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2016-03-07□宋亮
□宋 亮
[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 61400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宋 亮
[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 614000]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离的社交工具,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通过探析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现状,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手机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已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2014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85.8%[1]。手机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等独特魅力,使之成为最宜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热捧,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与世界同步和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平台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因此,了解大学生对手机新媒体认知状况,探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何融入手机媒体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一项重任。
一、大学生对手机媒体认知现状分析
通过手机获取资讯、休闲娱乐、宣泄情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时尚和趋势。手机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既可以将各种信息迅捷、直接的传送到个人,也可以将个人的想法、言行传输出去。“信息传播、制造、接受者的模糊令部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像漩涡一样被扭曲、篡改、混淆、打乱,良莠不齐使人眩晕。最终,潜移默化地对猝不及防的人们造成思维观念的负面影响。”[2]虽然大学生属于社会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由于缺少社会实践,他们的心智和认知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对手机媒体的认识势必存在简单化和片面化。
(一)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功能认知程度偏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偏重娱乐应用,网络游戏使用突出。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游戏高出7.9个百分点,而大学生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高达73.5%[3]。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休闲娱乐只是其众多功能之一,此外还有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等功能,而这些功能本应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渴望,但是现实状况却是手机沦为大学生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在游戏、聊天、购物等没有思想深度的方面,满足于感官刺激,不求营养成分,最终丧失有效地利用手机媒介资源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
(二)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信息解读能力偏低
手机媒体使每一位网民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代表每位网民都能唱出“好声音”,由于缺少“把关人”,手机媒体内容精华与糟粕俱存。一些商业网站及网民为了经济利益或个人欲望,往往利用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发布虚假信息、八卦逸闻,或发表一些偏激和攻击、怂恿性质的评论。由于这些话题本身就带有新奇性,因而极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他们为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往往不假思索盲目点赞或转发,很少有人理性地思考这些信息或评论是否真实、客观。正如一位南京大学微信公共号的管理者指出:(大学生)用户对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发散性,更偏好于轻松愉快的信息,有过度娱乐化倾向,跟风式思考网络征状蔓延[4]。
(三)大学生对手机媒体信任度、依赖性过强,批判意识较弱
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64.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信息,58.4%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4]。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了“手机依赖症”,他们24小时不关机,一旦离开手机就心慌、焦虑不安。然而正是这个让大学生高度信任和依赖的新媒体却存在着许多垃圾资讯、虚假信息。例如,一些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见习单位、勤工助学企业时,常常依赖于“网络百科词条”,他们认为一家机构是否合法甚至是否有名气的标准是有没有上“百科词条”。殊不知,以百度百科为代表的网络“权威”工具词典是人人皆可参与编辑,全民共同撰写是其信条之一,其真实性、权威性根本无法保证。此外,手机媒体对信息获取的易得性也弱化了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拿来主义”“跟风式思考”蔚然成风。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较低
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迅速、直观地展示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浅表化阅读逐渐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这种阅读方式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信息可视化的传播,因而图片、视频在手机媒体中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面对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图片、视频和煽情文字的刺激下,接受者往往会“热血沸腾”,产生非理性的言行,而网络的匿名性又进一步让大学生产生放纵感,认为在手机媒体这个“私人空间”里可以随意宣泄感情甚至侮辱、谩骂,进而导致其行为脱离社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滋生大量不道德行为。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
从上述大学生对手机媒体认知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过于信任、依赖性强,导致大学生思辨、实践能力及道德水平的降低和弱化,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一)教育目标不是“引导”“开发”,而是“保护”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5]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以抵御大众传媒提供的“快餐式营养”,其目的是保护学生不受信息污染。但是在手机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传收兼有的“用户”,是新媒体的推广者和开发者。由此可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应适时调整,即由“保护”转向“引导”“开发”,引导大学生自主运用新媒体,开发新媒体技术的潜力。
(二)内容缺“新”、形式陈旧
如上所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只是对媒介基本知识介绍和培养媒介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而且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开发大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开发新媒体技术的潜能。然而,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仍以传统大众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对象,教育学生如何辨析虚假信息,如何制作新闻。对大学生而言,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主要工具和途径,通过“人机对话”,大学生开始与世界同步、逐步完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开始探索创业之路。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必须融入新媒体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营销策略,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从形式上看,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的内容现象。高校通常只给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众传播学》,而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往往被归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了政治说教,因而大学生很难将兴趣和精力投入其中,而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和讲座又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形式,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抵制的情绪,最终只能是学生不爱听、教师不愿讲,素养教育变成“形式”教育。
(三)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大学生之所以喜欢手机媒体,是因为在这个媒介世界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这是一个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尊重兼备的领域,大学生对这个介于虚拟和真实的世界不仅仅是好奇,还有许多的想法和意见想实践、体验。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中,受教学制度和设备条件限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性几乎没有实施的空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因而自主性和参与性学习对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没有大学生的参与,那么这种教育势必会成为教师唱独角戏,更谈不上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完善媒介素养。
(四)教师专业素养不强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深谙新媒体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可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现有教师大都缺少媒体从业经验,有些教师自身对新媒体知之甚少,而用新媒体的理论和操作知识指导、引领大学生完善媒介素养更是奢谈。诸如有教师将大学生倍加推崇的“电子书写和读图简化形式”简单地归为大学生思想惰性外在表现,忽视这实质是大学生审美趣味感性化的反映。试想如此教学怎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怎能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校园,因而高校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该类课程应作为校通选课程,明确开设学期、学时和学分。对于高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应该是具备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保障的。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有800多家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6]。如果考虑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等二级学科,说我国各高校都开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毫不为过。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考虑,由这些专业所在的院系、教师承担媒介素养教育类课程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新媒体素养。
(二)引进传媒界专业人士充实师资队伍
虽然高校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但毕竟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教育过程必须引进传媒界专业人士,让他们介绍新媒体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指导大学生掌握新媒体制作技巧和营销策略,用“真人真事”激发大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创新热情。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一些媒体已经走在了高校前面。如《千龙网》于2013年11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面向社会各界专业从事新媒介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网上学院——新媒介素养学院,整合政学研界及业界优秀人力资源,组建了一支由学院顾问、讲师和舆情分析师构成的实力雄厚的团队,使之成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领军者。
教学方式上,要走出灌输式的窠臼,运用交互式、幕课等新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当地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资源,把课堂搬到生产第一线,通过组织参观、见习、讨论、辩论等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使用、鉴别、评价能力。充分利用web3.0时代传播优势,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性格、专业等因素组合单元,自主创建个性化的信息平台,在信息采集、开发、传播等过程中体验信息流程,完善大学生运用媒介、管理媒介、创新媒介的能力。如,《湖南卫视》于2012年初推出了一档名为《新闻公开课》的电视节目,以大学生和媒体人为嘉宾,共同探讨某一新闻话题。该节目虽然是一档新闻节目,但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上却极具启发意义。
(三)拓展实践平台,突出自主性、参与性学习
大学作为产学研基地,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如校报、BBS论坛、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站、校园微信等,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在宏观控制的基础上放手让大学生按社会媒体的运作模式运营校园媒体,或创办“大学生新媒体工作室”,引导、鼓励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机制应由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四个要素构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院系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业内专家评价。评价内容既有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大学生媒体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思辨能力的评价,其中思辨能力是核心环节。评价标准应由专家、学者和社会媒体从业者协商制订,要体现“宽基础、重思想”的原则。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但必须有学生自评,毕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为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手机媒介环境中,要想切实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政府、媒体社会共同协作、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结构优化 接入设备多样[EB/OL]. [2015-01-12]. http://www.199it.com/archives/ 326814.html.
[2] 东南非凡.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改变[EB/OL]. [2015-01-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03b9fa 0100gsuz.html.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 [2015-01-12]. http://www.199it. com/archives/326814. html
[4] 勒博.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影响[N].人民日报, 2014-08-07.
[5] 郑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新闻知识, 2011(4): 34.
[6] 翁晔. 李良荣:新闻学专业已超载 毕业生就业仍乐观[EB/OL]. [2015-01-12]. http://www.gmw.cn/media/2012-08/ 27/content_4903622. htm.
Influence of Mobile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ONG Liang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614000 China)
Nowadays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inseparable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mobile media, students already changed a l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ndset, behavior, and moral valu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n mobile media,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also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media;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G206
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3-0103-04
编辑 张 莉
2015 − 10 − 1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WLWH15-35).
宋亮(1972− )男,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