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一诗中“墙”的双重意义
2016-03-07胡大伟蒋显文尹可秀
胡大伟 蒋显文 尹可秀
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一诗中“墙”的双重意义
胡大伟1蒋显文1尹可秀2
(1.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补墙》自发表以来便被学者以各种方法去研究、解读,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但尚无学者结合文献资料去研究该诗。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发现,《补墙》一诗中的“墙”是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区分(separateness)彼此的界线(distinct,boundary),“墙”具有双重意义,是否需要这堵“墙”由读者自己去取舍。
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墙;双重意义
一 引 言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作为欧美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之间桥梁的“交替性诗人”,他四次获得普利策奖诗歌奖,被公认为是美国的非官方桂冠诗人和民族诗人。弗罗斯特用通俗易懂的新英格兰语言,用自己所熟悉的新英格兰的草地、雪、林子、路、河流、房屋等素材,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人们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更是经久不衰,其中《补墙》一诗就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它进行了多方位地研究。在国外,学者认为“弗罗斯特的《补墙》、《柴垛》等诗歌中充满焦虑,具有一只防御之眼”[1],他们从“认知学角度研究了《补墙》一诗过程与内容的关系”[2],从“财产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补墙》一诗的模糊性”[3];在国内,多数认为《补墙》一诗旨在倒墙,作者对“墙”持否定态度,因为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肉体上和精神上的隔阂”[4],“作者(弗罗斯特)希望拆除阻碍人与人沟通的这堵墙……他认为没有必要建一道墙……篱笆代表了保守、愚昧、固执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5]等;也有学者认为“弗罗斯特对‘墙’的态度具有双重性,否定与肯定并在”[6],此语倒是对原文有较精确的理解;认为“此诗的主旨在于揭示人类对于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墙界所持有的矛盾心态以及对于理解、和平和自由的向往”[7][8],此语有点牵强附会。笔者认为所有上述研究结论是研究者片面地诠释原诗的基础上得出的。
本文将在研究关于弗罗斯特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研究他创作并使用《补墙》这首诗的背景及言论语境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来解析《补墙》一诗的主题思想及其蕴含的智慧,得出诗人对“墙”的态度具有双重性,但不是肯定与否定并在,而是从两种不同视角:从全球的视角和从一个国家的视角来看待“墙”的。
二 文献研究
(一)弗罗斯特的经历
儿时的弗罗斯特生活在旧金山,在那里他不用上学,过得自由愉快。11岁时,他父亲英年早逝,母亲(Isabelle Moody Frost)带领她们举家迁往新英格兰。在新英格兰,弗罗斯特进入他母亲开办的地区学校学习。一年半后,进入劳伦斯高中学习,高中只开设希腊语、拉丁语和数学三门课程。后来,虽然他先后在达特茅斯学院和哈佛大学试图攻读学位,但都以退学告终。他说:“一年半的地区学校教育和四年的劳伦斯高中教育是我的教育核心。”[9]由此可知,弗罗斯特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对欧洲传统应该熟悉。
(二)《补墙》一诗的发表及使用背景
《补墙》是弗罗斯特的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的开篇之作,该诗集出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诗集出版后,埃兹拉·庞德对弗罗斯特和他的这部诗集给予了高度评价。庞德说:“他(弗罗斯特)的素材直入你的脑海-不是他的遣词造句、也不是他的修辞、而是他的主题。”[10]足见这部诗集主题的重要性,《补墙》作为诗集开卷之作,其主题思想应更为重要,值得研究。
此外,弗罗斯特在不同场合多次朗诵或者谈及《补墙》这首诗。1954年7月,弗罗斯特在英语面包学校(Bread Loaf School)做关于教学诗歌的讲座时就朗诵了《补墙》;1955年,在探讨有意义的美国身份的广播节目中,谈论到欧美关系时,弗罗斯特说“还有一首关于‘区分’的诗在此我想说说,那就是《补墙》”。他说“在这首诗中,尽管没有需要界限(boundary)的直接理由,但我在表明或者在试图表明我们必须有他们(界限),这就是该诗的观点。你们必须有界限、区分(separateness)……”[11]同时,他还进一步谈论了“部分的混乱”,强调“通过让部分更加明晰来消除这种混乱的必要性”等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弗罗斯特眼中的“墙”并非学者通常所解读出的“隔阂”,而是弗罗斯特所说的“界限”,具有积极意义。“补墙”有明晰部分的功能,能够将个体有效地区分开来。
还有,1962年弗罗斯特作为亲善大使出访前苏,在莫斯科的一家图书馆中他又背诵了《补墙》这首诗[12]。这是在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后,弗罗斯特出访莫斯科的,此次出访应承担着修复美苏关系之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弗罗斯特诗中“墙”的不太可能是指“隔阂”,理解为“界限”更合理,因为“隔阂”没有必要“补”的,只有界限才需要明晰。作者意在用“墙”实现他所说的separateness,distinct,不起争端。
弗罗斯特的这种思想早已体现在他对民主的看法上,他认为世界面临两种民主的选择,即美国式民主和苏联式民主,我们无须用军事、外交手段来推行美国式的民主。他说“我主张别理卡斯特罗,美苏之间还得有数百年才会了结”[13]。
从上面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诗中的墙不应是指隔阂之墙,而是具有积极作用区分彼此而又联系彼此的墙。
三 《补墙》一诗的文本解读
《补墙》标题为动宾短语,表明该诗写的是事件或过程,题目向读者发出了体验补墙的邀请。标题没有主语又给读者留下了诸多悬念和麻烦。对于动词“补”的意义,读者没有疑问,争论的焦点是“墙”喻比什么?根据诗歌可推测,如果说猎人喻指利益追逐者,那么“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就是暗地破坏者,而“我”和“邻居”均不属于这两类,不是不喜欢墙的,而是“墙”的维护者,“我们”是补墙的主语,诗中的叙述者及其邻居不可能会去补隔阂之墙,所以诗中的墙应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尤其是《补墙》的英文标题mending wall应该引起读者注意,单词wall为可数名词,根据英语语法规则单数名词前应该使用不定冠词或者定冠词,而标题没用冠词。诗人不可能在标题中犯语法错误,更不可能省略冠词是诗人的用语习惯,因为笔者通过阅读弗罗斯特的诗歌集发现,只有《补墙》这首诗的标题没有使用冠词。这是不是诗人有意而为,要表达墙的特殊或抽象含义呢?或许诗的标题就暗示读者,所补之墙就是他指的界限,或他赖以生存的nationality。
《补墙》一诗共有45行,为无韵诗,基本属于五音步抑扬格,然而诗中韵律和节奏有变化,这些变化与弗罗斯特的手法密切相关,值得分析。因为弗罗斯特认为诗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表达出什么,即他在《山》一诗中所说的“而所有乐趣就是你怎样说出一件事情”。开篇,该诗就使用异化韵律,诗人用扬抑格、抑抑格、扬扬格代替基本韵律抑扬格。同时,诗人还运用“跨行”修辞手法,使诗句变得冗长而复杂,甚至显得有些混乱无序。另外,诗歌用something这一不定代词开启全篇,倒装句的运用增加了诗的神秘感。此外,诗人一反新英格兰农民用语简洁的习惯,如不简洁地说Something doesn’t like a wall,这又增加了不喜欢墙的东西的不可捉摸性和复杂性。诗的第2、3、4行连续使用“让、掀、撕”三个强有力的动词,说明不喜欢墙的东西的破坏力之大,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像暗示这种行为是故意的。
这首诗中的邻居不是诗中所写的一个北方人(Yankee),而是一个法裔加拿大人,此人最喜欢每个春天都补墙(setting up the wall)。弗罗斯特笑他是一个旧石器时代的野人。Old-stone savage实际上是指Paleolithic savage。诗的第1-11行中,除第5行中出现第一人称代词“我”外,其余诗行都是采用第三人称写的,似乎表明墙的坍塌与“我”无关,倒是“我”急于补好墙。与开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和“邻居”在准备补墙之时,诗人构建的诗行就全然不同,如:
I let my neighbor know beyond the hill;
And on a day we meet to walk the line
And set the wall between us once again.
We keep the wall between us as we go.
我与山那边的邻居相约,
同一天双双来到那残垣断墙。
我们又让那道墙隔在我俩之间。
我们一边走一边把豁口补上。(曹明伦译,p51)
这些诗句原文韵律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以轻快明了之感。这好像表示此时的“我”头脑清醒,目的明确。诗从第11行开始就不断使用人称代词“我们”,全诗一共使用了8次(第11、13、14、15、18、19、20、23行),人称代词“我们”的使用说明“我”和“邻居”都积极补墙,创作出“我们”共同补墙的意象。然而,诗从第24行开始再也没有使用代词“我们”,一直到结尾都是使用的“我”和“他”来指代“叙述者”和“邻居”,这好像进一步表明“说话者”和“邻居”之间的墙已经补好,分清了界限(boundary)。诗中还使用了大量平行结构的句子或词语,例如:
To each the boulders that have fallen to each.
Some are loaves and some so nearly balls.
He is all pine and I am apple orchard.
What I was walling in or walling out.
“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ike a wall”和“Good fence makes good friends”的两次使用。
这种平行结构在诗中的普遍运用,有助于建构“我”和“邻居”一起补墙的意象,从视觉上形成明晰“我”和“邻居”之间的界限。辅以其它表达方式,如We meet to walk the line.We keep the wall between us as we go.One on a side.等,尤其是“之间”一词的反复出现,让读者对墙的作用意义更加清楚、可感。这里的墙既指“我”和“邻居”明晰的界限,又指“我”和“邻居”之间不同的心灵,或者说boundary、separateness。这些诗行都独立完整,使用了句号,句号的使用好像也在暗示“补墙”工作的完成。这种视觉区分的意象与开篇混乱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感觉到墙补好后,墙这边“我”和墙那边“邻居”的平行存在,有序共处。尤其诗的后面对话部分,既表明了彼此间的沟通,又表明二者之间的不同。
诗以“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开篇,以“good fence makes good neighbors”结尾。这两句在诗中各出现两次。乍一看,这两句话同等重要不分彼此,但是,结尾似乎又预示着“good fence makes good neighbors”赢了。如果我们在这些不喜欢墙的因素“一种东西”和“猎人”以及“邻居”的话之间添加关联词“尽管……但是”。诗就可以这样理解:“尽管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尽管猎人……但是因为‘篱笆牢实邻居情久长’,所以我们(我和邻居)还是把墙补好了。”此外,诗的关键词“墙”、“我”、和“他”分别出现了9次、14次和7次,尤其是主题词“墙”包括“篱笆”在诗中的频繁出现,似乎在表明墙的重要性和补墙的必要性。
如果说诗的主旨只是“补墙”这一室外游戏,那么诗在第21行便可结尾了。然而,诗从第22行开始表达“我”对补墙的看法:It comes to little more/There where it is we do not need the wall.作者似乎想说,在“不需要墙”的地方我们把墙垒好了,就此我想谈几句。接下来,便是“叙述者”和“邻居”各自对“墙”的不同看法。这一部分既有独白,又有对话,还有描写,作者采用各种写作手段来表达二者对“墙”的不同态度。但是,诗人对于“墙”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因为弗罗斯特喜欢不偏不倚的人生哲理。
补墙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就像诗中的“我”把补墙看成是另外一种户外运动,反对补墙。如叙述者“我”认为,春天对他真是一场灾难,墙应该“竖在有牛的地方”,主张在补墙之前要弄清楚墙“会围进什么,又把什么围在墙外”,否则补墙会挫伤人的感情,因此“世上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它希望墙都倒塌”。从上述话中得出“我”的international,可以说大多数学者只注重了“我”,认为“我”是代表了弗罗斯特,其实不然,“我”是一个想象的叙事者。“邻居”是指人的identity,所以他认为“篱笆牢实邻居情久长”。面对世上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所以诗人没有说出他的主张,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
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可以得出,《补墙》一诗中的“墙”并非指你我之间的隔阂,而是指既分开你我又能联系你我的有积极意义的“墙”,也就是弗罗斯特说的boundary、separateness、distinct。这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必须的界限。在诗的结尾中,诗人取笑邻居是一种幽默。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不要界限,诗人在该诗中给了两种答案,取舍全由读者自己。
(本研究得到南华大学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中心及南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点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Lisa Hinrichsen.A Defensive Eye:Anxiety,Fear and Form in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2008, (3):44-57.
[2]Megan Bang et al.Cultural Mosaics and Mental Models of Nature[J].PNAS, 2007, (35):13869-13874.
[3]Zev M.Trachtenberg.Good Neighbors Make Good Fences:Frost's ‘Mending Wall’[J].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1997,(1):114-122.
[4]周敏.弗罗斯特的《修墙》艺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7-89.
[5]孙艳英.《未选择的路》、《雪夜林边驻足》及《修墙》生存主题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129-130.
[6]苏朋.远离还是融入——解读弗洛斯特《修墙》、《雪夜林边小驻》、《与黑夜相识》中孤独与人群的主题[J].传奇文学选刊,2013,(1):13-14.
[7]程爱民.Mending Wall:A Structural and rhetorical analysis[J].外国语,1998,(4):31-36.
[8]程爱民.论弗罗斯特的名诗《修墙》的结构与修辞手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80-83.
[9]Nancy Vogel.Robert Frost as a Teacher[M].Bloomington:Phi Delta Kappa,1974:13.
[10]Ezra Pound.North of Boston by Robert Frost[J].Poetry,1914,(5):127-130.
[11]Michael E Cornett.Robert Frost on Listen America:The Poet’s Message to America in 1956[J].PLL,1956:417-435.
[12]James Marlow.Poet Robert Frost confuses Reds with “Mending Wall”[N].Ocala Star-banner,Sep.6,1962:14.
[13]Roger Kahn.A visit with Robert Frost[N].The Sunday Evening Post,Nov.19,1960:26,27,94-98.
(责任编校:王晚霞)
I106
A
1673-2219(2016)01-0034-03
2015-11-04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罗伯特·弗罗斯特启智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WLH41)。
胡大伟(1973-),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蒋显文(1954-),男,湖南衡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文学翻译。尹可秀(1979-),女,傣族,云南西双版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