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定词和释义指瑕

2016-03-07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卢 刚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定词和释义指瑕

卢刚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五版开始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词性标注,这是一个巨大进步。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为基础,运用例证法,分析了词典在标注词性时对词和非词的界定以及给词释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了词典存在把现代汉语的语素或词组当做词以及用词给单纯词释义等方面的失误等结论。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非词;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自问世以来便创造了多个第一,尤其在推广普通话和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就是研究的重点。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对《现汉》的研究存在共时系统和历史系统两条主线。共时研究以《现汉》各版本中的体例、字词的音形、收词和注释等为研究对象。如邓卫华(2003),许小颖(2009),高更生(1999),刘庆隆(2004),周钟灵(1980)等等。历时研究则梳理《现汉》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不同的版本,不同词典之间的对比研究。包括新增词、删减词、义项的增减等。如印成姬(2000),关俊红(2008),陈中绳(1980),应雨田(2005)等。《现汉》(第五版)以来围绕词典的词性标注为题也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本文涉及的词和非词的界定以及给单纯词注释方面的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现汉》(第六版)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以下问题:①把语素当成词;②把词组当成词;③词性标注不全面;④在单纯词注释中,以词来注释词等问题。

一关于区分词与非词的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五版开始就注意了词和非词的问题,并且开始给词标注词性。这一认识的变化不得不说是一个对现代汉语词的认识的重大突破,作为一个对现代汉语起规范和引导作用的词典,这样有利于强化汉语使用者的词意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凡例中说:“本词典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单字条目、多字条目标注词类”“多字条目中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不做标注,其他标注词类”。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汉语使用者词意识的薄弱,《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在区分词和非词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对于单字条目一般存在一个词和语素区分错误的问题,对于多字条目则存在一个词和词组的区分错误问题,这两类问题都属于词和非词的区分错误。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1.把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当成词标注。

根据“词本位”的原则,只给词标注词类,而不给大于词的词组和小于词的不成词语素标注词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正确方向。但是由于汉语的字、词、语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纠结以及长期以来在语文词典编纂中占统治地位的“字本位”原则的影响,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往往存在混淆情况。例如:

《现汉》(第六版)第1316页中的【突】这个单字条目的前两条注释分别是:“①[动]猛冲:~破|~围|狼奔豕~”,“②[副]突变:~变|气温~增”。这两条解释分别把“突”当成了动词和副词。但是,我认为,“突”在这两个意思上只是一个不成词语素,不具有独立成词的地位,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这两个意思上,“突”不能够单说单用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例如我们不能说“我们突出去。”“这个变化很突。”这样的句子。另外,①中的举例“~破|~围|狼奔豕~”本身也都是词甚至是成语,因为我们不能用插入法对它进行扩展。例如我们不说“突很破”“突得围”。同理,②中的“~变”也是词。而且,词典后面的词条中也都是承认他们是词,分别标注了词性。因此,“突”在这类词中只是一个构词语素,不具有词的地位,词典不应该给它标注名词、副词这样的词性。

再如,《现汉》(第六版)第221页中【猝】<书>[副]猝然:~发|~不及防。《现代汉语词典》将“猝”标注为副词,我们认为是不准确的,“猝”不是一个词,它既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猝”只能和其它的语素组合成词,因此应该把它当作现代汉语的不成词语素。第187页中【出1】⑨[动]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老子》。释例里的“出”显然是“出自”的意思。在古代汉语词文字体系中表示“出自”义项的“出”可以单独成词,可是,在现代汉语语素体系文字中,“出”表示“出自”义项是不能单用。例如我们可以说“这句话出自《废都》这本小说”,不说“这句话出《废都》这本小说”。可见,词典将“出”的“出自”这个义项标注为动词是不妥当的。

同样的还有第33页:【稗bài】①[名]稗子。第41页:【膀bǎng】[名]①肩膀。第55页:【杯bēi】①[名]杯子。第61页:【被1bèi】[名]被子。第68页:【鼻bí】①[名]鼻子。第78页:【臂bì】[名]胳臂等等。

2.把现代汉语中的词组当成词标注。

尽管《现汉》(第六版)的“凡例”标注原则当中说“多字条目除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不作任何标注外,一律标注词类。”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把现代汉语中的词组标注成词的情况。

《现汉》(第六版)第57页中【背】字条目下的【背书】1这个条目的解释是:“[动]背诵念过的书:过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不出书要挨罚。”我们认为,“背书”是一个述宾词组不是一个词,词典不应该给它标注词性。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扩展法(插入法)分析,我们可以说“背语文书”“背英语书”“背一个小时书”“背不出书”等等。可见,“背书”是可以扩展的,是一个词组,不应该标注词性。词典第912页的【摸】字条目下的【摸奖】注释是:“[动]从许多奖券中摸取一张或几张,根据票面所示确定是否中奖。”词典把“摸奖”标注为“动词”,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摸特等奖”“摸不到奖”等,“摸奖”应为动宾词组。

再如,《现汉》(第六版)第768页【来】字条目下的【来火】这个条目的解释是:“(~儿)[动]指生气:他一听这话就来了火。”从举例中就可以看出“来火”是词组,不应该标注为动词。

二词性标注不全面的问题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由于词义的引申和词的活用,逐步产生了兼类的情况,具有多个词性。在网络信息时代产生的一些词更是如此。《现汉》(第六版)中对某些明显的兼类现象没有分别标注,存在词性标注不全的情况。例如:

《现汉》(第六版)第193页【初】字条目下的【初恋】这个条目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但是,在语言实际中“初恋”明显还可以是名词,表示人。如:“她是他的初恋。”“初恋是你的发小?”等。《现汉》(第六版)第227页【挫】字条目下的【挫折】这个词的解释是:“[动]①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不要~群众的积极性。②失败;失利:经过多次~,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挫折”也经常作为名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如“几次挫折就让他失去信心了。”“他经历过很多次挫折。”等。词典应该加注名词词性。再如,词典第729页的【考2】条目下的【考试】这个词的解释是:“[动]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但是,实际语言运用中,“考试”还可以是名词,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他今天参加了三次考试。”“这次考试很难。”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词典第613页的【技术】除了词典标注的“名词”词性外,还可以做“形容词”。如:“这可真是个技术活”等。

三给单纯词举例时的问题

词是比语素大一个层级的单位,词组是比词大一个层级的单位。我们在词典中给语素注释举例的时候可以用词,但是在给单纯词注释举例的时候不能用合成词,因为这样就把原来需要被解释的单纯词降格成为了构词的语素,这样解释的是语素义而不是词义。所以,词典在给单纯词注释举例的时候应该用比词大的词组或者句子。然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仍然存在很多用合成词给单纯词举例的不合理情况。例如:

《现汉》(第六版)第1423页【享】字条目的第一条注释是:“[动]享受:~用|坐~其成|有福同~。”词典把“享”当成了动词,是一个单纯词,可是后面的举例都是用的词和成语。其中,“享用”是词,“坐享其成”“有福同享”是成语。这样“享”在其中只是一个语素,失去了词的资格。应该换成用词组或者句子去解释。而且,“享”在现代汉语中好像也不能单独成词。词典第1597页的【冤】的解释是:“①[名]冤枉;冤屈:~情|鸣~|申~|含~负屈。”

词典把“冤”标注为名词,但举例注释时全部用的是词或成语,那么“冤”在其中只是充当语素,解释的是语素义,不是词义。可以用句子解释成“我今天真是太冤了”等。再如,词典第1145页的【赊】的注释是:“[动]赊欠:~购|~销|前账未清,不能再~”词典将“赊”标为动词,但是举例释义中的“赊购”“赊销”都是词典中标注的动词,那么“赊”在其中充当的是构词语素,不具备词的地位,第三条用句子释义则是对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下面这些:

第48页【报】的义项③:[动]报答:~效|~酬|~恩。

第14页【傲】的义项①:[形]骄傲:~慢|据~”

第136页【查】的义项①:[动]检查:盘~|~收。

第809页【良】的义项①:[形]好:优~|~好|善~|~药|~化不良。

第1408页【先】的义项①:[名]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进|~例|事~|领~|争~恐后|有言在~。

上面这些例子中,被举例注释的都是单纯词,但全部用了词或成语来给它举例注释,被注释的词在例子当中充当的是语素,这样就犯了用语素义去解释词义的错误。因此,对单纯词的举例注释应该采用词组或句子这样比词大的单位。

四结论

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五版开始在确定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汉语字、语素、词等之间的关系复杂,共时和历时,口语和书面语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直到第六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确定词和非词的问题上存在把现代汉语的语素或词组标注成词的问题;在词性标注问题上,有些忽视了语言实际,部分词存在词性标注不全面的问题;在给单纯词的举例问题上存在用词给词注释的情况,没有明晰词和语素的关系,对单纯词的注释,应该改用词组或句子这些比词大的单位。

参考文献

[1]姜文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问题刍议[J].肇庆学院学报,2008(3).

[2]刘艳娟.《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D].山东:山东大学,2010.

[3]郑献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性标注失当举隅[J].新乡学院学报,201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Class No.:H16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 Problems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efinition of Chinese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ixth Edition)

Lu G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The parts of speech of Chinese words has been added to the sixth edition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 which is a seen as a great progress. The sixth edition of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distinguish the word and non-word of Chines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Chinese word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ome phrases has been taken as the words, and the in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some words.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word; non word; 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H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3-0145-3

作者简介:卢刚,在读硕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研究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部分若干问题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与认知效果分析
异式状态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