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主观性中“体验性概念化”问题研究

2016-03-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验型概念化翻译者

丁 闯



翻译主观性中“体验性概念化”问题研究

丁闯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英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交流出现,翻译学成为一门需要深度研究的学科。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曾经提出过“意义概念化”,随着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意义概念化被升华为“体验型概念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翻译这门学问更加需要通过体验哲学来进行研究,通过“体验型概念化”可以对主观性翻译产生一定的解释力。论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翻译主观性;体验型概念化;解释力

一直以来,翻译理论就受哲学的影响,翻译者的哲学思想越是深刻,他所翻译的文章就越是精彩,认知语言学通过反思和研究传统哲学思想和现代哲学思想得出了“体验哲学”这一模式。通过体验性哲学,翻译者可以很好的对主观性翻译进行解释,也能够在翻译的基础上对作品有着新的了解,将这种深层次的了解添加在翻译作品里,会有很好的成效,这也是翻译学上的一大进步。因为翻译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是不能被完全避免的。因此,人们对于主观性翻译都有要规避的趋势,“体验性概念化”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独到的解释。

1 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性概念化”

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对翻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关于意义的大多定义更多的情况下会被归结为客观主义语义观,即将语义定义为“概念化”。从这一定义来说,概念化中的“化”存在有非常多的差异性,是主观向认知观的有效转变,从而有效提升了语义的动态性和识解性。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概念化对意义的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强调性并不足,因此“体验性概念化”便因此而出现,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从感知体验和多重互动的角度进行更为有效地解释,让翻译活动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下更好地指导相关活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体验性概念化是近年来所提出来的一个翻译理论,在体验哲学里,体验两种语言的不同性就能够理解语言在表达上存在差别的缘由。翻译者对于客观世界和客观理解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自己的主观性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知识储备等情况都对翻译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概念化就是意义化的深度发展,翻译者所采取的角度不同自然对于翻译的作品就有不同的解释。

翻译者的人生阅历和见解也是对翻译作品产生影响的原因。每个不同的语言都有不同的社会环境,或者是不同的民族理念。比如,中文和英文的翻译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翻译者不仅要理解自己国家这门语言的大量知识,也要对所要翻译的那门语言有足够的了解。“体验型概念化”就是对文章和作者所要讲述的意义和理解的概括。

2 翻译主观性

2.1主观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人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都会让他有不同概念化理解。也就是说,作者,读者,翻译者对于同一篇文章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这句话。不同的翻译者会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翻译,这也基于这位翻译者是客观性翻译多一些还是主观性翻译多一些。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主观性翻译就是主观的,是不从客观事实出发的,这样会背离翻译原意。不管翻译者在这么想要避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从而导致了文章会偏向主观性,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传达作者的本意。这也是中外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多著名的翻译学家在翻译外国著作的时候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是有时候理解很好就能很好地既传达了作者的意思,又很好的在本国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文本的升华。所以,很少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但是主观性翻译又是所有翻译者想要避免确有规避不了的。因为有些知识和理解力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再怎么做都不能避免的。但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到的“体验型概念化”这一观点就能很好地对主观性翻译产生一定的解释。

2.2主观性翻译的弊端

主观性翻译经常会随着翻译者的理解而翻译,有时候会违背原文作者的原来意图。就像是西方翻译工作者将“红楼梦”翻译成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也就是一个在红色的公馆里发生的梦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字面上的本意,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体现红楼梦这个小说的意思,这让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原作者要将这个小说取这个名字。后来也有较好的翻译,例如“Stone Story”就是规避了主观翻译后的客观翻译结果,但是,外国读者也不能很好的理解石头记的意思。因为他们没有相同的文化基础,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翻译,都有它们的弊端。

2.3近年来对主观性逻辑的新理解

随着近几年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通过体验哲学来解决或者是研究。主观性逻辑虽然在很多时候都是被人为需要摒弃的,但是体验哲学认为,所有的事物都需要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主观性翻译或许犯一些主观的错误,但是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翻译者通过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产生相同概念的对换就能够翻出好的作品。虽然,主观性翻译还是不能被接受,但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到的“体验型概念化”这一观点就能很好地对主观性翻译产生一定的解释。再举一个例子赛珍珠作为中英翻译者中较为著名和贡献很大的翻译家来说,她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她曾经将水浒传翻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因为赛珍珠从小就生活在中国,所以她能够很好的理解水浒传的本意,她将它翻译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即包含了小说的本意,又能够很好的传达主心思想,但是后来又有更好的翻译heroes of the marshes,即“英雄身陷囹囵”。后者的翻译不仅翻译出了水浒传是一部描写英雄的小说,有很好的描写了宋朝各路英雄有心报国无处安身的无奈之意。所以,主观性翻译虽然存在主观意象的弊端,但是在出于原文本意和意境而言,主观性翻译有时候却能够很好的对原文做出最对口的解释。

3 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观性的解释力

3.1体验性概念化

概念化是一个认知过程,概念化不是被统一定义的,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思维方式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概念化定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通过他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客观世界,这也是为什么翻译中会有主观性翻译的存在,因为,在潜移默化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得带入自己的概念化理解,有些理解是主观的,但是有些理解确实原文作者也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翻译工作者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翻译出了衍生的含义就被会打上“主观性翻译”的标签,这对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工作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着感官的额概念化和语言上的局限,有些人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就是这个意思,翻译者有时候能够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本意,但是在他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和本国语言不同理解的含义。这样就会对他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候会被人们认为是主观性翻译的理解。体验性概念化在一定程度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同时限制了意义上的主观性的自作主张,可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感知客观世界。

体验性概念化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基于翻译者和文本进行互动体验的认知,所翻译成的作品不仅能够涵盖客观世界也包括了主体和文本本身。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文主义精神”为起点出发也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两种语言互换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体验性概念化是将主观性和客观性有机地结合,全面地解释了翻译学的里面的主观性翻译的新意义。

归根结底,主观性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认知加工,所以可以通过体验型概念化加以加工描述,因此可以很好的描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体验,但由于人类本身的差异,智者见智的观点,并且乐意的静态观和固定观,只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体验新概念化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结合,指导翻译者,对文本的翻译进行,行有效的转换。通过体验新概念化可以解释之前被认为有诸多弊端的主观性翻译,只要翻译者做到主观性和客观性互动翻译,就可以,选择相对背景更为突出的特征进行翻译。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翻译者站在读者的角度翻译,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经验和,概念域配置。比如说中文中最难翻译的诗词,用英文翻译很难翻译到,真正的触觉和感情功能方面。

3.2体验性视觉化

读者作为受众,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这也需要翻译者站在读者的角度上翻译这篇文章,读者通过体验会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解读,由于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所以产生的一定的视觉化是不同的。主观和客观会产生一定的动态心理,这样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根据认知学通过互动体验性所形成的知识对于文本的解读,作为翻译者,也同时是原文作者的读者,所以作为读者,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通过对字面意义的理解,脑海里会形成一定的画面感,这些画面感都是通过读者本身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产生的。这个现象被称作是体验性视觉化,它是通过,读者(翻译者)对文字本身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并理解内容所形成的一种对内容的理解。翻译者将自己所理解的画面感翻译成本国的语言,将这一画面感传达给读者,这样不仅尊重了原文作者,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读者提供最形象的文章,没有所谓的翻译腔调,有些文章一看就是翻译过来的文章,那就是在字词句上面太过强调文意而不考虑语境所导致的问题。

3.3识解观

识解观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同一事态所产生的不同的观点的能力。造成了翻译者对不同的事体的描述通过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不同的视角。翻译不同的语言涉及到了观察者和实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主观性翻译一直受到翻译者的摒弃是因为,翻译者在主观上会突显对某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着重的翻译从而造成了文章内容的偏失,错误的偏重描写会让整篇文章的重心偏移,让读者不能够读到原文作者的本意,这样也是翻译工作中常发生的致命的错误。如果翻译者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进行翻译就可以避免过多突显。如果翻译者能够很好的理解作者所想要描写的事态发展,那么他所突显出来的,所着重描写翻译的,有可能也是作者所想要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作者想要着重描写的都是正面描写,那些侧面描写的,如果不是有映射意义的,就可以是根据原文翻译就好的内容,这也是翻译学中不能避重就轻舍近求远的原理。

4 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过程中的启发

体验性概念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客观性受制于感觉体验和多元互动的基础。但是体验,需要翻译者,自身去体验,所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不可以过分强调词义的精确性,从而忽略了文章应该有的灵魂和文体。不能够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主观性翻译,因为通过体验型概念化可以对主观性翻译产生一定的解释,主观性翻译不一定就是完全的出自于翻译者的主观意象,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翻译者站在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翻译文本,从而导致翻译者的成果包含了一部分个人情感,有时候这些个人情感确实吸引读者去读的动力,所以,不能够完全认为主观性翻译是不好的或者是该摒弃。体验型概念化对翻译工作具有指导性,要站在体验哲学的角度上进行语言研究。结合识解观,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所谓的主观性翻译的存在,受区域因素,文化背景因素,生活经验因素等都会对翻译文本产生影响,但是有些影响可以成为吸引读者的成分。

[1]吴义诚.翻译研究的认知取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5).

[2]肖辉.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的思维活动过程[J].语言与翻译,2001,(3).

[3]范东生.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J].中国翻译,2000,(4).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06-23

丁闯(1979-),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旅游英语。

H315.9

A

1673-2219(2016)10-0153-02

猜你喜欢

体验型概念化翻译者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语言、意义与概念化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