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社会伦理思想
2016-03-07刘川
刘 川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论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社会伦理思想
刘 川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文学与伦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其长篇小说创作中非常重视对现实社会的审视与关照,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对狄更斯小说进行诠释,从中发现对公义的追求、对自由和平的向往构成了狄更斯长篇小说社会伦理的基本内涵。狄更斯通过书写社会来承载对至善的向往,寄寓其对崇高的社会伦理道德的诉求。
关键词:狄更斯;长篇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社会伦理
引 言
作为英国19世纪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及其文学研究一直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对象。有的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解读狄更斯小说丰富的社会性,有的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认为其小说体现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这些研究无 疑对我们认知狄更斯小说的现实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其实,狄更斯的长篇小说更是具有浓郁的社会因素与社会伦理思想,毋庸置疑,其作品对公义的追求、对自由和平的向往构成了狄更斯长篇小说社会伦理的基本内涵,对现代生活的伦理道德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狄更斯小说中的社会因素
所谓社会伦理思想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规范和善恶判断的准则,尽管它是衡量社会共同体的伦理道德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它就不关注社会个体的伦理道德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伦理思想正是依托对社会个体的道德问题来寻求社会共同体的伦理价值依据。个体恪守良知,遵循规范,陶冶美德等都是社会伦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以反映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文学创作与社会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从中发现其伦理选择的过程,因为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人们的伦理教诲。作为19世纪英国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其系列长篇小说创作中将社会伦理思想视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并借助一系列道德事例来实现抨击、教诲与奖惩的创作初衷。由此可见,狄更斯在其小说创作中体现了浓郁的社会因素和伦理道德意识。
社会伦理的实质是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被摆在了一个首要的位置。在狄更斯的长篇小说中到处体现了对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批判。比如他的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便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匹克威克先生和其他两个社员一同出游考察的所见所闻,反映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城乡面貌。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塑造一系列小人物,描绘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深刻地把当时的社会现实烙在了读者的心中。虽然此时狄更斯对当时的社会认识还不够深刻和成熟,但这部长篇小说依然揭露了19世纪英国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与丑陋,并对其进行了赤裸裸地抨击与批判,向读者真实而又客观地展现了社会的诸多黑暗与丑陋。小说主人公匹克被人诬告而判定为毁婚罪,被要求赔偿,但由于他支付赔偿金而锒铛入狱。在债务人监狱里,狄更斯描写了各式各样的犯人,既有怀抱婴儿痛哭流涕的妇女,也有因为囚禁时间过长而严重营养不良的犯人,通过对主人公亲身经历的描述,达到了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法律的批判和讽刺的效果。
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体制的君主立宪制却被狄更斯洞悉了其中的种种弊端。他把矛头直指当时的党派和选举制度。在《匹克威克外传》中,伊顿斯威尔的蓝党与浅黄党从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之间的竞争纯粹是为了各党派自己的利益,这严重损害了选民们的权益,因为无论选谁,倒霉的、受剥削的到头来都是选民,都是劳苦大众。为了在竞选中胜出,各党派的政客们不择手段,选举由此名存实亡,真可谓描写得惟妙惟肖,鞭辟入里。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对政治腐败和法律不公的批判表露无疑,其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除此之外,狄更斯对英国政府的批判更为突出。《小杜丽》就是其代表性作品。这部小说采用反讽的艺术手法,以此揭示邪恶的本质,讽刺英国官僚机制的麻木不仁。小说通过虚构一个政要部门,形象地说明了政府管理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熟视无睹,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每天那些官员们最高兴的就是无所事事,最恐惧的反而是有事去做。更可恶的是虽然这个机构从不为民办实事,但却什么事都能干涉。小杜丽的父亲正是这样一个政府部门在黑暗的管理制度下所产生的一个牺牲品,这也体现了狄更斯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众所周知,狄更斯在成名前曾经当过记者,对议会做过专访,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使其能够深入了解议会的本质。因此,他作品中的议员们都是一些弄虚作假的反面形象。譬如,《荒凉山庄》中的德洛克爵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保守派。此外,《巴纳比·拉奇》中的戈登勋爵也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由此可见,狄更斯对当时的政治体制持否定态度,其笔下的议员们往往都是一些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的政客。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在改革的方面却又是保守派,因循守旧往往成为了社会革新的障碍,抑制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客观地说,当时英国的法律已基本成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狄更斯却并没因此而松懈下来,仍然集中精力在发现他的消极方面:法律的不公正,权力阶层对非权力阶层的压迫等等。狄更斯对“济贫法”的抨击更是深刻。这充分体现在了《雾都孤儿》与《我们共同的朋友》两部作品中。狄更斯塑造了以奥立佛为代表一系列孤儿形象。这些孤儿的非人待遇让人咋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黑白不分、邪恶势力横行的悲惨世界。因此,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狄更斯总能立场鲜明地对其进行分析和批判,以其独特的叙述魅力在作品中还原最广大、最真实的现实社会,并以此体现其强烈的伦理倾向,流露其浓郁的社会伦理思想。
二 狄更斯小说中的社会伦理理想
纵观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社会伦理理想,我们发现其主要表现为对公义、自由与和平的追求。公义、自由与和平是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过程中所一直追求的东西,是实现其他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是实现人类幸福的根本保证。狄更斯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为了实现正义、平等和自由,牺牲了自己的爱情甚至是生命的人物形象。毋庸置疑,正是这些人物形象构建和体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社会伦理思想。
第一,对公义的追求。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时期,这为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敏锐的观察力,写出了如《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著。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英国各个阶层人民生活的现状,用极富正义感的笔墨描绘了资本主义虚假繁荣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写真,这一方面表达了狄更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之心,更流露出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毫无公义可言的现象的厌恶之意。因此狄更斯把描写的侧重点放在了那些与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密切相关的方面。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矛盾冲突的代表人物,而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小人物——西得尼·卡尔登,并赋予了他理想人格,对卡尔登这个理想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整部作品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虽说贯穿整部小说,卡尔登和其他人物相比甚至只是一个单恋女主角路茜的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对路茜许下的诺言,牺牲自己成全了心爱女人的家庭幸福。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曾经说过:“悲剧产生于矛盾和冲突中,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和现象在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遭到毁灭或者经受巨大的灾难。同时,毁灭或灾难显示甚至加强这种价值。”[1]P65虽然卡尔登死了,但他的精神却依然永存,这是因为,单纯“从观念和事变的角度来看,悲剧的规律性是死亡向复生过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则是悲哀向欢乐过渡”[1]P69。狄更斯对卡尔登这个悲剧性的人物的描写,正体现了人的生命的真正价值,也使我们的思想在不知不觉地阅读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洗礼和净化。
卑下也好,崇高也罢,其实都是文艺创作中两种不同的审美价值。“一般把崇高和优美称为积极的价值或正价值,把丑和卑下称为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无论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在同一个对象身上,可能会有几种审美性质并存的情况出现,有时美丑集于一身,有时崇高、卑下共于一处。”[1]P53这种审美价值论在卡尔登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作品中的卡尔登有很多的诟病,比如酗酒如命、卑劣可耻、消极人生,不思进取等等,后来还把自己出卖给史曲勒孚,任其差遣。狄更斯对于他的这些行为,做过如下的评论:太阳“所照临的光景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了:一个有才能和好性格的人,不能善自应用,不能发挥所长,独立自主,自求幸福,虽然感觉到这种灾祸,却委心任命,让它把他消磨净尽”[1]P96。他所钟爱的女人曾劝诫也鼓励过他,让他告别过去重新开始,他却说:“我好像一个少年早死的人。我的全部生命可以说是早已死了”。“你曾经以一种突如其来的优势力量燃烧过我,然而,我自己总不过是这样的材料,烧不出什么来,并未发光,并无益处,徒然烧成一堆灰烬。”[2]P160-161俨然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
上述引文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胆小懦弱、消极度日的心灵告白。唯一值得欣慰是他对于路茜一直都存有感恩的心:“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为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2]P163虽然从美学的角度上讲崇高有两个特性:“一是不和谐性,二是不寻常性。即在形式上使人感到突兀、惊奇、激奋、奇特,易于使人的精神昂扬、奋发。”[1]P58卡尔登身上明显没有这样的特点。但他比那些集全部传统优点人性于一身的人更给人以真实感,也体现了狄更斯的创作有别于一般的善恶绝对化的传统模式。卡尔登这样的小人物都能为了信守对自己心爱的人的诺言,慷慨赴难,献出了人最宝贵的生命,比起世间小人对权势和利益的疯狂追求,反差有多么的明显。狄更斯通过塑造卡尔登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人们忙于追逐财富和个人至上的社会风气,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认为狄更斯的思想包括了“行善和爱”。狄更斯主张自由、平等、博爱,认为人的价值是由心灵的善恶决定的。这其实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他提倡自由,认为美国的奴隶制是世界上最丑恶的制度,并对其做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他强调平等,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尤其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不管人们的权力和财富如何悬殊。他崇尚博爱,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他都毫无保留地同情不幸的人们,并在现实和想象中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狄更斯把世上的是非看得径渭分明,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这种简单化的世界观有助于加强他的乐观主义。”[3]P83这段话是莫洛亚在《狄更斯评传》里提到的。狄更斯对社会伦理关系的范畴的研究,有着深入的思考,并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独特理解,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表露出来。
狄更斯认知和评价社会的一个主要立足点就是人际关系,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思想纯洁的理想人物,这使得他的作品又染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幸福的人际关系的小圈子,如《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匹克威克圈子和《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契里布尔圈子等等。这些小圈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的真、善、美的品质,这也是狄更斯做人的最高要求。然而这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在真实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格外的珍贵。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以诚待人,在他们旗下的工人们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单如此,他们还经常去帮助各种有困难的人。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毫不隐瞒对这契里布尔兄弟俩投去了敬仰的目光。当然塑造这样的理想人际关系当然是为了提供给世人一个模仿的榜样。同样的狄更斯也从反面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人物,比如《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尤利亚·希普。他的雇主威克菲尔是他的恩人,后来因为妻子丧失了理智,不问世事。后来希普取代威克菲尔成为事务所的主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有悖常伦的。他应该尽力帮助自己的恩人,而不是趁人之危。狄更斯正是从这个做人的这个角度批判他的这一卑劣行径的。
结 语
狄更斯曾说过:“只要我还有思想和把它说出来的能力,我就要坚持攻击残暴和压迫。”[4]P136狄更斯的执着成为他的创作基调,在其长篇小说中完全地表现出来以起到对社会及世人的教化作用。因此,其长篇小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正义与光明自由的追求。狄更斯通过其小说创作一方面强烈地抨击19世纪英国的社会制度,揭露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丑恶,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一方面又聚焦于19世纪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在忠实于再现社会现实的同时,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富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总而言之,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具有丰富的社会伦理内涵,他用犀利的目光审视与关照社会生活,并在其文学创作中追求社会批判与伦理道德说教的契合,表达了自己真实的伦理诉求。
参考文献:
[1]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狄更斯.双城记[M].罗稷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4]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责任编校:呙艳妮)
作者简介:刘川(1981-),男,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3XKY2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