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以来《法华经》研究综述

2016-03-07党晓龙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关键词:妙法佛经佛教

党晓龙(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21世纪以来《法华经》研究综述

党晓龙
(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摘 要:《法华经》在大乘佛教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华严经》《楞严经》并称为“经中之王”,是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巨大。对21世纪以来《法华经》研究状况进行分类概述,大致涵盖版本、翻译、语言、文学、思想、图像等多个维度,今后尚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有:探研《法华经》信仰史的形成,分析《法华经》对“人间佛教”理论架构的影响,阐释《法华经》伦理道德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关联,总结《法华经》的历史意义及其在21世纪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21世纪;佛教;《法华经》;研究综述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初期大乘佛教中颇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其体系庞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字讲究,素有“经王”之称。其自印度传入中土以来,被天台、贤首、净土、法相、禅宗等各家奉为经典,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实现了佛经传播的在地化。学界关于《法华经》的研究历来甚多,成果显著,日益精进。本文试对新世纪以来该领域的相关论作进行爬梳,主要围绕代表性论文,兼顾部分重要专著,从版本、翻译、语言、文学、思想、图像等多个维度进行概述。

一、关于《法华经》版本、翻译研究

《法华经》作为一部梵文经典,其版本与翻译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有关这两个维度的深入研究均需在爬梳材料的基础上仔细甄别、科学求证。广大学人致力于梵、汉、藏、西夏、于阗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辨、译介等工作,取得了许多富有卓见的成果。

(一)《法华经》版本研究

作为佛教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法华经》的版本堪称繁复驳杂。依现有材料而言,其梵文写本(包括残片在内)就达60余种,汉、藏、西夏、于阗文译本层出不穷,相关著述亦就文献真伪、文字出入等论题进行了详细辨析。其中,桑德、史桂玲、王龙的研究论作值得关注。

桑德通过对国内《法华经》梵文写本和《法华经》汉藏译本的具体梳理与探究,指出如下两点:首先,西藏保存的《法华经》梵文贝叶写本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抄本,该抄本又有不同时期的四个写本;其次,《法华经》现行汉译本(7卷28品)与藏译本(13卷27品)个别品段的前后顺序不尽一致,从每品章节内容来看,可断定两种译本的原文蓝本未必是同一写本[1]。史桂玲关注于梵本《法华经》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内地、新疆、西藏以及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的新发现,认为在喀什噶尔、尼泊尔、吉尔吉特等地所发现的梵文贝叶写本或抄本虽然统称为梵本,但字体却大相径庭,如尼泊尔的普几卯勒、新疆的波罗迷字、中亚斜体以及古于阗体、佉卢文等[2]。王龙采用考释之法,认定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编号为Or. 12380 - 3193的西夏文佛经残叶实为《妙法莲华经》卷五第十五品“从地涌出品”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之上,进而对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妙法莲华经》残叶及其版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3]。

(二)《法华经》翻译研究

佛经(典)翻译研究历来被学界所重视,《法华经》也不例外。笔者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得知多数学人是从译文与译者两个角度出发来审视《法华经》的翻译问题,从中获得相关结论。

一是对译文文本特征的具体研究。西田龙雄认为西夏文《法华经》虽然是汉译本的忠实翻译,但不是直译,是在深刻理解内容之后的很好的意译。更为重要的是,此译本为研究西夏语的语法、文体提供了很好的参照[4]。姜南对《法华经》进行了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发现汉译佛经话题结构的一大特点:即无论梵文原典中有没有直接对应词,只要遇到话题转换,在译文的句首话题位置经常会添加诸如“尔时”、“今(者/日)”、“复次/次复”、“(复)有”等显性标记词,借以开启新话题,使得句子或子句之间原本隐含的界限更加明晰。这种有意添加话题转移标记的倾向并未违反汉语自身结构的组织原则,反而进一步突显了汉语的类型特征[5]。

二是对译者翻译方式的深入挖掘。曹树明和姜春兰认为鸠摩罗什在译经过程中提出了一种翻译理论——“味论”,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简约、观照整体和语句通畅,以《妙法莲华经》为轴心,通过与竺法护译本的比较,认为简约能使译文更精练,观照整体能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语句通畅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6]。陈源源撰文指出,利用同经异译材料研究佛经人名,弄清各个译经者在佛经人名翻译上的特点,可以窥探佛经译者、各个译经时代的语言特色以及词语的历史演变痕迹。通过考察《法华经》三部同经异译佛经中的佛经人名可以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意译的方式,《添品法华经》与《法华经》所译佛经人名完全相同,而它们与《正法华经》所译佛经人名有一定的区别:《正法华经》中的一些意译在《法华经》中被音译所取代;《正法华经》与《法华经》、《添品法华经》在意译时语词使用存在不同,但大部分都具有同义或近义关系[7]。

二、关于《法华经》思想研究

21世纪以来《法华经》思想研究的拓新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其所关涉的一乘为宗、宗教对话、佛教道德、重视现实及人生思想的深入总结与全新开掘。其中,一乘思想作为《法华经》的核心旨要,始终是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其所包蕴的宗教对话、佛教道德、重视现实与人生的思想,目前则愈发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

《法华经》以阐释一乘思想为核心,并由此引发出相应的菩萨道和佛陀观。王丽洁立足于《法华经》文本,从教、理、行、果——宗教领袖、宗教真理、宗教实践、信徒活动等不同角度考察了法华一乘思想的构成[8]33-59。菅野博史认为《法华经》的内容是以释尊一生的重大事件为素材而构成的,以作为历史人物的释尊为摹本而构想出具有永恒生命的释尊,并以释尊的救度众生作为主题。《法华经》试图对释尊的生平和思想作出全新的解释,发展出了众生觉悟到达磨、皆可成佛的“一佛乘”思想,以及全新的佛陀观,即宇宙的、永恒的佛[9]。

“宗教对话”日益成为当代宗教界和宗教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而这在《法华经》中确实有体现。菅野博史指出,《法华经》所倡导的救济众生的菩萨誓愿与弘悲同“宗教间的对话”这一时代课题密切相关[10]。陈坚分析了《法华经》中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的“宗教对话”思想,以及依据《法华经》而成立的天台宗调和大小乘、会通儒佛的“宗教对话”理论和实践,指明大乘佛教的“宗教对话”思想内在于佛经,也即佛教教义本身[11]。

《法华经》所体现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大乘佛教伦理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建构也有极大影响。董群将《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12]。

重视现实与人生,传递积极的处世智慧,是当今《法华经》思想研究的一大热点,内蕴着强烈的“人间性”色彩。菅野博史在其另一篇文章中提及日莲的思想与行动中所体现的对于现实社会的重视,乃是受到了《法华经》重视现实世界思想的影响。此外,作为《法华经》的修行者,地涌菩萨的使徒意识成为在娑婆世界通过弘扬《法华经》以救度众生的行动依据,这也对现代法华系新兴宗教重视现实社会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3]。池田大作将《法华经》的宗教原理运用到当今生活中,从而使佛法重新获得了它的现实意义[14]。

三、关于《法华经》语言研究

《法华经》堪称语言研究资料的一座宝库,保留有音韵、文字、训诂方面的珍贵记载。语言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面向,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综而观之,学界对于《法华经》的语言研究亦是循此路径。

语音层面,大多侧重于音韵系统研究。梁慧婧利用汉译《法华经》三种不同时期的陀罗尼译音材料进行梵汉对勘,得出了三个时期大致的韵母系统,并总结出中古汉语语音的特点:一是重纽三四等韵有别,重纽三等韵对译顶音,可能有特殊的读音;二是二等韵和三等韵在对译上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特殊的读音;三是《广韵》的一些韵,有合流的倾向;四是三等韵虽对译没有介音的梵音,但不表示其丢失i介音[15]。陈源源选取《妙法莲华经释文》一书,就轻重、避讳改读等问题列举实例并进行探讨,间接揭示出《妙法莲华经》在音韵方面所具有的研究价值[16]。

词汇层面,主要聚焦在词义探讨。朱冠明、段晴通过对勘《法华经》的两个汉译本与梵文本,对《法华经》汉译本中出现的“官属”、“所作已办”、“踊跃”、“百足”等词语及其理据进行了解释。这些具体的词语考释可以进一步证明梵汉对勘对汉译佛典语言研究的重要性[17]。辛岛静志对《法华经》里“观音”一词的语义进行了文献学层面上的解释,“观音”经历了从“窥音”、“见音声”、“光世音”、“观世音”、“观音”等古汉译至“观世自在”、“观自在”等新汉译的变化。由此作者得出结论:《普门品》的偈颂中,不是“观音菩萨”,而是“观念菩萨”,这样的理解更接近其本意[18]。

语法层面,针对词类划分和句式分析的论述较为突出。龙国富从代词、数词和量词、情态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述补结构、判断句、处置式、被动式、疑问句等十二个板块对《妙法莲华经》中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全面探讨和深刻分析[19]。姜南通过《法华经》梵汉对勘研究,展示了昔日佛典译家是如何想方设法克服梵语和汉语之间的语法特殊性,使其译文能够较为顺当地符合汉语类型的语法要求;同时也极具说服力地在语言接触的层面上让我们见识到屈折语冲击下的孤立语所产生的一些语法变异,以及这些变异对日后汉语的演变可能产生的效应[20]。

四、关于《法华经》文学研究

鉴于佛教传播的需要,讲经往往伴随着文学活动的参与,而译经又是文学艺术的再造过程,故佛经里的文学意蕴不容忽视。《法华经》文学色彩浓厚,乃佛教文学研究的一大焦点。近年来学界对于《法华经》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偈颂、故事、譬喻、艺术特色、传播接受五个方面。

首先是偈颂。朱庆之对梵汉《法华经》中的偈、颂进行比照研究,将梵文本中指称诗体文的词都找出来,再找出与之相应的汉译词;同时,朱庆之也从相反方向将汉译本中的偈、颂都找出来,再找出与之对应的梵语词。据此,可以发现在《法华经》中偈、颂的梵语源头词,并且也有助于考察诗体文的韵律和内容之间的关联[21]。

其次是故事。高人雄指出,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以叙述文体阐述佛经教义,其中包含许多故事。一些故事的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等设置巧妙,具有完美的叙事文学特征,在北朝文坛值得充分注意[22]。

再次是譬喻。龚贤指出,《法华经》的譬喻注重发挥说理例证的作用,篇幅相对较长,在铺陈故事情节方面独具特色,在众多运用譬喻的佛典文学中具备典范意义。本经“火宅”、“穷子”、“药草”、“化城”、“衣珠”、“髻珠”、“医子”七个譬喻,较能代表佛经譬喻文学在艺术上的普遍理想和追求,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23]。王丽洁认为,法华一乘实相的第一义谛空、一乘教法、方便思想以及久远释迦思想,全部都是在譬喻中展开。譬喻就是《法华经》的生命,没有譬喻就没有这一部经典。与此同时,作者结合一乘妙法的宗旨,深入考察了《法华经》所有的譬喻形式是如何围绕其宗旨而展开[24]。

复次是艺术特色。高人雄对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文学艺术特色予以了具体细致的研究,一方面,鸠摩罗什运用复迭、层递等修辞手法,形成了繁缛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与宣传宗教的目的相结合,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其想象与夸饰手法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表现方式,在时空转换中任意挥洒,虚构的情节奇异纷呈,夸饰中数字的运用尤为奇特,夸饰又常借助比喻使虚实相连,增强了实感性[25]。贺玉萍分析了《法华经》的文体结构、叙事方式、文学思维等主要文学特色,通过版本学、传播学、石窟学方法,结合洛阳地区北魏石窟中《法华经》造像内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26]。王丽洁在宗教性前提限定下探讨《法华经》以佛教哲学为基础的审美特征,并按照宗教性质与审美性质统一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其文学性[8]64-82。

最后是文学传播接受。张海沙指出,《法华经》是一部在唐宋时期的文人中流传甚广且文学意味极浓的佛教经典。唐宋文人对于《法华经》的接受表现出文人所特有的方式,即文人由于自身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思考,故对佛教经典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吸收、阐释与运用。《法华经》在宗教信仰、哲学思维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等层面均给文人提供了精神武器。同时,文人接受《法华经》之后,会在自己的创作中呈现出来,因而使得《法华经》在文学中获得了新的阐释、意蕴,亦给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27]。

五、关于《法华经》图像研究

《法华经》对于石窟造像与艺术画卷影响甚广,因此,从图像学的维度对其进行观照和解读,更能挖掘出书面文字难以描述的意涵。有关《法华经》的图像研究近年来呈升温之势,旨在通过图像释读,破解玄妙的宗教内蕴。

张元林认为,莫高窟第285窟南壁原本出自不同佛经的故事画却被选绘于同一个壁面,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相互关联,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即《法华经》所倡导的“众生皆有佛性”,它们出现在285窟,与其作为禅窟的功能密切相关,是“法华三昧”禅法的具体体现[28]。项一峰、刘莉辨析了《法华经》在中国,尤其是在麦积山石窟的弘传及其变相情况,剖析了麦积山《法华经》变相所示教的内容及思想,认为麦积山具有与其他石窟的不同之处,对中国佛教和佛教艺术的弘传起到了重要作用[29]。张海亮、张元林通过对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图像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变化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同时,他们也就一些争议之处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表现形式在总体上讲形成了几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在统一之中也有变化[30]。吉村怜基于南朝法华经普门品变相,论述了刘宋元嘉二年铭石刻画像的内容,并指出自东晋至南朝,观音信仰已普及民间,名称由光世音转变为观世音,刘宋元嘉二年铭文石刻画像正值过渡期,其内容所示表明南朝佛教不仅具有贵族佛教的性格,而且已存在于极为平民化的信仰基础之上[3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樊锦诗《法华经故事》一书着力介绍了敦煌经卷中的法华经画卷,主要描述了什么是法华信仰,法华信仰在艺术上如何表现,隋代法华经变如何阐释法华义理,初唐法华经变如何融合六品等内容,论证了《法华经》借比喻阐明妙法、佛陀的结局是涅、维摩诘游戏于人间等观点[32]。该书解释详密周到,并配以大量系统、精美的图片加以佐证,是一部研究《法华经》与敦煌学的力作。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学界对《法华经》的相关研究,在其版本、翻译、语言、文学、思想、图像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进展。当然,关于《法华经》的研究远不止此,仍有一些领域尚待不断深入和继续开拓。其一,探研《法华经》信仰史的形成。《法华经》在方内、方外均备受推崇,经久不衰,探析其信仰史的成因与脉络,可以填补法华信仰研究的相关空白。其二,分析《法华经》对“人间佛教”理论架构的影响。“人间佛教”已经成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其理论架构与《法华经》重视现实与人生的思想内蕴十分契合,值得学界深究。其三,阐释《法华经》伦理道德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关联。儒、释二教在本质内核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双方在伦理道德思想层面的承继、异同,将会是很有价值的论题。其四,总结《法华经》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新世纪中的作用。学界于此方面的成果有所欠缺,应综合《法华经》历来的研究状况,对其历史意义及未来作用予以科学、公正之评价。

参考文献:

[1]桑德.西藏梵文法华经写本及法华经汉藏文译本[J].中国藏学,2010,(3):128-131.

[2]史桂玲.关于梵文写本法华经[J].南亚研究,2012,(3):144-155.

[3]王龙.英藏黑水城文献法华经残叶考释[J].西夏学,2011,(2):163-166.

[4][日]西田龙雄.关于西夏语翻译的法华经[J].景永时,鲁忠慧,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2):98-102.

[5]姜南.汉译佛经中增译的话题转移标记——以妙法莲华经的梵汉对勘为基础[J].中国语文,2007,(3):223-230.

[6]曹树明,姜春兰.从《妙法莲华经》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特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100-103.

[7]陈源源.同经异译佛经人名管窥——以法华经异译三经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26.

[8]王丽洁.妙法莲华经的一乘思想及其文学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

[9][日]菅野博史.释尊的中心思想与法华经的特色[J].佛学研究,2013,(1):222-230.

[10][日]菅野博史.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J].佛学研究,2006,(1):65-72.

[11]陈坚.会三归一与开权显实——法华经中的宗教对话思想及其在天台宗中的运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8-25.

[12]董群.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9.

[13][日]菅野博史.法华经中的地涌菩萨——对现实世界的参与[J].世界宗教研究,2011,(5):86-93.

[14][日]池田大作.法华经的幸福生命观:方便品·寿量品现代诠释[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

[15]梁慧婧.汉译法华经陀罗尼译音所反映的韵母系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58-62.

[16]陈源源.《妙法莲花经》释文音韵研究价值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04-107.

[17]朱冠明,段晴.梵汉本法华经语词札记[J].古汉语研究,2005,(2):68-73.

[18][日]辛岛静志.法华经的文献学研究——观音的语义解释[J].中华文化论丛,2009,(3):199-229.

[19]龙国富.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0]姜南.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1]朱庆之.梵汉法华经中的偈、颂和偈颂(一)[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0,(1):176-192;朱庆之.梵汉法华经中的偈、颂和偈颂(二)[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1,(1):328-344.

[22]高人雄.什译妙法莲花经故事艺术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5):125-128.

[23]龚贤.法华经的譬喻艺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46-49.

[24]王丽洁.法华经一乘妙法的譬喻构成及其审美特征[J].江汉论坛,2007,(8):127-132.

[25]高人雄.试析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文学艺术特色(上)——繁缛的艺术风格[J].西域研究,2010,(2):89-96;高人雄.试析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文学艺术特色(下)——想像夸饰的奇特风貌[J].西域研究,2010,(4):115-123.

[26]贺玉萍.法华经主要文学特征及成因[J].小说评论,2008,(5):115-117.

[27]张海沙.唐宋文人对法华经的接受与运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0-99.

[28]张元林.法华经佛性观的形象诠释——莫高窟第285窟南壁故事画的思想意涵[J].敦煌研究,2004,(6):7-13.

[29]项一峰,刘莉.麦积山石窟法华经变相及其弘法思想[J].敦煌学辑刊,2009,(4):76-92.

[30]张海亮,张元林.关于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图像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2012,(4):20-28.

[31][日]吉村怜.南朝法华经普门品变相——论刘宋元嘉二年铭石刻画像的内容[J].[日]小泽亨子,译.东南文化,2001,(3):54-61.

[32]樊锦诗.法华经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郑红翠]

·文学与文化研究·

Review of the Lotus Sutra Studies Since the 21st Century

DANG Xiao-lo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The Lotus Sutra has hel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ahayana Buddhism. It is known as the king among the sutras,as well as the Avatamsaka Sutra and the Shurangama Sutra. It is the main basis of the Tiantai Sect. The Lotus Sutra exerts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ism in China. Now there is a review of the Lotus Sutra studies since the 21st Century,which roughly covers version,translation,thought,language,literature,image and other multiple dimensions. Meanwhile,it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fields which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21st Century;Buddhism;Lotus Sutra;review of studies

中图分类号:I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6)02-0103-05

收稿日期:2016-01-08

作者简介:党晓龙(1988—),男,山西大同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文学、佛教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妙法佛经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驱蚊妙法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中西医结合妙法斗痛风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妙法校时钟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