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技术扩散

2016-03-07陈丽云宋保林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陈丽云 宋保林(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技术扩散

陈丽云 宋保林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基于技术受体个体心理认知视角,技术扩散过程由技术图示修正和技术采纳实施两个过程组成。技术图示是有关技术知识在人大脑中表征、贮存、关联、重现、修正的认知结构。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受体头脑中展现“前技术图示——后技术图示——再技术图示”依次相连并且呈现螺旋循环的认知图景。人的情境认知和具身认知参与技术图示修正过程,并且伴随同化、顺化和平衡机理。在技术图示形成的基础之上,技术受体在心理认同、主观规范和技术意向性的指引下,在实际行动上采纳扩散的技术。技术扩散是个体内部认知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强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个人的心理认知水平和技术环境共同决定技术扩散的强度与广度。

关键词:技术扩散;心理认知;技术图示;技术采纳;技术意向性

目前学术界多数从管理学和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技术扩散的强度和广度,姑且把已有研究概括为技术扩散的外部研究。鲜有从认知心理学和技术哲学角度,分析技术扩散的内在机理。而实际上,技术扩散不仅是一个外部活动,还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牵涉到人们大脑中技术图示的修正、选择、构建以及技术采纳的认知取向。

文章把技术扩散看成个体的认知心理过程,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技术扩散依赖于个体认知方面形成和建构技术图示,技术图示缺损极易造成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知识破损,甚至造成误解,进而影响技术扩散的效果;第二,技术扩散的成功实现,依赖于主体的认知水平以及主体自身的学习吸收能力。主体通过增强学习能力,强化对技术的注意、记忆、思维以及重现,进而实现技术认知范式的修正或转换,可以增强技术扩散效果。

一 概念界定和理论梳理

1903年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Gaariel Tarde在其代表著《The Laws of Imit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扩散的概念[1],Gaariel Tarde所说的Imitation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扩散(Diffusion),此后学术界分别从技术传播理论(mansfield 1961年)[2][3]、技术学习理论(Dutton and Thomas 1984年)[4][5]、技术演化理论(Nelson and Winter 1982年)[6]、技术网络理论(P. Bierly and A. Chakrabarti 1996年)[7][8]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技术扩散。已有关于技术扩散的研究多数是基于时间语境探讨技术空间位移,从技术扩散的外在环境方面分析技术扩散的强度、影响因素、效果等。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式不同,认知心理学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联结主义并行加工以及认知的符号计算为关键研究策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后一阶段把人们的认知嵌入到实际生活中加以分析,强调身体本身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视情境认知和具身认知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认知科学。[9]把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技术扩散范畴引入到认知心理学研究视野,可以拓展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也可以深化技术哲学研究。本文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深入分析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受体的心理认知取向,并基于技术受体个体心理认知视角,把技术扩散看成技术图示修正和技术采纳实施两个前后相连组成的完整过程。

二 技术图示的修正

哲学史上,康德(Kant)首次把图示概念引入哲学研究的视野。康德的图示是先验哲学认识论中重要的概念,主张预成论和先天论[10]。与康德的先天图示理论相反,皮亚杰(Piaget)在研究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过程中,主张图示不是先天的,是后天不断建构的认知结构。皮亚杰(Piaget)通过引入同化、顺化和平衡机理,指出图示结构的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主体性[11]。莱可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在1980年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利用图示理论分析隐喻,后来发展了图示理论。他认为,图示是人们生活中运动程式和感知互动的认知结构,能够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结构性和连续性[12]。后来在研究创新观念生成过程中,不同学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图示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安德逊(Anderson 1983年)的记忆激活扩散理论[13],芬克(Finke 1992年)的生成探索理论[14],纳吉德(Nijstad 2006年)的SIAM理论[15],都把人们的认知进行结构化分析,认知结点相互连接,而且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形成新的认知图示,进而生成创新观念。技术图示是关于技术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图示的一种。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图示并没有系统的阐述,只是在零散研究中涉及到与技术图示相关的内容,诸如技术心理、技术蓝图等不同提法。事实上,技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展现在人们头脑中,人们大脑中技术图示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图示修正是技术扩散过程中人们认知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技术扩散的心理认知是从技术图示以及修正过程开始的,具体包括前技术图示阶段-后技术图示阶段-再技术图示阶段三个阶段。

前技术图示是人们头脑中情境化的认知结构,是技术扩散之前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技术认知秩序。海德格尔认为,人是涉入人所存在的“生活世界”的,人处于与其他存在物相联系的整体情境之中时。因此,人具有理解的“前结构”[16]。海德格尔把他所说的“前结构”理解成“前有”、“前见”、“前设”:即事物只有处于一定的“前有”情境之中时,事物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某种被“遮蔽”的事物,在某种观念的指导下理解,即为“前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事物展现出来,即为“前设”[17]。在海德格尔研究的基础上,美国技术哲学家伊德从“人—技术—世界”的角度[18]373-407,认为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技术,通常处在背景或者场域位置上。与海德格尔和尹德的对技术的“前结构”理解不同,皮亚杰更多是从认知生成和建构视角分析技术图示产生过程,也就是说,海德格尔和伊德考察的是存在事物处于情境之中的“前结构”以及“前理解”,皮亚杰则更多从源头探讨认识如何产生的。在海德格尔、伊德、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受体头脑中的前技术图示既是预设的,也是建构的。在技术扩散过程中,作为技术受体,其大脑中关于技术的认知结构——技术图示的形成受情境认知的影响和制约。情境认知是前技术图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布伦特·G·威尔逊(Brent· G·Wilson)等人认为[19],情境认知(Situated Congition)不同于单纯的信息加工过程,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重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前技术图示不是单纯对技术扩散中技术的认识论把握,更多的是把技术扩散中的技术与技术语境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只有把技术扩散中的技术理解为技术环境中的存在,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头脑中的技术图示才具有意义。所以,前技术图示实质是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受体头脑中拥有的,对扩散的技术的一种“前理解”“前结构”,是技术受体接受新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前技术图示是在人们头脑中已有技术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图示,如果扩散的技术通过技术知觉,与前技术图示相符合,则被已有的技术图示同化。也就是说,扩散的技术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技术图示是相容的,这种技术极容易被人们接受、理解、掌握。同化过程是技术扩散的一项基础性活动,是技术扩散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因为扩散的技术范式往往与技术受体已有的前技术图示是不相容的,所以,人们头脑中的前技术图示往往在多数情况下被顺化和修正。所谓顺化,就是当人们面对陌生技术,不能用大脑中已有的技术图示同化之时,就必须适应环境和技术,通过技术学习在大脑中建构后技术图示,后技术图示与前技术图示相互补充或者抵触。在后技术图示形成过程中,具身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含义是身体在人们认知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认知行为是通过身体体验而形成的[20]。技术扩散过程中,面对陌生技术,技术受体通过同化和顺化机理不断建构后技术图示,后技术图示的建构过程离不开人的主体性,而且不是把主客分开,而是在人身体、环境、技术相互嵌入和融合的过程中把握扩散的技术,从具身视角把握、理解扩散的技术。比如,在智能手机技术扩散过程中,人们面对陌生的智能手机,不是把智能手机置身之外,而是把人的大脑嵌入身体,把身体嵌入技术环境,把使用智能手机的切身体验嵌入到“人—技术—世界”的框架中,并反馈给大脑,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学习,进而修正和完善技术图示。也就是说,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受体的身体不是置于技术环境之外,而是嵌入在技术环境中,技术受体的具身认知和技术学习能力对于技术图示修正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在后技术图示形成的基础之上,经过同化、顺化和平衡机制以及情境认知和具身认知的参与,在技术受体大脑中形成再技术图示。从前技术图示,到后技术图示、再技术图示,如此循环,技术受体大脑中的技术图示结构层次不断增多,结构日趋复杂化,为技术受体采纳扩散的技术提供了认知基础。微信技术扩散的事实可以佐证技术图示的修正。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分享技术平台,截止 2015 年11月已经有超过5亿人使用微信分享技术平台,其技术扩散的事实充分显示了技术图示的修正过程。人们在使用微信之前,在人们大脑中关于QQ聊天规则的技术图示已经存在,由于微信的聊天、相册、表情、钱包都来自于QQ既有功能,所以,人们大脑中关于QQ聊天规则的技术图示相对微信使用者而言,是前技术图示。随着微信技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微信进行交流沟通,微信自身相比QQ也增加了新的功能,诸如摇一摇、微信公众平台等。为了更好地使用微信,人们需要在理解前技术图示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大脑中有关微信新功能使用的后技术图示。从2011年1月份微信Android平台上线以来,到2015年11 月9日,共计发布了36个升级版本,随着微信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微信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需要不断学习、模拟微信新功能使用规则,不断丰富大脑中的技术图示,形成再技术图示,为熟练使用微信创造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 技术采纳的实施

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图示的修正,表明技术受体在认知方面具备了理解技术的条件。但是,从认知到实践过程中要完成技术扩散,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技术采纳(Technology Adoption)。罗杰斯(Rogers,1983年)在研究创新扩散过程中对技术采纳行为进行了准确界定,“技术采纳是个人或组织对新技术认识和执行的过程”[21],之后学术界在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技术采纳的认知模型,并对不同的采纳认知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出现了TAM以及修正的TAM理论[22]。这些技术采纳理论认为影响技术采纳行为的认知因素有:有用认知、易用认知、信任、主观规范、态度、自愿性、印象、经验、工作相关、输出质量、结果显示、感知风险、动机、满意程度、交互效率、出错频率、产品供应、信息丰富性、虚拟商店前台可用性等。从认知心理学和技术哲学视角,对以上影响技术采纳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影响技术受体在实际行动上采纳新技术的认知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心理认同、主观规范和技术意向性。

在技术受体大脑中形成完整的技术图示之后,技术受体是否接受扩散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主要受技术受体心理认知方面的影响。只有技术受体心理认同扩散的技术时,才会在实际行动上采纳扩散的技术。在已有技术接受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心理认同包括有用认知、易用认知、感知风险等。对新技术的心理认同是技术采纳行为发生的重要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基于时间语境和空间语境的心理认同:其一,基于时间语境的心理认同。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受体对扩散的新技术的有用认知、易用认知以及感知风险度会慢慢加深,进而不断增强其采纳新技术的心理认同。所以,对新技术的心理认同是在时间语境中不断展开、展现的;其二,基于空间语境的心理认同。扩散的新技术是从一个地方位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承载新技术的空间语境发生了变化,技术受体采纳新技术需要基于变化的空间语境。也就是说,技术受体需要根据空间变化,通过克服空间语境对技术采纳的负迁移作用和阻滞作用,进而增强基于空间语境的心理认同。

菲什拜因和艾曾(M.Fishbein and I.Ajzen)认为,“主观规范是社会因素,是接受者对他人期望自己完成某行为的感知程度,包括对行为规则的认识以及与他人观点和立场保持一致的动机”[23]。主观规范影响技术受体采纳新技术的行为发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技术文化影响技术受体采纳行为的发生。技术文化渗透在技术采纳过程中,是相对无形的。“技术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等等,技术文化为社会中的特殊技术共同体所普遍遵守和信奉,这些技术共同体包括技术设计和生产者,也包括技术使用者”[24]。技术总是依托一定的文化背景,技术采纳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扩散的技术文化与当地的技术文化相互抵触,则大大增加了技术采纳的难度。因此,两种技术文化相容,是技术采纳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文化影响技术采纳过程中,也不可忽视技术及技术创新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实现技术创新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25],在关注人性前提下实现技术采纳;其二,社会网络影响技术受体采纳行为的发生。社会网络展现在技术采纳过程中,是相对有形的。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26]。技术采纳是一个社会行为,不再是单个人的个人行为。处于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对技术采纳的评价,会影响到处于结点处的个体采纳行为。

意向性原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胡塞尔深化了对意向性理解,提出“意向性是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它必然是指向某种对象”[27]。海德格尔把意向性理解为存在主义的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总是包含着对存在者的一种存在领悟”[28]。伊德(D.Ihde)在前人意向性概念基础上,用“人—技术—世界”一般意向性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和他异关系四种。伊德认为,技术意向性是指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倾向,“它既可以揭示未知事物,又可以改变现象出现的方式”[18]373-407。事实上,技术意向性破除了哲学史上主客二分的哲学困境,把心灵世界和物理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技术扩散过程中,作为扩散的终点——技术采纳,受技术意向性的影响。技术意向性影响技术采纳的实施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技术意向性主体发生变化。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是流动的,作为技术采纳的主体,是新的主体,技术主体发生变化;其次,“人—技术—世界”的重构。在“人—技术—世界”的框架下,技术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技术发出者到技术接受者。技术在时间境域和空间境域内发生位移,从一个场转移到另一个场。人们运用技术把握、解释的世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意向性通过技术把人和由人组成的客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人们在技术意向性指引下,趋向采纳新技术,从而克服主客二分的境遇,技术成为人们把握、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所以,在技术意向性指引下,人们在实际行动上倾向发出技术采纳的行为。

四 结论及研究展望

从认知心理学和技术哲学角度分析技术扩散的心理认知过程,把技术扩散理解为技术图示修正以及技术采纳的实施两个相连的完整过程。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首先,从技术图示修正到技术采纳的实施阶段,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完整过程。两个阶段依次相连,技术扩散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受体在认识方面形成有关技术的技术图示,而且在心理认同和主观规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意向性,进而在实践层面采纳扩散的技术,实现认识指导实践的完整过程。从技术图示修正到技术采纳的实施阶段,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完整过程,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吻合的。

其次,技术扩散是个体内部认知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强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个人的心理认知水平和技术环境共同决定技术扩散的强度与广度。技术扩散的技术环境对技术扩散的效果起延缓或者加速作用,真正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是个体内部的认知心理。在个体认知拒斥新技术的情况下,很难想象技术扩散能够成功实现。

再次,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技术扩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媒体技术的扩散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影响自媒体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通过忘却学习和延伸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媒体使用者所拥有的技术图示,以更好地理解、把握、使用自媒体,进而扩大自媒体使用用户数量,增进自媒体嵌入日常生活的效应,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心理基础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许庆瑞,盛亚.技术扩散国内外研究概述[J].科学管理研究, 1993,(4):11-1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孔伟艳,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37-39.

[3]E.Mansfield.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 Econometrics,1961,(29):741-766.

[4]P.S.Adier.Shared learning[J].Management science,1990,(8).

[5]J.M.Dutton&A.Thomas.Treating progress function as a managerial opportun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2).

[6]R.R.Nelson&S. 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7]Kaj U.Koskinen&Hannu Vanharanta.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innovation processes of small technology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2,(1):57-64.

[8]P.Bierly & A.Chakrabarti.Generic Knowledge Strategies in the U.S.Pharmaceutical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número especial de invierno,1996,(17):123–135.

[9]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42-47.

[10][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0-150.

[1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80.

[12]G.Lakoff&M.Johnsen.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13]J.R Anderson.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memory[J]. 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 and VerbalBehavior,1983,(22): 261-295.

[14]R.A.Finke,Image,creativity,and emergent structure[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996,(5):381-393.

[15]B.A.Nijstad&W.Stroebe.How the group affects themind:A cognitivemodel ofidea generation in group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6,(3):186-213.

[1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61-377.

[17]赵乐静.技术解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8-61.

[18]伊德.技术现象学[A].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9]Davia H.Jonassen&Susan M.Learning Environment[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2000(1):65.

[20]M.Wilson.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02,(9):625-636.

[21]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66.

[22]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3):319–340.

[23]M.Fishbein and I.Ajzen.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MA: Addison-Wesley Reading,1975.

[24]贾杲.论技术文化的内涵与结构[J].现代哲学,1992,(1): 49-52.

[25]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的多重剖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50.

[26]Davern,Michael.Social Networks and Economic Sociology: A Proposed Research Agenda for a More Complete Social Science[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1997,(3).

[27]吴国林.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J].哲学动态,2009,(4):72.

[28]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33.

(责任编校:周欣)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42-04

收稿日期:2016-02-24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ZD-21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编号15A630019);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共性技术扩散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6-zczd-009);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推动河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认知机理及对策分析”(项目编号16240041 0036)。

作者简介:陈丽云(1989-),女,河南中牟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史。宋保林(1982-),河南正阳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