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与行动逻辑研究

2016-03-07

东岳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结构性文化产业供给

齐 骥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名家主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与行动逻辑研究

齐 骥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交替的时期,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将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动能,对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过渡和迭代前进,至关重要。文化产业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业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在重塑空间格局,优化经济地理布局,传承城市脉络,延续文化基因等方面的价值,使其成为新动力的重要组成。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却十分突出,文化产业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同城乡差距和区域鸿沟同时存在而体现出的“供需错配”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制约要素供给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供给政策针对性不足导致产业均衡性和协同性不足。因此,文化产业本身也亟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其中,“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结构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是核心命题。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为出发点,以产业转型、要素创新、制度改革为基本思路,并通过创造有效内容供给和渠道供给,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演化,构建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支柱,构建三位一体的行动逻辑,塑造创新驱动的增长动力。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文化产业发展从注重短期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及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与文化发展效益转变的整体思路。因此,在优化供给侧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系统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可以更好地构建、塑造和强化文化产业长期增长动力,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也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文化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及其成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推动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即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在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恰恰是产业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候。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面临着结构性失衡。“供需错配”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1.文化产业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且日益多样化,文化产业消费类型开始从以中低端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基本文化消费转向逐渐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与体验价值的发展型消费及更加注重个性化与精品化的享受型消费转变,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显然并未适应消费需求的转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的非均衡现象却十分突出。以电视剧行业为例。我国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剧目共计394部,16540集,但播出量只有8000集左右。许多低俗供给、低端供给、过剩供给、僵尸供给和呆滞供给等挤占了文化市场,中低端产品生产过剩,企业产品积压,高质量、高科技产品需求增加而生产不足。反观国际市场,优质进口电视往往以强大的有效供给占据更高的收视率。例如《太阳的后裔》只是韩国娱乐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件产品,但其每集23万美元转播权的价格以及播出6集达到28.5%收视率,播出15集时已达34.8%的收视率,远远高于国产电视剧。

2.文化产业城乡差距和区域鸿沟同时存在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基础密切相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的现象一直十分明显。从总体上而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更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层级更高。不可否认,文化产业发展受经济因素和消费水平影响和制约,但在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城乡文化产业和东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却缺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成长路径,因而难以更好地盘活存量文化资源,创造增量文化价值。例如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资源十分富集并具有较大的经济和市场价值,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常常成为文化产业开发中一种常规方式,但从产业开发行为上看,往往存在两种极端,其一是盲目接受型破坏式开发,这一开发方式将本土文化视为劣势,盲目模仿复制和重复建设,在对外来文化和信息的吸纳中,往往使民族物质文化,诸如建筑、交通、饮食、服饰等遭受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文化商品冲击而不断式微。其二是浅表型粗放式开发,主要表现为低水平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初级开发,其产生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与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渐向注重品质的发展型消费及注重个性化与精品化的享受型消费转变的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期”,单纯依赖需求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传统的货币、财政宽松政策对经济贡献的边际效应也呈现递减趋势。究其原因,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的需求端经济改革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从而出现供给与需求的不协调*胡玉玮:《十三五这5年:新机遇在于协调供需平衡》,《财经综合报道》,2016年第3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供需动力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解决供需错配。

(二)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成因

1.“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制约要素供给创新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造成了文化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市场准入矛盾又随着行政性垄断的出现被扩大化,进而陷入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文化产业“有效供给”不足。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先后组建了影视、报业、出版、发行、印刷等文化产业集团。虽然组建这些产业集团的初衷是“清理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多种能力聚合,提高整体效益”,但由于这些产业集团的组建往往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政府权力作用取代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文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作用被消融于政府的计划安排之中,真正属于市场主体有生力量的社会文化资本被排斥在外,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难以实现要素结构的全面创新。尽管从静止的、阶段的、局部的文化利益发展来看,它确实强化和巩固了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若干问题》,《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但从动态的和全面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从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视角看,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受到制约,文化产业要素结构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供给政策针对性不足导致产业均衡性和协同性不足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缺”,即部分政策的缺失;“弱”,即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措施偏软;“变”,即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散”,即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乱”,即政策不协调;“粗”,即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杨吉华:《简析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具体而言,政策缺失、立法薄弱等现象仍然存在,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保护、扶持力度偏弱并且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文化政策制定往往“一刀切”,难以完全考虑到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特性差异较大、城乡差异较大以及区域间市场成熟程度不同而导致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发展路径差异性较大的特点。例如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文化产业产能与供给的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问题突出,但缺少精准的政策路径,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差异和受重视程度差异所造成的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空间不均衡性现象显著,但缺少区域性的解决方案,供给政策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管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文化产业制度供给的动力不足且执行度大打折扣。

因此,在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作用和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以创造新供给引领释放新需求,通过着力改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环境、优化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机制,激发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活力,重塑强化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势在必行。

二、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分析

“供给侧”可分为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层面的供给,其中,“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结构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年第2期。。

(一)目标:产业转型

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供给主体的结构问题。只有供给主体充满市场活力、形成与时俱进的竞争力,才能形成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力量,源源不断向市场提供更优的有效供给,不断激活市场需求,创造消费动力*董小麟:《着力优化供给主体结构和市场环境》,《南方日报》,2016年3月14日版。。

1.扩大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转型

人类消费需求的无限性和多变性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虽然离不开消费需求的动力源,但更为主要的支撑因素从长期考察却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与引导*贾康:《推进供给侧研究创新》,《中国证券报》,2015年11月17日版。。有效供给是产业转型的重要目标,是供给侧从提供“物质”解决温饱转变到为“人的质量提高”服务转变过程中,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以较快的速度向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过去单纯地依靠原始的比较优势或者要素禀赋(如各种资源的丰裕程度)来获取文化市场主导权的方式,已经不存在绝对的比较优势。例如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类型看,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主要方式,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引导优质供给加速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历了“排浪式”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相应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共同推动文化消费转向更加多元和丰富的精神性产品和服务阶段。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创造新供给,培育文化市场的新需求,可以通过有效供给引导消费需求。例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经济复苏,方法就是供给侧改革,即主要是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如创造了苹果手机,推动页岩气能源革命,实现了工业互联网(再工业化)。因此,供给侧改革一个鲜明特点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材料、新的市场,创造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林祥:《“供给侧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学习时报》,2016年2月15日版。。

(二)手段:要素创新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将大众作为创意阶层,将文化企业和企业家作为主角,在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双效统一”前提下,以创造优质的文化生态和全要素创新,破除当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可以更好地扩大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

1.全面的要素创新

从供给侧的角度看,支持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增长的要素,所谓“动力源”,主要是五个方面: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主要的国际经验都表明,各个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前面三项(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比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一般经济体在发展过程的初期与“起飞”阶段中,强调所谓“要素投入驱动”、粗放发展,是和这有关的。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后面两项即制度、科技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可能形成的贡献会更大,而且极为关键*贾康:《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题》,《学习时报》,2016年1月18日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当前的制度结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中等收入家庭多元化、个性化的各类新需求,不利于消费潜力和改革红利的释放,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2.迭代的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创新之翼,是解决我国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手段,也是降低文化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出现,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当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因此,科技的进步始终是以“S型曲线”*所谓“S型曲线”理论是指,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一个技术在导入期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一旦进入成长期就会呈现指数型增长,但是技术进入成熟期就走向曲线顶端,会出现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的问题。而这个时候,会有新的技术在下方蓬勃发展,形成新的“S型曲线”,最终超越传统技术。因此,新旧技术的转换更迭,共同推动形成技术不断进步的高峰,从而带动“新经济”的发展。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的迭代创新和无限增值。在文化产业借助科技力量不断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把握科技的规律、掌握科技的特点。通过解决“S型曲线”导入期市场失灵问题,着力营造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注重营造创新驱动创业的生态环境等*郑世林:《李克强谈“S型曲线”理论:用新动能带动新经济》,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05/21/content_507537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1日。,确保新旧动能的转换,通过供给侧改革营造创新驱动创业的“普惠阳光”。

(三)保障: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发动机”之一,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提高文化产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还是文化创意迸发、文化创新涌现的强大诱因。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文化治理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优化,既是文化产业供给侧制度变革的核心,也是文化政策创新的重点。

1.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保障*陈福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提升文化治理能力》,《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第10期。。过去,我们过多从需求侧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的过长、干预过多,而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是要解决“政府越位”,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提高政府效能,可以更好地激活微观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形成文化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年第2期。。

2.改革文化治理方式

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改革文化治理模式即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文化治理的特征是通过主动寻求一种创造性文化增生的范式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之首便是通过有效的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形成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一方面,增强文化治理的协调性,推动相关部门在其他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纳入工作体系、规划设计和考核制度,从而形成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互为衔接、协同发展、密切配合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将文化产业发展由部门推动上升为全社会推动。另一方面,激活文化治理的能动力,最大限度地突破利益集团对文化市场不公平的“定价权”,充分释放文化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胡惠林:《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编辑》,2015年第2期。,全面释放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实现文化领域全面发展。

三、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逻辑

(一)创造有效内容供给和渠道供给

“文化+”和“互联网+”是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变“微观潜力”为“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向和创新维度,它们如同圆心和圆周,分别是供给侧改革战略思维和战略路径,有利于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增进文化民生的福祉、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活文化供给增长内生动力,推动新的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演绎、更迭、创新。

1.以“文化+”创造有效供给内容

“文化+”是以文化为引领的产业的横纵联合从而满足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着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文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文化+”的融合主要包括:以技术全面创新促进文化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改造传统文化行业,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品质化和品牌化方式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文化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开发深度,提高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强度,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资本制度创新促进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创新文化资产管理方式和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组织形式,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以创意设计和形象授权为引领促进文化制造业创新,加快将文化元素融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向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推动文化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产学研对接与文化教育联动促进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以嵌入式和融入式方式促进文化地产与文化生活、文化社区融合发展;以休闲中国和健康中国为主旨推动文化体育融合发展;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载体推动文化物流融合发展。

2.以“互联网+”创新有效供给渠道

“互联网+”解决的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问题。所谓供给不适应消费的需求变化,根本原因是没有跟上时代潮流。而“互联网+”大数据,就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潮流。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跟任何一个行业进行结合,效率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的内容是关键。“互联网+”的本质,是依托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等互联互通、交互共享的平台。应引导更多互联网企业走上科技创新驱动、追求高附加值的发展路径。“互联网+”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忌单向应用思维,应注重顶层设计、通盘谋划、系统布局,实现综合推动。

(二)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演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是从运行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侧动力,但不是发展的原动力。而供给侧是从运行源头入手,力图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等根本的、可持续的动力出发,其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著:《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版,第12-13页。。但强调从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并不意味着需求侧不重要了,单纯地放弃需求谈供给或放弃供给谈需求都是片面的。这就像一币之两面,放弃任何一面都不能称作为一枚完整的硬币,难以体现其真实价值*刘亮:《供给侧改革仍要与需求侧管理相配合》,《文汇报》,2015年12月8日第5版。。只有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升级才能促使经济持续增长。因此,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坚定不移推动需求侧的制度改革,促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同发展*黄凯南:《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演化:基于演化增长的视角》,《南方经济》,2015年第12期。。

1.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供需动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由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作用决定的。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看,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文化内容及品牌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继续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中心。同时,发达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服务业,将继续成为各自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将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供需结构将发生转变,要适应国际形势下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协调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关系。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看,供需错配是制约文化市场提质扩容的重要原因,文化产业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首先实现供需协调。实现供需协调的重点在于提供“高水平供给”和“有效供给”,而非“低水平供给”甚至“无效供给”。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传统动能弱化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新动能也正在加快成长,利用经济新能动,例如“互联网+”、“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等,驱动文化产业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优化文化产业供给的重要路径。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中产阶级人数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并在十年后达到2.5亿到3亿(相当于美国、或英法德意人口的总和)。庞大中产阶级的崛起,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的作用,引领和推进产业升级,创造更多文化精品力作,才能夯实经济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把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内生关联

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互动和反馈是“互联网+”时代创新产业链的逻辑起点。在现今开放式创新网络环境中,信息和通讯(ICT)技术迅猛发展,参与创新的终端用户数量日益增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互动和反馈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反馈的质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创新的扩散和吸收*⑤常静:《重视“需求侧”创新政策,完善新时期创新政策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22期。。强调供需侧的互动反馈可以更好地从全产业链角度关注创新并针对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与诉求提供有效供给。

一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互动反馈可以有效避免单方面的政策失灵。在全球化加速、知识经济发展迅猛、创新周期日益缩短的当今时代,在某些尤其是重大社会挑战诸如健康、环境等领域,单靠市场机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⑤,且从供给或需求侧某一方面出发的政策体系也存在系统失灵,在应对社会挑战方面未能发挥出令人期待的效果。而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政策则像是一把剪刀的两翼,两种政策措施要相互配合使用而非替代彼此,可以更好适应创新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也能够通过互动反馈发挥在文化产业不同增长阶段和不同生命周期进程中的调节与支撑作用,进而避免某一侧的政府及市场失灵。

另一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演进是创新制度供给的主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政策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HARLES EDQUIST,LEIF HOMMEN.Systems of Innovation:Theory and Policy for the Demand-side,Technology in Society,1999,21(1):63-79.,将持续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构建文化产业供给侧的政策支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供给”,即通过政策支柱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中应当特别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到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社会效益”,又要特别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商品属性”和“经济效益”;既要体察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的整体实践,也要注重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产生的经验和教训。

1.政策设计:长期持久、因地制宜

通过长期持久的宏观政策营造稳定的文化经济环境,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正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转变。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既要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创造和重构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从宏观政策调控的角度而言,更应对以全球知识更新速度和对产业变革速度为基本要求,以长期性、动态性为基本要求,从提高产业广度、深度和跨度的角度,更加强调从文化产业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的角度解决文化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从而突出文化产业长远的升级转型。

通过适度简政放权和因地制宜的微观政策,充分激发全民创造活力和消费潜能,激活文化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能动作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微观政策旨在弥补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行为,系统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和环境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消费升级和文化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知识网络,这种多层次、灵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文化企业主体间的知识共享,创意阶层间的创意碰撞,产生创新氛围,构成创意空间,使企业因弥漫着“产业空气”而具备更强创新能力,从而为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提供支撑。

2.政策落实:务实有效、通联反馈

通过在“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之间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推动产业政策落地是文化产业解决“供需错配”的重要路径。政策在结合实际情况后的有效落地,是政策作用最大化的基本前提。因此,产业政策要以文化产业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着力于优化文化市场结构,提高文化企业发展效率。但必须注意,强化落地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并正确对待政策落地的延时性,对于侧重长期发展的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各地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每个行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点,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是需要时间的,要正确对待政策落地延时的可能。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政策落地的监督机制,逐渐降低懒政的可能性。

通过“二元动力”到“混合动力”的结构性改革,激发文化市场活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是文化产业寻求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的核心。在遵循文化艺术内在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必须认识到,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突破发展观念。只有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进而以创造性的举措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王 波]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研究”(批准号为:16@ZH006)课题阶段性成果。

齐骥(1983-),女,汉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G124

A

1003-8353(2016)010-0015-07

猜你喜欢

结构性文化产业供给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