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建设探析
——以“IT科技文化节”为视角
2016-03-07林荣新屈志奋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林荣新 屈志奋(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建设探析
——以“IT科技文化节”为视角
林荣新 屈志奋
(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在推进高校基层党建过程中,党建的工作载体承担着落实党建育人理念和提升党建育人成效的重要功能。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党委创建的以“IT科技文化节”为核心的“育人为先,载体搭台,制度保障”党建育人模式,坚持“融入人才培养”、“面向主体服务”及“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立足“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实效与长效相统合”及“思想引领协同组织建设”三个维度,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与创新化。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我党在高校育人系统中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在党建实践中搭建工作载体是增强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1]。本文以广东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党建载体——“IT科技文化节”的建设工作为例,就“融入人才培养”、“面向主体服务”及“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和“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实效与长效相统合”及“思想引领协同组织建设”三个维度对高校基层党建进行理论概括,探讨其工作模式与平台创新突破口。
一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的概念
党建工作载体是指党建工作部门或党建工作者为达到既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寓党建工作的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其概念上,党建工作载体有双重意谓,一是指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平台和路径;二是强调实现党建育人的根本目的的特定形式和方法。相应地,党建工作载体的一个基本结构特性是承载基本的党建目的、育人任务及相应原则,而作为特定形式的党建工作载体要以组织、活动、文化及新媒介等样态显性地(或隐性地)表达出来。因此,党建工作载体一般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创造性及服务性等特点。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在落实党建育人理念和提高党建育人效率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社团建设、党校培训、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以校党委——院系党总支——班级党支部构建的三级联动机制是绝大部分高校基层党建的基础结构,这一结构借助管理制度、党校培训、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形式得以实现。而独具学院品牌特色的实践活动越来越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中备受关注和重点研究的工作载体之一。通过品牌活动的建设,形成党建育人的重要抓手,彰显党建育人的生动活力,创建党建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已成为考验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成效的重要标准。然而,对工作载体的建设、创新及优化却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载体建设过于单一化、传统化,载体建设的形式与内容缺乏有效的融合,理论学习不足等等。这对健全党建育人工作,提升党建育人成效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围绕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重新审视并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载体优化和创新,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高校基层党建载体建设的原则
(一)融入人才培养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校院(系)级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2]。高校的中心工作离不开人才培养,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培养人才,任何时候都不能游离这个中心,脱离这根主线。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开展党建载体建设,通过党建载体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促进育人工作。
(二)面向主体服务的原则
党的基层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服务的对象就是人。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基层服务的对象。这就要求党建载体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紧紧围绕“面向主体,服务师生”来优化和创新。一方面,通过党建活动载体,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实际,把党建育人的目标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教书育人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发挥党组织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协调好师生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关心帮助、教学相长的环境氛围,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党组织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
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凝练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文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蕴含在大学文化中“隐形”开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潜移默化”发挥育人作用。在党建的载体建设方面,要考虑继承这些成功的元素,并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创新党建载体的形式、内容,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
信息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代教育技术等四个专业和九个方向。信息学院党委构建以“IT科技文化节”这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党建载体,深入贯彻载体建设的三个重要原则,成为基层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衔接、协调。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IT科技文化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IT-TI成果展、IT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创作竞赛、“饮水思源,IT回报”科技服务、“我与IT共成长”科研项目立项等。“IT科技文化节”作业党建工作的载体,她以学术论坛向学生展示IT发展的前沿技术,以涵盖四个专业的科技创新创作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科研立项带动学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作活动,以科技服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在活动的组织上,学院党委做好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师生党支部的活动引领作用,发扬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科技竞赛中榜样示范作用;二是注重把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受到专业技能锻炼的同时,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完善个体的品格。
三 基层党建载体建设的维度
(一)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党建载体建设的广度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量。二级学院党组织要依托校园文化提炼和形成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形成品牌文化,促进学院更好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有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既有有形载体也有无形载体[3]。党建育人的理念要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加以推广和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基层党建载体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可以是合一,党建载体的广度可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的拓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层党建中的熏陶作用,利用其对师生党员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形成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形成健康、进步、文明、和谐的良好风气,培育富有特色、积极向上、文明进步的大学精神,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二)确保实效与长效相统一,探索党建载体建设的深度
基层党建载体的建设首先考虑实效性,必须要在实践中产生作用才得到师生的支持,从而有利动员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另外,载体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三暮四”,载体的建设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以此教育、约束和激励师生党员来党建育人的目标。长效机制的建设通常包括制度的建设、工作体系的建设、考核机制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效机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载体的建设如果实现实效与长效相统一,党建载体更加稳定,党建育人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发挥思想引领和组织协调功能,提升党建载体建设的高度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管理重心逐步下移,二级学院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二级学院党委在党建工作要以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为核心,发挥学院党组织“思想引领、把握方向”的政治优势和“齐抓共管、协调保障”的组织优势,以先进的思想和改革意识引领所在学院各项工作的政治方向。在实践中,党建工作的载体在发挥思想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要把握三方面:首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定位,通过与学院行政加强沟通、形成共识,合力推动党建载体的建设。其次要确立党建载体建设的目标,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建载体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最后要通过全员育人机制,调动和激励各种教育资源为载体建设服务,扩大载体的影响,提升载体的育人效果。
在信息学院“IT科技文化节”载体建设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党建载体建设的维度:
第一,信息学院党委以“IT科技文化节”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统筹规范了学院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能将若干学术科技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各项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活动朝着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推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及文化育人工程。
第二,“IT科技文化节”作为党建载体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活动长期开展并取得成效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活动的方案具体细致并且操作性强,建立了科学的工作体系;二是借助了学校《大学生创新学分实施条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资助办法》等条例,和通过学院《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评选办法》、《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标准》和《学生综合测评条例》等文件进一步激励师生在课外科技创新创作的热情,规范了师生在科技创新创作的权利与义务,初步形成了长效机制。
第三,在“IT科技文化节”中,学院党委在组织策划上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科技创新创作竞赛中,我们把网站设计竞赛的主题设定为“信息学院党建之家”网站竞赛,使参赛学生提高网站设计技能的同时,接受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党委与行政密切合作,调动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团队担任指导老师;开放实验室,提供科技研发的设备与场所;学院划拨经费,资助在“IT科技文化节”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使人、财、物方面都为之做了很好的保障。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载体——“IT科技文化节”在人才教育培养起得较好的作用:加强了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为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的科技竞赛中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IT科技文化节”使党建工作具体化,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学院科学发展新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学院科学发展新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学院科学发展新成果,促进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根甫.关于提升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8):4-6.
[2]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7.
[3]侯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认识[J].红旗文稿, 2014,(3):31-32.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8-0043-02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林荣新(1972-),男,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屈志奋(1989-),岭南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