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才建设支撑专业镇转型发展——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07王坤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湛江市科技人才人才队伍

王坤驰



以人才建设支撑专业镇转型发展——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王坤驰

(广东财经大学 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以人才建设引领和支撑创新驱动,是湛江市专业镇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人才创新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人才不够用,人才不适用,人才不被用”的问题,促进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增加、层次提高和结构优化,提升科技人才对专业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措施

专业镇即创新示范专业镇,是以镇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化协作程度较高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型经济形态。培育和发展专业镇是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广东于2000年启动了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专业镇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电视机、空调、陶瓷、铝材、服装、玩具、灯饰、家具、皮具、珠宝等产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1]湛江市专业镇建设起步较早且成效显著,现已建成专业镇41个,其中省级专业镇17个、市级专业镇24个,初步形成了县域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但科技人才队伍在总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都未能适应专业镇“强基础,调结构,提效益”的转型发展的要求,成为专业镇转型发展亟待拉长的“短板”。以人才建设引领和支撑创新驱动,是湛江市专业镇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总量偏少

据调查统计,湛江市各专业镇现有初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才总量约42000人,其中17个省级专业镇共约20000人,24个市级专业镇共约22000人。科技人才总量仅占各专业镇户籍总人口1.6%左右,远低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由于科技人才缺乏,使许多先进适用技术在专业镇推广艰难,一些特色产业项目无法依期完成和投产。

(二)科技人才素质偏低

在全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中,40%为初中、高中学历,大专、本科学历的占55%,研究生学历的仅占5%。科技人才原始文凭较低,大多数是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现有文凭,并存在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矛盾。相当部分科技人才满足于已有的专长和业绩,忽视知识更新、潜能开发和能力提升,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甚至在价值取向上发生畸变,在专业镇产业发展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科技人才结构偏劣

在全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中,初级职称的科技人才占83%,中高级职称的仅占17%;传统产业科技人才占85%,新兴产业科技人才仅占15%;45岁以上的占45%,中青年骨干缺乏,高层次人才年龄老化严重,出现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单一型人才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创新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十分缺乏。这就严重制约了专业镇产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难以突破关键产业技术和形成原创性技术成果。

(四)科技人才流失率偏高

全市各专业镇科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矛盾较为突出,调查表明,过半数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研发人才,专业镇吸引科技人才的环境尚未形成。面对城市和发达地区工资收入高、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等各种诱惑,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专业镇就业,专业镇科技人员不断通过跳槽、调出、改行等方式离开原岗位。有一个专业镇2014年调离、离职的科技人员52人,占全镇科技人员总数近40%。专业镇一些龙头企业成了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中试”基地,不少科技人才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技术、评上了职称以后,便调到城市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工作或转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自主创业。科技人才的流失,不仅使企业关键岗位空缺,增加人力重置成本,而且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泄露,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给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 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镇域经济发展缓慢,人才吸纳载体不强

从总体上看,湛江市各专业镇特色发展相对缓慢,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的资金投入不足,工作环境较艰苦,福利待遇偏低,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强。同时,全市各专业镇主要发展家用电器、对虾畜禽饲料加工、羽绒制品加工、塑料鞋加工、水产养殖加工、水果种植加工、茶叶种植加工、甘蔗种植加工、花卉种植等传统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少,上规模、上档次、有竞争力的企业也不多,60%以上的企业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无研发项目和无研发活动,因而缺少吸纳和聚集科技人才的岗位、项目、研发平台等载体。专业镇的机关、事业单位由于编制限制,吸纳科技人才的空间和容量也较小。

(二)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人才工作重视不够

湛江市一些部门和个别县(市)、区主要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制定专业镇人才工作规划、措施、办法,相关部门在专业镇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国家和地方的人才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一些专业镇主要领导全力抓招商引资,视人才工作为软任务,没有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缺乏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新思路、新举措。不少企业经营者人才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宁愿花钱作广告、搞宣传、拓市场,却不愿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管理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增加投入,对科技人才服务不尽心。基层民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清,缺少“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氛围。

(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不力

近几年来,湛江市各级政府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要求,制定了人才激励性政策,但未有针对专业镇的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在专业镇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人才资源调配与整合等方面出现机构“缺位”、功能“虚位”和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方面,重引进轻培养、使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在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方面,标准不科学、程序不规范、手段不先进,缺乏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在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方面,视野不宽,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对技能性、实用型人才重视不够,且在选用程序上随意性大,民众参与度度较低。在科技人才激励保障方面,“按绩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还没有得到真正体现,科技人才的贡献与其报酬不对等,专业镇企业一线科技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四)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人才创业环境不佳

湛江市人才要素市场发育较缓慢,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缺少适应现代人才市场需要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人才中介机构服务效能与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各层次人才配置的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人才政策执行不力,对专业镇科技人才在工作、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够主动,科技人才项目申报、研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家属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不到位。政府和企业对科技人才创业和培训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科技人才创业平台建设滞后,科技人才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三 湛江市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制定人才工作规划,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培养

人才建设,规划先行。湛江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对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用战略思维和开放眼光审视与筹划专业镇科技人才发展,按照“引进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培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的人才工作思路,把发现、培养、引进、使用、聚集和服务科技人才作为专业镇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制定专业镇人才工作规划。人才工作规划编制必须坚持民主、科学原则,既要吸纳国内外人才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与专业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战略引领,又要切合专业镇实际,充分体现专业镇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律,做到科技人才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明确,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为确保人才规划有效实施,必须在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专业镇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配套政策措施,着力破解“人才不够用,人才不适用,人才不被用”的问题,促进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增加、层次提高和结构优化,提升科技人才对专业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把人才投入视为战略性投入,制定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元化的科技人才发展投入政策措施,为专业镇“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资金保障。要坚持需求导向,疏通专业镇引进科技人才的“绿色通道”,建立比城市和发达地区“更优、更活、更宽”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人才、项目、资金“三维引进”,不断扩大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改善科技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要创新专业镇科技人才培养组织方式,以技术研发项目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向专业镇生产第一线转移。要拓宽跨区域、跨城乡的人才相互流动渠道,引进外地科技人员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兼任职务、顾问咨询等多种方式来专业镇创业,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专业镇企业经营和收益分配。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宣传教育,营造“创新、创业、创优”氛围,促进专业镇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以及吸纳和培养科技人才的主体。

(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

“有效的人才机制是造就人才成长的沃土,是催生人才辈出的动力。”[2]从目前湛江市各专业镇的实际情况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配置和激励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以专业镇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以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为核心,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相统一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当务之急是建立科技人才素质能力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目标上,突出素质教育,引导科技人才“多元化”发展,着力造就“复合型”人才。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贴科技人才岗位业务和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突出现代产业技术、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和职业道德等培训内容,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要拓宽渠道,多种培训方式并举,组织定期培训或轮训,鼓励科技人才继续接受专业高等教育,引进外地专家现场传艺,选送科技人才跟师学艺和到外地考察、参加学术交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培训活动。教育培训不可能一劳永逸,政府及其部门必须把专业镇科技人才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企业必须安排科技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努力构建与专业镇科技人才任职经历相适应的“开放型”培训教育体系,把资格培训、任职培训、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确保科技人才能力素质可持续提升。二是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根据专业镇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规范人才评价程序,科学运用人才评价结果,把评价人才与发现、任用人才结合起来,使专业镇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健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与岗位管理相配套的用人办法,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使科技人才在最适当的岗位发挥其长、在最佳的年龄段尽显其长。四是优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专业镇企业一线科技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专业镇科技人才工资待遇、职务职称晋升制度以及贡献与报酬挂钩的效益机制,不断改善专业镇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基础、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推行发明人按专利、成果转让成交额比例提成报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从而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建立以城带乡的人才支援机制。组织驻湛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专业镇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鼓励专业镇大中型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促进城市创新资源向专业镇流动和聚集,帮助专业镇企业解决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逐步消除科技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和身份等限制,引导科技人才在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双向流动,鼓励专业镇科技人才参与政府公益性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

(三)构建人才创新平台,打造科技人才集聚载体

“人才发展必须坚持以用为本。”[3]创新平台对科技人才具有“吸附效应”,必须加快专业镇创新平台建设,为专业镇聚集、培养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人才队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供基础性保障。一是发展企业研发平台。大力扶持专业镇企业建立各级技术研发和基地,扩大专业镇吸纳科技人才的空间和容量,使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有舞台。二是构筑科技孵化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资质和品牌的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走向专业镇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科技与经济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显示自身的才干和社会价值。三是优化产业园区平台。目前,湛江市在专业镇中已建成八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35个,已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并集聚了一批科技人才。必须加大专业镇工业园区投入,完善相应的设施与机构,提供多种创业创新所需要的服务,吸引更多高端科技人才入园创业,形成工业园区产业链延伸和科技人才队伍结优化双重效应。四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产学研力量,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推动专业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合作、产业技术研发联合、成果信息和科技资源沟通、科技人员流动和交流,并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构建专业镇同类产业的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使专业镇科技人才队伍在协同创新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优化科技人才创业环境

“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4]优化人才服务是营造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环境的核心,是专业镇集聚和留住科技人才的重要条件。一是完善投融资服务。湛江市和各县(市)、区财政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使科技三项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并在经费分配上向专业镇倾斜。专业镇企业要不断增加R&D经费,支持科技人才开展研发活动。要以政府为主导,联合企业、社会力量,建立专业镇科技人才创业专项基金,支持科技人才推广、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和引进技术的再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在专业镇工业园区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在专业镇推行银企合作,引导银行、企业、科技人才共筑诚实守信、良性互动平台,破解企业经营和科技人才创业的融资坚冰。二是强化行政服务。推进政府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完善专业镇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业绩档案、诚信认定、人才智力输出、创业项目推荐等公共服务平台。健全规范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能和效率。在政策措施上大力扶持专业镇科技人才创业兴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符合专业镇科技人才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争议仲裁、公益性成果经济利益分享和社会效益奖励等制度,保护科技人才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倡导奋发进取、敢为人先、崇尚竞争的人文精神,支持专业镇科技人才开展原创性研究,奖励成功,宽容失败。三是优化生活服务。健全符合专业镇科技人才发展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工资待遇水平,真正做到专业镇科技人才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积极解决专业镇科技人才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就业等问题,支持用人单位为科技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扩大人才社会保障范围,使专业镇科技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振兴镇域经济,加快镇域社会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专业镇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构建获得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轶昆.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与转型对策[J].南方农村,2012,(3):53.

[2]封伟书.试论人才机制的创新[N].解放军报,2003-08-19(4).

[3]吴江.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N].人民日报,2010-07-14(6).

[4]马少刚.振兴老工业基地,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才大环境[J].辽宁经济统计,2006,(6):15.

(责任编校:张京华)

D630

A

1673-2219(2016)01-0120-03

2015-11-03

王坤驰(1990-),男,广东雷州人,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

猜你喜欢

湛江市科技人才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