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07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崔玉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学习型社会

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崔玉波

(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环境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崔玉波

(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摘要:基于分析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论述了将具有广泛适用领域的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环境学”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意义。从完备优质的课程基本资源、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内容设计、启发-激励-共鸣式的特色教学方法、包容而开放的考核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拓展资源、人性化的网络建设平台以及后台服务等方面,讨论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因素。分享环境学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建设实践过程的体会,期待把课程资源建设为应用范围广泛的学习资源,使其充分发挥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环境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学习型社会

基于网络成为人们信息来源的最主要途径,网络学习成为了现今人们学习的一个主要方式。广泛传播的慕课是美国著名高等学府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在抢占世界网络学习平台的写实[1]。新形势下加快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对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2003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始,中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就成为必然[2]。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3]。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优先选择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尽快实现其从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学科如化学、生命、农学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更是涵盖其他文理专业的重要通识教育课,因此,一般都列为这些学科本科生的必修课。仅大连民族大学就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专业开设该门课程。因此,建设好这门课程将对提高相关多个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上广大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通过网络分享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1课程目标和建设历程

环境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是构成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平台之一。其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气象等多学科知识为一身,综合性、交叉性很强,融合了多学科的基础性与先进性,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4]。该课程的教学环节既要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又要注意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现代教学观念,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深植正确的环境观,在渐进的课程中强化专业素养,在主动探究中创造自我发展方向,在互动成长中培养实践能力。因此,教学目标由“以分数为标准” 转变为“以每个学生知识、方法、能力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

在大连民族大学,环境学的开设已有18个年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9-2006):课程名称为“环境保护概论”,24学时,面向环境工程专业。选用的教材是国内最早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刘天齐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学特点侧重于环保基础知识、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及污染后治理技术介绍。第二阶段(2007-2009):课程名称为“环境学概论”,教学面向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分别为24和32学时。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刘培桐等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修订版)。课程教学特点开始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同时授课中也开始涉及对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讨论。第三阶段(2010-现在):课程名称变更为“环境学”,教学面向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分别为24和32学时。2012年开始试用自编教学讲义,同时把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学导论》、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作为主要参考书。课程教学的特点为:一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区域环境规划/管理和微观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大教学实践比例,将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与该课程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三是将精细化教育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将应试教育模式向“知识、素质、能力”三维一体并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环境学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对象包括环境类本科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公选课学生,因此,不能机械地将相同教学内容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也有别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该课程注重的是环境问题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方面的讲解以及全面介绍环境科学的概况,使学生对环境科学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兴趣[5]。对于与环境相关专业和公选课的学生,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中处理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场从业打下必要的基础。经过10余年的建设,2011年环境学被立项为校级精品建设课,2013年被立项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被立项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2课程建设主要方面

在环境学课程建设中,为了不断给课程注入鲜活元素,课程组及时地跟踪该学科的最新理念、最新问题、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最新成果等。随着环境污染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势必要求在课程内容中得到及时反映,这就要求教师聚焦学习解决当代问题的原则和原理,促使教材和所选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注重实践教学,积极运用现代最新教育技术和方法,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

2.1教学内容整合

作为环境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十章,即通过介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学习中体验、领悟环境学基本原理,加深和巩固对环境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实习则是通过组织参观水、气、固废处理与处置企业,现场见习工艺流程和交流亟待解决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授课、组织讨论、学术讲演、课外调研和参观实习,使传授知识与积极思考探索相结合、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理解总结不同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了解环境变迁的轨迹和因果关系。

第一章“绪论”:介绍环境的概念、类型,环境的结构、环境要素及环境的功能特性,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知识点:环境史、污染防治综合策略、学科体系)。引入案例分析:以国内外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为案例,讲授环境问题的出现、形成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从森林资源的破坏、荒漠化、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方面论述环境问题发生的机理及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大气环境”:从大气概述、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规律、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危害、大气污染控制等多个层次系统展示人类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复杂性。以“重庆酸雨形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实现APEC蓝常态攻略”等为案例分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须进行全面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合理布局,把大气污染的危害降至最低。

第四章“水环境”:集中论述水资源、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与废水处理技术。引入案例分析:(1)以“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为内容,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有关知识;(2)以“吉林化工双苯厂爆炸对松花江的污染”为内容,分析化学污染物质对水体的污染;(3)以“日本水俣病事件”为内容,分析重金属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

第五章“土壤环境”:介绍土壤污染及其特点和污染类型,尤其是金属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引入案例分析:“东北蔬菜大棚中农药的危害与检测”,理解几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以“科尔沁沙地现状调查、治理与恢复提案”使学生更深刻思考中国土地沙化与荒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及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第六章“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与利用”:在介绍固体废物相关概念、特点、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的基础上,介绍工矿固体废物利用、处理处置的方法和技术及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利用方法。

第七章“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就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生物污染等问题展开讨论(知识点:生物多样性危害)。 通过“珲春地区东北虎的保护”和“向海湿地野生生物保护”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人与生物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第八章“物理环境”:介绍物理环境同人类的相互作用,主要探讨声、光、热、电磁场和放射线等对人类的影响,分析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第九章“环境评价与规划”:重点地讨论不同环境介质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方法,举例说明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方法的应用。

第十章“资源、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可持续发展由来和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引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建设”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环境学的课堂内容通过整合后,章节之间尽管内容相对独立,但是统一反应了清晰的模块划分。各章节都围绕环境问题进行设计,包含了核心模块内容、应用模块内容和前沿模块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和学习思路,既能实现切实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又能兼顾考研等其他环节的较高要求。

2.2教学方法和形式

如果只是注重课程设计、内容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诸多教育的事实表明,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主要由教师直接地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源自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感悟。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令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被动学习,积极运用分析案例、启发思考、组织讨论、引导聚焦的教学方法,创造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气氛。多模块生态型课堂有助于保证好的教学效果,其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直观、生动的具体案例内容解决以往理解上的困难,并为师生交互性教与学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案例教学,从正反两个角度列举大量的事例,以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来引领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设置多模块共存建设生态型课堂,可以有效拓宽教学途径,将学生注意力凝聚在课堂中。同时把课堂精讲、问题讨论、精品资源、平台交流、特色考核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并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根据环境学课程建设的实际,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加入污染事实图片、现场生产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教学形式有大班教学、专家讲座、分组讨论、纪念日宣传、志愿者活动和小组作业等多元化类型。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广泛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工具,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既拓展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考核改革

环境学多年实施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教材和其他相关参考资料。但是题目设置还是偏重知识点的考察,与平时学习鼓励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的强化不能较好的匹配。鉴于传统考试形式的不足,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1)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推荐书籍读后感、暑期实践调研报告、上课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与发表情况等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到平时成绩。

(2)开卷考试题目中加大了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查。名词解释题目设置为相近概念的比较分析,以突出对比方法在准确学习重点内容中的有效性;简述题目设置为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相结合,以强化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应用和论述题目设置为焦点环境问题综合防治,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和焦点环境问题,学以致用。

(3)开放性考题答案设定范围宽泛。之所以设立开放题,重在充分考虑学生在解答时不必受所谓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的束缚,鼓励学生在解答中思路的多元化,摆脱唯一答案,肯定学生的创见。只要能完成合理的观察点阐述即可,充分体现了学术的自由精神和包容性。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试改革,增加了课程论文、课堂演讲、答辩等环节,强调阅读文献和积极思考。这些举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大大拓展了知识面;多种形式的考试改变了传统相对单一的考试形式,使学生学习的成绩能更全面地得到体现。后观这种大胆尝试的可喜效果是,课堂互动成为常态,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受到鼓励,对专业的认可度明显提升。

3课程建设的辐射作用

在环境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将课程教学与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依托认识实习)、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依托创新工作室)、本科生科研创新立项(依托太阳鸟项目)、社会实践(依托环境协会)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传授和全人教育并重;将解决环境问题和面对人生问题的综合策略植入教学过程,长期积淀、总结凝练、不断实践,以浓缩方法和思维训练的“精细化教育模式” 诠释创新教育,实现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一体化融合式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科学与文化捆绑方式开展论文写作,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及校级创新项目,注重科研、学研并重,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兴趣和方向。

3.1双语教材建设卓有成效

在环境学的课程建设中,增加了体现学科前沿和时代发展特点以及双语的教学内容,引入了学术界的新观点和新动态,如对于环境污染物的最新讨论和认识、温室效应的评价和审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影响和预防等;针对原来宽泛的知识覆盖面,将不同环境介质性质的介绍适当减少,强化并聚焦于不同环境介质中突出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策略的讨论分析。重视科学与文化的捆绑,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教学改革特色。

实施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6]。经过多年不懈的双语教学实践,课程组参加了编写《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和《环境与生物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等教材,正在将《双语环境案例分析讲义》进行精编,这些都是学生课程学习中实用的辅助教材。

3.2教学与科研结合,学生创新成果累累

近年来课程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共7项,以及多项省部级各类科研和教改项目。发表和出版了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0余篇和论著3部。在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种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获得省级大赛三等奖以上近10项,对学生的创业、创新引导成效显著。

3.3影音材料使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步提高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除了课堂主要知识点对应的教学录像,课程组还为学生提供了扩充性双语影音资料,如戈尔演讲、美国VOA中涉及到的焦点环境问题讨论与分析等。同时提供视觉与听觉的信息,以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使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建设浓缩反映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课堂引入案例分析、演示实验、专家讲座、学生讨论、全过程考核和课堂之外的认识实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环境学课程已逐步形成了“理论拓实教学、讲座拓宽教学、通识拓展教学、实习拓深教学、实践拓升教学”的系统模式。

3.4依托案例教学推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被称作信息技术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改变传统教学结构的三段式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之一,打破时间和空间上对学习环境的束缚,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可以享有持续学习的机会。提出、构建和实践涵盖三段式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影响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学习,不仅仅满足于事物表面的意义,而是向内追求,了解掌握根源。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同时要学生之间针对彼此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不但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4结语

面向不同学科和社会开展环境学教学,加强受众人群的环境素养,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环境学课程涉及很多其他学科知识,是反映环境规律与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协同作用的科学,是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以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基础,以网络为传播载体,以课程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满足学习者的愿望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实现三个转变,在教育内容上从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变为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关系,在教学形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师生互动,在教育行为上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卫志民. 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2: 78-84.

[2] 汪波, 彭爱云, 庞冀燕, 等. 有机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与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2): 55-57.

[3] 熊永红.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 16-18.

[4] 刘凤, 任百祥, 滕洪辉, 等. 高校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2): 3752-3754.

[5] 韩晓凌. 让学生的音乐舞台旋转起来——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8): 25-26.

[6] 王颖, 陆靖. 大学本科课程的制度化、网络化与国际化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 2004(12): 19-20.

(责任编辑邹永红)

The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on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lass of Environics

DONG Yu-ying, ZOU Xue-jun, LIU Chang-hong, CUI Yu-bo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Environic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to a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lass w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constructing a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lass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complete and high quality basic course resources,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content which absorbe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of inspiration-incentives-resonance, examination system full of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sustainable teaching group, abundant correlation resources, humanized network platform and background services, etc. I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curriculum resources as learning resources applied broadly, and serve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by sharing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Environics to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lass.

Key words:Environics;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lass; constructing practices;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收稿日期:2016-03-08;最后修回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2014);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4DB098);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PJHYYB15053)。

作者简介:董玉瑛(1968-), 女, 辽宁锦州人, 教授, 博士, 学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3-0266-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学习型社会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
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基于卓越环保工程师培养的环境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发电厂水处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分析
基于制作流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建设研究
解剖学实验考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探讨
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