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协同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2016-03-0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转型

吴 愿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区域协同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吴愿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233030)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设立的初衷是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作用是其功能应有之义。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运行机制,最后探索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区域协同;运行机制;转型

罗家英,王鲁克(2011)认为新建地方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发展,地方高校的建立不仅扩大和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是对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持久长效的推动。丁么明(2009)和李化树,黄媛媛(2011)等人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量的地方高校兴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高校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但是,新建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的发展充分融合,切实展现新建地方高校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王者鹤(2015)从高校现代化建设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期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关系,应当说高校的转型发展既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大基础,教育充分发展、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有助于区域特色发展。当然,政府和社会也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高校的转型发展。夏明忠(2014)详细总结了我国新建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认为高校的转型与地方政府政策存在偏差,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乏力和良好社会环境尚未形成,转型之路较为艰难。

从已有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阐明了新建地方高校在转型道路上遇到的微观层面,研究的重点是高校转型的现状、遭遇的困境、自身的发展方面,也有文章提起高校的转型与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者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试图从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上,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机制机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旨归是通过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从结果推导原因,从目的推导动力,更能够发现高校转型的真正价值,从而打开地方高校转型之路。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1.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激烈变革的机遇期,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新建本科院校也难以置身事外。新建本科院校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走转型发展道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实现高校发展自身超越以及在众多高校竞争中出类拔萃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盲目模仿老牌本科院校现象普遍存在,学科专业建设走“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老路,重复建设、教学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自身特色和竞争力,在同其他省部级院校竞争时,毫无优势可言。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中小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再加上国家政策关照欠缺、财政拨款不足,而自身吸引社会资金的能力又非常有限,必然会影响包括优秀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学校基础能力的建设,这种结果必然导致新建本科院校陷入囹圄,停滞不前。这时,作为高校自身来讲,就必须认真思考转型之路,与所在区域协同发展就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选择。

2.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象牙塔形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深刻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趋势,即越来越关切和积极回应外界对高等教育的利益诉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多数国家和地区定位及服务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件,新建本科院校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现实却是我国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坚守传统发展老路,攀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希望走传统大学的学术研究型之路。可是,这是不切实际和没有前途的选择,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条件、校园文化、实验仪器设备乃至学生素质等均达不到发展学术型要求,再加之缺乏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新建本科院校试图把自己建设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依靠学术和研究的机构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换来的结果只能是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以及没有前景的未来。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日益加深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大学不可能不关注来自包括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需求。然而,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落后、专业设置重复混乱、实践动手能力严重欠缺、培养规格不一等问题,培养出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技能操作上不如职业院校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如“985工程”“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普遍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加剧人才的结构性浪费。所以,新建本科院校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必须转型发展,立足区域,服务地方,加强与区域的协同发展。

3.顺应发展潮流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对于扩大我国广大地市、县市和农村地区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校扩招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进程,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步入发展的新常态,由以往注重规模和数量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步入以质量和公平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着定位不清、发展观念陈旧、制度建设落后、资源供给不足、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等困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2012年)、《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的出台,突出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重点,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起到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地域性特征明显,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现状规范专业建设标准,培养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人才、技术的优势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运行机制

1.强调协同发展效应机制。

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促进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是其中的重要驱动力和作用体现,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合作,罔顾社会、文化方面的协同发展需求,这种协同发展注定是畸形的发展,也是不可能持久下去的。因此,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高校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和兼顾经济同其他要素的协调发展,拓展思维,追求整体性协同,促进与保障经济社会公平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区域内教育核心,必然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紧密的联系。地方本科院校凭借自身学科特长培养专业性人才以及进行学科建设,为区域的社会发展献言献策。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企业能够借助高校的专业进行定向委培,地方高校在整合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关系具有互补性的纽带作用,是推动各组织间的创新要素优势互补的催化剂。

2.搭建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现形式和促进要素,同时也是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开发利用自身优势,着力构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一是在与区域合作中形成支持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学科与区域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重点与本区域的支柱性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通过共建研究基地及人才培养与培训等协同发展方式,用实际服务和贡献求合作、谋发展。二是在与行业合作中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科研项目的立项、教学内容的展开应紧密结合本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需求,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争取在行业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三是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学校应成立产学研工作组,负责顶层设计与领导控制。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围绕区域主导行业和主要企业的发展之需密切合作,成立各具特色的实践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丰富产学研合作模式。此外,建立健全产学研工作管理体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向系统、长期、紧密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新建院校错位发展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新建本科院校并不处于优势,甚至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人才流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因此,错位发展是这类院校寻求自我发展的理性选择。新建本科院校首先要明确自身使命。使命体现大学的价值存在,为大学什么事情要积极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指明了方向,避免盲目趋同发展。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应设立符合定位的发展目标。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对学校发展具有定位规范的作用。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应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和目标。使命和目标确立后,就应该保持其相对稳定,办出特色,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1.继续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学校管理权限,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由地方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专家团、大众媒体、社会知名人士、家长、学生等利益攸关者广泛参与的高校监督管理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制度保障体系,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教学改革方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产业群、学科群与人才培养体系环环相扣的有机链接体系;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要加强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促进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并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高校教学,打通校企人才互聘和人才共享渠道;财务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新建本科院校扩大收入来源,多途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为自身发展提供经费保障等;健全法律法规,应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相关主体在协同发展中的权利与义务,消解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各行其是、条块分割、管理体制束缚、利益分配不公平、资源共享匹配不当和风险分担失衡等障碍性因素。

2.巩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

优势学科与专业是吸引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传感器”,也是吸引企业寻求合作的根本动力。高校只有通过加强优势学科建设,逐步建立自身优势学科品牌,并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时,才能扩大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和创新点。目前,我国高校与区域合作领域非常受限,原因就在于高校缺乏明显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因此,高校应首先考虑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找到并深度挖掘专业学科优势,结合区域支柱产业重点培养优秀紧缺人才,提高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契合度,为协同发展筑起坚实基础。

3.加大校企合作联动。

企业作为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与区域合作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人才是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载体,人是知识的构建者、传播者和使用者,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校企协同育人即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的空间、设备、师资等互补性优势资源,开辟学校与企业两种环境、两种课堂模式,为协同发展打下人才基础。一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针对行业用人标准、学生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二是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学校一方主要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可邀请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完成。企业一方主要开展对学生的生产实训实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三是校企联合进行人才评价。改变过去以往只注重理论学习效果忽视学生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式,探索开发以实践和应用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模式,构建实习实训成绩以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评价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双元评价机制。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依靠和立足点,认清发展形势,顺势而为,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实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家英,王鲁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72-75.

[2]丁么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社会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09(11):19-22.

[3]李化树,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1(1):10-17.

[4]王者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4):53-59.

[5]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障碍和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6—10.

[6]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71-72.

[7]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8]宋宏,程雁雷,等.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构建[J].学术界,2008(2):176-187.

[9]牛司凤,郄海霞.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4(6):5-9.

[10]倪好.美国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72-77.

[11]曹广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7):28-32.

[12]王美林.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15(5):21-23.

[13]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8-22.

[14]李宝银,汤凤莲,等.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方向与机制探索[J].教育评论,2015(5):137.

[15]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25-27.

[16]徐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20.

[17]刘宇陆.适应新常态,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5(9):38-40.

Class No.:G648.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Wu Yua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 At this stage,the new-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mselves. Based on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the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regional cooperation;operation mechanism;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2-0001-4

作者简介:吴愿,在读硕士,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运行机制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