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理解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3-07周,周

东岳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领域

范 周,周 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名家主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正确理解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范 周,周 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源于经济领域的理论启发,也源于文化领域当前的现实问题。开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对这一命题做出正确理解,从国家宏观改革背景、文化发展实践背景和理论创新需求背景出发,立足中国国情,厘清改革思路,明确文化领域和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当前文化领域的“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双向合力,把握好“双效统一”的改革原则,将创新驱动——特别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新动能,以双向发力作为优化供给的新方向,通过主动的优胜劣汰机制,保障文化领域的有效供给。同时,将需求升级作为有效供给的新引导,加强投资引导,为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重视满意导向,为文化消费补缺口。当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正在进入黄金时代,这既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面临着改革深水区。在当前及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文化领域还应从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出路,在国家利好政策激励、科技创新驱动和资本市场撬动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将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在有序开展和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市场、企业、产业更需各司其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文化领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效统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济领域的生动实践值得文化领域学习借鉴。当前我国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与人民消费新需求,推动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高度,落实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抢占先机、牢牢掌握“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文化发展主动权的“总抓手”。开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对这一命题做出正确理解,着眼于当前文化领域的发展态势、现存问题和制度瓶颈,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要点和实施路径,寻求文化领域的针对性改革、合理性突破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一、提纲挈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立足于中国国情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结合我国现实发展需要和国际经验启示的基础之上,通过更开阔的经济学理论创新视野所提出的中国“怎样完成转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贾康:《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中国证券报》,2013年12月16日。的解决方案。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和开展,同样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围绕当前国家宏观改革背景、文化产业实践背景和理论创新需求背景,确保改革思路与实施路径稳妥有效、切实可行。

(一)国家宏观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供给侧入手推进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正日益深入推进。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这个词就逐渐成为各种中央文件和重要会议的核心词汇。特别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升到未来五年“发展主线”的高度,提出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然成为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深化改革的主要抓手,呈现出生动的改革创新局面。

文化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彰显,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基石,也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当前经济领域已蓬勃开启供给侧改革实践时,文化领域也非常有必要从供给侧出发,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路径,研究未来的发展动力和突破方向,促进文化更健康有序发展。

(二)文化发展实践背景

近些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文化领域建设取得了系列成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14年增加值达到2.4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占GDP的比重达到3.76%;优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彰显中国精神、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对外文化贸易和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但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当前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供给端日渐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从产品结构看,低端同质化文化产品存在过剩,中高端个性化产品相对匮乏;从产业结构看,传统类文化产业比重较大,新兴文化业还需培育;从区域结构看,东中西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突出;从要素投入结构看,偏重物力人力,制度、科技、管理等创新要素重视不足。这些结构性问题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新时期亟需加大对文化供给侧研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进而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理论创新需求背景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当前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和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概念内涵、实现路径、指导实践探索的同时,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也有待于理论的研究、突破和指导。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研究主要以需求侧的视角,从如何刺激文化消费、推动文化投资、扩大文化贸易等领域出发,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但以供给侧为基本视点,剖析文化领域发展的问题、动力、路径等,这类研究还比较少。在当前文化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大对文化供给侧的研究,从而把握规律,更好地推动创新实践。

二、明辨思路:文化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有所区别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通过五大政策支柱解决“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又要结合文化领域供需不匹配问题,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统领,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扩大有效供给。因此,文化与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相同点

1.鼓励技术创新研发,优化存量产能结构。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变革背景下,文化产业迎来升级发展新契机。强调创新驱动,重视技术研发,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突出抓好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推动企业成为文化科技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

2.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引领行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出现了一批旗舰企业,但小、散、弱仍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大体现状。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产业问题,促使大型、领军文化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从而摊薄行业研发成本,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文化企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区域走向全球,从埋头苦干转向资源整合,从内生发展转向外延扩张,通过资本平台和技术革命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3.简政放权减税减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本质上说,降低生产成本就是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降低税费负担,减少行政费用和管理费用征收,制定配套的财税优惠政策,刺激文化领域企业活力。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改革监管方式,推动行政部门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授权管理范围,厘清边界权限,注意管放结合,在优化制度供给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抓住问题补足短板,精准扶贫扩大有效供给。补文化短板,就是针对当前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着力解决缺位供给、短缺供给、无效供给,持续提升有效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效率和效益,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文化领域补短板,包括补文化民生短板、补优质文化短板、补文化基础设施短板、补文化人才短板等,一方面要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覆盖,尤其是对一些落后贫困地区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另一方面要围绕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积极创造新供给,不断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发展成果。

(二)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不同点

文化不同于经济的地方在于,文化产品除了具有商品经济属性,还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公共品属性。因此,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坚持文化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功能双向并进。坚持文化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功能双向并进主要是以社会价值功能为主,实现正确价值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同时具有经济、社会和道德调节等丰富功能,具有道德价值规范的特殊性,因此,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社会效益的正向效应,实现对市场的塑造与引领。

2.坚持市场理性与政府理性制度化叠加,实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于文化领域兼具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在一些自然、自发的市场配置领域,需要政府通过理性主导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性作用”,用创新管理方式有效衔接市场机制与文化机理,保证文化价值之上的文化供给结构优化。

3.坚持文化保护与有序开发并重,实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光大。有别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对现有资源优化开发的鼓励政策,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需要注意对存量资源的保护和阶段性开发,突出表现在文物资产领域。对于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且不可再生的文化宝藏,在开发利用、创意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怀着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做好保护规划,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保障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和合理使用。

三、问题导向: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现状应准确把握

开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有明确的理念,又要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有具体的任务。梳理目前文化领域发展中所存在的供给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有助于推进下一步改革工作的稳步展开。

(一)当前形势下文化领域的供给侧问题

1.文化产品和服务突出表现为供需错位,结构失衡。当前文化领域的诸多行业都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严重制约着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仅以近年来我国不断涌现的主题公园为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已累计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点2500多个,投入资金达3000多亿元,一座城市拥有多达10个主题公园的现象亦不少见。然而,十余年来,已倒闭的主题公园约占80%,当前仍在运营的主题公园中,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收支持平,仅有10%能维持较好的经营业绩,“一年兴,两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关”竟成为我国主题公园建设的“魔咒”。新时期文化发展必须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合理调整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切实推动文化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

2.文化资本突出表现为制度障碍,融资困难。目前社会资本相对活跃富余,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兴文化产业吸引着大量资本的投资兴趣,但在运作过程中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客户选择难、风险评估难、业务操作难等传统问题仍然在制约着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对接。据统计,目前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只占全国各行业贷款余额的0.2%,占比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再迎政策“春雨”》,《中国财经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jingshidian/zgcjb/201404/t20140410_1065772.html。,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文化企业,所能得到的资金支持力度还相当有限。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10)、《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2014)等文件出台以后,各级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投资日益重视。如何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推进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文化产业资本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多层次、国际化的投融资体系,对于中国文化产业走向成熟将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科技突出表现为投入不足,转化不够。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依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相对匮乏、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但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技术手段,造成“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业小国”的尴尬局面。随着新兴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文化产业将催生出更多新兴业态。在此机遇下,必须进一步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科技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4.文化人才突出表现为缺口巨大,产学脱节。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相关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及综合型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过程中,许多高校都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力量培养文化产业相关人才,使得人才培养逐渐趋于规范化、多元化、特色化,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5.文化出口突出表现为精品缺少,影响力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发布的报告《文化贸易全球化:文化消费的转变——2004-2013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显示,自2010年起中国已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引领全球贸易出口的文化产品是以电子游戏为主的“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和以金制珠宝和配件、雕塑和塑料装饰品为主的“视觉和艺术工艺品”,而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创意设计、思想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书籍和新闻产品”“设计和创意产品”等则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的文化产品,比想象中走得远(走出来,怎么走)》,《人民日报》,2016年5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05/11/c_128975189.htm。。国家统计局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19%,由于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还称不上是文化产业强国”*“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和文化部财务司联合):《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调研世界》,2014年第10期。。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更加重视精品打造,文化出口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6.公共文化服务突出表现为供非所需,效能低下。由于公共文化服务强调政府主导,各地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在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经常以执行上级命令、满足硬性指标为导向,忽视公众实际需求,导致大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闲置浪费,政府良好意愿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以农家书屋为例,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这一政策得到全国64万个行政村的支持和落实,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和近200亿元的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农家书屋村村有”的目标提前三年完成*《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 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光明日报》,2014年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02/27/c_126195052.htm。。然而,这些按照标准化建设的公共文化场所却出现书屋无人使用、书刊无人借阅的普遍现象,文化惠民沦为无效供给。探索合理、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受益范围和效能质量。

(二)当前形势下文化领域的结构性问题

1.所有制结构不平衡。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突出表现为国有、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实力悬殊,政策待遇不够平等。目前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起点高,发展态势稳健,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根据《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截至2013年末,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计1.2万户,从业人员120.5万人,营业总收入1.07万亿元,企业平均营业收入8900万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2014年12月25日,http://wzb.mof.gov.cn/pdlb/gzdt/201412/t20141225_1172302.html。其中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根据报告提供数据计算得出。。相比之下,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文化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总体实力相对弱小,加之受制于一些行业壁垒限制和政策约束,进一步制约其做强做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共有小微文化企业77.3万个,占全部文化企业的98.5%,从业人员979.9万人,但营业总收入仅3.8万亿元,只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45.7%,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仅有495.3万元*《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数据》,《中国经济网》,2015年4月28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1504/27/t20150427_522331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7月1日。。

2.技术结构不平衡。文化产业技术结构突出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大,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目前我国文化企业投资大多仍然局限在传统文化产业、低端文化产业上,并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往往存在形象接近、风格相似、内容雷同、功能无异等问题;遍布全国各地的上万个文化产业园区要么产品结构单一,要么主导产业类似,普遍缺乏明显的特色和明晰的定位,也缺少长远的规划和前瞻的判断。在技术应用上,科技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仍在低位徘徊,技术投入不足直接制约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育。

3.区域结构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突出表现为发展不平衡、特色不明显。纵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貌,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现东部领先、中部追赶、西部快跑的梯度发展态势。《2015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显示,中国创意城市前十位中,有八个城市位于华东、华南地区*《2015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发布上北深广杭位列五强》,《深圳特区报》,2015年12月6日,http://sz.people.com.cn/n/2015/1206/c202846-2725384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7月1日。。中西部地区虽然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但由于经济、地理、交通等条件限制,特色文化产业还未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带建设,区域集聚效应亟待提升。

四、双效统一:文化领域的健康活力依靠政府和市场

“双效统一”是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的原则,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双效统一”既是保证文化领域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激发文化市场活力、繁荣文化生态的前提,需要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双向合力。

(一)顶层设计、适度干预是政府的职责

1.把握趋势,主导方向,指明路径。自“十八大”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增速从高位逐渐下降,开始进入“常态化”的“换挡期”。文化产业发展将逐步转换动力机制,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的重要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引导文化产业朝着创新驱动、深度融合、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

2.政策引导,政策扶持,政策落实。为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资源合理流动,国家相关部委将通过政策出台的方式做好文化产业的引导性工作,在把握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要注意避免由于细则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而导致扶持性政策流于形式,防止不良企业利用政策利好扭曲政府意图,妨害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适度干预,风险防范,坚持底线原则,引导价值取向。由于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精神引领、文化感染、思想传递、娱乐休闲等功能,因此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鼓励通过丰富多元的文化创意形式传播主流价值和正能量,提供优质文化供给。同时,应坚守底线原则,对涉嫌违法乱纪、突破文化道德底线的,必须予以及时制止。对收视造假、票房黑幕、明星超高片酬等会导致行业畸形发展的乱象,应予以适度干预。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投融资模式,政府放宽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门槛,同时对可能存在违规操作或引发金融风险的行为,应采取必要的、科学的、适度的监管手段进行法律规范和预警防范。

4.保障基础,促进公平,提供优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基本、平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尽快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允许其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对于必要但难以营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由政府托底承担。

(二)自由开放、公平竞争是市场的特性

1.尊重市场规律。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为首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凸显“公平改革”的意识,特别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这一要求直接指向文化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政府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国有文化企业过度扶持保护、对民营文化企业执行歧视性政策的现象。以中国演出市场为例:2013年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共1422家,收入78.54亿元,其中政府补贴为50.06亿元;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共10953家,收入111.06亿元,其中政府补贴仅2.39亿元*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换言之,虽然国有院团数量不到民营院团的1/7,得到的政府补贴却超过民营院团20倍,补贴收入占总收入近2/3。2014年国有和民营院团所得到的政府补贴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4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2015年行业报告对政府补贴的统计不再区分国有和民营院团。。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必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破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2.激发市场活力。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公平的文化市场竞争秩序,是解决“政府越位”的问题,而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支撑体系,则是弥补“政府缺位”的问题。要在2020年前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总量5%以上,就必须更加有效地激发文化产业市场活力,提高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政府放开民间资本准入门槛,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这对于减少财政压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竞争多元化、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意义重大。近几年,持续不断的政策红利使文化产业成为各路资本的重点关注领域,中央财政基金发挥杠杆作用,极大调动了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2014年文化产业从不同资本渠道获得资金约2000亿元,其中仅有不到10%来自股权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等,其余90%来自社会资本*《文化产业:如何与社会资本“共舞”》,《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2日,http://news.gmw.cn/2015-11/12/content_17697971.htm。。在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资本市场的同时,如何避免资本逐利性对文化产业的透支,如何制定科学的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双赢,以保障文化产业长远的健康和活力,这将成为未来政府和市场需要同时努力的重点之一。

五、创新驱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强大引擎

为经济发展找新动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就是要通过创新,特别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带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全面优化。

(一)技术创新为内容升级提出时代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表明创新是当前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城市等变革性科技的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内容制作、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产业也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以博物馆的发展为例,科技的发展带动观念的革新,博物馆逐渐跳出过去故纸堆、标本库、史料馆的功能属性,突破以往尘封、静态、单一、古板的严肃面貌。故宫博物院运用大数据构建“故宫数字沙盘”数据可视化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宫廷、虚拟现实剧场、“故宫展览”APP、全景故宫等互动体验项目*《共同关注》:《涨与跌:故宫淡季迎小高峰网售门票增长4倍》,http://news.cntv.cn/2016/02/16/VIDE86mBjLSAdCUURZSrUGTn160216.shtml;《数字故宫:让文物“活”起来》,《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1/17/nw.D110000gmrb_20150117_2-04.htm;网易新闻:《“故宫文创”10亿销售额炼成记》,http://news.163.com/16/0420/01/BL2CEFA200014AED.html。,极大地改变了以往被动展览的博物馆运营模式,而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交流空间、创意设计殿堂和科技体验场所。在新技术时代,文化产业依然内容为王,技术创新将不断倒逼内容革新,为市场提供具有时代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二)制度创新为优化文化供给保驾护航

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政策的创新和支撑。“文化+”和“互联网+”作为创新通道,为文化产业创造新区间。为保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必须着力发挥制度优势,弥补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行为,系统调整文化领域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和环境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有利于文化消费升级和文化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

当前重点是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创新文化领域制度政策:一是创新清单管理政策。通过清单管理的形式,健全文化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把项目入口关,从源头上控制文化供给质量;二是创新资产管理和产权交易制度。加快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增强企业文化供给实力;三是创新文化治理政策,降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准入门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汇聚更多力量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四是创新质量管理政策,健全行业管理标准,为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定可供参考的尺度,提升文化供给的整体水平。

六、需求升级:文化投资消费适度扩张支持供给侧

供给和需求是一体之两面,对立统一,紧密相连。同经济领域一样,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不是不要需求侧,而是两端应同时发力,共同作用。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当前文化领域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需求侧管理则是适度发挥宏观经济学中“三驾马车”的作用,保证文化领域能够稳定增长。

(一)投资引导,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

“十三五”期间,在文化产业由政府投资主导向社会投资转变的同时,保障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依然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快均等化、标准化发展。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由于有效供需对接失灵,导致政府投入意愿与公众文化期待存在巨大落差;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面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投资引导补齐短板仍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1.查缺补漏,填补空白。全国范围内清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要实现“全覆盖”。在投入建设之前,要仔细调研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做到“文化精准扶贫”。对于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的中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基层,要给予财政支持,适当调整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拨付比例。

2.利用资源,盘活存量。目前我国已有博物馆4000余家,公共图书馆3000余座,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六级行政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如何最大效用地使用数量如此众多的文化场馆,不让它们成为门可罗雀的藏书阁、无人屋,沦为闲置的摆设、荒废的建筑,需要积极盘活沉淀、休眠的文化资源,兼顾地方民俗特色和文化习惯,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活动能够走进群众心坎里。

3.资源整合,城乡联动。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长期失衡的状态,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促进文化互联互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城乡联动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时,可能存在行政管理对接错位、文化接受习惯差异、“商业”与“公益”难以平衡等影响城乡公共文化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和运作性困难,需要以准许“试错”的态度进行探索尝试,寻求最实用、最有效、最为城乡群众接受和欢迎的合作方式。

4.科技引领,跨越发展。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事情都变成可能。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突破传统时空、渠道、手段限制,能够快速、便捷地向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实现产品远程更新、服务实时同步、评价及时反馈。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极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落后地区能够按下“快进键”,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5.创新供给,需求定制。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方式往往会导致政府提供的文化福利不能满足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要想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需要创新文化供给方式。对于大型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可以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公私合作方式,降低财政负担和投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率;对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采取自下而上、按需定供的“菜单式”方式,用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政府和社会良性互补,多元共治。

(二)满意导向,文化消费也要补缺口

1.要有的放矢,注重城乡需求差别。我国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满意度远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愿较城镇居民更强烈,显示出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成长空间。在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城镇要更重视质的提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农村要更重视量的供给,为群众提供更多有效的文化选择。

2.注重差异,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文化产品。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地方文化千差万别。消费习惯反映消费心理,也直接影响消费形态。发展文化消费应特别注重研究不同区域的文化习惯,既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也要尝试引导各地群众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同时,要针对中老年、青少年、儿童等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针对文艺青年、亲子合家欢、大众娱乐、文化科普等不同诉求的消费目的,针对进城务工人群、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3.引导培育,培育前瞻性和健康的消费习惯。随着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国家级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对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消费偏好、文化消费行为等内容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获得文化消费客观数据,引导文化企业按需研发,为群众生产和提供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大众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艺术感,通过各种优秀的文化产品,借助各种舆论途径和市场手段,正确引导大众文化消费,提升文化品味和道德修养。

七、结语:关于文化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研判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是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时代文明走向的长远规划。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既处于重大机遇期,也处于改革深水区。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保障全民基本文化需求,要为人民提供更加富足的精神体验和更加宽厚的文化保障,其发展出路归根结底还在于转型升级。

(一)文化产业进入黄金机遇期

1.国家文化政策支柱将愈加完善。自“十八大”以来,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领导文化领域发展的总思路。鼓励创新创业、推进“互联网+”、支持产业融合、扶持小微企业、建设“一带一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若干部重要的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家战略部署逐渐被转化为具体的指导意见,国家积极引导将成为产业发展风向标,政策红利将持续惠及各方。

2.文化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经过十余年的市场检验,文化产业已日渐成熟,迸发出巨大的市场活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将成主流,创新供给将极大地带动市场消费。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8万亿元,据相关行业机构预测,到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3.12万亿元,未来五年(2016-2020)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36万亿元*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3.科技不断升级将倒逼文化领域改革。数字化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撑、对文化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推广、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普惠和精准投放,将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持续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和优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效能,必将带动文化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4.资本将更加青睐优质文化项目。近两年,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爆发式增长,企业兼并重组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2015年,除国家下达的50亿元专项资金外,商业性金融、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文化产业资金流入达3241.8亿元*中国经济网:《〈2015年文化产业资本报告〉:文化金融众筹需谨慎》,2016年2月29日。。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外,其他并购总规模达1499.04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经济网:《2015文化产业并购报告:体育、旅游异军突起》,2016年1月2日。。面对“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逆势上扬,进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激励下、科技创新的驱动下、资本市场的撬动下,将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

(二)文化产业面临改革深水区

1.政府要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转变政府职能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协调好“管”和“放”的关系,做好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当前文化领域在朝着转型升级的方向航行时,政府需要稳稳掌好的“舵”。简政放权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加速前行;加强监督是为了维护好健康的行业生态,保证文化领域的发展不偏航、不迷途、不触礁。

2.市场要保持活力和建立层级。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中,要大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性作用,不断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切实推进转企改制,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公共文化事务中引入社会力量,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要建立多层级、有活力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和谐共存、平等发展、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打造上中下游联动发展、无缝对接、效益倍增的产业价值链,构建合理、有序、健康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

3.企业要有理性且有长远规划。产业是由为数众多的企业组成的,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市场主体;反过来,产业也为企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在资本的裹挟和利润的诱惑下,文化企业很容易忘却初心偏离方向。企业获利无可厚非,但文化企业不应将资本逐利作为唯一导向。为了维护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每个文化企业都要做到不违法,不跟风,不盲从,不踩底线,不乱规则,不无原则。要有理性的思考,有独立的判断,有前瞻的预期,有长远的规划,还要保留一份崇高的情怀。

4.产业要融合发展和保留内核。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它极大地丰富了产业的形态,并为人类未来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融合发展将使产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未来甚至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都会与文化产业发生联结。产业边界的无限扩大可能会导致整个文化产业的消融,技术的无边扩展将可能导致文化的无所附丽。因此,在文化产业的拓展性发展中,还应牢牢保留最珍贵的核心资源,守护好思想、价值、情感、审美、意识等文化内核。

5.“走出去”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文化走出去肩负着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当前文化出口已经呈现出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亟待通过结构调整重塑文化大国的形态。文化出口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实用型、廉价型、单一型、低附加值型的文化产品转向彰显艺术性、思想性、民族性、审美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王 波]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研究”(批准号为:16@ZH006)课题阶段性成果。

范周(1959-),男,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周洁(1985-),女,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G124

A

1003-8353(2016)010-0005-10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文化发展进入深水区,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文化发展从注重短期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及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与文化发展效益转变的整体思路。面对当前文化领域发展面临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创新力不足、文化精品缺乏等问题,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创新生产思路,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释放市场活力,是文化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期专题聚焦“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理念和思维方式,针对我国文化发展中结构性问题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诉求,对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以期通过对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问题的学理探讨,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优化文化发展布局,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

未来十年,文化产业既面临黄金机遇期,也进入改革深水区。在对当前全球境况、我国经济走势及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理性研判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文化领域的特点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从“明晰概念、甄别误区”出发,系统分析了当前文化领域“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并力图诠释以创新驱动为文化发展新动能,以双向发力为优化供给方向,以需求升级为有效供给引导的发展框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供给”,即通过政策支柱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与行动逻辑研究》以解决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为出发点,以产业转型、要素创新、制度改革为基本思路,试图通过宏观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系统设计,构建文化产业供需协同的政策支柱,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塑造文化产业长期增长动力。文化产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核心是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的提升。从经济学中的内生增长理论角度看,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技术进步、创新和人力资本。《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机制探究》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剖析,并提出需要从创新递进机制、技术推动机制、智力促进机制三个维度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供给领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