递了正能量。
(二)专题讲座或选修课,介绍中西方文化
毕竟高职英语课程既不是文化课,也不是专业英语课,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碍于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文化导入部分不可能比例过大、过高,选修课或者专题性讲座就很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既可以尝试给学生开设《西方文化介绍》选修课,又可以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情人节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但他们大多并不是很清楚情人节的来历,更不知道Valentine是谁。与此同时,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似乎日益遗忘了。其实中国有七夕节,中国流传着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传说,中国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通过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西方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涉猎,只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几个方面来讲解。比如:两西文化(希腊罗马神话、希伯来圣经文化)故事及典故;西方节日文化;西式婚礼;著名影片赏析等等。
(三)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重视课外文化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感性经验、气质特征,选择课外文化活动。“学生艺术论坛”是西方一些高校常见的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对舞蹈、戏剧、摄影、雕塑、绘画、诗歌、电影和音乐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个组织的一系列艺术讲座。
笔者自2008年起,尝试在学院成立禾苗剧社,每年表演不同的经典英文剧目,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此同时,学校的英语角第二课堂活动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深受学生好评,学生可以学会唱一首英文歌,了解一些文化知识。
(四)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西方高校历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美国高等院校随处可见文化遗址、名人纪念碑和雕像、名人照片、事迹文字说明和图片等,许多学校的建筑物和道路以杰出毕业生的名字命名,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增强责任感和凝聚力,使人沉浸在母校光辉历史的长廊中,经受一场无声的母校光荣传统的教育。
在我校,各种灯箱、标榜上均可见一些励志型口号和教育界名人名言,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omeisnotbuiltinaday.)。在教学楼大厅里,张贴了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激励新一代学生发愤学习,学有所成。
结语
总之,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单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交流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要引入西方文化介绍,拓宽学生视野。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西方文化介绍,无疑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必然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建构主义作为教学理论指导,可以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特别是能够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等,对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主体教育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厉秀仁.改进高职英语势在必行[J].辽宁教育,2003(6): 121.
[4]程桂兰,张伟.士官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探究[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1):69.
[5]王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72.
(责任编辑:郝锐)
[Abstract]The teach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coincides inmany aspectsw ith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is being implemented in our country'shighereducation.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an importantmeasure and an effectivewa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onstructivist theory,pointsout that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should be permeated in th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so as to enhanc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constructivism;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permeation;public English teaching of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WANG Xiang-bing,LIU Zhen,QIJing-wei
(HubeiRadio&TV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4)
G427
A
1008—7427(2016)04—0018—03
2016—02—22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2014B212)。
王祥兵(1973—),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科技英语与职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