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民主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及其民主目标与改革的关系
2016-03-07施德军张林满
施德军 张林满
杰斐逊民主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及其民主目标与改革的关系
施德军1张林满2
(1.衡阳师范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慈利县第一中学,湖南 常德 427200)
托马斯·杰斐逊被称为美国的民族之魂,是因其民主思想对美国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其实杰斐逊这个作用巨大、庞大深邃的民主思想体系蕴涵着极其简练的精髓和紧密的内在的逻辑关联:天赋人权是民主的前提;权力制约、人民参政与发展教育是维护民主的保障;革命与改革是实行民主的途径;民主共和国是民主的目标。
杰斐逊;民主思想;逻辑;改革
托马斯·杰斐逊被称为美国的民族之魂,美国人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除了他是美国开国元勋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美国民主传统的奠基人。“我于上帝之祭坛上誓言与宰割人类心灵的所有暴政为敌。”这是他为美国民主事业努力而发出的誓言,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信仰与精神的最好概括。他的民主思想成为美国人民争取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其实杰斐逊庞大深邃的民主思想体系蕴涵着非常简练的内核精髓及其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
一 民主的前提——天赋人权
天赋人权指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可被剥夺的权利,亦称自然权利。它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由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提出来,经霍布斯与洛克将其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理论的系统化。洛克认为天赋人权就是“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1]。显然以洛克为代表的天赋人权论者认为人类受自然法则支配,人人都平等享有与生俱来的不可被剥夺权利: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等。
杰斐逊继承了洛克等人的天赋人权思想,强调人的自由与平等,认为人人拥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所以他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显然,杰斐逊的这句惊醒世人的名言来源于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但又明显的不同,因为他用更宽泛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取代了洛克天赋人权中的“财产权”。在杰斐逊看来,财产权仅仅只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一部分,追求幸福的权利不仅包括财产权,而且还包括选举权,反抗暴政,享受教育的权利等。后来他在不同场合还强调,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的权利、发挥个人才能的权利,甚至选择他认为最能给他以舒适生活的那种职业,也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2]这样,杰斐逊不仅继承了前人天赋人权的学说,而且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杰斐逊不仅超越了洛克,而且也超越了前代和当代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3],使得他的天赋人权理论成为其民主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英斗争,更为其推行的民主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民主的保障——权力制约、人民参政与发展教育
虽然造物者赋予人们不可剥夺的权利,但由于人们具有自私自利等缺点,从而会对他人权利构成侵害和破坏,为此,人们便联合起来,订立契约,让渡权利,组成国家,建立政府以保护人民的权利。也就是说政府权力源自于人们权利的让渡,其原旨和目标是维护人们的权利。所以,政治民主化是天赋人权的内在要求。可是权力的特性就是易于自我膨胀,当权力自我膨胀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超出人民的控制,导致暴政,从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危害民主的要害就是政府和掌权者。民主如何得以保障?关键在于何时和如何掌控政府的权力和掌权者。杰斐逊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防止腐败和暴政的时机是在它们抓住我们之前。把狼拒之羊栏门外,要比狼进了羊栏再去拔它的牙和爪为好。”[4]所以杰斐逊乘着反英斗争如火如荼的时机,急切地在弗吉尼亚推行民主改革,就是为了在暴政产生之前将它拒之门外。至于如何掌控政府的权力和掌权者,杰斐逊以为,应该建立权力制约制度,保障人民参政,最重要的是发展教育。
权力制约就是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与约束。前提是分权,本质在制衡。具体来说就是实行横向上三权分立,纵向上中央与地方分权,并使使三权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制衡。首先,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在某一个部门,他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是横向分权,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这样不致于某种权力过分强大,凌驾于其它权力之上而产生暴政。其次,为防止中央权力膨胀,他还提出国家层层分权的组织原则,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是纵向分权,各有其责权,又相互制衡。所以地方也有相对独立的自治权,不致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政府而产生专制。这样,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就真正地构成一个对政府进行平衡和制约的体系。
人民参政是民主的一个保障。杰斐逊认为必须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在他看来,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但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不可能人人参与政权,最好的做法是代议制,即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人员代表他们行使职权,以保护其权利。为了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解决原则和普选制来加强人民对政府、对代表的监督,这种监督就是对政府代表人民意志执政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检验,也是人民参政的体现。
尽管权力制约、人民参政是民主的保障,但是杰斐逊认为这都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堵塞暴政,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在人的素质的改进上下功夫,因此他提出普遍发展教育的主张。在他看来,保障民主的治本之策就是教育。他在论述教育的诸多重要作用时,详细分析了教育在民主保障方面的独特功能:教育能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提高国民民主意识;教育能改进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领导人才。在列举出这些作用后,杰斐逊指出教育在民主问题上的本质作用:教育能培养人民的反抗暴政的精神。他说:“在美国发展教育不光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能不能抵制专制独裁、坚持民主共和制的问题。”[5]由此可见,在杰斐逊那里,教育是民主保障的治本之策,所以他把教育和民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三 民主的途径——革命与改革
杰斐逊不仅北美反英斗争的领导者,更是美国民主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和领袖。在杰斐逊那里,追求民主的两种途径就是革命和改革。杰斐逊本来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之一,他的言行都明显地表明他是一位为民主而奋斗的革命家,如《独立宣言》的起草。在这次反英独立战争中,如同其他革命领袖们一样,杰斐逊追求美国的独立。这种独立是争取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自由,其实就是国家层面或民族层面的民主,当然也是人民民主的前提和基础。独立国家人民民主如何争取和实现,是革命还是改革?杰斐逊认为,革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他说:“暴力是不必要的, 也不要剥夺自然权利, 而毋宁是靠废除法律去扩大自然权利。”[6]这就是说要通过改革来进行。
改革是一种最好的途径,并且应乘着革命(独立战争)的激情从事改革。所以他认为独立战争期间是国内改革的千载难逢的时机。他解释道: “把每一项基本权利置于法律基础之上的最好时机是当我们的统治者真诚老实而我们自己团结一致的时候,这句话怎么重复也不算过分。从这次战争结束之日起后,我们将开始走下坡路。那时将不再有必要随时请求人民的支持。人民将被忽视,他们的权利将被置之脑后。人民也将忘掉自己,一心一意只顾赚钱,绝不会想到要团结起来,使统治者对他们的权利给予应有的尊重。因此,在战争结束时没有打碎的镣烤将会长久地套在我们的身上,越来越沉重,直至我们的各项权利将在一次动乱中恢复,要么全部丧失。”[4]
也正因为如此,就在美国革命时期,托马斯·杰斐逊锐意于改革事业并且为把新诞生的美国建设成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共和国而在《弗吉尼亚纪事》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全面的民主化改革方案。“单枪匹马地在弗吉尼亚大力推行民主改革。他希望用弗吉尼亚的民主改革去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民主改革。”[7]所以1776年10月,杰斐逊在起草完成《独立宣言》工作后就回到弗吉尼亚任州议会议员,积极从事改革该州的立法工作,提出著名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等重要法案。1783年重返国会,提出1784年《土地法》等一系列重要法案。
改革的时机固然在民族革命时期最为优越,但在和平时期更为重要。对于改革的强调,从其主张定期修订法律的思想中就能明晰地体现出来。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他强调国家的法律必须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同时,国家制定的法律应在一定的时期后进行必要的适应新时期的修改。因为在人们的各种情况发生改变时,人们要根据新的经验去修改旧的法律,或制定新的符合当代人要求的法律。否则就像“要求社会永远处在它们的野蛮的祖先的支配下,就等于要求一个成年人始终穿儿童时代的衣服”一样荒谬。如果这样的话,就有爆发革命的可能。“假如这一条渠道被堵死的话,它将通过暴力的渠道表现出来,而我们将和其他国家一样要经历无休止的、周而复始的压迫、叛乱、改革;压迫、叛乱、改革……一直这样循环下去。”[2]为此,杰斐逊认为,社会制度和法律应该随着人们各种情况的改变而加以必要的改革,必须随着人类的进步一起进步。所以他主张,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必须在宪法里规定每隔十九年或二十年修改一次宪法。这里体现出的变革思想这就是杰斐逊保障人民民主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所以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后就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首先废除了亚当斯政府所颁布的《归化法》、《客籍法》、《敌对外侨法》和《镇压叛乱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其次是针对人民推行有利于人民民主的措施。积极向西扩展,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废除国产税,发展农业、制造业、商业及航运业,维护民族经济。颁布1804年《土地法》,降低人民购买土地的面积限制标准,扩大白人男子的选举权。1808年宣布禁止奴隶贸易。第三就是针对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采取多种举措使政府官员任免民主化、政府运行节俭化和政府形象平民化,扩大了政府的民主基础,保障了摆脱殖民统治不久的美国人民的休养生息,有利于防止暴政的产生和政府的腐化堕落。
从以上的事实来看,杰斐逊的一些关于制度的设想以及为之努力的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为达到民主目标的一种改革的思想和实践,除了在特定时期针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质之外。换言之,改革在杰斐逊那里是达到民主的另一种或者说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
四 民主的目标——民主共和国
按照天赋人权学说,政府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受损害,但是因为人性的缺点和权力的膨胀会导致暴政而伤害人民的权利,故必须采取有效的民主保障措施和制度。这个措施和制度的完善则要通过革命和改革主要是改革来逐步完成,当这个对民主保障的制度成为最能保障人民权利的国家政体时,杰斐逊民主的最终目标——民主共和国——就实现了。
受卢梭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启迪,杰斐逊的理想也是民主共和国,但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在经济上走的是农业立国道路,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所以这个共和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他认为,只有农业社会才是民主最好的体现。因为在农业社会里,农民为自己而劳动,经济上独立且自由,平等地拥有土地。
在政治上,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是实行代议民主制的民主共和国。杰斐逊继承了卢梭的民主主义以及其代议制思想,提出实行代议民主制。他认为,“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可以委派自己的代表去处理公众事务”就是代议民主,它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思想。[8]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定是每一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政治管理的国家。但是这样纯粹的民主共和国在现实世界上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在广土众民的国家。[2]因此,他认为现实中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并不是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管理共和国,而是政府受人民的控制、体现且执行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一系列自由权利的共和国。那就需要人民选出代表自己意志的代表来行使政府权力。这样的民主共和国就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平等。
综上所述,在杰斐逊那里,天赋人权是民主的前提,同时政治民主化也是天赋人权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人性的缺点、权力的自我膨胀会导致暴政而侵犯人民的权利,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权力制约、人民参政与发展教育——来制约暴政、保障民主。这些保障措施如何实施、完善和成熟,途径就是革命和改革,而且主要的最好的是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最终达到理想的民主共和国。反过来,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最为理想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实现的途径就是革命和改革,主要是改革,革命和改革主要就是要更好地解决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措施——权力制约、人民参政与发展教育,而保障措施完善的前提就是天赋人权的存在。这便是杰斐逊民主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之演绎。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2]刘柞昌.略论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思想[A].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史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0:176,193,181.
[3]刘柞昌.杰斐逊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3.
[4]杰斐逊.杰斐逊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40,277-278.
[5]陈利今.论杰斐逊的民主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111.
[6]刘祚昌.杰弗逊与弗吉尼亚社会的民主改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19.
[7]刘祚昌.杰斐逊全传[M].济南:齐鲁书社,2005:8.
[8]马倩,魏向平.论杰斐逊的民主自治思想[J].经营管理者,2010,(1):127.
(责任编校:王晚霞)
K14
A
1673-2219(2016)01-0078-03
2015-10-14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托马斯·杰斐逊民主化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C078)。
施德军(1970-),男,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世界近代思想史研究。张林满(1972-),女,湖南常德人,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